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低齡繪本,怎麼帶孩子讀書最有效!

2020-12-18 陳少學前論

陳少喜歡跟大家分享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實踐,已經看到好效果的教育和育兒方法,因為那樣心裡更有底。

學齡後孩子的教育,會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因為長到五六歲的孩子,行為習慣和發育程度,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方法只能家長自己摸索。但低齡孩子,是有非常多共性的,方法用對,大概率會取得還不錯的效果,如果有值得大家借鑑的方法,我還是應該及時分享的。

正好前幾天帶著孩子去參加一歲體檢,他的發育評估語言能力是比較突出的。而且我孩子不是天生語言能力突出的孩子,他八個月體檢時,語言還是相對弱項。

(孩子八個月體檢時的發育測試報告單↑)

(孩子一歲體檢時的發育測試報告單↑)

雖然我不認為那個檢測結果說明什麼,因為他們的測評標準未必是完全科學的,比如十二個月大運動發育要測試獨站和走,我孩子這種我堅持讓多爬,完全沒練過站和走的孩子肯定分數會低。但在同一個測評體系下,他語言方面發育上的提高,還是能說明他語言能力有進步的。

我孩子語言能力的進步,離不開這幾個月來帶他讀繪本的過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帶低齡孩子讀書,到底怎麼讀會更好。

第一步,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允許他們自主選擇想看的書。

低齡階段,如果只是提高認知,其實真不一定要靠書,帶孩子出去看花花草草,逛商場超市,都可以達到提升認知和語言能力的效果。這個階段帶孩子看書,更多是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養成沒事兒願意翻書看的習慣。

我在微博發過帶孩子看書的視頻。

當時好多朋友說,哇你孩子專注力好好啊,我家孩子都坐不住。但我真的想說,你們忘了他滿地扔書的場景了麼?

孩子能夠坐下跟著我看很久,除了講述方法以外,書是他自己選的,也是重要原因。他看書前,會把書一本本扔地上,根據封面和內容自己選,想看的就舉著讓我讀。自己選的書,當然坐得住了。

實驗證明,一歲以下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5秒,一歲半寶寶對有興趣的事物(特別注意,是有興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坐不住,那實在太正常了,很大可能是對講的東西不感興趣。在這個階段,完全可以孩子對什麼感興趣講什麼。

就像我孩子,他非常迷戀各種小車,於是最近在書架發現一套《小卡車系列繪本》後,每天都要拿下來讓一遍遍的講。

第二步,就是怎麼讀了。

既然說到了孩子這幾天最愛的小卡車系列,而且今天想說的是0-3歲帶孩子讀書的方法,那就用《小紅去送貨》來講講0-3歲的孩子分別該怎麼讀吧。(因為孩子最近特別喜歡這套書,就拿這套書來舉例的,在0-3歲這個階段,現在市場上的紙板互動遊戲書是更容易被低齡寶寶喜歡的形式,因為會讓家長的親子互動變的更容易,對孩子也更有吸引力,但帶孩子讀的方法是相通的)。

《小紅去送貨》適合的年齡應該在三歲左右,繪本講述的送鮮花種子的故事。如果讓一歲左右的孩子去理解故事情節,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孩子已經開始可以不太撕書了,一歲左右完全可以當認知書讀。(如果孩子撕書,就選低齡的硬紙板書,但讀的方法是一樣的)

一歲前,孩子還不會互動的時候,不管讀什麼書,主要都是家長的輸出,指著各種東西告訴孩子是什麼,來積累詞彙。

如果孩子翻到這頁,我只需要告訴他,這是樹,這是草叢,這是小紅~~

如果它翻到下面這兩頁,

我也不會給他講情節,只會告訴他畫面上是什麼車,特徵很明顯的車型,比如水泥罐車,公交車就說車型,不明顯的就說顏色,比如印著FLOWER的小粉。

一歲後,如果孩子已經會明確的指東西了,就可以加上一些互動。

比如下面這頁,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在我輸出一段時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後,他就會想了解什麼主動的指了。雖然有時候一個車型指一二十次,讀的好累。。

除了孩子指著我們來講,在指認階段,也可以加上提問了。

比如這頁,我可以說:「孩子你給媽媽指一下小紅吧」~

在這種時候,孩子是有可能指錯的。他可能會指著救援車。而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克制住自己說不對的情緒,平靜地告訴孩子,你指的這個是救援車,它旁邊的這個是小紅~

這本書不適合做方位詞的輸出,其實在一歲左右的共讀階段,除了名詞認知,有很多遊戲書都可以進行方位詞的輸出。

一歲半左右,除了和孩子互動進行名詞的指認,在孩子會走會蹦會跳之後,就可以在互動中進行動詞的輸出了。

隨便拿一個東西往前扔,讓孩子感受東西飛出去是什麼樣的概念後,就會更容易理解兩袋貨物飛了出去這種情節。

兩歲之後,隨著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強,就可以帶他們注意更多細節,學到更多繪本想要傳遞給孩子們的東西了。

比如通過小卡車在與其他車輛的互動,學到如何在社會交往中與他人友好溝通相處;

通過閱讀故事,讓孩子認識到,小卡車們在完成任務時,也要經歷各種困難,那自己只要鼓起勇氣和自信,勇往直前,也能戰勝困難,到達終點。

除了帶孩子看自己感興趣的書,帶孩子讀書時根據嬰幼兒發育不同階段有側重點輸出不同知識外,帶0-3歲孩子讀書時,家長戲精些也能讓讀書過程更多樂趣。

總結: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一歲左右還分辨不出顏色呢,講小紅小黑的不合適。因為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認知也不同,所以在繪本選擇上沒統一標準,反正孩子徹底聽不懂的,大概率也不會感興趣。如果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就都可以講了,因為0-3歲不用太在意孩子的輸出反饋,輸入積累才是更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若娃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第一個地方:機場我們當家長的都知道,機場內大多數聚集的都是有錢有身份的人,而且坐飛機的同時還會分不同等級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0-3歲孩子繪本怎麼挑?怎麼讀?學會這3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讀書
    怎樣的繪本才是適合孩子的?1.根據年齡階段: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需求,根據孩子發展的需求去挑選繪本,什麼時候需要學洗手、吃飯等等。比如3歲的寶寶,正處於語言的爆發期,有一定的行動能力和認知基礎,也很愛探索。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效
    讀書本身是一件反人類的事情,不論學習這件事情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有多重要,也不論我們為學習這件事情做多少讚頌,對於正在學習的孩子來說,學習就是在違反孩子的天性,因此不想讀書,不想學習就成為了孩子身上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每天放學回家,作業不做,拿起手機就在沙發上打遊戲,怎麼催他都沒用。早上上學的時候,甚至還賴在被窩裡不起來,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那天把表姐給氣得,一巴掌就呼了過去。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
  • 升級了牛聽聽讀書牛3.0版本,陪著孩子玩的停不下來
    大家好我是奶爸大星,上面這個圖是去年底我給大家曬單的《讀繪本,學英語,早教啟蒙家教老師多合一牛聽聽讀書牛禮盒版曬單》裡面我兒子用牛聽聽讀繪本時候的照片。那個時候我兒子一歲多,而現在這個壞小子已經2歲多了,在牛聽聽的陪伴下他的語言能力有了驚人的成長,現在說幾句話都會蹦個英文單詞出來,明顯的比樓下一塊玩的同齡小孩會的多。再次感謝我家女主子的英明決定。
  • 怎麼才能有效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家長可以考慮從三個方面切入
    讀書既然有這麼多好處,那作為家長怎麼才能合理地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在孩子沒有閱讀習慣的時候要領著孩子去讀,帶著孩子去讀,最好進行親子共讀。其實孩子最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往往來自父母其中一人也願意讀書。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閱讀是你的興趣之一,那培養孩子也會很容易。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可事實上,就如李玫瑾教授曾說的那樣,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都能取得好成績。而你的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的行為其實就能看出來。李教授的女兒在學生時代,就向媽媽明確表示自己對數學沒興趣,而且怎麼學都學不好,沒辦法提高成績。
  • 為什麼把孩子帶去馬來西亞讀書?
    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是父母心心念念的事情,在讓孩子經歷過國內的知識教育下,父母們也看到了國外創新式教育。那如何讓孩子離開應試教育,走進國際學校,並最終出國留學呢?過去可能是沒有渠道,但現在家長們可以選擇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許多國家大使館、世界500強企業亞洲總部都集中於其首都吉隆坡。
  • 0-3歲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期,怎麼給寶寶選書?牢記4點選好書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我們上學那天起,每天都在讀書。讀書不僅可以帶給我們知識,更是帶給我們無盡的精神財富。讀書並不是從上學那天開始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讀書了,早早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或許會比同齡孩子更加優秀。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讀書呢?
  • 讀繪本,學英語,牛聽聽讀書牛3.0 VS 毛毛蟲點讀筆?
    讀書牛,全名叫做「牛聽聽兒童智能燻教機讀書版」,是一個挺好玩的學習機,還配有一個操作用的APP。安利給所有想要雞娃學英語的寶媽們。在橙子的英語方面,我算是一個虎媽,從3歲開始,就堅持每天給她讀5本RAZ+3本牛津樹+1本 I Can Read。
  • 哈佛校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說教更有效
    「為什麼要讀書?」每次孩子不想學習,他總是生氣地問。儘管有人說成績並不決定孩子是否優秀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比如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很困難的孩子來說,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 0-3歲孩子怎麼早教?抓住4個重點,孩子更聰慧
    其實早教廣義是指對0-6歲兒童進行的以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狹義是指0-3歲幼兒階段的早期學習。為什麼早教在現如今的社會這麼流行?早教對孩子的意義有哪些呢?大家要知道,孩子大腦發育在3歲以前是最快的,寶寶出生時的腦重量大約在370克,等寶寶長到6個月時,腦重量為出生時的2倍,佔成人腦重的50%,總而言之孩子的大腦發育遠遠超過了身體發育的速度。
  • 一德:八字預測學業、學習、讀書——怎麼看孩子是不是讀書命?
    編輯八字預測學業、學習、讀書——怎麼看孩子是不是讀書命?乾庚戊己辛申子未未18歲走庚寅傷官運。八字預測學業、學習、讀書——怎麼看孩子是不是讀書命?乾甲壬己庚戌申卯午16歲走甲戌正官運。時支、年支有兩個根,基本可以立得住。
  • 1歲萌娃看書超認真一次30分鐘,如何訓練0-6歲孩子專注力?
    1歲寶寶看書超認真,每次看書30-50分鐘,驚人專注力如何練成的?媽媽:0~6歲專注力敏感期,尊重發育規律進行有效幹預,從小養成專注好習慣。可可六個月後,我堅持每天讀繪本故事,一開始彩色卡開始,後來開始過渡到布書再到有趣繪本。從看彩色卡、聽音樂、講故事再到一起讀繪本,她的專注力很驚人。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能看出來,3個「怪癖」很明顯
    李教授指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其中學習力超強的孩子有3個很明顯明顯的「怪癖」。而孩子有這3個怪癖,則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是讀書的料:1、「發呆狂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脫身說到這個怪癖,就要提到當今數學界的天才許晨陽。
  • 孩子不願意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用
    孩子天性使然,喜歡玩耍大過學習,導致家長總是按捺不住怒火,時常歇斯底裡的吼叫,給孩子造成了極大傷害,反而更不喜歡學習了。劉女士是一個5歲男孩的寶媽,結婚生子之前也是一個甜美溫柔的女孩。自從有了兒子,劉女士感覺自己的耐心不斷受到挑戰,總是忍不住想吼上幾句。
  • 想讓孩子愛上讀書?有3個關鍵點不能做錯,否則怎麼努力都沒用
    世界讀書日的來由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希望大家都能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讀書日在我國雖然知名度不高,但近些年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特別是80、90後的父母,越來越多地意識到閱讀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世界讀書日」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我需要給孩子建立讀書的儀式感嗎?很多父母都有這個疑問,我需要給孩子建立閱讀的儀式感嗎?比如每周裡有某一天是「讀書日」,每天裡有一個時間是「閱讀時間」,或者家裡有個區域是「閱讀角」?
  • 你知道0-3歲早期閱讀有什麼重要意義嗎?(下)
    日本七田真也說:「3歲就能輕鬆閱讀書本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有讀書欲。讀書與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越是喜歡讀書的孩子,其學習能力越強。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閱讀能力是一切閱讀活動的基礎,它只有在閱讀活動中得以培養。閱讀欲望是嬰幼兒進行閱讀的驅動力,閱讀欲望越強烈,閱讀能力也就越強。3歲之前是語言積極發展的階段,3歲末的嬰幼兒基本完成率有感知語言到說出語言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