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知名作家、兼紀錄片導演祝勇第一部寫故宮的書,但卻因為今年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而有了不同的味道——2020年剛好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祝勇的新書也剛好以此為名:《故宮六百年》。5月25日晚,祝勇帶著它現身線上直播平臺「快手」,用一場當下最流行的直播宣布,自己這個「宮裡人」又要帶著大家去逛故宮了。
《故宮六百年》
祝勇+故宮這個IP也確實號召力不俗,雖說是新書發布會,但人氣絲毫不亞於其他帶貨主播,前後有超過1800萬網友走進直播間圍觀。
作為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祝勇寫的有關故宮的書可以說早已久負盛名。《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風花雪月》等等,均有相當不錯的銷量。相比之下,他最新帶來的這本《故宮六百年》則更像是一個總覽。「我寫這本書的時間剛好和紫禁城建成(所花)的時間是基本一樣的。建紫禁城比較集中建的時間是三年半,從永樂十五年到永樂十八年。我集中寫作也差不多是三年半的時間。」祝勇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書寫故宮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祝勇直言,紫禁城的宏大,「不僅使營造變得不可思議,連表達都是困難的。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祝勇說,即便自己在故宮工作已有近十年時間,因為作品大家也喜歡笑稱自己是「宮裡人」,但在寫作中仍得一邊寫,一邊不斷查詢文獻、檔案和資料。「這本《故宮六百年》其實是從元朝末期一直寫到2020年。」祝勇說,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讀者來說,都是用文字重溫一次紫禁城建成的過程。
25日晚,祝勇(左)首次通過直播的方式發布了自己的新書《故宮六百年》
紫禁城這麼大,《故宮六百年》的體量也超過了700頁,最初是怎麼開始的?在這個問題面前祝勇自己也犯難過,他最終想出的辦法是「用空間帶時間的寫法」。「從午門開始,為什麼從午門開始?」祝勇說,因為遊客到故宮旅遊都是從午門進入,然後走三大殿,然後往兩邊走各個地方,最後由神武門出去。「我這樣寫,通過空間的移動,把六百年的歷史串出來,從午門進去的時候是明朝初年,最後從神武門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所以正好把時間的順序納入到空間的順序當中。」祝勇表示,這個辦法一來自己寫作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通過空間瀏覽,也是對歷史線索有一個瀏覽。「工作時我接待訪客的過程中,就覺得特別需要這樣一本書。大家在讀它的時候,就相當於我帶著你在故宮裡走了一圈了,哪裡發生了什麼事,哪裡有哪些文物,都講得很有條理了。」
說到這裡時,祝勇還專門舉例說,比如大家多少都是有點歷史知識的,或是電視劇裡看到過,知道乾隆、令妃、慈禧、乾隆的母親,也知道一些歷史事件;但大家到了故宮會發覺自己知道的和現場對不上號。「比如我們上學都學過戊戌變法,戊戌變法有四個軍機章京,他們就在軍機處上班。軍機處就是一排小平房,但是很多人從前面經過不知道是這個地方。故宮就是一個歷史的現場,我們要把歷史跟這個現場聯繫起來,這點是特別需要做的。」《故宮六百年》就是做了這個事情。
如果回到昨晚的發布會直播中,還有一個好玩的細節不能不提。參與直播的嘉賓、演員劉曉曄曾在新《還珠格格》中出演大家耳熟能詳的「令妃」,她就在直播時問起祝勇電視劇裡的「令妃和乾隆到底是不是真愛?」對此,祝勇先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皇帝的情感世界很難分析,乾隆不寫日記,實錄官的實錄也只記皇帝的言行,不會問皇帝您在想什麼。」但根據已有的史料分析看,乾隆最愛的一個人應該就是他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富察氏在乾隆還沒當皇帝時就嫁給了他,和乾隆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後因為接連兩個兒子夭折而早逝。但乾隆有很多舉動能證明他對富察氏的感情,比如他跟富察氏一起生活過的重華宮現在紫禁城還有,富察氏用過所有的東西必須擺在原來的地方不能動等等。」祝勇說,乾隆一生共有40多個妃子,雖然真實情感只能猜測,但「我覺得電視劇作為藝術作品,是可以有一個空間去展開大家的理解和猜測的。」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