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離騷」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屈原要以此為詩名?

2021-01-10 西府趙王爺

古人們在聊的「騷」,和咱們今天聊的「騷」不是一碼事兒!

在華夏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天空中,屈原這名字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一個明星。端午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最初就是為了祭奠屈原,傳頌他的愛國精神。當然除了愛國,屈原留給我們的還有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他所開創的「楚辭」乃是唯美詩歌文化的先驅,而《離騷》無疑是其聲名最盛的代表作!可與《詩經》並稱「風騷」!

知識點來了啊,所謂「風騷」最初可不是拿來形容人的氣質的,而是指代咱們古代兩種主要的詩歌表現形式,風指的是《詩經》的「國風」,「騷」則指的是《離騷》所代表的楚辭風格!

簡稱:「騷體」!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他的詩集名字是《離騷》?「離騷」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曾經很多人認為「離騷」就是「離別」。還有人用《離騷》原文中兩句詩來說明,認為屈原已經解釋過了: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朱季海先生在《楚辭解故》裡面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批駁,有意思的是其論據用的也正是同樣的詩句。他說,屈原既然說「不難夫離別」,說明屈子之愁有大於離別者。

這種辯駁可以說一錘定音,很難去爭論,所以離別一說基本被淘汰了。

用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字的確難懂,而且很難想像它和詩詞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不妨從古代的角度出發探討。古代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如今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因為古代的造紙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古人一般會在竹簡或者是動物的毛皮上邊寫東西。

但是由於這些東西並不是像如今的紙一樣,在我們的身邊那麼普遍,所以古人寫東西的材料是十分珍貴的。為了讓自己能在有限的材料中,更加詳細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古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句子中,一個字可能是代表一個詞語,甚至多個詞語。

在《說文解字》中::「離,麗也」,代表著依附;「騷,擾也」,代表著不安和躁動!

咱咱們結合當時屈原的境況可以有著如下的結論:屈原是楚國人,雖被貶謫偏僻之地,但他依然心繫祖國,不願離去。故曰「離」。而當時楚國奸人當道,國力衰微,被強秦一步步緊逼蠶食,看著國家遭難,屈原卻無能為力,肯定是憂心忡忡,坐立不安,故曰「騷」。

這便是「離騷」二字的由來!

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到許多的觀點佐證。

比如漢代學者王逸對《離騷》的註解說:

離,別也;騷,愁也。

而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

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司馬遷和王逸都認為「騷」是憂愁的意思,不同的是王逸認為「離」是離別,而司馬遷認為「離」通「罹」,意為遭受。但兩人其實都認同,「離騷」就是屈原被放逐之後的憂愁。這種說法通俗易懂,也比較合理,容易讓人接受。

屈原一生追求美,無論是政治還是自身還是文學,所以他的身上更是充滿了文人的憂鬱氣質,更經常的在文學中充分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對於一切的情感。

比如在《離騷》裡面就有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樣直白的愛國情懷!

他的詩集主要表達了自己對於國家的熱愛、對於國家遭遇的不幸,以及對於自己遭遇的不幸的感慨,而詩集離騷」正是在題目上表明這是一本講述自己不幸遭遇的文學作品,裡邊表達了自己的離別愁緒。

所以大詩人屈原在寫自己的詩集的時候,用的《離騷》這個名字對於他本人來說,是非常直白的,而且很清楚地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屈原,是中華文化的巔峰,是中華民族的一根鐵骨;一位讓世代華夏兒女年年記起的先祖,一個讓歷代文人志士朝誦夜吟的巨擘,是我們這個民族燦爛精神篇章中的一個厚重的標題。拂去歷史的雲煙,撣落鏖戰的塵埃,一尊偉岸的獨行者身影從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漸行漸近。

他筆下的《離騷》更是一部經典,至今我依然將裡面的一句話作為學習的座右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關焦點

  • 《離騷》究竟是什麼意思?
    《離騷》是什麼意思?《楚辭》最早的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後人研究《楚辭》也大多是從這個版本開始。在《楚辭章句》中王逸將《離騷》選為《楚辭》的第一篇,但是不單純的叫做《離騷》,而是叫《離騷經》,王逸煞有介事的說:「離」就是離別,「騷」就是憂愁,「經」的意思是路徑,所以「離騷經」是說,屈原被放逐後,很苦悶,但是還在不斷地循著正途來勸諫楚王。
  • 《詩經》中最特殊的詩,被譽「百字離騷」,作者性別至今還在爭論
    比如在《國風·邶風》中就有一篇詩歌,善用比喻,富於變化,感情激亢幽抑,在樸素的《國風》中顯得別具一格,歷來被看作是《詩經》中最特殊一首詩歌之一,甚至還被譽為「百字離騷」。這首詩就是《柏舟》。《柏舟》全文在《柏舟》中,「泛」意為「漂浮,漂流」;「柏舟」是指「用柏樹木做的小舟」;「耿耿」指「心有不安」;「匪」和第一個「微」字均有否定的意思,意為「非,不是」;第二個「微」字意為
  • 山東魯能泰山這個隊名中「泰山」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山東魯能泰山這個隊名中「泰山」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山東魯能泰山這個隊名中「泰山」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魯能青訓 05-15 11:28 山東魯能泰山這個隊名中「泰山」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聽朗誦記古文|《離騷》(節選)
    誦讀/情感/文學/歷史/時事這是「關山閱讀課」【古文】 離騷(節選)這部分節選出自《離騷》的頭段,介紹了屈原自己的身世與姓名,抒發了他的雄心壯志與美政主張。在人人為衣食奔波的年代,在眾人皆醉的年代,做個清醒人實屬不易,做個有志向的清醒人更為不易!棄穢政,改法度,屈原沒有什麼不敢說的。他苦口婆心懷慈悲,勸帝王變法惠國,他奔馳千裡濟天下,願開闢先路。梁啓超言其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他言長思幻,文麗旨明,不遵矩度勇開先!
  • 屈原為何寫下《離騷》?《離騷》又為什麼成為經典?
    說道屈原,不得不提起他的長篇浪漫主義抒情詩《離騷》。《離騷》幾近敘述了屈原的生平,從中可以窺見屈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評價屈原的時候,是離不開《離騷》這篇長詩的。《離騷》到底是什麼意思?《離騷》兼有「遭遇憂愁」和「離愁別緒」之意,也有「牢騷」之意。
  • '風騷'中的'騷'是什麼意思
    有朋友看完我對『風流人物』的解釋就馬上追問:『稍遜風騷』的『騷』是什麼意思?
  • 雪落花未央,讀古文時常遇到「未央」二字,它是何意?
    在古文、古詩詞中有一個詞出現的頻率極高——未央。比如「雪落花未央」、「星漢西流夜未央」、「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等等。漢高祖劉邦還在長安城營建了一座宮殿,起名就叫「未央宮」(又叫「未央殿」)。古人為何如此熱衷於使用「未央」一詞?1、從「央」字本意說起解釋「未央」一詞,要先從「央」字的本意說起。「央」是象形字,其本意是一個人高高地站立,挑著一副兩頭翹起來的擔子,自己處在擔子的中間位置,以此來表達「中間」的意思。
  • 富金壁:《離騷》二題
    且罹字古即作離。《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後,逢此百罹」毛傳:「罹,憂。」陳奐疏:「《說文》無罹字。疑古《毛詩》作離,《釋文》:『罹,本又作離。』《文選·盧諶〈贈劉琨詩〉》注引《毛詩》,作『逢此百離』。《斯幹》『無父母詒罹』傳:『罹,憂也。』罹,本又作離。離為憂,則『逢此百離』猶下章『逢此百憂』耳。」
  • 古文中寓意美好的男孩名字
    採用古文給男孩取名字,會使名字更具內涵,也更有文化的底蘊。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用楚辭給男孩取名的習慣。楚辭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語句優美,情感充沛,寓意美好。我們採用楚辭給男孩起名時,可以從浪漫主義的詩篇中查找那些適合男孩取名的字。明明:出自《七諫·沉江》中「叔齊久而逾明」一句,指盛大光明的樣子。
  • 釋「離」、「離離」、「離騷」
    「隹」者,「鳥」之象也,是為「離」之意符;「離」者,是為「離」之聲符。「離」(「離」)原是鳥名,即今所謂「黃鸝」。離者,麗也。(《易·離》)明人楊慎《丹鉛雜錄》進一步地解說道:麗之為訓,連也,又雙也。在先秦、兩漢,以至隋唐文獻中,「離」字與「麗」通假,每每有「連相比並」或者與「連相比並」相關的意思。
  •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朕,漢語二級字,形聲字,讀作zhè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朕,我也,闕。也就是說,在先秦時代,朕在先秦時期是第一人稱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離騷:「回朕車以復路兮」。根據漢許慎說文解字,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
  • 屈原•《楚辭》•《離騷》
    他與千古不朽之《楚辭》、《離騷》又有何種聯繫?筆者為深究這些世之所疑,故借春節長假之期,蹲於新華書店,遊覽春秋戰國至秦漢間古籍,並參閱「唐宋八大家」等古文大家相關評述,從中獲得準確答案。於是乎,提筆書之,以饗讀者。  太史公司馬遷所著《史記》卷八十四屈原列傳(下稱《屈原列傳》)載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什麼意思?白居易為何要改這句話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到底是什麼意思?白居易為何要改這句話。小時候我們就背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人盡皆知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我們真的了解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嗎?但是在讀了白居易呈遞的這首詩後,他一下子為眼前這位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如果問你「離離」兩字是什麼意思你能答上來嗎?其實「離離」這兩個字是這首詩的精華,但其實白居易的原詩卻不是這樣的。
  • 呵呵,你懂的,古文中的語氣助詞,什麼意思?
    讀古文或文言文,甚至於詩詞,會經常碰到語氣助詞,書本的解釋經常是「語氣助詞,無意義。」開始百思不得其解,讓你捉急,無意義,還留著幹啥?讀多了,就慢慢理解了。其實,語氣助詞真不能去掉,去了,文章的情感和情懷就減弱了很多,甚至是沒有了。
  • 為啥叫端午節,端午啥意思?
    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譯:初五又叫五月單五,因為端是單的轉音).
  •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小說中沒有解釋?
    《水滸傳》是一本全本武俠小說,書中描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他們的故事從被逼上梁山一直到接受朝廷招安並且四處徵戰,最後落得個死的死傷的傷的悲慘結局。其實這本小說更深一層的描寫了從農民起義的發生經過一直到結局,揭示了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社會根源,更加讚揚了那些在起義中英勇獻身的英雄。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能成為讀書人座右銘?
    孔孟之道是中國文化圈傳承數千年經久不衰的學說,所有想要在儒家正統王朝中乘風破浪、濟世修懷的讀書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關於儒學,小解印象裡最深的一句話來自一部電視劇,名字好像是《四大才子》,裡面文徵明的口頭禪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 病關索、病尉遲的「病」字到底啥意思?看你們的解釋我都被氣笑了
    梁山好漢中「病關索」楊雄、「病尉遲」孫立和「病大蟲」薛永三位好漢的綽號都有一個共同的「病」字,那這個「病」字到底啥意思呢?看到網上的一些解釋,我都被氣笑了,你咋那麼有文化呢?第一種解釋:賽過,超過很多人說「病」字是「賽過、超過」的意思,「病關索」就是賽過關索,比關索還厲害。
  • 漵浦的山水風情、流風民俗成就了屈原的代表作《離騷》
    屈原將詩題為「離騷」一一「離開憂愁」,是最為貼切了。古代士大夫幻想神遊和隱居深山老林,就是為了擺脫人間的苦悶,尋求精神的寄託。如果將「離騷」作「牢騷」解,顯然與詩中描寫的內容及表達的意思不符。故太史公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說道:「離騷者,猶離憂也。」
  • 漢字「六書」中的轉注到底是什麼?難解字不能「假借」了之
    然而,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專(專)」字發生轉注(將雜亂的纖維物變成紗線,引申為「專一」,進而成為「專(專)」字使用本義),然後才另造「轉(轉)」字。《說文解字》中,「專(專)」字不知為何被許慎理解為「六寸簿」,連鎖反應下,「轉(轉)」字被理解為形聲也算可以理解。而「專(專)」字被誤解,大概因為構件「叀」所表示的紡輪工具被更方便的紡車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