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是唐朝著名詩人,都留下了千古絕唱,為何命運竟如此不同?

2020-12-23 青青詩文

請觸碰右上角的「關注」,閱讀青青詩文,更多人生感悟。

李賀故裡唐塔

有兩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一首是被譽為七絕壓卷之作的《涼州詞》,其作者是盛唐著名詩人王之渙;一首是中唐詩人李賀的《致酒行》,其中的「雄雞一聲天下白」一鳴驚人,詩人描繪的景象激起了無數後人的豪情。

不同於那些義薄雲天的巨星級詩人,王李二人在詩歌鼎盛的大唐時代,只能算是著名的詩人。他們存世的詩歌十分有限,卻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他們都出生於官宦世家,經歷簡單,由於性格差異,命運竟然悲喜兩重天。

王之渙《登鸛雀樓》配圖

唐代詩人都有學而優則仕的理想。他們二人均受家學薰陶,從小就飽讀聖賢詩文。詩人李賀曾有「少年心事當拿雲」的壯志,通過詩文才華入仕為官的志向堅定不移。他在7歲那年就結識了文壇巨匠韓愈,18歲那年還去神都洛陽拜謁韓愈。

反觀詩人王之渙,似乎對通過文章謀得一官半職並不上心,他的墓志銘上有「倜儻」二字,更喜歡與文友們飲酒作樂,唱詞作賦。他曾經在家賦閒十餘年,過著逍遙快活的生活。寫詩作詞是他的愛好興趣,與朋友們吟詩作賦更讓他開心。

李賀故裡福昌

唐代科舉考試最受人推崇的是詩文及第。他們二人都有寫詩的才華,然而參加科舉考試都不順利。李賀參加河南府科舉考試,一首《十二月樂詞並閏月》技驚四座,在府試中順利過關。或許是他的詩文才華過於出眾,這招致了很多文人的嫉恨。

面對科考失利,詩人李賀找到了文壇泰鬥級的人物韓愈為他斡旋,韓愈為此還寫了一篇議論文《諱辯》為他鳴冤,然而卻無濟於事,這對李賀的打擊頗大。反觀詩人王之渙,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居然沒有參加科考,依然是無所謂的態度。

李賀故裡詩苑

自古文人相輕,在唐代也有很多性格孤傲的文人,比如詩人李賀就經常持才放曠。他被人構陷的理由有些荒唐。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在詩文方面也頗有才華,名篇佳作頻出,但是他沒有因為詩歌才華參加正宗的科舉考試,而是明經及第。

而李賀就因為元稹的破格錄取的經歷而瞧不起他,這給李賀的仕途埋下了禍根。同時文人才高也有孤傲的脾氣,他還瞧不起那些文採不如自己的文人,遭人忌恨是必然的。而王之渙雖也有詩文才華,卻喜歡閒散自由,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王之渙《涼州詞》配圖

不能通過科舉考試展示才華,還有很多進入仕途的機會,比如謀一個幕僚文書之類的差事也能解決生活問題。就像王之渙,他一邊繼續鑽研詩文,同時又安安心心做一個小吏,在職期間,他為官清正廉潔,受到當地百姓的交口稱讚。

李賀卻沒有從從科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經過宗人推薦,他做了一個從九品的小吏,但這與文人的理想差距太大。在任期間他認為這個職務形同奴僕,創作了很多哀憤孤激的詩歌,加上內心始終憂鬱,不幸染疾,不到三年時間告病回鄉。

古代縣衙官吏圖

回顧王之渙和李賀的一生,他們都有詩文才華,但性格差異很大。詩人王之渙的一生浪漫多情,他不因仕途失意和生活艱辛而絲毫頹廢,作為仕途小吏獲得百姓讚譽,遊走西北邊塞唱出了高亢的詩歌,《登鸛雀樓》和《涼州詞》成為千古流傳。

詩人李賀心比天高,卻鬱悶一生。他始終沒有從科舉考試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雖然他為後世留下了200餘首作品,被譽為長吉體詩歌的開創者,然而卻英年早逝,令人嘆惋。歷史沒有假設,一代詩鬼李賀的悲慘命運,性格使然。

詩人李賀和王之渙的作品令人讚嘆,他們的命運又讓人唏噓。而點讚、留言和轉發,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謝謝!

相關焦點

  • 唐朝著名詩人的他,前半生官運亨通,後半生因見利忘義身敗名裂
    你不知道,為了當官,唐朝詩人們有多拼。此中予奪,既反映了武后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這就是有名的「龍門奪袍」事件。既反映了宋之問的行事作風,也為後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 都說他是唐朝最笨的詩人,兩句詩寫了三年,寫完卻被稱為千古名句
    而唐朝便是古代詩詞文化水平的一個高峰,世間出色文人輩出,像我們熟知的李白、孟浩然、王維等人,可謂是各領風騷。古人們通過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並給後人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 唐朝十位著名詩人
    著名詩篇:《絕句》、《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望嶽》、《春望》、《石壕吏》、《月夜》、《夜旅書懷》、《佳人》、《贈花卿》等等三;王維(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詩人、畫家。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作為中國詩歌的鼎盛時代,唐朝湧現出了大量的知名詩人和千古名句,那些眾所周知的文人墨客,那些婉轉或豪放的詩詞歌賦,都加深了後世對唐朝的文學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還誕生了數百位優秀的女詩人,最有名氣的要數被稱為「唐朝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魚玄機和劉採春。
  • 愛國詩人陸遊《釵頭鳳》可謂千古絕唱,其中的「紅酥手」指什麼?
    愛國詩人陸遊《釵頭鳳》裡的「紅酥手」縈繞在世人腦中千百年了,很多人都想一探究竟:「紅酥手」到底指的是什麼?其實關於這個答案,一直就有3種:一是紹興有名的點心叫佛手酥;二是陸遊結髮妻子唐婉白裡透紅的酥手;三是陸遊的一語雙關。您贊成哪種呢?
  • 唐朝一詩人路過秦始皇陵時,寫下一首詩評價嬴政,他想表達什麼?
    而在唐朝的時候,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途經秦始皇陵時,想起昨日今朝,心生感慨,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詩。只不過這首詩究竟是諷刺還是誇讚,還得繼續往下看。《途經秦始皇墓》許渾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裡,路人唯拜漢文陵。
  • 唐朝那麼多詩人,為何獨獨杜甫被稱「老杜」?
    唐朝的詩人燦若群星,誕生了偉大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此外,還有王維、孟浩然、岑參、高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是一等一的詩壇好手。那麼多詩人中,詩聖杜甫享受了一獨家殊榮——姓氏前冠以「老」字,被稱為「老杜」。其它詩人,如李王孟劉白,似都無在姓氏前冠以「老」的記載。
  • 唐朝是浪漫的時代,詩人寫的情詩,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千古名句
    唐朝是浪漫的時代,詩人寫的情詩,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千古名句。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句出自唐朝的李商隱《無題·其一》中一段。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儘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
  • 唐朝詩人排行榜,快看看你喜歡的詩人排第幾?
    今天小仙仿照這首詩,來給唐朝詩人進行排名。免責聲明:大唐詩人二千餘人,《全唐詩》作品五萬多首,小仙熟悉的只是汪洋大海裡的一朵浪花而已。自古說「文無第一」,再加上唐朝詩人的人生經歷、寫作風格、留存作品等都不盡相同,因此以下排名純屬娛樂!
  • 唐代一末流詩人,卻寫出媲美王之渙的邊塞詩,堪稱千古絕唱
    是王維留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李白詩中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我們總是沒有見到過邊塞的春光,詩人大多著力表現邊塞的冬天,因為肅殺的冬天和無邊的大漠,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表現邊塞環境的艱苦,戍邊將士的艱辛。因此而往往忽略了春天。
  • 唐朝詩人出遊攻略來啦!看詩人如何變身旅遊達人~
    ——《上得天堂,下得地獄》 唐朝的詩人們,如果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想穿越一千多年時光和作者安迪·安德魯斯握手:知己啊! 讓我們數一下《全唐詩》中與旅遊相關的字眼:遊覽、遊觀、閒遊、縱遊、樂遊、遊玩、遊宴、遊仙、歡遊、春遊…… 「浪蕩」的唐朝詩人們,為了紀念遊玩之旅,竟然動用了超過50個不同詞彙。
  • 晚唐最著名的一首送別詩,悽惻纏綿,不愧為千古絕唱
    許渾曾經在宣州屬縣做官,任職期間寫下了一首著名的送別詩——謝亭送客,一起來欣賞。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謝亭是一個地名,又被稱為謝公亭,當年南齊詩人謝朓修建了此亭,並且送別了友人,於是謝亭也成為著名的送別場所,甚至是送別的代名詞。勞歌一曲解行舟。一曲送別的歌聲結束之後,友人解開纜繩,就此離開了。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他就是初唐大詩人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歷史對張若虛的描寫是十分模糊的,因為他一共就留下了兩首詩,而他的人生經歷幾乎無人可知。
  • 唐朝詩人見面也會互相拍馬屁,但我們卻學不了
    唐朝的詩人們相遇,也喜歡誇讚對方,互相拍拍馬屁。但是,這種馬屁我們卻學不來,不但展現了詩人們的才華,還說明他們是互相欣賞的。初唐著名詩人、宰相蘇味道和張昌齡就曾有一次精彩相遇。蘇味道少時與李嶠並稱「蘇李」,後又與杜審言、崔融、李嶠合稱「文章四友」。他還是北宋著名家庭:蘇洵、蘇軾、蘇轍這三蘇的祖先。張昌齡在唐代時也是聲名頗顯,在當時和郭正一,作品都是被人學習乃至剽竊的對象。
  • 唐朝詩人中的風流浪子第一人,你知道是誰嗎?
    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許多歷史上非常有名的詩人。例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等。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你知道唐朝詩人中最為風流的詩人是誰嗎?他就是元稹。圖片來源於網絡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韋叢,而娶韋氏之前曾與一女子頗有私情,此女便是崔鶯鶯。
  • 唐朝詩人元稹和李商隱,都善於寫愛情詩,誰的藝術成就更高呢
    #自古以來,愛情就是詩中永恆的主題,然而對於愛情,不同的詩人卻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描寫手法。唐朝是浪漫的時代,詩人寫的情詩,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千古名句唐朝是個開放浪漫的時代,期間有兩位以寫愛情詩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元稹,一個是李商隱。
  • 唐朝四大女詩人,三人入道皆女冠:世人怎可只知玄機,不識季蘭
    人世間夫妻關係被李季蘭只此《八至》一語道破,你我又怎可不識李季蘭!中國古代才女本是鳳毛麟角,然而據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其中,數李季蘭、薛濤、魚玄機劉採春最為著名,並稱為"唐朝四大才女"。
  • 喜歡「素口蠻腰」的晚年白居易:沉迷此道非本願,妓樂詩酒滌人生
    只知道,在白居易六十歲身患風疾之時,他要放二人出府,樊素和小蠻不肯離去。待到白居易七十歲時,樊素和小蠻終於離去,幾年後,白居易病逝。在封建社會的觀念裡,素口蠻腰的故事是為佳話。可我們還是會生出疑問,為何白居易在晚年如此痴迷於妓樂詩酒?這要從他的人生經歷說起。
  • 唐代馬球運動,何以「閃耀」唐朝盛世,備受唐朝詩人歌詠
    由此可見,馬球就是由蹴鞠發展而來的,不同之處在於:蹴鞠是用腳踢球,而馬球是人騎在馬上,使用球桿來打馬球,並將其打入特定球門的體育活動。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代,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輝煌發展,中國古代體育運動也在這個鼎盛時期迎來了發展的高潮,馬球當然也不例外並且首當其衝。
  • 司馬相如寫一封13字的休書休妻,卓文君回詩一首,卻成千古絕唱
    古有痴情詩人痛心疾首寫下對亡妻的悼念之詞,這一句飽含血淚和對亡妻的思念。後世之人讀到這樣悲痛的詩句,雖未親身經歷,也沒親眼見到,仍然忍不住為這對陰陽相隔的佳偶嘆息。自古痴情詩人很多,薄情的才子也不少。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曾因一首《子虛賦》而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相如之才可比肩司馬遷,可他留給世人的除了才名,還有薄情的印象。司馬相如也被稱為古代的「鳳凰男」,窮困潦倒時髮妻卓文君為他付出、不惜違背雙親意願,沒想到待司馬相如得意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