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靈知和庵主悟道因緣

2021-02-08 明方醫道心理


  慶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龍泉)二靈知和庵主,泐潭應乾禪師之法嗣,俗姓張,蘇臺玉峰人。知和禪師兒時曾在堂屋簷下打坐,突然堂屋倒榻了,父母以為他死定了,沒有想到他居然還坐在那兒,瞑目自若。父母感到非常驚詫,於是便讓他出家,年滿得度。後投泐潭應乾禪師座下參學。

  初禮泐潭,泐潭和尚便問:「作甚麼?」

  知和禪師正要開口回答,泐潭和尚拿拄杖便打,並喝問:「你喚甚麼作禪?」

  就在這一打一喝的逼拶之下,知和禪師驀然領旨,遂欣然作答曰:「禪,無後無先,波澄大海,月印青天。」

  泐潭和尚又問:「如何是道?」

  知和禪師回答說:「道,紅塵浩浩,不用安排,本無欠少。」

  泐潭和尚一聽,知道他已悟,遂點頭印可。


  知和禪師後辭泐潭和尚,前往南嶽衡嶽寺,禮謁道辯禪師。二人相談甚契,道辯禪師對他尤為器重。


  北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知和禪師入住雪竇中峰、棲雲二庵,時間長達二十餘年。在住庵期間,有志於道者,多前來參禮請益。知和禪師曾有一偈,描述了他住庵這段時間的自在閒雅的生活——

「竹筧(jiang,引山泉之水用的長竹管)二三升野水,

  松窗七五片閒雲。

  道人活計只如此,

  留與人間作見聞。」


  知和禪師與天童普交禪師曾經是好朋友,二人經常結伴遊方問道。他們曾相約盟誓:「他日吾二人,宜踞孤峰絕頂,目視宵漢,為世外之人,不可作今時籍名官府、屈節下氣於人者。」


  後來普交禪師因為被郡僚以天童寺住持席缺為由,苦苦逼請,不得已,便入住天童寺。這在知和禪師看來,是違約的行為。後來普交禪師前來看望他,知和禪師果然不接見。


  知和禪師後來自己也被正言(官名,掌規諫)陳公,用計引誘出山弘法,入住二靈。在住持二靈的三十年間,知和禪師的生活極為清貧,居無長物,唯有二虎陪侍左右。有一天,這兩隻老虎威脅遊人,知和禪師便作偈將它們打發走了。



  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四月十二日,知和禪師示寂,趺坐而逝。知和禪師圓寂後,正言陳公特地為他撰寫了行狀(相當於傳記),並詳細地記錄了他在示疾期間的種種異跡。後來還為他塑了像,旁邊有二虎陪伴。

後評

無論悟的如何徹底,只要還在人間走,就須要帶著覺性,時常回歸當下真淨。任何是非過份執著必入邪路,「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佛是無事人,不思善、不思惡,是問如何能落腳?只要你開始順著我的話思量了,就是「隨境轉;有人我分別」。若是遇境沒有分別心,又如同木石!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對境心數起方是活物,知心動時不是「我」、則必能遇見那個如如不動的。若有所得時,亦是需要防「我見」時,約定約定,大約的確定,而非必須要怎樣。任何時候當下不能求圓滿,須知一切順逆迷誤都是久遠的因緣,從相上講必是二元對立,不可能事事順心如意。

世事無有圓滿,唯有覺照平等。是非功過均受,方能呈現道體。有我必落困境,無我處處自在,道中空有真假,莫執人理自縛。

相關焦點

  • 【參禪悟道】夾山善會禪師悟道因緣
    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廣泛聽習經論,對戒定慧三學頗能通達。後住潤州(今江蘇鎮江)鶴林,講經示眾,因聽道吾禪師之勸告,前往秀州(今浙江嘉興一帶)華亭見船子和尚,得以發明心要。其悟道因緣頗富戲劇性。在介紹夾山禪師的悟道因緣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船子德誠和尚。德誠和尚,藥山惟儼禪師之入室弟子,其節操高邈,度量不群,與道吾宗智、雲巖曇晟二禪師為同門師兄,關係非常密切。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夾山善會禪師
    點擊上方『淨居閒堂 』輕鬆關注夾山善會禪師悟道因緣其悟道因緣頗富戲劇性。  在介紹夾山禪師的悟道因緣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船子德誠和尚。  德誠和尚,藥山惟儼禪師之入室弟子,其節操高邈,度量不群,與道吾宗智、雲巖曇晟二禪師為同門師兄,關係非常密切。德誠和尚從藥山禪師那兒得法後,準備離開藥山。臨行前,他告訴道吾、雲巖二師兄道:「公等應各據一方,建立藥山宗旨。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樂情自遣,無所能也。
  • 人境兩俱奪 | 侍郎張九成居士悟道因緣
    庵主惟尚禪師一見九成居士,便展手。九成居士於是大喝一聲。惟尚禪師便照著九成居士的臉頰批了一巴掌。九成居士於是急步向前就走。惟尚禪師道:「張學錄(九成居士的官職)何得謗大般若?」惟尚禪師於是舉「馬祖升堂,百丈卷席」之公案,詰問他。[該公案是這樣的:百丈懷海禪師因野鴨子之事被馬祖道一禪師拽痛鼻子,第二天,馬祖升堂,大眾才集,百丈便從大眾中走出,卷卻馬祖的座席。馬祖便下座,歸方丈。
  • 傳記 | 藥山惟儼禪師悟道因緣
    他感嘆道:「大丈夫當離法自淨,焉能屑屑事細行於布中邪(大丈夫當不住於法,自淨其心,豈可沉溺於對戒條律儀進行煩瑣的詮釋和執著於對衣著穿戴等小枝小節的持守呢)?」於是便前往湖南衡嶽,參禮石頭希遷和尚。  初禮石頭和尚,惟儼禪師便問:「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嘗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 籃球艾薇,庵主低位舞步看硬了!初生牛犢,庵主鯊魚互扣!
  • 八宇打開當面蹉過;六根俱失終有所得 | 痴絕道衝禪師悟道因緣
    為了報答曹源禪師的恩德,道衝禪師悟道後不久,即重新回到曹源禪師座下,執侍左右,一直到曹源禪師圓寂後才離開。道衝禪師出世後,先後住持過秀州光孝、金陵蔣山、福州鼓山等道場,末後又移住臨安徑山。道衝禪師晚年好書法,精於小楷,士大夫樂與交遊。臨終時,徒眾請他說偈,道衝禪師笑道:「末後一句,無可商量,只要個人直下承當。」說完便寂然而逝。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5)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因緣
    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因緣  六祖慧能,俗姓盧,祖籍範陽(今河北涿州),父親名行瑫(tao),武德年間遭貶官,徙居到嶺南新州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89)巖頭全奯禪師悟道因緣
    巖頭全奯禪師悟道因緣  鄂州巖頭全奯(同「豁」,音huo)禪師,德山宣鑑禪師之法嗣,俗姓柯,泉州人。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88)德山宣鑑禪師悟道因緣
    德山宣鑑禪師悟道因緣  鼎州(後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德山宣鑑禪師,龍潭崇信禪師之法嗣,俗姓周,簡州(今四川簡陽、資陽一帶
  • 靈知的前世今生(下):沃格林、施特勞斯與霍布斯 | 書評
    林國華認為,沃格林不公正地對待了靈知主義,其理由就是沃格林專注於與「墮落靈知」作戰卻罔顧馬西昂。而林國華分析認為,擁有猶太基因的羅森茨威格和施特勞斯,顯然對「負典」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著眼於此,林國華獨具創新地提供了如何處理沃格林思想遺產的方案。依據他的看法,沃格林的《秩序與歷史》前三卷和《政治觀念史稿》可以構成一部完整的歐洲政治思想史作品,而這整個作品都是以靈知主義為主線的。
  • 佛說:一切萬有的生命和事物乃因緣所生,什麼叫作因緣呢?
    一切萬有的生命和事物乃因緣所生。什麼叫作因緣呢?「因」是前面的一個動機;只要前面一動,連鎖的關係就來了,就是緣。因緣的連鎖關係如何來的呢?自己來的,無主宰,不是他力,也非自然。因緣又分為親因緣和疏因緣的差別。什麼是親因緣呢?
  • 長水子璿講師悟道因緣
    一天,子璿講師聽洪敏法師講《楞嚴經》,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一句時,豁然有省,於是便告訴洪敏法師:「敲空擊木,尚落筌蹄。舉目揚眉,已成擬義。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洪敏法師一聽,便拍著他的臂膀,對他的見地給予了印證。然而,子璿講師不想停留在知見上。他想進一步深探禪源,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用功,心裡很茫然。後聽說琅邪慧覺禪師道重當世,於是便往投座下。子璿講師到達琅邪的時候,正好趕上琅邪和尚上堂。
  • 【參禪悟道】泐潭善清禪師悟道因緣
    善清禪師悟道後,繼續留在祖心禪師座下請益,七年之後,才辭師行腳。後於黃龍出世接眾,末後終於泐潭。善清禪師於黃龍開堂日,曾上堂舉浮山法遠和尚語錄--「欲得英俊麼,仍須四事俱備,方顯宗師蹊徑。何謂也?一者祖師巴鼻,二具金剛眼睛,三有師子爪牙,四得衲僧殺活拄杖。得此四事,方可縱橫變態,任運卷舒,高聳人天,壁立千仞。倘不如是,守死善道者,敗軍之兆。何故?棒打石人,貴認實事。
  • 宗門故事-​巖頭全奯禪師悟道因緣
    巖頭全奯禪師悟道因緣鄂州巖頭全奯(同「豁」,音huo)禪師,德山宣鑑禪師之法嗣,俗姓柯,泉州人。少而挺秀,氣度宏遠,而性情疏略。初禮青原誼公落髮,後往長安寶壽寺受戒,並學習經律諸部。全奯禪師悟道後,繼續留在德山座下參學。一天,全奯禪師前往參德山,剛一跨進門便問:「是凡是聖?」德山禪師一聽,便大喝一聲。於是,全奯禪師便伏身禮拜。後來有人把他們師徒之間的這段公案告訴了洞山良價禪師。洞山禪師讚嘆道:「若不是奯公,大難承當。」全奯禪師聽說後,說道:「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
  • 天慧實徹禪師悟道因緣
    開始,天慧禪師還能勉強靜心打坐,可是過了幾天,卻仍然了無消息。這一下,他越發著急了,神經繃得緊緊的。不得已,他只好在禪堂裡跑圈子。到了第七天,天慧禪師因為跑得太急,不小心一下子撞在柱子上,終於豁然大悟。於是,天慧禪師走出禪堂,求見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一見他,便道:「且喜你已識得國師宗旨。」 天慧禪師後呈頌三章,其一云:「拳頭不喚作拳頭,換卻時人眼裡眸。一切聖賢如電拂,大千世界海中漚。」
  • 韓國石窟庵
    主室呈圓形,內有本尊像等菩薩及弟子的像。石窟庵正是為了供奉本尊像而建造的。本尊像坐在蓮花寶座上,姿態柔和,表情慈祥。屋頂呈半月形或弓形,上有蓮花紋的圓盤為蓋。這裡日出的景色十分美麗,因此有許多人都在清晨前來石窟庵。
  • 欽山文邃禪師悟道因緣
    只要還沒有發生的,就是因緣還沒到。你沒有任何必須要做的事情,真正應該做的,就是你當下正處於的狀態。  澧(li)州(治所在今湖南澧縣)欽山文邃禪師,洞山良價禪師之法嗣,福州人。少年時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禪師(百丈禪師之法嗣)受業,當時巖頭全奯、雪峰義存禪師亦在大慈座下參學。
  • 湖南長沙-靈知(女)
    湖南長沙-靈知(女)  我90年生,女,屬馬
  • 秀和堅如磐石,幻庵因碩毫無機會——幽玄之間懷舊系列(二) 本因坊秀和 vs 幻庵因碩
    >> 矛與盾的肝膽相照——幽玄之間懷舊系列(一) 本因坊元丈 vs 安井知得可能是一種巧合,剛剛看完了一篇井上因碩(幻庵因碩
  • 青川縣華嚴庵「明十四陵」真相
    如果不是房牆呈寧靜肅穆的淡紫紅色,如果不是正中的房門外供奉著一尊莊嚴慈祥的佛像,如果不是佛像兩側各有一通被風雨侵蝕得字跡漫漶的青石古碑,真是難以相信,這就是華嚴庵,就是朱允炆心中最後的聖地!原來,這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地百姓募捐在華嚴庵原址新修的小廟。而據當地高齡的目擊者稱,華嚴庵至少修建在民國初年,其建築還有一道山門和三重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