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未來之佛,能帶給人們福氣、祥和之氣,以祈盼美好的明天的福佛。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世上最大的石雕彌勒佛像「樂山大佛」,在四川樂山岷江東岸凌雲山的斷崖上。為何民間百姓、皇家貴族如此厚愛、崇拜、敬仰彌勒佛呢?
我們可以從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聯中去尋找。「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會無了局;經年坦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進笑出,笑自己原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昇平」。「你眉頭著什麼急,但能守份安貧,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眾人開口笑;我肚皮這樣肥大,總不愁吃憂穿,只因可包羅萬象,自然百事放心寬。」「大肚皮,千人共識,何所有,何所不有;開口笑,幾時休息,無一言,無一不言。」「大肚能容,問人間恩怨親仇,箇中藏有幾許;開口便笑,笑世上悲歡離合,此處已無些須。」
這些對聯令人回味悠長,它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啟迪思想,點撥人生。世間萬物芸芸眾生,人間情仇悲歡離合,榮華富貴貧窮貴賤,地位官階燈紅灑綠……都付之一笑。這是對人生苦樂的精闢總結,當你面臨煩憂之事時,面對這彌勒笑佛,想想這這對聯,你還有什麼值得苦惱的?
每一種石雕彌勒都蘊含著不同的寓意,常用的彌勒佛有:
五子戲彌勒,表達彌勒佛對童子這樣的一種未來發展群體的熱愛和喜歡,表達了彌勒佛愛護小孩,保佑小孩成長和發展的一種非常好的擺件。
玉如意彌勒佛:用如意和彌勒佛相結合的石雕,著重突出了笑口彌勒和玉如意本身包含的寓意,就是笑口常開,自然如意吉祥。
佛珠彌勒佛,是彌勒佛的一種修行狀態,一般適用於在家裡修行的人,看著這一尊彌勒佛,背誦一段經文,是非常奇妙和美好的事情,是修佛的必經之路。
恭喜發財彌勒,這
結印如來,這種一般都放在寺廟和廣場上,和其他佛像一樣,手中結各種法印,比如常見的,施願印,伏魔印,無畏印等等,這些都是和其他菩薩有著,實現大家的願望,驅散邪惡的寓意等等。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將其尊俸在寺廟的前殿。由於大肚彌勒佛像慈顏善目,笑口常開,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宗旨。
因此深受信眾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見到佛像時,激發出輕鬆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這樣的對聯與彌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啟迪人們寬容的心靈。為佛法莊嚴的寺廟帶來愉悅的氣氛。
在日以文明的今天,古典傳統石雕建築文化確有著她更為獨特的魅力,被許多文人雅士所喜愛收藏。這些美觀典雅的傳統石雕走進了他們的公司、院落及居室,呈現著一種文明華貴與典雅的風範。因為石頭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以「石」倍受崇拜,將其雕琢或賞識出來,就更富靈性。為此有人曾說:「山有石則奇;水有石則秀;園有石則美;家有石則安;室有石則雅;人有石則旺;業有石則興……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願君能在此欣賞精美的傳統石雕或賞石而「石來運轉,好遠常隨」。
共同弘揚中華「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