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爆炸君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估計大家內心是五味雜陳的。現在經常會有人在網絡上開玩笑說:「朕的大清亡了?」當然這是一種戲謔的說法,不過還是可以從中窺出大家對滿清這個朝代的複雜感情。
清朝和元朝一樣,都是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和蒙古騎兵一樣,滿清之所以能問鼎中原也離不開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們就是滿清八旗。大家可能都知道八旗的稱呼,但是對八旗的來歷未必知之甚詳。八旗最初源於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清朝的八旗制度使得滿族各部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從而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明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盤踞在中國東北一帶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滿清八旗的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攻佔京師(今中國北京)。之後更是一掃南明政權,統一了中國。從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可以說滿清之所以能在明末天下大亂的局勢中勝出,和滿清八旗子弟的浴血拼殺分不開。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滿清入關後為加強軍事防禦,分別令八旗兵在京師與各地駐防,直至18世紀中葉,八旗營區終於系統地分布於全國的軍事要地,實行永久性的駐紮。入關伊始,清廷即採取了大規模的「圈地」活動,圈佔民人的大批良田劃歸旗人;豁免旗人的稅賦與勞役。優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頹廢和寄生性,致使其後代騎射荒廢,甚至出現「生計」問題。
用一個比喻來說,人好比是一把刀,如果一直藏著不用,不管它之前有多鋒利,最後肯定還是免不了生鏽腐爛。而滿清的八旗子弟就是一把逐漸生鏽的刀,其最後的悲慘命運從他們開始寄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
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子弟們憑藉祖宗福蔭,每個月都能領到「月錢」,因此終日遊手好閒,好逸惡勞,最後都沾染惡習,腐化沉淪。那時候清朝的國力日漸衰退,西方等帝國列強也慢慢向清朝內部滲透。本應保家衛國的八旗子弟此時卻成了一群累贅。許多旗人非常會享樂,十分怕勞動。男的打茶圍,蓄畫眉,玩票,賭博,鬥蟋蟀,放風箏,玩樂器,坐茶館,一天到晚盡有大量吃喝玩樂的事情可以忙的。女的也各有各的閒混過日的法門。
在辛亥革命前,清朝內部的統治階級也想通過改良自救,其中戊戌變法就宣布革除八旗子弟的特權,讓他們自謀生路。但是這些人從生下來就不事勞動,除了領月錢外不會幹別的,因此紛紛反對變法,導致戊戌變法過了百日就流產了。最後辛亥革命爆發,直接埋葬了清王朝。八旗子弟們也走入了歷史的塵埃。
可以說從入關時的驍勇善戰,到清末時的混吃等死,八旗子弟們是因為的自己惰性和不勞而獲的思想一步一步地墮落成歷史的寄生蟲。(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