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30日繪108幅達摩畫像:竟沒有「故事」?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30天繪108幅達摩畫像,發願結緣108個寺院,這個畫家為何如此「入摩」?

他是一名職業畫家,現任長沙九溪書畫院副院長,他連續"閉關"30餘天,每日創作時間將近17個小時,用30天創作了108幅姿態各異的達摩祖師畫像,這108幅達摩像將走進108座佛寺,結緣無數信眾。也許,您會在遊歷途中與這108達摩祖師像偶遇;也許,您會被達摩祖師像的某一個神韻、某一抹色彩所觸動;也許,您會由此走進禪門,走上智慧解脫之路……

日前,鳳凰網佛教通訊員沐沐抱著「深度挖掘背後故事」的獵奇心理,採訪了龔毅敏老師。

採訪完畢,沐沐發現,這是個沒有背後故事的故事,甚至連個「像樣的夢境」都沒有!與她之前預想的佛教圈最神奇大IP——渡海東來、九年面壁、一葦渡江、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等公案,似乎沒有任何關聯,但字裡行間又有某些神秘的呼應。

那麼,畫家為什麼要畫108幅達摩祖師像?沒有故事的故事,由此開始。

口述:龔毅敏

採訪撰稿:沐沐

龔毅敏,著名室內設計師、建築工程師,職業畫家。1965年1月出生於湖南常德,畢業於長沙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現任長沙九溪書畫院副院長,因工作結緣佛法,以筆修行,以畫弘法,筆鋒雋秀,意境靈動,自成一脈畫風。

簡約•從心

採訪過程十分簡約,就如龔老師達摩系列的畫風:

「聽說您為了創作達摩祖師畫像,查閱了大量資料,僅電影《達摩祖師傳》就看過六遍,有得到靈感麼?」

「有個情節:達摩祖師初到東土,一襲僧袍兩手空空,既沒有隨從也不帶經書,請他講經,坐了許久卻一句沒說,笑著走了……」

「?」

「這就是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十二個字被反覆提到,龔毅敏老師說這也是自己創作的基本依據——簡約,從心。

龔毅敏老師忘我地創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閉關期間的故事

根據九溪古寺通振法師介紹,龔老師為了畫此系列,連續30餘天「閉關」,每日創作時間將近17個小時。我們請龔老師聊一聊「閉關」期間的故事。

龔老師卻雲淡風輕地說:「也談不上閉關,就是躲進小工作室,關掉手機,誰也不見。」

「只要有打擾,一分心,那一天我就畫不了了。」

「有一次朋友找我出去喝茶,喝完回來,完了,一幅都畫不出來了。」

「創作過程有遇到困難嗎?」我追問,一百多幅畫像,不可能全部一氣呵成吧,沒有一點跌宕起伏麼?

「以前做室內設計時,接觸過不少佛教元素,對達摩祖師比較熟悉,又查閱了大量資料,連電影都反反覆覆看過,畫起來就很順暢。」

「那您就沒有思維枯竭的時候?」

「也有。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打坐,把心靜下來,很快就又來靈感了。」

龔老師說,一切都平平常常。

早晨6點起床後,洗漱淨手,燃香,供水,禮拜,祈願佛菩薩加持作畫順利,然後就開始動筆。白天畫像,晚上構思草稿,每天基本都創作到晚上23時左右。

龔毅敏老師虔誠禮佛(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創作的發心

我「循循善誘」: 「聽說有人畫完某宗教題材的系列畫作,就夢見了……」

「也有一點吧。」

哦?我豎起耳朵,只聽龔老師那廂已經調轉話題:

「我更願意關注一些實實在在的修行人,我認為佛教修行應該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不是你有事了才來拜拜,心有所求。都在相上追求,這其實就是迷信。

特別是禪宗的思想,對我們看待萬事萬物的態度有巨大的顛覆性,我是希望創作能對大家的生活產生正向的、實際的意義。」

唉,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看來我這個「故事挖掘機」也需歇了,歇即菩提呵。

揮毫潑墨,只因心中有佛。(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威儀」之下的創作

龔老師強調:佛教畫作是要講究威儀的,不能把達摩祖師畫成鍾馗啦,李逵啦。所以,通過詳盡了解歷史公案,對祖師在某一階段內年齡、穿著、神態甚至膚色等細節上,都經過反覆推敲。

龔毅敏老師所作「達摩西來 法脈東傳」(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達摩祖師一生「不立文字」,卻令禪宗心法流傳廣布,甚至影響了其後一千多年來的中國文化。

雖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祖師的法語也被後人匯集成冊,《入道四行觀》《破相論》《悟性論》《血脈論》《無心論》等均對後世修行人影響極大,其中《破相論》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

有人問說,如果只是觀心來總攝諸行,那不是空對空嘛,佛經中都說了,眾生修造伽藍,鑄寫形像,燒香散花燃燈……種種功德都可以成就佛道呀!

祖師答道,佛經有無量方便,只是眾生鈍根狹劣,不悟甚深之義,你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以此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並舉例說明鑄寫佛像該怎麼修行:

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煉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為敗壞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龔毅敏老師達摩祖師系列畫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潛心繪畫的過程中,清淨安然,龔老師說自己曾經打過一個"妄想「,半開玩笑地對家人和朋友說:

「畫完這個系列,我可能『出不來了』,如果最後出家了,你們都不必驚訝哈。」

說完,他又強調了兩遍「出家真是好事啊!」

唯願他人見之頓悟

文章收尾的時候,我給龔毅敏老師發了一條微信,問: 您在創作時,有沒有產生過「功德」之想?

龔老師很直接回復了一句:沒有功德之想。

當初因為參加一個筆會,通振法師見他僅一天之內竟創作了8幅達摩畫像,十分驚訝,建議說:「不如你發心,畫上108幅,結緣給108家寺院吧?」

他一聽非常歡喜,就答應試試,沒想到竟真地畫出來了,而且最終完成116幅!

我又追問了一句:您希望達摩系列,對他人的修行會有怎樣的幫助呢?

龔老師回覆:對他人修行希望見之頓悟。

龔毅敏、通振法師「尋找108寺,結緣108幅達摩祖師畫像」的願望即將達成。

10月24日,由龔毅敏創作的108幅達摩祖師畫像,將在煙臺蓁山觀音寺大雄寶殿,接受法師們的加持。之後,這108幅達摩祖師畫像作品,將正式供養給108座結緣寺院。

法會同期邀請魯湘兩省書畫藝術家,舉辦作品聯展及書畫藝術交流筆會。屆時,鳳凰網佛教還赴煙臺蓁山觀音寺報導活動盛況,請廣大網友持續關注。

本次活動是九溪書畫院的首次公益活動,活動結束後,九溪書畫院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策劃下一個書畫公益活動,把書畫公益行動持久地做下去。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高僧大德齊聚煙臺蓁山觀音寺,加持108達摩祖師畫像
    2020年10月24日,魯湘書畫藝術交流展暨「達摩為源·禪藝同緣」108達摩祖師像祈福加持法會在山東煙臺蓁山觀音寺舉行。接受主法法師加持的108幅達摩祖師像,由龔毅敏居士連續「閉關」30餘天創作,每一幅都姿態各異。在法會現場,主法法師依照法會儀軌,領眾誦經。聖輝長老說法語後,主法法師手持淨瓶灑淨,共同加持108幅達摩祖師畫像。在莊嚴的誦經聲中,整場法會殊勝圓滿。
  • 【文氏文化】富田文家兩幅家藏文天祥畫像辨析
    一、第一幅文家家藏文天祥畫像的來歷新圩《富田文氏家譜》信國公像讚中有一篇天祥公侄子文隆公撰些有關天祥公畫像的文章。記載「此像鹹淳癸酉持湖南憲節吏民建生祠時所繪,最得其真。歸附家藏止有此本。後南北駈馳,骨氣愈老雖若神而不可復見矣!於乎痛哉!姑即此像以朝服繪而藏之。」
  • 日本隨處可見的「達摩」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建仁寺禪宗花園達摩在禪宗裡的地位極高,日本的寺廟中也常見達摩的畫像。比如,京都嵐山天龍寺這幅。圖/窮遊er mengliren京都的建仁寺也有一幅。達摩不倒翁的誕生日本天明年間發生饑饉(被後世認為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饑荒)。達摩寺住持以心越禪師畫的達摩坐禪像為原型,教人製作可以握在手裡祈福的「開運達摩」。
  • 大唐汾陽王郭子儀12幅傳世畫像、故事圖
    《晚笑堂竹莊畫傳》:汾陽王郭子儀畫像 《晚笑堂竹莊畫傳》收歷代聖賢、名臣、名將、名媛之像。作者上官周,清代著名畫家。西面壁畫右下方畫著「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說的是當年吐蕃和回紇兩個少數民族準備聯合起兵圍攻涇陽,郭子儀單騎去見回紇首領,說服其與唐聯合,進攻吐蕃,解了涇陽之圍的故事;左上方畫的是「宴慶圖」,表現的是郭子儀平定天下後宴請群臣的場面,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這兩個場面在一幅畫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渾然天成。
  • 藝術大師的自畫像,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
    本期就讓我們一起走進 著名畫家的「自畫像」, 通過對畫作的解讀, 深入其背後的時代故事。這種不斷變化的審美方式在他15歲至90歲的自畫像系列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1896年15歲的自畫像(1張),展示了他素描和繪畫的非凡能力(2張),但他並沒有在這個風格上停留太久;1901年後,他進入了「藍調時期」,用冷靜的藍色表現憂鬱的場景(3張);之後畢卡索的作品開始彰顯出他獨有的立體派風格,融合了幾何學,斷裂的形式和粗黑的線條(4、5張)。
  • 美學欣賞:梵谷41幅自畫像,最後一幅看著看著就哭了
    馧澡懜匑飩站畳欺驐燉殆懦轌嗏鰨羶郴心煀莻籥蓫憎疹惗媖堓癟烇尢史黇禘侵恴況猀逕垰銪櫔嶞葐盩煋鮖獣舔顪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郶鮶嬖鉨鮨柦烪覃踧塓雄寀佁媆煂逄玨避戙玆箜悅炿韝玾駧鮭嵔鉖妛膚誆毩鈣苺騕豴堸怬樤翄鼘刼滮肭萿呰褺埡痘畫家往往把自畫像作為紀念品與朋友交換,梵谷這幅就是送給高更的,因此,梵谷用這幅自畫像表明自己的多重身份:既是一位現代畫家,也是一位精神的追求者;而作為回報,高更也創作了一幅《獻給梵谷的自畫像》。
  • 佛菩薩、達摩像與禪宗祖師像
    南宋時期禪畫也主要以潑墨減筆法畫佛菩薩與祖師公案故事。禪畫中的佛菩薩造像、歷代祖師造像,以及禪宗公案故事等此類作品與早期佛教美術不同,禪畫多用潑墨減筆法和水墨法。禪畫中的佛教題材不是以故事情節敘述為主,而是以禪者心性表現為特徵。
  • 揭秘開國大典第一幅領袖畫像的來歷!
    1949年9月,開國大典在即,中央領導層形成一致意見,要在天安門城樓上懸掛毛主席的畫像,於是,究竟掛哪一幅畫像的問題,就擺在了周恩來的面前。為此,他多次派攝影記者來到豐澤園,為毛澤東拍攝了幾幅正面肖像。不久,這些照片擺在了菊香書屋的案頭,讓書屋的主人挑選。
  • 佛教故事:二祖斷臂供養達摩
    慧可知道達摩是真正的大修行人,有大成就的修行人,自己修行悟性不高,不能夠契入境界,於是千裡條條奔赴少林寺要向達摩請教。正值隆冬,天氣奇冷無比。慧可來到達摩修行的地方,見達摩正在打坐入定之中,不敢驚動他,在門外站著。外面正下著大雪,等了幾個時辰,雪下到把他的膝蓋都沒過了,可想而知他已站了多久。
  • 油畫鑑賞:梵谷41幅自畫像,最後一幅看著看著就哭了
    懭鶹餸誫潄須醏雝濙茷輂漏疩黷硨釀煘捖曉剽芘昆茰鷱給暭岥炘聼黺尀毲犔巭淜販湫暮鷢敢鴣鄒垶爇袞珯匨冢蛾挱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奪蛧錈書剔岕饞浘贛礪椲彷箰蹕醕燲鼷磌曉篢鉈繃襘蒤穌礦僢沺蟊抨桹茝緀鑹腱趲葰塵饛皹鴚矻皌縳攖暡達壥晉邔畫家往往把自畫像作為紀念品與朋友交換,梵谷這幅就是送給高更的,因此,梵谷用這幅自畫像表明自己的多重身份:既是一位現代畫家,也是一位精神的追求者;而作為回報,高更也創作了一幅《獻給梵谷的自畫像》。
  •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之謎
    榻旁為一屏風,畫幅另一側繪仕女二人相對而語。人物衣紋爽勁流暢,起止轉折略有頓挫,具宋代人物畫風格,而與其《元世祖出獵圖》的畫風有所不同。劉貫道山水作品不存,重屏中的山水畫是我們管窺其山水畫風貌的唯一資料。作者署「□道」二字款於竹枝空隙處,隱諱不易辨,清高士奇《江村書畫目》即誤定為劉松年的作品。拖尾有明虞謙詩跋,卷中分別鈐有清怡親王、安岐,今人王季遷等鑑藏印。《江村書畫目》著錄。
  • 為什麼達摩只有一隻眼?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後改名菩提達摩,為中國禪宗的始祖,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日本佛教寺廟供奉除了一些已知的著名的菩薩之外,還加了一個達摩祖師的畫像,以顯示「祖師」的身份不同。       當然,光是畫像還不夠,還得有塑像。做個什麼塑像呢?當年有達摩祖師為了領悟佛法面壁九年的傳說,據說時間之久讓手和腳都已經退化消失了,於是日本的僧人腦洞大開,製作了達摩塑像。名字就叫:だるま,寫成漢字就是「達磨 」。當時的表意還是很嚴肅的達摩祖師的意思。
  • 歷代畫像傳
    此《歷代畫像傳》由清代丁善長繪,王壽偉撰寫傳略。全書共四冊,共收名賢、君臣、閨媛、仙佛等類人物版畫一百一十三幅,包含:魁星、虞帝大舜、東方朔、釋迦牟尼佛、虞帝大舜、荊軻、漢高祖、王昭君、嶽忠武王、彭有謨等等。
  • 徐悲鴻的自畫像為什麼乏人問津?
    畫像右下側款署「壬戌悲鴻」。這幅帶景自畫像習作,是他傳世自畫像中創作年代最早的一幅,可稱徐氏自畫像的處女作。其餘兩幅分別作於(甲子歲始)1924年、1925年。展廳中還陳列了他在同年創作的油畫《撫貓人像》,其前妻蔣碧薇曾直言這幅油畫是「鏡子裡的他們」,那位撫貓人,不是別人,正是蔣碧薇,而在她身後探首觀望者就是畫家徐悲鴻。蔣碧薇的點題,也點出了徐悲鴻畫自畫像對鏡寫生素描的公開秘密。
  •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之謎︱蒙古家鄉
    劉貫道   消夏圖 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此圖繪一文士赤裸上身臥於榻上,右手持塵尾,左手拈書卷作思考狀。後斜置一琴,榻後方桌上陳書卷、硯臺、茶盞之屬,點名畫中主人的生活情趣。劉貫道 (款) 元世祖馭馬圖劉貫道 人物故事圖冊五開 私人藏忽必烈畫像作者之謎破解:「題款」設四重密碼臺北故宮南燻殿入列的元代皇帝忽必烈
  • 科學網—「e」的自畫像
    如果我們忽略這些小樣,那麼剩下的就是「e」本人,鏡子裡的「e」,以及畫布上的2.71……所以可以把這幅漫畫稱為「三重字畫像」。 這個選題特別有意思,因為自然指數函數最具有「自畫像」的性質,它的導數是它自己,它的積分也是它自己。只有自然指數函數具有這樣簡單和漂亮的性質。 這幅漫畫其實有一個原始版本,那就是諾曼·洛克威爾的著名油畫《三人自畫像》。
  • 1.80達摩火龍
    1.80達摩火龍介紹 貪玩藍月是一款由PC端正版移植的動作RPG手遊,遊戲畫風涵蓋了荒漠、宮殿、農舍等不同風格的遊戲場景,憑藉細膩的畫面效果,使得這些場景古韻十足。
  • 截然不同的畫像中哪一幅才是歷史...
    展廳內,兩幅相對而立的朱元璋正形像和異形像讓觀者再一次掀起了關於朱元璋真實面貌的熱議。 此次展出的《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為晚清民國時期畫家俞明所繪。俞明(1884-1935),字滌凡,一作滌煩,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擅畫花卉、人物,尤其長於畫肖像。在此圖右下側,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此圖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較為標準的畫像,是其壯年形象。
  • 陽春發現隋代達摩祖師巖刻畫像
    繼在陽春市春灣鎮通真巖北面崖壁上,以前發現過清光緒年間的巖刻「歌臺暖響」後,今年6月,在廣東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經過複查,考古專家們在巖刻上方發現了一個隱隱若現的達摩祖師畫像(小圖)。廣東古代巖畫一直非常少,這次達摩畫像的發現,為廣東地區增添了新的文物種類,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近日被廣東文物局評選出「十大新發現」之一。通真巖(大圖)洞口位於一座石灰巖的半山上,坐北朝南,上下有兩個洞口,洞內可容百人。兩個洞口之間是一塊大巖壁,達摩祖師畫像位於巖壁中線。向下1米處,橫著一個寬可容行人的石級,是個天然的供臺。
  • 日本的達摩原來有這麼多的寓意
    日中新聞微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