失傳的寶貝,欲知六字訣的秘密,須懂八段錦的經歷

2021-01-17 大河妙手

六字訣和八段錦的經歷比較相似,不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皇宮正規的文獻記載,二者都是功效宏大,效應如神云云……但是,從大家實際練習的反饋來看,效果可是千差萬別。

八段錦還好說,即使你練的不對,也沒有什麼副作用。可六字訣就不同了,這是屬於服氣導引療疾的範疇,道教茅山祖師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明確指出:「事須識根,不識者勿為之。」關乎人的身體,草率不得。

大家都知道,八段錦和八段操有得一比。難不成,六字訣和六字操也有的一拼?

還真的讓你說對了,八段錦細分起來,有文練和武煉的不同練法,文練可以強身健體,而武煉就可以上陣殺敵了。就像八段錦,六字訣的練法還就分為兩種,一種側重於療疾,另一種側重於養生。

一、六字訣的最初面目

現代人練習的六字訣,六個字和五臟的對應為,噓通肝、呵通心、呼通脾、呬通肺、吹通腎、嘻通三焦膽。

然而六字訣的最初面目,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來看,六字訣的現存文獻,最早見於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中。陶祖對六字訣的表述為——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這是通過病症來取相應的字,好比是對症治療,照方抓藥。

然後,陶祖又明確指出——

心臟病者,體有冷熱,呼吹二氣出之。

肺臟病者,胸背脹滿,噓氣出之。

脾臟病者,體上遊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

肝臟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

二、惺惺相惜,英雄所見略同

陶祖的六字訣,功效宏大。

隋代太醫令巢元方在編撰《諸病源候論》時,就把陶祖的六字訣收載其中。並且,巢元方在把五臟的相關疾病症狀,分別和六字訣進行了對應。這代表了皇家官方對於六字訣的認可。

《諸病源候論》,是朝廷下詔,命巢元方主持編纂的中國第一部病因徵候學專著!相當於現在的醫學教科書,那就是金科玉律啊!

更為重要的是,陶祖的六字訣得到了藥王孫思邈的認同,並且,在孫真人的手裡,更加發揚光大了。孫真人在《備急千金要方》寫到——

「熱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細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當使字氣聲似字。肺病者,用大噓三十遍,細噓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細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細唏十遍。腎病者,用大呬五十遍,細呬三十遍。」

這可是藥王啊,我們在各地經常看見的藥王廟、藥王殿,就是供奉的這位神仙!

三、倚天一出,誰與爭鋒!

能有陶祖、藥王的背書,更有皇家權威的加持,就好比屠龍寶刀,號令江湖!六字訣的練法,誰敢質疑呢。

但是,屠龍寶刀的後面還有一句——「倚天一出,誰與爭鋒!」

現在,我們練的六字訣,完全不是陶祖的六字訣了。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看過大河上幾回書中內容的,應該知道這種變化的來源。

曇鸞法師從陶祖學藝下山後,對於六字訣在佛教中的流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天台宗智顗大法師,六字訣的變化就出現了。

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童蒙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記錄了六字訣治病方法。

「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

這個版本,是後世流傳最廣的版本,也是現代人都遵從的國標版。

如果陶祖、藥王看到當今社會六字訣的現狀,能否感嘆,這已經不是爺那時候的江湖了……

四、因勢利導、變通長久

難道是陶祖的六字訣錯了嗎?大河說,絕對不是!

恰恰是因為陶祖的六字訣,功效過於強大,而後人無法掌握其精髓,故不敢執行了。

陶祖的六字訣,利用瀉法,重在治病療疾,好比是一把屠龍寶刀,如果使用者功力太差,反而會傷了自己。

宋代鄒樸庵在《太上玉軸六字氣訣》記載六字訣:「念時耳不得聞呵字聲,聞即氣粗及損心氣也。」

陶祖的身體是很好的,80歲仙逝,孫思邈的身體更好,關於他的年齡說法很多,有說101歲的,也有說120歲的、125歲的,還有考證為165歲的。

要麼說是神仙嘛,道家人物,都是傳奇。孫真人,本身就是個傳奇。孫真人的傳奇,那是一千零一夜,也說不完的。

曇鸞法師的年齡是66歲,天台宗智顗祖師的年齡是59歲,在古代,這個年齡也是高壽了,但是,也可以看出,由於佛經的繁雜艱巨,對他們身體也產生的損耗。

所以,當需要養生補益的時候,那就不能再加重耗氣了,怎麼辦?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去掉六字訣的發聲,僅保留六字訣的補益,就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來說,現代版的六字訣,也浸潤著佛教高僧幾代人的修煉和心血。

五、抽絲剝繭,拋磚引玉

不僅是佛教,從唐代以來,道教本身,官方文獻,也都對現代版六字訣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唐代女道士胡愔,在《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指出,六字訣療病,「疾瘥止,過度則損」。

到了宋代,由宋徽宗下詔,宋太醫院主持編撰的《聖濟總錄》中,收錄了六字訣多個版本。既包括陶弘景的最早版本,也有和《童蒙止觀》一樣,六字與臟腑配屬的新版本。並且,指出練習六字訣會讓人耗氣,需要通過「食少淡粥或胡麻,益氣生津液」。

關於六字訣的歷代文獻,大河整理成明細表,供各位英雄賞析。

所以,現代版的六字訣是可以達到積極的養生目的,但是,如果是傾向於療疾,還要以陶祖的版本為宜。

細心的看官可能會說,大河,等等,六字訣的臟腑對應,陶祖和孫真人的,和現代的不一樣,你讓我們遵從哪個?

嘿嘿,都點明就沒意思了。大河提醒一下,難道你看不出,他們其實是一樣的嘛。

在大河前面的文章中,對於養生的食療,已經做了一些分析。如果你夠仔細,就可以看出陶祖和孫真人的良苦用心,他們的經驗始終是優於咱們的頭腦的。普通人下棋,能看個3步,就不錯了,而高手,一定是10步以上的。大河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咱們凡人的身體,在陶祖和孫真人這些神仙眼裡,都是透明的,僅此而已。

就好比遊戲過關,解決了六字訣的臟腑對應問題,另一個關隘就出現了,吐字發音,古今不同,南北不同……南懷瑾大師和現代版的六字訣,發音就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個問題不解決,你的六字訣就不是養生寶典了,變成了割肉鋼刀。

今天就到這裡吧,寫多了,平臺推薦就少了。下回書,根據大家興趣,大家都喜歡,人氣旺,大河就有寫下去的動力,如果閱讀量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的六字訣健身術沒有效果?就像古法八段錦,都是有秘密的
    就像八段錦一樣,看似簡單,功效宏大,所以流傳甚廣。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寶貝,可為什麼你的六字訣健身術沒有效果?可是,為什麼你練的六字訣沒有效果呢?是古人說假話,還是真正的六字訣已經失傳,你練的根本就是「六字操」呢?群裡粉絲經常問大河,六字訣和八段錦融合在一起,是不是功效翻倍呢?
  • 道法自然三教合一,八段錦六字訣的傳承故事一隱一現
    這裡面有沒有八段錦和六字訣,先按下不表。即使在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下,這事聽起來也是如此的離奇。並且之後,二人有無交集,佛道兩家均未記載,諱莫如深。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各種正史野史的版本就漸漸流傳開來。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作為一個遊弋於三界五行的神仙,陶弘景怎能不知仙書的命運。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用心傳授道家仙術給曇鸞呢?
  • 「六字訣」哪個版本最好,你選對了嗎?
    這些記載即後世「六字訣」或「六字氣訣」的起源。陶弘景之後,歷代都有關於六字訣的記述,尤其在六字訣的方法理論及應用上有不少發展與補充。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隋代佛教天台宗高僧智??在其《童蒙止觀》中將六字訣用於佛學坐禪止觀法門;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對陶氏六字訣的吐納法進行了發揮,「大呼結合細呼」;唐代道教學者胡愔在其《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洩圖》中,改變了六字與五臟的配合方式,改肺「噓」為肺「呬」,改心「呼」為心「呵」,改肝「呵」為肝「噓」,改脾「唏」為脾「呼」,改腎「呬」為腎「吹」,另增膽「嘻」之法。
  • 健身氣功六字訣為什麼要配合導引動作
    如高濂的《遵生八箋》、胡文煥的《類修要訣》中的「去病延年六字法」,註明以口吐鼻取時,動作相配合:「肝若噓時目睜精(睛),肺知呬氣手雙擎,心呵頂上連叉手,腎吹抱取膝頭平,脾病呼時須撮口,三焦客熱臥嘻寧。」 其中「噓字訣」是眼睛的動作,「呼字訣」是口型,其他幾種也是單純的定式動作描述。
  • 上老年大學,學「六字訣」養生功
    健身氣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一種融合傳統武術、醫療保健、氣功於一體的健身活動,代表功法有六字訣、八段錦、五禽戲等等。這些健身氣功,對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好處。為了讓零基礎的老年人能更好地理解健身氣功,劉老師選取「六字訣」作為例子做重點講解。劉老師說:「『六字訣』是通過聲音引氣,配合導引形體來調節臟腑氣機。
  • 鍛鍊,運動養生,導引,健身,氣功,六字訣,易筋經,八段錦
    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健身,氣功。研究者還通過調查表測量了這些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通過他們在平衡性和柔韌性鍛鍊中的表現來評價他們出現殘疾的可能性,通過他們爬樓梯和穿上或脫下夾克衫的敏捷性測量他們的身體功能。運動,健身,氣功,鍛鍊。
  • 八段錦的傳統養生哲學
    東晉葛洪在其《神仙傳·卷五·欒巴》中記到:「然所謂八段錦六字氣,特導引吐納而已,不知氣血寓於身而不可擾,貴於自然流通,世豈復知此哉?」這段話通常被認為是關於八段錦的最早記載。  東晉之後至五代十國時期,都未見關於八段錦的記載。北宋時期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中提到:「八段錦一卷,不題撰人,吐納導引之術也。」
  • 六字訣的起源和應用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六字訣調息法是我國古代氣功功法之一,屬於吐納調息範疇,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存許多古籍中,尤其是道家、醫家都有很多論述,素有減少、防病治病之信譽,而今國內許多氣功師仍襲沿用。本文擬從這方面作一探討,敬請通道批評指正。一、六氣訣調息法起源與產生。
  • 八段錦溯源
    其後又有竇銀青八段錦,與小崔先生臨江仙詞,添六字氣一其中,恨其詞未盡,予因擇諸家之善,作臨江仙一闋,簡而備,且易行。普勸遵修,同證道果。紹興辛未(1151年)仲春,至遊居士曾慥記。」據此可知,宋時八段錦有四家,竇銀青和小崔先生二家今已佚。曾慥在小崔先生八段錦基礎上加六字氣訣,並以詞加注的形式創編了曾慥八段錦。鍾離,指唐代鍾離權(字雲房),亦稱漢鍾離,傳說八仙之一,其內丹術傳呂洞賓。
  • 六字訣·噓字訣
    ⑺招六字訣,為一種吐納方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法,通過噓、呵、呼、呬、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配合簡單的導引動作,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六字訣第一式為噓(xū)字訣。
  • 氣功能治百病者,其道理在使大腦休息,易筋經,導引術,八段錦
    氣功,易筋經,八段錦,運動,養生氣功能治百病者,其道理在使大腦休息,易筋經,導引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遇到這些觸動情況,不要追求,也不要驚恐,安心坐下去自然平復。氣功,運動養生,易筋經,六字訣《性命圭旨》據各家之說,始創法輪自轉法,同時提出「始而有意,終於無意」的原則。
  • 做好黨務工作須念好「五字訣」
    作為新時代的黨務幹部,要有抓落實的行動自覺和責任擔當,切實念好「五字訣」。「紅」字訣——是本分,也是擔當。黨務幹部離決策中樞近,服務中心大局應最直接。我們常講,打鐵必須自身硬。黨務幹部必須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讓「紅」成為不變的底色。與此同時,「紅」也是擔當的體現。一代代黨務工作者接力傳遞,奠定了黨建工作堅實的基礎。
  • 六字訣的練習要領
    六字訣最講究的就是氣形合一的境界,只有達到了這個境界才能達到真正的養生效果。到底怎樣才能達到氣形合一呢?這就需要我們在練習的時候保持意形合一、呼吸自然、動作柔緩。最後需要說明的,就是任何養生運動都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逆腹式呼吸法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呼吸方法,要求初學時用自然呼吸法,待動作熟練後再採用逆腹式呼吸法。 健身氣功•六字訣採用逆腹式呼吸法的基本要領是鼻吸口呼。鼻吸氣時,胸腔上升並向外擴張,腹部隨之內收,吸「氣」感覺直達小腹(丹田),同時,舌抵上顎,意念放在命門處,且微微收提肛門;口呼氣時則與此相反,胸腔下降及內收,腹部則往外擴張,同時,放鬆肛門,舌頭也隨之放平。
  • 習練六字訣 改善失眠症
    而六字訣正是運用呼吸吐納配合默念噓(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六種字音,來調整肝、心、脾、肺、腎、三焦氣機,達到強壯臟腑、祛除病邪、益壽延年作用的。六字訣對改善失眠症的具體應用對六字訣三調合一的把握 六字訣的三調中,松靜自然的基本姿態有助於情緒安定,舒緩圓活的動作對調息和調心起到很好的導引作用,因此對六字訣三調合一的把握應該首先從掌握調身開始,這樣有助於調息時對逆腹式呼吸方法的掌握和調心時的意守變得容易和有效
  • 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的功效
    調理脾胃須單舉動作的治療功用,指向清晰明確,那就是對脾胃的調理作用。而這種調理作用則不容小覷單舉的運行機理。脾與胃均為人體的後天精氣來源之本,是消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脾胃功能的強弱,直接關係到人體生命的盛衰。
  • 健身氣功·六字訣導引動作歸納
    在《健身氣功·六字訣》「動作說明」十分精練的4千多個文字中,「目視」兩字一共出現了44處,由此說明六字訣對目光運用的重視程度。即噓字訣「穿掌」、呵字訣「轉掌」和嘻字訣「收回」三個動作都是與肩同高,起勢「上託」和呬字訣「上託」兩個動作都與兩乳同高,呵字訣「起身」中指與下頦同高;其他很多動作都是要求與肚臍同高。在《健身氣功·六字訣》「動作說明」中一共出現了18處「肚臍」,其中包括「至肚臍」2處、「至肚臍前」6處、「輕覆肚臍」2處、「對肚臍」1處、「與臍平」2處、「與肚臍相平」1處、「向肚臍方向」3處、「以肚臍為中心」1處。
  • 10月31日-11月1日·長沙站「八段錦」公益健身活動火熱報名中!
    襌易能量【簡單實用落地的傳統文化精髓傳承的熱門公眾號強烈推薦】國學智慧| 追根溯源 |道家養生| 神數預測| 知命轉運一切為了簡單、便宜、而有效的健康>疏通經絡、強腎固腰等《八段錦》導師宋學玉老師⊙一級武術裁判員⊙一級武術教練員⊙中國武術六段⊙社會體育指導員⊙宋學玉老師為當代知名武術學者,全國各大武術專刊《武當》、《武魂》、《少林與太極》等主流雜誌均收錄其文章,並出版有個人武術專著。
  • 健身氣功·六字訣的「三調」順序
    我通過自身多年習練健身氣功和教授健身氣功的經歷來看,認為要想學好健身氣功未必先要從「調身」開始,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個階段應該從「調心」開始。他練「六字訣」的信心和動力就來源於我給他講了我母親通過練「六字訣」兩年多,擺脫掉吃了多年藥的高血壓病。我給他教時已經快七十歲的人了,他每天早上除了和大家一起打太極拳外,「六字訣」已是他必練的功法。無論冬天再冷,夏天再熱,颳風下雨他都會堅持從不間斷,還經常一個人在家有時間就練。有一天,他高興的告訴我他到醫院去檢查,他的「房顫」心臟病好了,我問他怎麼治的?
  • 《道經六字訣》
    道經六字訣,呵呼呬噓吹嘻,每日自子至巳為六陽時,面東靜坐,不必閉窗,亦不令風入,叩齒三十六通,舌攪口中,候水滿時,漱煉數遍,分三口嘓嘓嚥下,以意送至丹田,微微撮口,念呵字,呵出心中濁氣,念時不得有聲,反損心氣,即閉口鼻吸清氣以補心,吸時亦不得聞吸聲,但呵出令短,吸入令長,如此六次,再念呼字六遍以治脾,再念呬字六遍以治肺,再念噓字六遍以治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