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繪108幅達摩畫像,發願結緣108個寺院,這個畫家為何如此「入摩」?
他是一名職業畫家,現任長沙九溪書畫院副院長,他連續"閉關"30餘天,每日創作時間將近17個小時,用30天創作了108幅姿態各異的達摩祖師畫像,這108幅達摩像將走進108座佛寺,結緣無數信眾。也許,您會在遊歷途中與這108達摩祖師像偶遇;也許,您會被達摩祖師像的某一個神韻、某一抹色彩所觸動;也許,您會由此走進禪門,走上智慧解脫之路……
日前,鳳凰網佛教通訊員沐沐抱著「深度挖掘背後故事」的獵奇心理,採訪了龔毅敏老師。
採訪完畢,沐沐發現,這是個沒有背後故事的故事,甚至連個「像樣的夢境」都沒有!與她之前預想的佛教圈最神奇大IP——渡海東來、九年面壁、一葦渡江、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等公案,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但字裡行間又有某些神秘的呼應。
那麼,畫家為什麼要畫108幅達摩祖師像?沒有故事的故事,由此開始。
口述:龔毅敏
採訪撰稿:沐沐
龔毅敏,著名室內設計師、建築工程師,職業畫家。1965年1月出生於湖南常德,畢業於長沙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現任長沙九溪書畫院副院長,因工作結緣佛法,以筆修行,以畫弘法,筆鋒雋秀,意境靈動,自成一脈畫風。
簡約•從心
採訪過程十分簡約,就如龔老師達摩系列的畫風:
「聽說您為了創作達摩祖師畫像,查閱了大量資料,僅電影《達摩祖師傳》就看過六遍,有得到靈感麼?」
「有個情節:達摩祖師初到東土,一襲僧袍兩手空空,既沒有隨從也不帶經書,請他講經,坐了許久卻一句沒說,笑著走了……」
「?」
「這就是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十二個字被反覆提到,龔毅敏老師說這也是自己創作的基本依據——簡約,從心。
龔毅敏老師忘我地創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閉關」期間的故事
根據九溪古寺通振法師介紹,龔老師為了畫此系列,連續30餘天「閉關」,每日創作時間將近17個小時。我們請龔老師聊一聊「閉關」期間的故事。
龔老師卻雲淡風輕地說:「也談不上閉關,就是躲進小工作室,關掉手機,誰也不見。」
「只要有打擾,一分心,那一天我就畫不了了。」
「有一次朋友找我出去喝茶,喝完回來,完了,一幅都畫不出來了。」
「創作過程有遇到困難嗎?」我追問,一百多幅畫像,不可能全部一氣呵成吧,沒有一點跌宕起伏麼?
「以前做室內設計時,接觸過不少佛教元素,對達摩祖師比較熟悉,又查閱了大量資料,連電影都反反覆覆看過,畫起來就很順暢。」
「那您就沒有思維枯竭的時候?」
「也有。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打坐,把心靜下來,很快就又來靈感了。」
龔老師說,一切都平平常常。
早晨6點起床後,洗漱淨手,燃香,供水,禮拜,祈願佛菩薩加持作畫順利,然後就開始動筆。白天畫像,晚上構思草稿,每天基本都創作到晚上23時左右。
龔毅敏老師虔誠禮佛(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創作的發心
我「循循善誘」: 「聽說有人畫完某宗教題材的系列畫作,就夢見了……」
「也有一點吧。」
哦?我豎起耳朵,只聽龔老師那廂已經調轉話題:
「我更願意關注一些實實在在的修行人,我認為佛教修行應該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不是你有事了才來拜拜,心有所求。都在相上追求,這其實就是迷信。
特別是禪宗的思想,對我們看待萬事萬物的態度有巨大的顛覆性,我是希望創作能對大家的生活產生正向的、實際的意義。」
唉,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看來我這個「故事挖掘機」也需歇了,歇即菩提呵。
揮毫潑墨,只因心中有佛。(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威儀」之下的創作
龔老師強調:佛教畫作是要講究威儀的,不能把達摩祖師畫成鍾馗啦,李逵啦。所以,通過詳盡了解歷史公案,對祖師在某一階段內年齡、穿著、神態甚至膚色等細節上,都經過反覆推敲。
龔毅敏老師所作「達摩西來 法脈東傳」(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達摩祖師一生「不立文字」,卻令禪宗心法流傳廣布,甚至影響了其後一千多年來的中國文化。
雖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祖師的法語也被後人匯集成冊,《入道四行觀》《破相論》《悟性論》《血脈論》《無心論》等均對後世修行人影響極大,其中《破相論》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
有人問說,如果只是觀心來總攝諸行,那不是空對空嘛,佛經中都說了,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種種功德都可以成就佛道呀!
祖師答道,佛經有無量方便,只是眾生鈍根狹劣,不悟甚深之義,你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以此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並舉例說明鑄寫佛像該怎麼修行:
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煉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龔毅敏老師達摩祖師系列畫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潛心繪畫的過程中,清淨安然,龔老師說自己曾經打過一個"妄想「,半開玩笑地對家人和朋友說:
「畫完這個系列,我可能『出不來了』,如果最後出家了,你們都不必驚訝哈。」
說完,他又強調了兩遍「出家真是好事啊!」
唯願他人見之頓悟
文章收尾的時候,我給龔毅敏老師發了一條微信,問: 您在創作時,有沒有產生過「功德」之想?
龔老師很直接回復了一句:沒有功德之想。
當初因為參加一個筆會,通振法師見他僅一天之內竟創作了8幅達摩畫像,十分驚訝,建議說:「不如你發心,畫上108幅,結緣給108家寺院吧?」
他一聽非常歡喜,就答應試試,沒想到竟真地畫出來了,而且最終完成116幅!
我又追問了一句:您希望達摩系列,對他人的修行會有怎樣的幫助呢?
龔老師回覆:對他人修行希望見之頓悟。
龔毅敏、通振法師「尋找108寺,結緣108幅達摩祖師畫像」的願望即將達成。
10月24日,由龔毅敏創作的108幅達摩祖師畫像,將在煙臺蓁山觀音寺大雄寶殿,接受法師們的加持。之後,這108幅達摩祖師畫像作品,將正式供養給108座結緣寺院。
法會同期邀請魯湘兩省書畫藝術家,舉辦作品聯展及書畫藝術交流筆會。屆時,鳳凰網佛教還赴煙臺蓁山觀音寺報導活動盛況,請廣大網友持續關注。
本次活動是九溪書畫院的首次公益活動,活動結束後,九溪書畫院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策劃下一個書畫公益活動,把書畫公益行動持久地做下去。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