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朱檀犯了什麼錯,朱元璋要對他施以髡刑,讓他受辱?

2021-01-08 Boss爆史

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頗具爭議性,後人對他褒貶不一。讚揚他的人,認為他為推翻元朝的殘酷統治,恢復漢人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批評他的人,則說他為人殘酷,大殺功臣,不是一位好皇帝。而朱元璋除了對大臣心狠手辣外,對於自己的兒子也毫不手軟。他曾將自己的第十子魯王朱檀頭髮剃光,讓朱檀淪為笑柄。都說「虎毒不食子」,朱元璋為何要這樣做呢?爆史君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朱元璋劇照

魯王朱檀其人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子,母親是郭寧妃。因為郭寧妃深得朱元璋寵愛,所以在馬皇后和李淑妃死後,朱元璋就命她統攝六宮。因此,朱檀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有這麼一個地位尊崇的老媽,朱檀也享受到了其他皇子沒有的待遇,僅僅在兩個月大時,就被封為了藩王。想想後來被逼造反的朱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朱檀與湯氏劇照

因為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朱檀從小能文好詩。再加上他為人謙虛,所以成為了除太子朱標外,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原本他能有個不錯的前程,但因娶了個心腸歹毒的媳婦,從此離光明大道越行越遠。朱檀的王妃是信國公湯和的女兒,也是朱元璋替他挑的。朱元璋原以為湯和知根知底,對自己也是忠心耿耿,培養的女兒應該不會差。沒想到,湯和的女兒卻是個蛇蠍心腸的婦人。

朱元璋劇照

朱檀與湯氏成婚

洪武十八年三月,在朱元璋的見證下,朱檀與湯氏結為了夫妻。七個月後,夫妻二人一起來到了朱檀的封地山東兗州。在初到山東時,朱檀還謹記父親和母親的教誨,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兗州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的安居樂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朱檀漸漸懈怠下來。反正天高皇帝遠,在他的地盤,他最大。

煉丹的道士

為了奢侈的享受一把,朱檀在兗州城外建了一座園林,與王妃整日住在裡面,常常夜不歸宿,不回魯王宮。朱元璋曾制定過一本《皇明祖訓》,對皇室子孫的衣食住行都有嚴格的規定,朱檀兩口子的行徑,簡直就是在明目張胆地挑戰朱元璋的權威。當然,如果僅僅是在城外居住的話,朱元璋還犯不著對朱檀施以髡刑【kūn xíng】,最讓朱元璋惱火的是,他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小男孩劇照

朱元璋懲罰朱檀原因

原來朱檀私下裡迷信道教方士,喜歡服食金丹。但大家都知道,金丹那玩意兒,裡面含的水銀太多,吃多了會讓人精神恍惚,一蹶不振。所以朱檀就命方士給他開一些消除症狀的藥,方士們為了逃避責任,故意假裝為難地說:「藥方是有,引子不好找啊!」朱檀問:「需要什麼藥引?」方士便鬼鬼祟祟地說:「99個童男的命根,聚集純陽之氣,必可藥到病除。」魯王妃心腸也很歹毒,聞此藥方非但沒有感覺殘忍,反而讓手下人立刻去辦。

魯王妃湯氏

很快,兗州的小男孩便被魯王府的人捉進府中閹掉,兗州城有孩子的家長人人自危。地方官實在看不下去,便向朝廷上報了此事。朱元璋聞之大怒:「這是養了什麼樣個混帳玩意兒?」於是,他賜死魯王妃湯氏,對兒子朱檀施以髡刑。雖然在今天看來,剪頭髮不算什麼大事。但在古人心目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隨便理髮的。將一個人頭髮剃光,是對他最大的羞辱。

朱元璋懲罰兒子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朱檀去世,死時年僅20歲。對於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朱元璋也不心疼,還憤怒地賜他諡號為「荒」,寓意他荒誕不經的一生。朱元璋雖然在歷史上有殺功臣的劣跡,但平心而論,他是一位愛民如子的皇帝。兒子做出如此荒唐的事,他怎麼可能無動於衷,或替兒子遮掩?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將兒子朱檀處「髡刑」,兒媳處凌遲,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髡(kūn)刑是夏朝到東漢流行的一種刑罰,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孝之始也」,為了羞辱犯人的人格,統治者會用髡刑,也就是拔光他的頭髮來達到目的
  • 探索發現之大明魯王朱檀
    一 魯王朱檀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親王據說他出生能語,兩月封王,兩歲會詩,精騎射,武功高強,多才多藝。首先,魯王朱檀武功高強。這在史書上沒有記載,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四個受封的兒子都是自小文武兼修,既在大本堂學文,又到鳳陽練兵,個個武功高強。而魯王朱檀的條件更比其它弟兄優越。
  • 魯荒王朱檀:朱元璋親手賜以惡諡,後世子孫羞於提及的荒唐親王
    魯王墓出土文物中有當世僅存的明初親王冕冠—九旒冕及明初親王制皮弁實物—九縫皮弁。還有山東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鑲嵌了各色寶石33顆金鑲玉帶。那麼這位享受了如此奢華陪葬品的魯王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他的一生及其後代又有些什麼傳奇故事呢?
  • 朱元璋十九歲兒子煉丹求長生,藥引子太殘忍,朱元璋懲罰方式絕了
    更是不崇信什麼神丹妙藥,不過有一點有趣的是朱元璋雖然反對道教神鬼論,但自己依然靠道家思想修身,這不得不說是朱元璋身上的過人之處。而御史所說的魯王,正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朱檀,他的封地就在今天山東一帶。在當時兗州是富庶之地,朱元璋對待這個十子也是格外喜愛,便讓他前往魯地。也許是富貴的生活,讓朱檀沉迷,他想著如何能延年益壽,久享富貴。
  • 明代魯王世系:首代荒王嗑藥而死,末代魯王卻為大明戰到最後
    山東省博物館裡的初代魯王文物展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學漢高祖劉邦廣設藩王的做法,1370年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朱檀出生,因其母十分受寵,所以在兩個月後便被封為魯王,
  • 山東鄒城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墓,為何稱為明代親王第一陵?
    文圖 若愚明魯荒王朱檀墓,俗稱「荒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70--1389年)及其妃子的陵墓。位於山東省鄒城市鄒縣和曲阜縣交界處東北12公裡處的九龍山南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魯王即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於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1370年3月15日),於同年四月初七日(5月2日)被冊封為魯王,洪武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385年11月23日)之國兗州府,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390年1月12日)薨,時年二十歲。
  • 明代魯王,魯王府.
    這和這裡成為魯王朱檀的封國有直接關係。朱檀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生於洪武三年(1370),出生兩個月即被封為魯王。朱元璋對這個小兒子十分喜歡,封王后他曾派人到曲阜祭孔,同時也代襁褓中的朱檀行祭告魯國山川之禮。祭告碑文中說:朕以一身渡江,始立太平郡,次駐金陵,於今十六年。枝葉茂盛,子孫十有一人。
  • 曾是朱元璋最寵愛的皇子,在封地卻做下這種事情,死後被賜惡諡
    朱元璋算得上是歷朝皇帝中吃過苦的一位了,他做過和尚當過乞丐,所以在建立明朝之後,對於自己的孩子們都非常的愛護,將他們封為藩王,希望他們可以永享富貴,對於每一個兒子他都寄予厚望。在當時,有一位兒子曾經是朱元璋最寵愛的皇子,但是在封地卻做下這種事情,此後被賜惡諡,此人就是朱檀。
  • 炸山採石炸出明代魯王墓,出土碑文已經證實,清朝改了明史
    炸山炸出明代魯王墓,根據出土碑文,清朝更改了明史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許多歷史書籍都記錄了這一深刻而悠久的歷史。但並非所有的歷史記錄都是完全正確的。隨著考古工作的發展,許多舊的歷史記載被推翻。眾所周知,明朝被認為是歷史上最硬氣的王朝。
  • 朱元璋有26子,老四朱棣造反的時候,其他二十多個兒子在幹什麼?
    朱棣的靖難之役歷經四年,在當時可謂是舉國皆知,那麼明太祖朱元璋其他二十多個兒子當時在幹什麼呢,朱棣的兄弟們,為什麼在當時記載中鮮少露面呢,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大作用?也就是一個寧王比較出名,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大肆分封藩王,使他們擁有兵權,以供衛中央朝廷,按說靖難之役這種內亂,其他藩王會成為舉足輕重的第三方勢力,但結果並非如此,這是怎麼回事呢,宋安之今天來具體說說。
  • 明朝的謹慎生活:穿錯衣服要處以重刑,吃錯飯一不小心就要了命
    明朝的謹慎生活:穿錯衣服要處以重刑,吃錯飯一不小心就要了命明朝給人的印象是強盛的,朱元璋創立明朝,給明朝帶來了繁榮昌盛。而作為生活在明朝的人,也是比較幸福的,比較愜意。生活富足的同時,明朝的各項等級制度也比較森嚴,可以說是衣食住行條條都是講究。
  • 朱元璋和孟子死磕,要拆其牌位,為什麼最後他又慫了?
    孟子博學多才,還是個超級辯手,妥妥的明星一枚,到哪都掩蓋不住他的光芒。尤其是他的諸多思想,簡直就是很多仁人志士的行為指南。偶像被欺負,儒生粉絲們怎能不急不氣,他們誓死也要反對朱元璋將孟子移出孔廟。這樣殘暴的朱元璋,怎能容得下狂傲的孟子,孟子的那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那可是赤裸裸的挑戰君威啊!除了這個,孟子還不服皇帝對臣子的絕對統治,說什麼,皇帝拿我當手足,我就拿他當心腹,他把我當犬馬,我就當他是個國人同胞而已,他要把我看作草芥,我就拿他當仇人。
  • 歷史記載:大明王朝的寄生蟲,朱元璋後代們的荒唐生活
    髲蚘啄跰頳鏙誳麅饔哏裠夼拜蟮嚊柕鯪擠襙樂訨輭漥朂憑昒歪潼裲悒悠婷悐凕枅螕郷鞍靶讋鋇鍋誆慗窘婾弤藥瘟岥朱元璋的那些後代們,無論是親王、郡王、還是各類型的將軍,生活中的無憂無慮助長了其內心貪婪無道,要說這些宗親們拿著享不完的皇室津貼自己自娛自樂
  • 剛高中狀元不到20天,就被朱元璋給車裂了,關鍵是他還沒犯啥錯
    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當屬高考無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對他最好的形容。而古代的科舉,其實要比我們如今的高考難多了。能成為狀元的,年必定是萬中無一的翹楚。而對於這樣的人才,皇帝肯定是要委以重用的,絕無殺他的可能性。但就有這麼一個倒黴的狀元,才當了不到20天就被這樣做給車裂了。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在繁衍了許多代後,同個宗族彼此不相識的人還可以通過字輩來確定各自的長幼關係。比如孔子第七十六世孫、衍聖公孔令貽是「令」字輩。同樣身為孔子第七十六世孫的桌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也是「令」字輩。兩人年齡相差了100多歲,但若按輩分排行則是同輩關係。
  • 他在為官期間犯了什麼錯?
    此時的解縉早已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他蓬頭垢面眼中失去了光彩,他一杯一杯不停地喝著,由於其憤懣滿懷,很快就醉倒了。隨後紀綱命人將解縉拖到雪中,就這麼被無聲無息地凍死了。朱棣的話模稜兩可,而紀綱辦得也是滴水不漏,如果上面怪罪下來,紀綱可以推卸責任,畢竟他們沒有用刑,解縉身上也沒有致命傷。那麼為何解縉死得如此悽慘?他究竟犯了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