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130毫米,全自動射擊來襲目標,蘇聯艦炮傳承至今已成經典

2020-12-22 哈雷的研習社

在軍艦上,必須裝備火力強勁的大型艦炮,射程夠遠,才能向對手發起有效攻擊。在美蘇爭霸時,蘇聯發展了很多優秀的武器系統,其中AK-130艦炮,就是一款非常強勁的武器,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傳承至今已成經典。

AK-130艦炮,採用雙聯裝設計,型號中的130,就是指的130mm口徑,這是蘇聯阿美第斯特設計局和弗倫澤軍火設計局聯合設計的一款艦炮。在整套艦炮系統中,包含計算機控制的火控系統,能夠進行全自動射擊,也可以使用炮塔上的光學瞄準具進行半自動射擊。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手動模式進行射擊。

整套AK-130艦炮的炮塔採用鋼鐵鑄造,全重為94噸,體型特別龐大,所以,它的隱身效果比較差。由於重量太大,因此,只能裝備在大型軍艦上。在我國從俄羅斯引進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上,原裝的就是AK-130艦炮。它不但可以打擊水面上來襲的目標,還可以進行對岸火力攻擊,同時,它也能夠打擊空中來襲目標,甚至可以擊毀來襲飛彈。在進行對岸火力支援時,1門AK-130艦炮就可以超過1個炮兵營的地面火炮攻擊力。

AK-130艦炮的初始速度可達875米/秒,最高射速可達70發/秒,最遠射程將近30公裡,最大射高20公裡。它裝備有兩部垂直揚彈通道,採用全自動供彈與裝填,自動化程度非常高,整體火力性能十分強大。縱觀全世界的傳統海戰武器,AK-130艦炮是除了美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使用的先進艦炮系統之外,火力最為兇猛,威力最為強大的艦炮了。不過,AK-130艦炮也有非常明顯的缺點,由於結構過於複雜,維修並不方便。再加上炮座體積,以及整套艦炮的質量很大,由此帶來的旋迴部分轉動慣性太強,方位瞄準加速度上不去,使該炮的快速反應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在強烈電磁幹擾時,或者火控系統出現問題時,甚至在電子系統出現戰損時,AK-130炮塔右上方的光電瞄準裝置還可以進行半自動控制。甚至它還可以用手動模式進行射擊,這在進行真正實戰時,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在俄軍的大型戰艦上,AK-130艦炮也已經成為必備的艦炮。

裝備在4艘現代級驅逐艦上的AK-130艦炮,在本世紀初來到我國之後,成為海軍最為強大的艦炮系統。後期我國又自行研發了新型的單管130mm艦炮,也是從AK-130艦炮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這款艦炮為我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

相關焦點

  • 有一款「相同裝備」,130毫米艦炮見證海軍發展
    比如130毫米口徑艦炮就是這樣一款常青藤裝備。(安裝B-13型單管130毫米艦炮的第一代"南昌艦")1950年4月,南京草鞋峽江面上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軍艦命名授旗儀式,原"長治艦"(又稱"八一艦")被正式命名為"南昌艦"。
  • 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俄羅斯系艦炮家族——AK-176型76毫米艦炮
    俄羅斯的AK-176艦炮是一種全封閉式遙控自動中口徑艦炮,作為多型水面戰鬥艦艇的主炮,還是對岸火力支援與打擊海上低威脅目標的有效武器,而且艦炮與彈藥技術的發展又賦予它新的活力,還將成為防空反導的重要武器裝備。20世紀70年代初,小型快速攻擊型艦艇發展迅速,例如,德國「虎」級飛彈快艇、丹麥「惠勒摩斯」飛彈快艇等新一代艦隻相繼服役。
  • 現代軍艦:火炮口徑是76-130毫米,為何不發展更大口徑的艦炮?
    人類自從有了戰艦之後,就不斷地發展出越來越巨大的艦炮。尤其是一戰時期和二戰時期,各大軍事強國先後誕生了大量的巡洋艦和戰列艦,尤其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主炮口徑是460毫米,整個炮塔重量達到2700多噸,都趕上當時一艘驅逐艦的重量了,一枚炮彈就有一噸半重,火炮射程40千米。
  • 關於我海軍艦炮:走了一條仿蘇俄軍品,再自行研發提高之路
    海軍發展到當下,擁有了航母、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艦、綜合補給艦、核常潛艇等各類艦艇,其綜合實力外界認為已超越俄羅斯,成了全球海軍第二強,國內的軍迷都非常感慨,為海軍發展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 艦炮射程射速都要高於陸地上類似口徑的榴彈炮
    艦炮,是海軍最古老的武器,即便當下各種各樣的飛彈,成了水面艦艇最主要的作戰武器的背景下,艦炮對於水面艦艇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艦艇中的地位依然堅挺,毫不動搖。榴彈炮,是一種身管相對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於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的野戰類地面火炮,以前都是車載馬拉;現在,大都成了車載炮、自行火炮,再不濟的也成了自走式火炮,當然,牽引式榴彈炮由於使用成本低,依然是各國陸軍火炮的絕對主力。艦炮和陸地上的榴彈炮,實際上大同小異,只是彈道有所區別,可將艦炮歸類於加農炮,100毫米口徑在艦炮中,可以視作大口徑艦炮了。
  • 海軍護衛艦PJ26型76毫米單管艦炮威力
    我海軍在護衛艦、登陸艦等水面艦艇上,配備了國產化的原俄羅斯AK-176型76毫米艦炮,軍方命名為「PJ26型單管76毫米艦炮」,有現役海軍水面艦艇上艦炮的銘牌為證。國產化的100毫米單管艦炮,在海軍裝艦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其故障率較高,對空射擊效果不如76毫米艦炮,對海打擊遠不如130毫米艦炮,法國人原先的初衷希望100毫米單管艦炮可以兼顧76毫米的防空能力,以及127毫米的對海(岸)打擊能力,但面面俱到卻一樣都不精。
  • H/PJ26型76毫米口徑艦炮性能強悍,海軍戰艦已裝備100門左右!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戰艦已經從當初的追求堅船巨炮,完全轉變為以各種飛彈為核心,不過飛彈的興起並未完全取代艦炮,戰艦艦炮依然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放眼全球,各國驅護艦主艦炮口徑從50毫米-155毫米不等,而我國海軍驅逐艦大多選擇了130毫米艦炮,護衛艦則以76毫米艦炮為主!
  • 055大驅的130mm艦炮厲害,還是最新的155mm卡車炮更強?
    文/山峰055大驅是我國最先進的戰艦,其上搭載的130mm艦炮也肯定是很厲害的,但是最近我國又亮相了一種新型PLC181型155毫米卡車炮。在為我國又有強力裝備而高興的同時,廣大網友又在討論這兩種火炮到底誰更強?
  • 055艦上單管130毫米艦炮威力有多強?超過陸軍一個炮兵營!
    在我國海軍艦艇裝備中,不同類型的戰艦安裝有不同口徑的主炮,其種類多達8種之多,目前最亮眼的兩款主炮當屬055型驅逐艦上的新型130毫米艦炮和正在登陸艦上測試的國產新型電磁炮。圖為我國新型130毫米口徑國產艦炮。
  • 為何只有130毫米口徑以上的炮彈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
    仔細研究各種現役炮彈的最大射程就會發現,幾乎只有130毫米和以上口徑的炮彈,極限射程才能打到40公裡以上。論炮口初速,130毫米口徑的普通加農炮,炮口初速基本在900米每秒,可以直接射擊35公裡到40公裡之外的目標。
  • 漫談艦炮:中國85毫米艦炮 西沙海戰敲掉南越127主炮
    不過,這艘打著「執法」名義的韓國警戒艦,卻配備著強大的武備,搭載著40毫米艦炮與20毫米火神炮。考慮到韓國海警人員在執法時的殘暴態度,曾經用M60機槍、20毫米和40毫米艦炮射擊過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漁船。所以很多中國媒體擔心,韓國人此舉是針對中國漁船,也就不是「杞人憂天」。資料圖:韓國海警船的20毫米艦炮  韓國新型警備艦所採用的20毫米艦炮,估計是「海火神」系統。
  • 二戰蘇聯基洛夫巡洋艦的大刀,海軍假日時,特殊的180口徑艦炮
    前面說到蘇聯海軍68型巡洋艦上長射程的152口徑艦炮,其特點就是長身管大裝藥。但是這並不是蘇聯火炮的製造風格,這種長身管大裝藥的製造風格是法國炮的風格,不過這種製造風格倒是被毛子學去了,這種風格在陸軍的坦克火炮也有體現。
  • 口徑即是正義,中國坦克口徑為何不升級到140毫米?
    大炮是人類攻擊力的最好詮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那個巨艦大炮的時代至今,無論是艦炮還是坦克炮,口徑越大受到的關注度也就會越高,因為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口徑即是正義」。這一觀點至今還在被許多國家堅持,比如俄羅斯即將量產的第四代主戰坦克T-14阿瑪塔,坦克炮的口徑就將升級到152毫米。
  • 蘇聯這款152艦炮,最大射程可達31公裡,可與重巡進行遠距離炮戰
    說到蘇聯艦炮你的第一印象是誰呢?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上那麼射速達90分/分的AK130艦炮?還是蘇聯賣給中國的鞍山級的B-13型130毫米艦炮?但蘇聯有這麼一款艦炮非常特殊,它的射程非常遠,最遠達31.5公裡。
  • 中國76毫米艦炮的大發展,使中國海軍更加強大
    有人看到中國海軍陸戰隊測試了幾十年前的76毫米兩用自動裝填雷達制導艦炮的新版本。海軍版安裝在一輛10x10輪式裝甲車上。2016年,一家中國公司曾提供安裝在6x6卡車上的版本。該炮的有效(瞄準)射程為10公裡,最遠可射擊15公裡。卡車版的CJ26艦炮的後部有兩個液壓千斤頂,在發射前必須展開液壓千斤頂來穩定車輛。船用版不需要這樣,因為它看起來要重得多(超過20噸),雷達和火控系統則增加了幾噸。這種火炮的海軍版有一段有趣的歷史。
  • 「3.14海戰」中的英雄火炮,人民海軍37毫米艦炮,60餘年發展歷程
    一種是502艦裝備的61式雙聯裝37毫米艦炮,另一種則是531艦和556艦裝備的76式雙聯裝37毫米艦炮。或許,這裡可以對中國的37毫米炮進行一下簡單的盤點。61式雙37毫米炮61式雙37毫米艦炮,是在蘇聯B—11M雙37毫米艦炮的基礎上仿製而來的。
  • 055型驅逐艦:C炮位1130近防炮射角,基本不受艦艏130艦炮影響
    正是由於艦載垂直發射裝置和防空飛彈在主戰艦艇上的普及,才讓艦上防空炮的數量銳減,當下一般的主戰艦艇上,僅保留1-2門20mm或30mm等口徑的多管近防炮系統。到了近防炮時代,戰艦上的對空防禦火炮數量大為減少,但近防炮布置陣位和射界,仍然是非常講究的,畢竟戰艦上就那麼1-2門近防炮,倘若射界不夠理想的話,對於攔截並摧毀來襲的反艦飛彈,將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
  • 蘇聯雙管23毫米高射炮,為何被稱為最為經典的一款高射炮?
    高射炮是一種用於攻擊飛機、直升機和飛行器等空中目標的火炮。現在的大口徑高射炮雖然已經逐步被對空飛彈取代,但各國依然裝備有相當數量的小口徑高射炮系統,其中地面防空小霸王:ZU-23-2式高射炮無疑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一款高射炮。
  • 微信濃厚的傳奇色彩,蘇聯戰後第一型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
    此時蘇聯已建成了波羅的海列寧格勒和黑海的尼古拉耶夫兩大造船基地並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造船工人,加之外國先進技術的引進,蘇聯的艦艇建造工作立即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繼高爾基級之後,又一級代號「068工程」,滿載排水量達14000噸的恰巴耶夫級巡洋艦設計完成並在1939年一連開工了5艘。從排水量上看恰巴耶夫級已屬於重巡洋艦,但由於它僅安裝了4座三聯裝152毫米艦炮,所以蘇聯仍將其歸為輕巡洋艦。
  • 飛彈萬能艦炮消亡?對地支援用途廣泛,中國艦炮或將「彎道超車」
    艦炮自誕生以來,就成為艦艇的主要作戰武器,特別是二戰以前,艦炮的口徑和數量決定了艦艇的威懾力,因此當時的艦炮口徑節節攀升,從203毫米到283毫米直至356毫米,最終升級至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的460毫米,達到了艦炮口徑和火力強度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