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孩子帶去馬來西亞讀書?

2020-12-11 騰訊網

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是父母心心念念的事情,在讓孩子經歷過國內的知識教育下,父母們也看到了國外創新式教育。那如何讓孩子離開應試教育,走進國際學校,並最終出國留學呢?過去可能是沒有渠道,但現在家長們可以選擇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許多國家大使館、世界500強企業亞洲總部都集中於其首都吉隆坡。因而,國際學校眾多,種類多樣。

馬來西亞留學好不好

馬來西亞是大英國協成員國,承襲了英國良好的教育體制。整個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是由公立和私立兩個方面組成的。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擁有32家國際學校。如此高密度集中的國際學校足以說明馬來西亞的教育實力。

馬來西亞私立大學的教學媒介語言是英文,不需要學習馬來文課程。公立大學是英文和馬來文雙語授課。馬來西亞的雙語教學,既有東方傳統文化,也有西方教育理念,而孩子年齡越小,就越能適應這種國際化教育模式。

全國各地有超過600所高等院校,可以為國際學生提供廣泛的課程、學校和地點的選擇,學生可修讀各個領域的學位。

馬來西亞具國際水準的教育系統和素質正讓它迅速崛起為區域最佳教育中心。馬來西亞歷屆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從來都是高居榜首,而且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歷屆的總理候選人必須做過教育部部長。這有鑑於該國高等教育部的監督,以打造馬來西亞成為優秀的高校教育中心。

馬來西亞教育體系

據專家介紹:1997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0所高等公立大學,4所外國大學分校,652所私立學院(其中79所私立學院提供3+0、2+1等雙聯課程)。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鑑定局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督和調控。

3+0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不用去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也能拿到國際認可的教育文憑,2+1是說在馬來西亞讀兩年後去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讀1年的學制,同樣1+2是指1年在馬來西亞後兩年在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讀書。除了國家在高等教育制度上的開放外,產生3+0教育制度一個直接原因是1997年的金融風暴。

雙聯課程是馬來西亞首創的高教制度,也就是常說的聯合辦學,不過在馬來西亞是指當地私立學院與外國大學的聯合辦學,雙聯課程在馬來西亞的歷史長達二十多年,它幫助成千上萬的學生完成了外國學位。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許多馬來西亞居民兜裡的錢瞬間貶了不少,特別是華人,如何幫助出不起錢的孩子完成學業,馬來西亞政府採取積極的措施,允許雙聯的課程轉為3+0,無需出國讀書在當地完成學業,為家長省下了大筆教育經費。

在馬來西亞讀書拿到的國際文憑在國內承認嗎?這是國內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其實這樣的問題大可不必有,在當今社會,無論在教育的技術手段,還是教育水平的監測上,異地辦學達到相同的水準已經不成問題。

而在馬來西亞上雙聯課程或3+0課程畢業的學生,英國、澳洲等大學所發的畢業證書與在本地沒有兩樣,只要學校選擇的學院必須要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裡面。

相關焦點

  •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看看
    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不僅沒讓孩子喜歡上讀書,反而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其實,在我看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遠比逼著孩子去讀書更重要。我建議她,與其講一大堆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不如親自帶著他到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歐巴馬在學生開學回答了「孩子,你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這4句話。孩子,你為什麼要讀書1、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去馬來西亞留學,不僅能讀書還能來旅遊
    嗨咯,大家周末好~去馬來西亞留學的你們的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在讀的Camila學姐(妹)又來看你們了~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那麼我作為已經留學一年的老臘肉,摸著心口說:這句話對留學生活總結太到位
  • 為什麼不少家長在中小學階段,讓孩子去私立學校讀書
    因此,在中小學教育這一塊,本來公辦學校是家長最想讓孩子去的地方。但隨著不少私立學校的崛起,有不少家長在中小學階段,讓孩子去私立學校讀書,而不是公立學校讀書。這種現象在大城市是比較常見的,私立學校變成了部分家長培養孩子的優先選擇。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家長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呢?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孩子,媽媽為什麼要讓你努力讀書?
    孩子經常問你:「我為什麼要讀書?」你是如何回答的?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賺更多錢?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該怎麼面對孩子要讀書的疑問,今天分享一位母親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句句珠璣。
  •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看完就明白了!
    ,自己想去哪裡直到出發前和孩子說一句就走了,似乎孩子只有聽從的份。      如果僅僅讓孩子自己選擇,可能很多孩子寧願帶上Ipad,很少記得帶書,而旅途恰恰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時機。依我自己看,如果孩子本來就玩Ipad上癮,出門就要事先說好不帶Ipad。尤其6歲以後,這是養成孩子讀書習慣的關鍵時刻,如果到了孩子八九歲還是沒有閱讀習慣,後面再培養就是難上加難了。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3大好處很明顯,讓孩子讀書沒壞處
    一些孩子也被影響到,心中萌生了不願讀書,去當主播、做明星、賺快錢的念頭。01「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一心想要成為偶像的小美,把心思都花在了追星和跳舞上,耽誤了學習不說,還變得不願意去上課讀書了。小美的媽媽了解到小美的變化,特地找到小美談心,想知道小美改變的原因。面對媽媽的詢問,小美說道:「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呢?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4個地方,比任何說教都管用
    在這個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在你的孩子不想認真讀書的時候,你應該怎麼弄他?」隨後,李玫瑾教授的回答也讓很多家長萬分佩服,她說:「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再認真讀書了,請你帶著孩子到這4個地方去看看,可能會比你的任何說教都管用,這4個地方就是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飛機場」。為什麼呢?
  • 「孩子,我為什麼勸你要努力讀書?」
    終於有一次,我的小外甥開始反抗了:「妹妹喜歡讀書,我喜歡樂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啥非要強迫我呢?」我們一下子被逗樂了,這孩子挺有想法的嘛。我跟他說:「你的看法是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但是多讀書能保護你的興趣啊,比如多讀樂高方面的書,就可以知道更多玩樂高的技巧,拼出更酷的作品。」
  • 哈佛校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說教更有效
    「為什麼要讀書?」每次孩子不想學習,他總是生氣地問。儘管有人說成績並不決定孩子是否優秀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比如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很困難的孩子來說,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 孩子不願意讀書?李玫瑾:帶他去這3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有用
    雖然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無法控制情緒,但是心中卻也清楚,呵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讓孩子滋生逆反心理,對學習更加厭煩。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如果孩子玩心重,家長可以帶他去這三個地方逛逛,比打罵更加有用。」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樣回答,孩子會受益一生
    現在這個社會都處在經濟發展的高速時期,好像還有很多人都在追求經濟的效益,而不想去思考其他問題。就比如「讀書」,很多人都會認為看那麼多書能有什麼用呢,即使是上過大學,還有可能是辦公室職員,還不如上學時候掙的錢多。
  • 0-3歲低齡繪本,怎麼帶孩子讀書最有效!
    我孩子語言能力的進步,離不開這幾個月來帶他讀繪本的過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帶低齡孩子讀書,到底怎麼讀會更好。第一步,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允許他們自主選擇想看的書。低齡階段,如果只是提高認知,其實真不一定要靠書,帶孩子出去看花花草草,逛商場超市,都可以達到提升認知和語言能力的效果。這個階段帶孩子看書,更多是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養成沒事兒願意翻書看的習慣。我在微博發過帶孩子看書的視頻。
  • 快樂讀書吧,真的讓孩子快樂讀書了嗎?
    有一個家長便是如此,一天,她問老師,為什麼自己家給孩子買了一柜子的書,孩子卻不愛看,但是一到學校,同樣的一本書卻看得津津有味。學校的書可還沒有家裡的一半多呢!可能不止一個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麼,為什麼孩子會選擇地點去看書,或者有的孩子原本愛看書,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之後,孩子反而不願意看了呢?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
    我上小學的時候,讀過龍應臺寫給孩子的信裡的一句話:孩子,我要你好好讀書,是為了以後你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時隔多年,我仍舊牢牢記著這句話。從小時候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體會深刻,可真是感慨良多。小的時候,對於有選擇的權利這一點,都不怎麼理解。
  • 農村父母給當代學生的一封信:《孩子,我為什麼要勸你好好讀書》
    薦讀:農村父母給當代學生的一封信:《孩子,我為什麼要勸你好好讀書》寫在前面這封信是我2003年整理郵筒的時候無意之間發現的,當我發現這封信的時候,它已經布滿了灰塵,靜靜地躺在郵筒底部,不知道多少個日子了。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可以遇見更好的世界
    早上浩浩做暑假作業時碰到了一道難題,想不出來就跟我我抱怨:「媽媽,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是第一次問我,而讓他懂得上學讀書的意義,卻是我不可不講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可是孩子連為什麼讀書都沒有弄清楚,你覺得他會全力以赴的對待學習嗎?巧了,最近剛好看到這樣一組漫畫,我想可以很好的用來引導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後看到的世界千差萬別:要想孩子長大後體面,受人尊重,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就要捨得小時候逼孩子不要偷懶,變得優秀。
  • 父母內心最真摯的獨白:孩子,我為什麼要讓你努力讀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知識和智慧,提升內在氣質、思想,對於家境不好的孩子來說,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讀書,不僅獲得是課本知識,更多的是思維模式,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是你未來的籌碼。孩子學習不認真,讓不少父母操碎了心,其實是根本不理解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很多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迷茫的。
  • 孩子:爸爸,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武漢疫情」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在言語中總是會透露出讀書無用的想法,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心態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讓孩子懷疑讀書的意義何在?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個問題:「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考一所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