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瞿麥丸

2021-02-06 經方臨證苑

                                 瓜蔞瞿麥丸

《金匱要略》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蔞瞿麥丸主之。栝蔞瞿麥丸方:栝蔞根(二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炮)、瞿麥(一兩)、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小便不利者,乃氣虛水停。其人苦渴,是因陽氣不足,氣不能化水為津以上承,上焦不得津液濡潤故而燥熱,而致其人苦渴。瓜蔞瞿麥丸主之。

瓜蔞瞿麥丸中,瓜蔞根滋陰潤燥以清上焦燥熱。瓜蔞根與黃芩、黃連清熱燥溼性質不同。茯苓、瞿麥滲利水氣,瞿麥尤善治膀胱熱淋。薯蕷益脾氣以抑水泛。附子溫經通陽,為何不用桂枝?因桂枝性善走表、走上,長於祛邪通陽,祛邪必損陽氣,此證乃水氣內停,且陽氣不足,故不用桂枝而用附子,附子溫通上下表裡,溫陽而不損氣。何以說此證陽氣不足,以其人苦渴、腹中寒為證。其人苦渴,是氣不足以化津;腹中寒,是陽虛不運,水氣內停,復阻遏陽氣運行,故腹中寒。五苓散證亦有煩渴,然五苓散證是熱多寒少,瓜蔞瞿麥丸證是寒多熱少。熱多寒少者,其脈當浮,或有汗出,或臍下有悸、水氣上逆或吐涎沫或癲眩。寒多熱少者,當無汗,其脈不浮,無眩悸。

此證的病理因素是水氣內停。水氣屬寒,停蓄於內,陽氣不得暢運,故腹部寒涼。瓜蔞根、瞿麥小量應用,是恐量大傷陽,瓜蔞此用,是主於潤燥而輕於清熱。此證系屬少陰少陽合證。用薯蕷不用人參、白朮 ,是因心下無痞,太陰不病,食納當無妨。蓋小便不利者,必有水氣內停,水停下焦者,其人必渴;若水停心下,其人當不渴。此證其人苦渴,當為水停下焦,故用瞿麥,專利膀胱。若問五苓散證亦為心下有水,為何煩渴?曰:五苓散證是熱多寒少,飲入於胃,被熱所耗,且氣不化津,不得滋養臟腑之需,飲水多者水反上逆,故其人飲多亦渴不減,其心下有水,是為水逆。瓜蔞瞿麥丸證是寒多熱少,其人上燥而下寒,其渴當是以幹為主,且腹中有寒,多飲必致腹中寒甚而不舒,故雖苦渴也當不欲多飲。水停下焦,所以不用甘草。煉蜜為丸,是以蜜制附子毒。且久淋正虛,故以密丸緩治。

瓜蔞瞿麥丸臨床運用

作者:葉騰輝


一、用方心法
     
瓜蔞瞿麥丸出自《金匱要略》,以瓜蔞根、茯苓、懷山藥、附子、瞿麥五藥組成,有化氣、行水、潤燥的作用,用於小便不利並有口渴的疾患,筆者用此方加減診療消渴、淋證、水腫等疾患,獲效良好,體現了張仲景一病多方、一方多病的辨證治療的精髓。
            
二、驗案舉例
            
驗案1 
    
王某,女,56歲,退休教師。1982年3月2日初診。
    
患者原有糖尿病史。近10餘日,病情增劇,口渴引飲,每日18L猶不能解其渴,小便頻數而長,面色黃淡而晦,納谷不香,心悸,心中有冷感,腳軟無力,舌質胖嫩淡紅而潤,脈象沉弱,此腎氣虛,不能蒸騰津液以上承,膀胱氣化功能失約。乃思《金匱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鬥,小便一鬥,腎氣丸主之」。即以腎氣丸法,服藥20餘劑,療效甚微。細辨其證,乃屬腎氣虛,脾氣弱,不能蒸津化氣之上燥下寒證,與腎氣丸證略有差異,遂改以瓜蔞瞿麥丸,補腎之虛,溫養其陽,以恢復蒸津化氣,滋上溫下之功。
    
處方:附片20g(先熬1h) 茯苓12g 懷山藥30g 瓜蔞根30g 肉桂6g 益智仁12g 桑螵蛸15g 水煎湯飲,每日服3~6次。連服10劑後,病情大減,上方去桑螵蛸加淫羊藿15g,繼服20劑,諸症悉平。
    
按:本案的主證是口渴引飲,小便頻數而長。究其病機,乃下焦氣化無權、中焦脾胃氣弱、氣不化津,不能蒸騰津液於上,則燥氣獨盛;肺主制節,脾主運化,制節無權,脾不制水,腎不化氣,膀胱氣化失矣。本案的病機特點為燥氣聚於上,寒氣滯於下,脾腎之氣虛。治療以潤燥生津、溫陽化氣、益脾制水則病癒。
    
此方的劑量,如燥氣獨盛於上,渴飲嚴重,個人認為花粉的劑量應倍於附片,以增強生津潤燥作用;渴飲已減,則花粉用量亦可酌減。本案病變重點是腎陽虛,脾氣弱,故附片、山藥、茯苓的劑量不可隨意減少。
            
驗案2
   
張某,女,50歲,外貿局職工。1984年1月7日初診。
   
素體肥盛,四肢浮腫已1年有餘,時經治好轉,但嗣後屢發。面色淡白無華,小便短少不利,胃呆納差,頭暈少氣,體倦腰酸,畏寒肢冷,並以口渴為苦,舌淡紅,苔滑潤,脈沉緩。
    
此屬脾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飲泛溢,津不上承,治以溫腎扶陽,健脾運溼。
            
處方:瓜蔞瞿麥丸
    
附片15g(先(熬1h) 懷山藥30g 茯苓15g 懷牛膝20g 冬瓜仁30g 杭巴戟15g 焦白朮15g。 大腹皮15g 服藥10劑,諸症悉除。
    
按:《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氣化由腎所主,今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膀胱氣化失職,故出現水腫。其人以口渴為苦,是因陰氣滯於下,氣不化津,津不止承所致,故借用瓜蔞瞿麥丸法治療水腫而獲顯效。因上燥不顯,故去苦寒之瓜蔞根,而加溫運脾胃、利氣消腫之藥。

經方臨證苑微信公共號:jflz0509


楊兆林老師微信號:yzl721122

相關焦點

  • 瓜蔞
    栝蔞瞿麥丸,則渴而用栝蔞根矣,何以用附子?此固當與牡蠣澤瀉散,對待而觀者也。夫牡蠣澤瀉散 之證曰,從腰已下有水氣;栝蔞瞿麥丸之效曰,腹中溫。為知腰者在後,腹者在前,後者陽氣所由升,前者陰 氣所由降。若為水氣所隔,則當升者不升,當降者不降。陽不升則下雖鬱熱,上仍不渴;陰不降則上縱化熱, 下則仍寒。譬之冬月嚴寒,陽氣伏於下,則井中水溫,出井則冷;夏月酷暑,陰氣伏於內,則井中水冷,出井 則溫。
  • 栝蔞瞿麥丸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若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那麼他說『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蔞瞿麥丸主之』。你說,哎這個人小便不利啊,又嘴巴渴得很難過,那這個跟五苓散證有什麼不一樣啊?額,五苓散證的主證不包含這個人水腫,雖然水腫的人有人用五苓散退過了,但是並不是偏到水腫那邊,但是栝蔞瞿麥丸如果放在這個桂林本的條文框架之下的話,他通常這個人是有水腫的啊,那所以從這點上來講跟五苓散是不一樣的。 當然我們也是啊,五苓散證如果用了沒有效的話,我們通常會怎麼樣?就會開始用附子劑嘛,對不對?或者是用真武湯,那不然就用栝蔞瞿麥丸,那都是要加附子的。
  • 通乳食材 - 瓜蔞
    這個治療乳腺炎的配方,我們在各種場合下曾多次提起,而牛蒡湯裡面最重要的材料就是瓜蔞和牛蒡子,可見瓜蔞對於乳腺問題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生活在農村裡面或者經常去農村的人都知道,一般每家都會種幾棵瓜蔞備用,稱瓜蔞為:「老藥果」、「糖栝樓」。生的時候是綠色的果子,熟了以後是橙黃色的橢圓形硬皮果。
  • 瓜蔞的功效與作用
    我國是瓜蔞傳統生產國,栝樓是學名,又被稱為藥瓜、野瓜、吊瓜。瓜蔞在農村很常見,即便到藥店買也不貴。喜生於深山峻岭、荊棘叢生的山崖石縫之中。其果實、果皮、果仁(籽)、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中醫上講,瓜蔞潤肺、化痰、散結、滑腸,主治痰熱咳嗽、咳血、消渴、便秘等,但是「脾胃虛寒,大便不實,有寒痰、溼痰者不宜」。
  • 點點本草:瓜蔞
    別名:栝樓、栝蔞、栝樓實、栝蔞實瓜蔞入藥分瓜蔞皮、瓜蔞仁、全瓜蔞、瓜蔞根(天花粉能清熱生津、消膿排腫。天花粉蛋白純品用於中期引產,抗早孕。改天另講。)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兼具以上功效。
  • 瓜蔞的三大功效
    這次唐師傅又打電話來說,這回瓜蔞成熟了,有最新鮮的瓜蔞,等你們來採摘,都送給你們任之堂。大家都很高興,上次老師到市場上買了一批瓜蔞,一個要一塊多錢,這回唐師傅居然把滿院子的幾百個瓜蔞全都送給了我們,我們都很感謝。唐老師說,說那話就見外了,你們經常來百草園種藥,我都沒說謝呢!
  • 【了解本草】瓜蔞
    瓜蔞為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栝樓和雙邊栝樓的成熟果實。產我國南北各地。瓜蔞皮(殼)、瓜蔞仁(種子)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稱全瓜蔞。【性味歸經】甘,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瓜蔞皮清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仁潤肺化痰,滑腸通便;全瓜蔞兼具以上功效。
  • 小瓜蔞 大產業
    王傳文說:山地、坡地、農田都適合瓜蔞生長,瓜蔞種植是簡單勞動,有手有腳就行;瓜蔞是藤蔓植物,需要搭架子拉網,不適合機械化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帶動農村貧困群體就業致富。2016~2017年,由傳文瓜子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潛山縣現代瓜蔞聯合體,實施潛山縣瓜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
  • 中藥知識必學:瓜蔞
    而本期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瓜蔞。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乾燥成熟果實。栝樓一般7月進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開,一般八月後開的花不會結果,多在霜降前後成熟時採收,成熟時金黃圓潤,分批成熟應分批採摘。將採下的瓜蔞懸掛通風處晾乾,即得全瓜蔞。為除去梗及泥沙,壓扁,切絲即為常見的瓜蔞絲。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後曬乾,即成瓜蔞皮。
  • 中藥藥學瓜蔞
    將採下的瓜蔞懸掛通風處晾乾,即得全瓜蔞。為除去梗及泥沙,壓扁,切絲即為常見的瓜蔞絲。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內瓤和種子後曬乾,即成瓜蔞皮。內瓤和種子加草木灰,用手反覆搓揉,並在水中淘淨瓤,撈出種子曬乾即得瓜蔞仁。瓜蔞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商品中有皺皮瓜蔞(仁瓜蔞)光皮瓜蔞(糖瓜蔞)兩種。別名:栝樓、糖瓜蔞、瓜蔞。
  • 每日醫藥——瓜蔞
    瓜蔞皮(殼)、瓜蔞仁(種子)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稱全瓜蔞。【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潤燥滑腸。治痰熱內結,咳痰黃稠,胸悶兼大便不暢者,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以增強清肺化痰之效,如清氣化痰丸;治燥熱傷肺,咯痰不爽,咽喉幹痛者,配川貝母、天花粉、桔梗等,以清肺潤燥、宣肺化痰,如貝母瓜蔞散。2、用於胸痺,結胸等。本品既能清肺胃之熱而化痰,又能利氣散結以寬胸,故可通利胸膈之痺塞。
  • 止咳化痰中草藥:瓜蔞
    ,放在通風的地方陰乾就是中藥瓜蔞。中藥瓜蔞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但是使用時也有一些禁忌存在,想具體了解可以隨小編一起去看看。瓜蔞的功效與作用1、瓜蔞的功效瓜蔞這種中藥材中含有大量的三萜皂甙和胺基酸以及一些天然的糖類,還有一些油酸和亞油酸以及甾醇類物質存在在,它能清熱滌痰,也能寬胸散結還能潤腸通便,平時可以用於人類肺熱咳嗽和痰多濁黃以及乳癰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
  • 認識中藥——瓜蔞
    瓜蔞 GualouTRICHOSANTHIS FRUCTUS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相關名瓜蔞、栝樓、天瓜、全瓜蔞、銀瓜蔞、糖瓜蔞;蔞皮、炙蔞皮、栝樓皮、栝樓殼;蔞仁、蔞子、瓜蔞子、栝樓子、栝樓仁、炒蔞仁產地栝樓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地。雙邊栝樓主產於四川、江西、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等地。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瓜蔞
    入藥部分有其果實全瓜蔞、果皮瓜蔞皮、果仁(籽)瓜蔞仁。瓜蔞皮、瓜蔞仁的功用基本與瓜蔞實相同,但在臨證時如果能隨症化裁,仍各有妙用。(編輯/三木)《本草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寒痰、溼痰、氣虛所結之痰,飲食積聚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 扶貧「小瓜蔞「「致富「金元寶「
    自荊州煦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夾竹園鎮瓦池村以來,以政府扶持、市場引導為基礎,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瓜蔞種植產業,如今,500多畝瓜蔞種植基地喜獲豐收,金色的瓜蔞結出致富果。走進荊州煦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瓜蔞種植基地,陣陣果香撲面而來,一個個瓜蔞懸掛於藤蔓之上,閃現金黃色的光澤,空氣中瀰漫著豐收的喜悅。58歲的夾竹園鎮瓦池村低保戶王桂香,其丈夫患病多年,家庭十分困難。王桂香告訴記者,自荊州煦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當地後,她不但能打工掙錢增加家庭收入,還能照顧患病丈夫。
  • 小小瓜蔞結出致富果
    2016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太保鎮黨委政府和鎮扶貧辦對她尤為關注,在他們關心幫助下,2019年春天,朱豔紅開始嘗試種植瓜蔞,邁出了創業致富的第一步。但在試種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以前沒種植過瓜蔞,沒有相關種植經驗,不懂瓜蔞病蟲害防治,導致了今年5月份大面積掛果的時候,瓜蔞就病了,那時候損失挺大的。」朱豔紅說。
  • 胸痺——瓜蔞薤白白酒湯
    方用瓜蔞寬胸降氣,消痰開結,為主藥;薤白能散能行,能溫能通,宣發肺氣,理氣止痛,為輔藥;白酒味辛性溫,宣發助陽,通行營衛,為佐藥。諸藥合用,能助胸中陽氣,開上焦痺滯,使胸中陽氣布達,而促使痰濁消散,氣機溫通,則胸痺自消。【功效】祛痰寬胸,通陽散結。
  • 瓜蔞薤白白酒湯
    (楊教授微信:A5855wzy或183 2663 5855)瓜蔞薤白白酒湯作者 焦樹德瓜蔞30~40克(原一枚)搗碎薤白9~15克(原半斤)白酒500~700毫升(原七升)故自漢至今,瓜蔞薤白劑已成為治療胸痺的著名方劑。胸痺病的主要病機為上焦陽虛,陰氣上逆。正如張仲景所說:「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此方以瓜蔞寬胸降氣、消痰開結為主藥;薤白味辛苦性溫滑而能通痺濁之氣滯為輔藥;白酒味辛性溫,宣發助陽,通行營衛為佐藥。
  • 瓜蔞:霜降時節最食宜
    秋末霜降時節,百草園的藤本藥廊也結出了果實,這就是瓜蔞。瓜蔞,又名栝樓,葫蘆科草質藤本瓜蔞和雙邊瓜蔞的乾燥果實。栝樓一般7月進入始花期,雄花比雌花先開,一般八月後開的花不會結果,多在霜降前後成熟時採收,成熟時金黃圓潤,分批成熟應分批採摘。
  • 細觀瓜蔞1、2、3
    前一段時間,親戚從老家捎來幾個鮮瓜蔞,是從多年生的瓜蔞秧上採收的,主要為採收瓜蔞。據說是生長多年的老瓜蔞根了,其鮮的老根有拳頭粗細,待有機會再探其多年老根(天花粉)詳情。今天就此先來談一下這個瓜蔞。瓜蔞為葫蘆科植物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雙邊栝樓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乾燥成熟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