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0月12日,22歲的丹尼爾-別祖克(Danijel Bezuk)在克羅埃西亞政府大樓前的聖馬克廣場開槍打傷一名警察。襲擊發生在上午8點,行兇者逃跑後自殺。媒體報導這一消息時,尚不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這名警察是否有生命危險。報導指出,別祖克使用的是一把卡拉什尼科夫手槍(Kalashnikov),但一個手持武器的年輕人是怎樣從克羅埃西亞政府所在的戒備森嚴的廣場輕鬆逃跑尚不清楚;此外,廣場附近還有克羅埃西亞議會(Croatian Parliament)、薩格勒布市議會(Zagreb City Assembly)和憲法法院(Constitutional Court)等幾個非常重要的政府機構。這名31歲的警察被路過的行人救起,但沒有將傷者送往醫院。最終,這名在政府做安保工作的警察接受了手術,據稱已無生命危險。克羅埃西亞總理安德烈-普倫科維奇(Andrej Plenković)和其他政府成員當時都不在辦公樓裡(幸好案發是在周一上午)。據稱攝像機拍到衛生部長維利-貝羅什 (Vili Beroš),當時他的司機開車離開事發地點,在緊急情況下沒有停下來提供幫助或檢查受傷警察的狀況。據悉,別祖克在發動攻擊的前幾分鐘在自己的臉書(Facebook)帳號上留言道:「社會上有很多欺詐行為,這些行為肆意踐踏人類價值,是如此的沒有責任感」。這名年輕人是一名獨立戰爭參戰老兵的兒子,根據他在社交網絡上發的帖子,他顯然是某些右翼政客的忠實支持者,比如克羅埃西亞音樂家馬克-佩爾科維奇-湯普森 (Marko Perković Thompson)——這位音樂家寫的一些歌詞經常受到批評,曾多次引發爭議。2018年,別祖克曾發布過自己手持木製狙擊獵槍和站在已故戰爭老兵紀念碑前的圖片,還經常發布武器測試的視頻。別祖克的父親是獨立戰爭期間克羅埃西亞特種部隊的成員,他曾因在家中存放武器而被指控。但別祖克家鄉的人都說他是個好孩子,生活得很艱苦,在生活中有他自己的憤怒和快樂。高中畢業後,別祖克去德國掙錢養活自己,但只過了半年就回國與家人團聚。之後,別祖克在建築工地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凌晨4點起床,早出晚歸。別祖克的屍體被發現後,總理安德烈-普倫科維奇和內政部長達沃-博濟諾維奇 (Davor Božinović)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普倫科維奇駁斥了對博日諾維奇的指責,並表示他仍然信任內政部長。但在9月克羅埃西亞議會議員伊凡-維利博爾-桑尼 (Ivan Vilibor Sinčić)將一車西瓜傾倒在政府大樓前的事件發生後,負責克羅埃西亞政府機構安全的博日諾維奇接到總理的指示,制定適當的計劃,提高聖馬可廣場的安全級別。警察局長尼古拉-米麗娜(Nikola Milina)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在調查中並沒有發現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的跡象,而且肇事者也沒有犯罪記錄」。此外,警察局長還表示,警方已搜查了別祖克在庫蒂娜鎮(Kutina)的家,發現了幾件武器和彈藥。此時此刻,人們已開始猜測,媒體也在爭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年輕人犯下了這樣的罪行。武科瓦爾市市長和克羅埃西亞民主聯盟 (HDZ)前成員伊凡-佩納瓦 (Ivan Penava)是現右翼派米羅斯拉夫-斯科羅(Miroslav Škoro) 的親密盟友,他企圖為犯罪和謀殺未遂辯護,表示別祖克只是反叛和腐敗系統的受害者。佩納瓦暗示,克羅埃西亞政府中有不少部長應該因其非法行為而面臨起訴,而這些案件在年輕人中往往會激發類似貝祖克做出的反應。當然,佩納瓦的言論也遭到了公眾指責。幾天後,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理事會首腦會議(European Council summit)上,安德烈-普倫科維奇再次對最近發生的事件發表了看法,但這次他試圖將這一事件個人化,稱警方應調查他本人是否是襲擊目標。普倫科維奇認為,米羅斯拉夫-斯科羅及其「家園運動」(Homeland Movement)、「橋黨」(Most)等右翼行為者(right-wing actors)以及民族主義媒體和電視節目,在議會選舉競選期間對他進行了攻擊並發表了負面言論。他還說,他們 「可能鼓勵那個年輕人實施襲擊,這是一起帶有恐怖襲擊性質的謀殺未遂事件」。此外,普倫科維奇還攻擊總統佐蘭-米蘭諾維奇(Zoran Milanović)說:「是他首先給(我)貼標籤、抹黑和進行攻擊,後來被極右派利用。四年來,他們一直在向我潑髒水,現在已經升級為謀殺未遂.」。米蘭諾維奇立即回應稱:在襲擊事件發生後,他給總理打了電話,表示聲援和支持政府的行動。普倫科維奇和米蘭諾維奇之間的緊張關係很快威脅到克羅埃西亞的公共領域,他們每周都在相互指責,爭論誰的責任更大。據引述,總理認為這是一次恐怖襲擊事件,別祖克試圖進入政府大樓,繼續進行殺戮。普倫科維奇也確信,這名年輕人一定是受到別人影響才犯下這一罪行。儘管如此,調查仍在進行中,不少專家表示,這起犯罪事件確實存在一些恐怖襲擊因素,但要想將其定性為恐怖襲擊,我們仍需要了解犯罪者的動機,以及襲擊是否是他的長期以來的陰謀。有人認為,正是別祖克在臉書上的最後留言,揭示了他對國家體制的批判和不滿,因此,他才會有殺人的意圖。遺憾的是,這一悲慘事件在發生1個月之後,似乎已經被人遺忘。警方仍在調查所發生的一切,但克羅埃西亞政界似乎已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事上。該事件本身很快就被政客們淡忘,特別是被總理和總統不斷的衝突和相互指責所掩蓋。這次襲擊事件將如何影響克羅埃西亞政治和社會文化還有待觀察,但目前,決策者們未能經受住考驗。更確切地說,他們甚至沒有接受這一考驗。(作者:Valentino Petrović;翻譯:吳越;校對:郎加澤仁 ;審核:劉緋)***中國-中東歐研究院非營利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17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註冊成立,是中國在歐洲首家獨立註冊的新型智庫。中國-中東歐研究院搭建起依託中東歐國家學者的學術研究網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是這些學者的原創研究成果。微信公眾號所發布的信息,目的在於加強對中東歐國家的認知,促進學術交流,但不代表中國-中東歐研究院的立場。***
歡迎訪問中國-中東歐研究院網站:www.china-cee.eu
獲取原文英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