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買保險是將來的保障,只是保險的門檻很高,如果業務員沒介紹清楚,那保險也沒那麼安全,也許等到要用的時候,理賠就成了不能理賠了,除此之外,保險有時候還會出差錯。
例如購買主險後,再購買附加險,兩種保險的門檻都不一樣,也許在索賠時只有一種的門檻,顯示的是兩種險的索賠總額,此時買保險的人都以為要賠那麼多錢,可保險公司卻不會吃這個虧。
一名男子在浙江遇到了這個問題,患癌症可以索賠60萬,結果到帳30萬,保險公司這樣解釋,我們一起來看看。
就在去年二月,戰先生一家三口買了重疾險,每份價格是10224元,妻子意外患了癌症後,戰先生也慶幸自己提前買了保險,這次沒等他把資料提交上去理賠,保險公司就說可以理賠60萬,後臺顯示也是60萬,這一點,戰先生也表示同意。
不一會兒,戰先生的帳戶就收到了索賠30萬元,但還剩30萬元卻遲遲不到帳,他撥打客服熱線了解情況,客服和他說要去查詢情況反饋,可是戰先生還是掛斷了電話,沒想到幾分鐘後上後臺查看,發現索賠金額已由60萬元變為30萬元。幸運的是,他是有保留證據的,當初查詢理賠款之後,戰先生也是及時保存了截圖,為此他也去保險公司諮詢過理論,對此保險公司解釋說,他也買了附加險,60萬元是附加險和重疾險的總理賠金額,但附加險不在理賠範圍之內。
根據附加險理賠規定,5年後患上同一種疾病才能再賠,因此這30萬元是系統錯誤,對於保險公司的解釋,戰先生也不能理解,為此他也找媒體曝光,在現場操作總管林先生也說有差錯,為此公司願意賠償戰先生5000元。
但是戰先生拒絕了5000元的賠償,要求保險公司按照先前顯示的60萬來賠償,雙方為此正在商討中。
總結
這位客服的操作的確很精彩,客戶是來反映問題的,客服不給解決問題就算了,還把人的後臺數據給改了,這一換誰碰見都不能接受,要麼直接解釋怎麼多出30萬,要麼又給賠30萬,直接私下把數據改了,這樣就敗壞了保險業的聲譽。
但就戰先生的情況而言,想要再拿剩下的30萬難,首先要重視壽險的理賠金額,再看看附加險的理賠門檻,如果真如保險公司所說,只是在操作上出現失誤,戰先生上法庭告不贏保險公司,最終可能連5000元的賠償都拿不到。
每個人都覺得保險公司應該賠償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