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名片,發展到今所反映出的特色也承載著一方水土養育出來的歷史足跡。
一說起日本的美食,生魚片、壽司、章魚燒等必須榜上有名。可日本料理雖然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日本食物都能輕易被全世界人接受。
這裡,我們就來說幾個在日本人眼中稀鬆平常,但外國人卻容易接受不了的日本食物,看看你是不是也對他們「愛不起來」呢?
說起納豆,喜歡日本文化的小夥伴們絕對不陌生,日本的國民食物,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這個黏黏的豆子。
其實,納豆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溶解體內纖維蛋白及其他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作用。所以為了促進腸胃健康,許多人開始嘗試將納豆帶入日常飲食中。
來到日本一些比較高檔的賓館入住,自助早餐也會提供盒裝的納豆,可見,納豆的檔次並不低。
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納豆卻經常不是什麼美味,納豆有些臭臭的味道會讓不習慣吃納豆的人以為是腐壞的水煮黃豆,而不被接受。
麥當勞薯條不是全世界都一樣嗎?為什麼日本的薯條就不受外國人待見?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麥當勞不會主動提供番茄醬,只有主動問店員要,店員才會用小小的紙碟子裝一份給你。對於日語不太好或是不太清楚這個規則的愛番茄醬外國友人,自然就覺得麥當勞的薯條索然無味了~
說句題外話,之前留學時,盆友推薦小編薯條沾冰淇淋的吃法,不知道還有沒有小夥伴也喜愛這種吃法呢?
中華冷麵,聽上去像是在我國土生土長的美味,但其實它誕生於日本的中華料理店,也可理解為它是和天津飯一樣誕生於日本的中華料理。
雖然看起來像是中國的冷麵,但配菜和面的味道都略有寡淡,也沒有中國清爽冷麵的味道,而不被外國人喜愛。(上圖來源:RyuuuTV)
千萬別小看這一碗簡簡單的拌飯,它可是日本人民心目中堪比懷石料理的超級美味!
日本的生雞蛋非常新鮮,甚至到了可以直接喝的地步。這樣的雞蛋不煎不炒,直接放到熱騰騰的米飯上再撒上醬油,就是這世間的絕品!
但對於不愛吃生食的外國人來說,生蛋、生牛肉、馬肉都是很難邁過去的檻,因為有點腥味而被部分外國人討厭。
魩仔魚並不特指某一種魚,而是對多種魚類白色幼體的統稱,主要包括鯷科、鯡科或蝦虎魚科等不同魚類稚、幼魚期的個體,它們外形極其相似,所以很難區分,通俗點說其實就是一堆小魚寶寶。
從小吃到大的日本人可能不覺得,但對於外國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被一堆眼睛盯著看」再可怕的事情了。
鹽辛魷魚這道食物在日本的日常中很常見,它是用大量的鹽和醬油醃製的魷魚和烏賊內臟,醃製時間有數日到數月之長,因此吃起來非常鹹又非常腥,帶有微微的苦。
超市裡也有出售,是日本大叔大伯們最愛的小菜之一,一般是搭配著米飯當下飯菜或喝酒時的下酒菜。不過大多數外國人很難接受這種又鹹又腥的刺激味道。
只加了鹽的飯糰大概只有日本人喜歡吧?
花裡胡哨的飯糰它不香嗎?
不能接受餃子定食的,會不會都是中國人呢?
定食就是中國俗稱的套餐,餃子定食一般包含一份日式煎餃和米飯,對於認為煎餃和米飯都是主食的中國人來說,的確有點難以接受。
畢竟一頓飯吃兩份主食,好像有點單調呀~
白子,其實就是魚類的精囊。在日本,最常見的是鱈魚白子和河豚白子。
喜歡白子的人會覺得它們滑嫩肥美,但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軟軟糊糊的,粘膩又噁心。
雙倍碳水化合物的美味,是動漫高中生心目中的白月光。但這份美味,許多外國小夥伴都理解不了。
吃過炒麵麵包的小夥伴有這樣的感覺:當麵包和炒麵被塞進嘴裡時,先是一陣新鮮的鹹鮮味撲面而來,在嚼了幾下之後,雙倍碳水就會牢牢地黏在上牙齦上,刮都刮不下來……
這份厚重的愛,原諒我這個外國人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