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之中,世人皆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卻很少人知道觀音菩薩三十三化身像的佛學歷史知識,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遊戲觀音,不過在此之前先看個故事:
神通遊戲觀世音,自在幻化徧知海;千手千眼救倒懸,三十二應普現身。
在宋朝的江西廣信府,曾有一群人為了開採銅礦而掘山,以至後來山洞被挖的深不可測,裡面挖谷的百姓還在繼續作業,但大山已然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倒塌。
就在大家擔心之際,忽然有一女子提著個籃子而來,在動口對著洞中的百姓叫賣,坑中百姓爭著出來,而後大山猛然崩塌,女子卻不知所蹤。大家紛紛議論此事,認為這位女子老師觀音娘娘所化,適時救援百姓。
諸如此類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這些皆乃是觀世音菩薩遊戲世間時,隨機救護眾生之最佳實證,而後便產生了觀音化身之「遊戲觀音」。
〝遊戲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五,他的〝化身相〞既是〝帝釋身〞!這位菩薩的形象為著天衣,佩帶瓔珞,頭戴寶冠,冠上化佛,乘坐彩雲,左膝曲立,左手安放於左膝上,右手下垂,作垂地印,全身有光輪,作遊戲法界自在無礙之相。
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遊戲觀音因乘雲作遊戲坐姿,遊戲坐又稱安逸坐,是佛教造像中比結跏趺坐還隨意自在的一種坐姿。遊戲觀音乘坐五彩飛雲,雲遊四海,救苦救難,普渡眾生。
佛經中稱:諸佛菩薩等救度眾生為易事、樂事,猶如遊戲。故而謂專心救度眾生為得遊戲三昧。這裡的「遊戲」之意非世俗間玩樂打鬧之意,而是意謂著自在無礙,而常不失定意,故稱「遊戲三昧」。
遊戲觀音名字之中的「遊戲」,是指「隨意化現、隨機教化」之意。也是遊戲自在,無滯無礙,隨緣應化,救護眾生之義。如依佛經所示,乃表救護眾生墮落山崖危急災難之象徵。
菩薩神通無礙稱為遊戲,如神通有礙,不能稱之為遊戲。此尊遊戲觀音得法自在,任運自如遊遍十方,自娛自在毫無拘束度化眾生。
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的圓通無礙,不拘泥與任何時間,不拘泥於任何地點,在現實中遊戲自在,去處盡通,故有此稱。所以被諸多佛經形容為:」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這裡的墜落金剛山「不能損一毛」,意指金剛山萬丈懸崖很堅硬,也可比喻人的信念堅固,猶如金剛。只要心堅固如金剛之銳利,透明無雜,不為諸外道所損傷破壞,便能悟入一切法,所以心定堅固,不被世間情感所障,萬物所著而袪諸煩惱。
生活在如今的時代,物慾難免侵犯心念,倫理道德漸漸已不被人們重視。大家皆以賺錢為目的,笑貧不笑娼。
世道各種環境充滿了大量的誘惑,心念不堅的人往往因而墮落,這樣便猶如毀滅自己,結束寶貴的生命。惡業如影隨形,惑業煩惱也如金剛之堅。
所以我們平常應該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培養金剛不動之心,不貪、知足,遇到困擾定得菩薩感應保佑,助你一臂之力。煩不亂、邪不動,正智自在解決困難。
也希望大家在燒香拜佛的同時,可以做到自省,可以清楚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貪嗔痴,從而以金剛不動心堅定自己應該堅定的信念,如此這般的話,定能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