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你知】「弔頸嶺」傳說

2021-03-05 微香港

昨天,我們乘坐將軍澳線抵達油塘,到香港最有名的海鮮饕餮地--鯉魚門逛了一圈,今天我們要繼續前行去往調(tiao)景嶺。調景嶺站是將軍澳線的中途站,也是觀塘線位於新界的唯一一個車站,於2002年正式啟用。關於這個車站,很多人一度對於它的讀音是「tiao景嶺」還是「diao景嶺」爭論不休。其實,解決這個爭議,只需要了解一個關於「弔頸嶺」的故事。

1905年,一個名叫倫尼的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官來到九龍西貢區一個半圓形海灣。這片海灣規圓如鏡、平靜無波,當地的漁民們稱之為「照鏡環」,陸上山崗則叫做「照鏡嶺」。倫尼對這片風景一見傾心,便就地投資興建了一間麵粉廠,起名「倫尼磨坊」。好景不長,由於麵粉廠經營成本過高而麵粉產出質量不佳,1908年宣布倒閉。受不了自己用全部家當付出的事業就這樣不了了之,心高氣傲的倫尼在幾日後選擇在此上吊自盡。從此之後,照鏡嶺便被人們稱為「弔頸嶺」。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兩黨爆發內戰,國民黨軍隊潰不成軍,大批戰敗和受傷的國民黨軍人往南方逃亡,最後流落在香港。當時,香港只有東華醫院本著救濟災難的宗旨,準予國民黨人員登記編入難民部,使那些"難民"暫時有了一個棲身之所。後來由於人數越來越多,成群結隊的國民黨軍政人員在香港街頭遊盪,與香港當地居民產生了不少衝突事件。港英政府為安定社會秩序和整頓市容,將那些被視為難民的國民黨人員及其家屬送往弔頸嶺,讓其自生自滅。隨後,港英政府又取「弔頸嶺」的諧音,改稱「調景嶺」,意喻「調整景況」。

調景嶺收容了一萬多名國民黨軍政人士及其家屬。這些人把調景嶺當作「反攻大陸」的基地,把各類型的輕重武器埋藏在樹林裡,平日過著艱苦的生活,等待去臺灣或「反攻大陸」的命令。後來隨著中國的發展壯大,臺灣由「反攻大陸」轉為「牽制大陸發展」,那些忠心耿耿留守在港、等待回臺灣或「反攻大陸」命令的大部分國民黨軍人盡被棄用。

  

調景嶺位置偏僻,自成一角,對外的交通工具只有前往筲箕灣的渡輪。後來隨著居民出外打工及開始山寨式手工,生活漸漸改善,並形成倚山而建,橫區而治的獨特社區,村民自設治安隊巡邏,守望相助。1997年以前,調景嶺具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嶺內各學校於每年10月10日都會放假及全村舉行儀式紀念國民政府成立,並長年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香港主權即將移交的1995年,根據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規劃,港英政府宣布清拆調景嶺寮屋區,打破了居民們自成一體的生活方式。居民們在政府的賠償下,被遷徙至其他地區,當中很多人都遷進了將軍澳厚德邨。不過,直到現在,住進公屋高樓的舊調景嶺居民,還跟從前一樣,用自己的方式繼續過著守望相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港你知】100%港產「男神」洪聖爺
    香港人對天后的崇拜,源自福建傳說,天后廟最早也是由福建人在南宋時帶入香港。或許你會好奇,在南宋之前,香港的原居民們信奉的又是哪路神明呢?  香港位處南方海邊,河水和海洋都是初期香港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資源。早在天后娘娘出現之前,中國南方地區就已經有供奉南海神靈的傳統了。
  • 誘人在深山失蹤的鬼怪:「魔神仔」傳說與山林恐懼
    日前在臺灣,有對夫妻帶著孩子到位在屏東墾丁的社頂公園遊玩,不料大約中學年紀的兒子竟在步道上的岔路離奇走失,5小時後才找到人,被懷疑是「魔神仔」作祟。其實,當地於2008年也曾傳出有老婦人離奇失蹤,5天後才被尋獲,老奶奶事後聲稱自己是被身材高大的紅髮女子帶走,從此該地盛傳「魔神仔」傳說。
  • 【港你知】入廟拜神五大攻略
    前前後後介紹了香港13座廟宇,想必大家無論是對香港的地區傳說還是民間風俗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保生大帝的信仰傳說
    閩臺民間 則流傳不少傳說,如:    醫虎喉:    吳夲於山中採藥時,遇一白額金睛老虎,因食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難當,遇吳真人乃垂首趨附,求其救治,真人心有不忍,乃斥責其惡,見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 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為吳真人座騎。故保生大帝廟龕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稱為「虎爺」、「黑虎大將」。為臺灣虎爺信仰的重要來源之一。
  • 【十二傳說】《夜夜痴纏》禁播35年 電臺DJ解構廣播界禁忌真相
    最近TVB熱播的《十異傳說》融入了11個香港的都市傳說,像「榕樹精殺人事件」、「新娘潭靈異事件」及「西貢結界事件」等,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再次掀起網民的熱烈討論
  • 【異度神劍 2】傳說神劍「光」1/7比例模型介紹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1/7比例模型「光」★        出自Nintendo Switch遊戲『異度神劍 2』,傳說神劍「焰」的另一個姿態「光」以1/7比例模型之姿登場。以齋藤將嗣全新繪製的插圖為基礎設計,重現出光所擁有的強悍與美麗。
  • 臺灣 5 個都市傳說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在香港生活的人,或多或少都聽過「虎豹別墅狐仙顯靈」、「凌晨 12 點打電話去地府」.這些超級恐怖的都市傳說,其實除了香港,臺灣都有不少的哦!據知這個習俗仍然流傳,所以千萬不要手多多去撿起來呀!#2 「送肉粽」別亂講
  • 【港你知】一口一個「奶油豬」
    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已經預告過了,今天要跟大家講幾樣和「豬」有關的街頭小吃。
  • 【港你知】香港命運就靠一根簽?
    昨天我們講了譚公廟裡供奉的譚公,今天我們再來說說車公廟裡供奉的「車公」。
  • 【港你知】爆漿肉丸出元朗
    經過了港島的茶餐廳和九龍的粉面,今天我們來到了新界,在香港最為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尋找價廉味美的地道美食。
  •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是浙江金華漢族民間傳說之一。
  • 港鐵太子站「死人」?市民張貼《大公報》報道闢謠!
    市民在太子站「靈堂」張貼《大公報》頭版闢謠(大公報)儘管政府與醫院管理局連日來多次澄清,又無死者家屬現身申訴,但仍有人存心在網上謠傳多個「太子站死人」的都市傳說,有人聲稱見到暴徒亡靈飄遊在太子站內,搭地鐵經過太子站時聽到哭聲,有亂港分子則硬是將港鐵站搞成
  • 【港你知】無所不在的天后廟
    從今天起,我將帶大家走街串巷,去聽聽老港人們口中「關於香港的神仙傳說」。
  • 楊玉君 | 一「夕」數變:七夕傳說的古今詮釋
    地方政府操作「七夕情人節」固然有促進消費觀光的考量,但與既有節日或民俗缺乏有機的連結,會使得這樣的操作成為消耗性的活動。目前在臺灣已有名實兼具,或只具名或具實的幾個情人節(2月14日西洋情人節、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有的人連12月25日耶誕節都拿來當成情人節過),每次過節大抵都是消費活動的堆疊。
  • 話題│傳說對決 狂掃校園
    手遊「傳說對決」紅遍兩岸,周杰倫、林俊傑也成立戰隊 。
  • 年畫的傳說
    關於「門神」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門神的起源門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作為道教和漢族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闢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漢族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道教因襲這種信仰,將門神納入神系,加以祀奉。
  • 【港你知】「天人合一」的絕美中大
    作為香港地區老牌高校,港中大不僅有雄厚的教學實力和豐碩的科研成果,還有獨特的風景和人文景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中大還擁有高校中最大的佔地面積。今天就讓我們多方位了解一下這所學校的動人之處。
  • 14к「雙花紅棍」超神秘傳說「荷蘭教父」
    七十年代 14K在當地闖出一片天下,控制黃賭毒市場,在幫內有「荷蘭教父」的稱號。不過出得嚟江湖行,亦預咗要還,易忠牽涉謀殺罪被引渡回港,歐洲的市場亦被新加坡的古惑仔吞併。教父 look進場現年八十幾歲滿頭白髮的易忠,在當年「成名地」土瓜灣富臨皇宮筵開五十圍,當晚易忠身穿白色西裝,領上黑色煲呔,整晚江湖中人向他笑說: 「忠叔,你著到好似 Godfather(教父)喎!」易忠聽到,即時笑到四萬咁口,聲如洪鐘說:「酒微菜薄,招呼唔到。」之後他滿場飛與賓客寒暄。
  • 最靈異巴士站「松仔園」,2018年19死九巴意外現場又稱「猛鬼橋」
    據在現場受傷待救的乘客表示,車長開車後車速不斷加快,其間懷疑他「發脾氣」,更不斷掟彎,在翻車前已掟過多個彎位。據知,事後有輕傷乘客在現場狂罵車長,並一度氣憤欲揮拳相向。大埔公路發生19死大車禍,現場為大埔松仔園,其得名有指因港府於上世紀20年代於該處廣植樹木,其中主要為馬尾松,故被稱松仔園。
  • 【港你知】嗇色園裡的黃大仙
    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今天要帶您走進的「嗇色園黃大仙祠」。  嗇色園黃大仙祠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宮觀,人稱「香港第一大廟」,是大多數港人的精神寄託,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籤文靈驗,常年吸引無數善信到來膜拜求籤,香火鼎盛。每年的農曆年大年初一,有不少善信爭相到來搶頭香,成為香港賀歲習俗之一。  據傳黃大仙本名黃初平,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