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石雕建築--彌勒佛的寓意及造型圖集

2021-02-08 傳統石雕建築


      我國傳統石雕藝術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人類的打制石器。本訂閱號用大量傳統石雕圖片,展現不同地區不同風格建築石雕,從藝術性、知識性諸方面使讀者較簡明概括地介紹了建築石雕的技術、藝術、民俗、環境等各方面相關的基本知識。該訂閱號圖文並茂,集藝術性、知識性、通俗性於一體,可供石雕行業的人員閱讀。

彌勒佛——未來之佛,能帶給人們福氣、祥和之氣,以祈盼美好的明天的福佛。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世上最大的石雕彌勒佛像「樂山大佛」,在四川樂山岷江東岸凌雲山的斷崖上。為何民間百姓、皇家貴族如此厚愛、崇拜、敬仰彌勒佛呢?


我們可以從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聯中去尋找。「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會無了局;經年坦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笑進笑出,笑自己原無知無識;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笑呵呵坐山門外,覷看去的去來的來,皺眼愁眉,都是他自尋煩惱;坦蕩蕩的布袋中,無論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樂昇平」。「你眉頭著什麼急,但能守份安貧,便將得和氣一團,常向眾人開口笑;我肚皮這樣肥大,總不愁吃憂穿,只因可包羅萬象,自然百事放心寬。」「大肚皮,千人共識,何所有,何所不有;開口笑,幾時休息,無一言,無一不言。」「大肚能容,問人間恩怨親仇,箇中藏有幾許;開口便笑,笑世上悲歡離合,此處已無些須。」


這些對聯令人回味悠長,它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啟迪思想,點撥人生。世間萬物芸芸眾生,人間情仇悲歡離合,榮華富貴貧窮貴賤,地位官階燈紅灑綠……都付之一笑。這是對人生苦樂的精闢總結,當你面臨煩憂之事時,面對這彌勒笑佛,想想這這對聯,你還有什麼值得苦惱的?


每一種石雕彌勒都蘊含著不同的寓意,常用的彌勒佛有:

五子戲彌勒,表達彌勒佛對童子這樣的一種未來發展群體的熱愛和喜歡,表達了彌勒佛愛護小孩,保佑小孩成長和發展的一種非常好的擺件。


玉如意彌勒佛:用如意和彌勒佛相結合的石雕,著重突出了笑口彌勒和玉如意本身包含的寓意,就是笑口常開,自然如意吉祥。

佛珠彌勒佛,是彌勒佛的一種修行狀態,一般適用於在家裡修行的人,看著這一尊彌勒佛,背誦一段經文,是非常奇妙和美好的事情,是修佛的必經之路。


恭喜發財彌勒,這

結印如來,這種一般都放在寺廟和廣場上,和其他佛像一樣,手中結各種法印,比如常見的,施願印,伏魔印,無畏印等等,這些都是和其他菩薩有著,實現大家的願望,驅散邪惡的寓意等等。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將其尊俸在寺廟的前殿。由於大肚彌勒佛像慈顏善目,笑口常開,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宗旨。


因此深受信眾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見到佛像時,激發出輕鬆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這樣的對聯與彌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啟迪人們寬容的心靈。為佛法莊嚴的寺廟帶來愉悅的氣氛。

在日以文明的今天,古典傳統石雕建築文化確有著她更為獨特的魅力,被許多文人雅士所喜愛收藏。這些美觀典雅的傳統石雕走進了他們的公司、院落及居室,呈現著一種文明華貴與典雅的風範。因為石頭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以「石」倍受崇拜,將其雕琢或賞識出來,就更富靈性。為此有人曾說:「山有石則奇;水有石則秀;園有石則美;家有石則安;室有石則雅;人有石則旺;業有石則興……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願君能在此欣賞精美的傳統石雕或賞石而「石來運轉,好遠常隨」。

        共同弘揚中華「石」文化。

相關焦點

  • 寺廟裡常見的十種石雕作品
    在現代,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座寺廟用來供奉他們的守護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會有多座寺廟來供奉他們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廟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建築、地理、繪畫、雕刻、文物、廟會等等。一座寺廟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來作為裝飾。其中,要數石材石雕最為突出,巧奪天工的傳統石雕工藝,精美絕倫的產品展示,都為寺廟古建增添了古色古韻的歷史文化氣息。
  • 最全整理:寺廟裡常見的石雕作品(附圖)
    在現代,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座寺廟用來供奉他們的守護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會有多座寺廟來供奉他們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廟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建築、地理、繪畫、雕刻、文物、廟會等等。      一座寺廟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來作為裝飾。其中,要數石材石雕最為突出,巧奪天工的傳統石雕工藝,精美絕倫的產品展示,都為寺廟古建增添了古色古韻的歷史文化氣息。
  • 寺廟佛像雕刻石雕大肚彌勒佛漢白玉布袋和尚石雕
    石雕彌勒佛-凱巖石業石雕彌勒佛-凱巖石業石雕彌勒佛-凱巖石業石雕彌勒佛雕在製作上平淡美好於醜拙,顯莊而嚴於詼諧,現慈善於揶喻,彌勒佛雕塑的形象代表了寬容、和藹、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也代表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等待,不僅僅成為了釋教中的形象大使
  • 寺廟古建常見的石雕有哪些?
    寺廟既是人們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歷史文化的匯聚之所。寺廟古建的建造常常用到石材石雕作為裝飾,現在就來看下寺廟古建中常用到的石雕產品。石材研習社(微信號stone5A)石雕牌坊不僅建築結構自成一格,別具風採,而且集雕刻、繪畫、匾聯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於一身,熔古人的社會生活理念、封建禮教、封建傳統道德觀念、古代的民風民俗於一爐,具有瑰麗的藝術魅力、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座石雕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藝品。中國傳統的石雕技法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平浮雕、陰線刻等,在石牌牌坊的雕刻中都廣為應用。
  • 寺廟青石浮雕牆九龍壁石雕浮雕壁畫及九龍壁浮雕象徵寓意
    石雕龍壁是我國特有的建築形式,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而以九龍壁最為尊貴。九龍壁通常建在帝後、王公居住或經常出入的宮殿、王府、寺院等建築正門的對面,是我國照壁建築的進一步發展。
  • 埃洛拉石窟 ——世界上最好的寺廟石雕建築的典範
    點中國石雕關注我喲☀ 立足中國石雕之鄉--惠安;☀ 弘揚石雕文化,促進行業交流;☀ 信息發布,互動交流;
  • 寺廟古建常見的石雕作品有哪些?
    在古代,寺廟一般是用來奉祀祖宗、神佛或者前代賢哲的地方。在現代,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座寺廟用來供奉他們的守護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會有多座寺廟來供奉他們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廟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建築、地理、繪畫、雕刻、文物、廟會等等。一座寺廟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來作為裝飾。
  • 寺廟中的石雕哼哈二將的傳說及意義【圖集大全】
    本訂閱號用大量傳統石雕圖片,展現不同地區不同風格建築石雕,從藝術性、知識性諸方面使讀者較簡明概括地介紹了建築石雕的技術
  • 建沙美術館 石雕彌勒佛一尊
    說一下我們與石雕大肚彌勒佛的一些源緣:據傳,大肚彌勒佛形象依唐代著名禪師"布袋和尚"而造。大肚彌勒佛,素日裡坦胸露腹,智慧,幽默,風趣,與人為善,笑口常開, 人們每每看到他的笑時,煩惱頃刻間煙消雲散,能瞬間激發出人們的愉快情緒,在氣場上能增強人們持續滿滿的正能量。因此,大肚彌勒佛的「笑容」所散發出的神韻最為重要。
  • 【圖集大全】淺析石雕關公(關聖帝君)雕像的介紹及寓意
    我國傳統石雕藝術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人類的打制石器。
  • 石雕龜馱碑石雕龍頭龜碑有什麼象徵寓意
    中國眾多瑞獸中,石雕龍頭龜是被眾人所識得其中一種瑞獸。通常我們在很多寺廟或者廣場等景象場所可以看到石雕龍頭龜碑,其實背上伏著石頭的動物叫做霸下,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故霸下又稱龍龜,是長命和吉利的標誌。
  • 寺廟石雕供桌青石石雕神桌純手工雕刻石供桌及石雕供桌的擺放禁忌
    石雕供桌-凱巖石業石雕供桌-凱巖石業石雕供桌是寺廟、祠堂等仿古修建中常見的元素,它是傳統供桌衍生的產品,也是傳統古建元素與工藝技能相互碰撞後的產品,石雕供桌的既連續了傳統供桌的功用效果又增強了耐用性和防火性
  • 貴州石雕觀音菩薩像廠家——泗縣新聞
    顧客在選擇石雕觀音菩薩雕像造型之時,可以根據擺放的空間以及供奉的目的來選擇菩薩的製作造型。觀音像雕塑石雕觀音坐像雕塑圖片,輝耀石業,二十年雕刻工藝。觀音像雕塑是雕刻藝術種類的其中一種,中國製作佛像雕塑常用來放在寺廟中供奉。
  • 祖廟祠堂石雕龍柱雕刻龍有什麼寓意
    石雕龍柱的形象得益於它的威嚴,在中國的封建時代裡,龍是一種很好的象徵,也可以說是帝王的象徵,而隨著我們現在社會的發展,龍也逐漸是出現了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是因為這種形象賦予了龍更多的精神寄託。龍柱之所以具有這種文化象徵意義,是與傳說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的無比神通有很大的關係。
  • 石雕方鼎和石頭香爐有哪些區別?
    ,所以很多人誤認為石雕方鼎和石頭香爐是一種東西,把石雕方鼎和石頭香爐混作一團,這樣便大錯特錯了。巨型石雕方鼎鼎,香爐首先從外觀造型上講,石雕方鼎和石頭香爐都是由石頭雕刻而成,但是它們的造型和選材卻是大相逕庭。
  • 擺放石雕獅子有什麼象徵寓意
    石雕獅子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石雕獅子是我國傳統文化裡常見的鎮宅闢邪之物,是以各類石材為原料進行雕刻而形成的兼具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雕塑品。作為我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裝飾物,石獅子最初被應用是作為陪葬物品,最早可追溯到東漢的高頤墓。
  • 威風凜凜石雕關公像寺廟石雕伽藍菩薩
    石雕關公又稱為關帝爺、帝剎公,佛教又稱伽藍神,和武財神等。石雕關公形象,一般是長鬚,怒目,手持青龍偃月刀,身披鎧甲和披風,腳踏長靴,威風凜凜,給人一種無堅不摧和戰神的形象。石雕關公-凱巖石業石雕關公身前的忠勇實際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等等,關公在後人眼裡就是忠義的象徵。被無數後人所讚美。
  • 惠安石雕因他而驕傲
    萬祥圖書館,王經民設計,顏華新攝影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兩座建築的設計都是出自目前惠安石雕界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經民之手,能夠集石雕藝術創作及建築設計之大成於一身且兩者皆擅,在現有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當中無出其右,堪稱福建省雕刻界和建築設計界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 石雕鼎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意義
    石雕鼎是石雕香爐中的一種,自古至今已經流傳了上千年的時間。在早期古代時期,石雕鼎大部分都是放置與寺廟和皇家太廟的門口,用來向天祈福,保佑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康的一種美好寓意在古代,鼎並不是用石材製作的,而是以青銅器製作,而鼎是我國青銅器的文化代表。因此鼎可以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石雕 | 中國四大石雕之鄉
    經過嘉祥無數能工巧匠的辛勤創造,石獅工藝造型體現出當代藝人的卓越才能。自古嘉祥「家家聞錘響,戶戶操釺忙」。在加工傳統工藝中發展起來的專業石雕廠.「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近年作品石破天驚,燦若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