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天才領袖!

2021-02-13 冷兵器大師

秦孝公 --- 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天才領袖、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

「糾糾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幹,誓不罷休!

老秦人的氣勢,老秦人的血性,老秦人的膽色,可敬可佩,可贊可嘆。

兩千七百年以前,華夏大地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這就是中國文明正源生成的戰國時代。

悠悠歲月,塵封了那個金戈鐵馬,英雄浪漫的時代,留給我們的是古老的歷史斑痕與輝煌,而又沉重的夢想。

公元前361年,年僅21歲的秦孝公正式登基。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於是,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新大秦帝國》裡,秦孝公臨危受命,接掌積弱已久、內外交困的秦國,當時的秦國已是窮國弱邦,危在旦夕。正像秦孝公在《求賢令》中坦誠所書:

秦自穆公稱霸,國勢有成,大業有望。然,其後諸君不賢,厲共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世政昏,內亂頻出,外患交迫,河西盡失,函關易手,秦始由大國而僻處一隅,其後獻公即位,欲圖振興,連年苦戰,飲恨身亡。當此之時,國弱民窮,列國卑秦,不與會盟,切欲分秦滅秦而後快,國恥族恨,莫大於此。本公即位,常思國恥,悲痛於心。

讀了秦公(秦孝公、贏渠梁)告天下之士之秦國《求賢令》以後:

衛鞅:秦國求賢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痛說國恥,歷數先祖四代無能,開曠古先河。其二,求霸業而不求吏治,身處窮弱,竟能做鯤鵬遙望,吞吐八荒,其三,胸襟開闊,敢與權臣分享秦國。公器之心,可昭日月。只此三條,堪稱真心求賢。

百裡遙(秦穆公時百裡奚之六世孫):以公子只見,這求賢令可有瑕疵?

衛鞅:若說不足,只言恢復穆公霸業,其志向遠觀尚小。

百裡遙:大志如何?

衛鞅:變法強秦,為一通天下奠定根基。

百裡遙笑道:天下之大,只有衛軮可正秦公啊。

衛軮:不是正,是輔。

白雪:正人之識,全人之志,天下良輔啊。

百裡遙:天作之合,今日方見。

衛軮:今見求賢令,我意已定。

百裡遙:怎麼?

衛軮:去秦國,一展所學。

衛鞅到秦國以後,不願先行任官,不願例外,象所有的士子一樣,首先遍訪秦國,真正熟悉秦國,準備據實提出策略。

衛鞅說:實不相瞞,此前衛鞅也急於任官做事,可今日在招賢館,領略了秦公氣度胸襟,此念頓消。秦公不為學子浮躁虛榮所動,提出試賢奇策,令我心服。鞅雖學有所長,可對秦國尚無深澈了解,先訪秦後對策,如此大道,鞅若迴避,任職、任事,空談。

景監(時任內史,秦孝公近臣):秦公一片苦心,唯鞅兄一人體察。

衛鞅:知音難求,神交難遇。

衛鞅三個月訪秦,跋山涉水,遍訪秦國,到過山野荒村,與民同宿,走遍了秦國的關隘要塞。

衛鞅策論:

衛鞅: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裡,為天下列強所無。可為何在秦這數百年,卻荒無薄收,人煙稀少?渭水湯湯,在秦無害,可謂天賜佳水,可為何秦據渭水幾百年,卻坐失魚鹽航運之利,府庫財貨日見空空?老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可為何秦國就沒有一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

景監: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啊!

秦孝公擺手示意不要打斷。

衛鞅:守富饒土地而貧窮,擁強悍之民而兵弱,據山川形勝而淪喪,就在於沒有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

何謂綜合國力?人口眾多,農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由此五者,堪稱強國。

而眼下秦國,五無其一。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私鬥成風。

秦孝公: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還是無為啊?(這些都是衛鞅先前提出的試探之法。)

衛鞅:君上。(作揖)君上動若觀火,三道玄談,懼往矣。

秦孝公:渠梁願聞先生新論。

衛鞅: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與前述三道天壤之別。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秦孝公作揖:渠梁願聞強國之道啊。

衛鞅:強國範式不同,魏齊楚三強範式,君上有何評判?

秦孝公:強國範式不同,尚未想過,請先生指教。

衛鞅:魏國範式,甲兵財貨之強;齊國之強,明君吏治之強;楚國範式,山河廣袤之強。而這三強,皆非根本之強,不足效法。

秦孝公:魏齊楚三國之強,還不足以效法?

衛鞅:三強之不足效法原因在於,只強一時,不強長遠。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根本原因,在於三國變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舊,名為法治,實為人治。如此邦國,起伏震蕩不定,無法長期聚集國力而穩定強大。秦國要崛起,便要走根本強大之路。

秦孝公:先生終顯大才本色呀。

衛鞅:國有明君如公,秦國必能起步。

秦孝公:起步最難,渠梁期盼管仲復生啊。

衛鞅笑道:茫茫中國,代代有人才,強國何須借代而生?

景監:管仲強齊半代,先生要強秦於一世,大氣魄呀!

秦孝公:說得有理啊!

衛鞅:君上,這便是衛鞅的強秦九論。(雙手奉上策論)

秦孝公展開策論,細細閱讀,突然抬頭道:車英,取消西巡,轉回櫟陽。

車英(時任衛尉、將軍):舵手調頭,東回櫟陽。

秦孝公再一次作揖:敢請先生,與渠梁一起回宮,一抒胸中塊壘。

衛鞅:君上嘔心瀝血,衛鞅披肝瀝膽。

秦孝公和衛鞅回到櫟陽,不出宮門,長談三天三夜。

秦孝公:先生,強秦九論,字字千鈞哪。

衛鞅:這強秦九論,只是變法大綱 ……

秦孝公:綱舉目張,有此九論,秦國曙光依稀就在眼前哪。

衛鞅:強兵之本,在於激賞。我在商於山村聽到農夫歌謠:有功無賞,有年無成,有荒無救,有田無耕。一個國家,農人勤耕而不能溫飽,兵士立功而不能得爵,民心豈能不散?

秦孝公拍案:贏渠梁決意變法。

秦孝公:請先生承擔大任。

衛鞅:君上,變法越深澈,道路越艱難。

秦孝公:變法何難,先生但講。

衛鞅:有三難:第一,須有一批竭誠擁戴變法得新銳骨幹,居於樞要職位。

秦孝公:起新黜舊,贏渠梁當全力為變法凝聚力量。

衛鞅:第二難,法治不避權貴,宮室宗親違法,與庶民同罪。

秦孝公:六親不認是難,但贏渠梁能做到。

衛鞅:第三難,國君須對變法大臣堅信不疑,不受挑撥,不中離間。

秦孝公沉思。

秦孝公堅定地:為秦國富強,贏渠梁九死無悔,萬難不足以擾亂我心。百年以來,變法強臣死於非命者不知多少,首要之罪,在於國君根基太軟。今日,贏渠梁對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終我一生,絕不負君。

衛鞅作揖: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秦孝公妹妹:熱酒赤心,天地為證。

秦孝公:小妹說得好,來,幹!

若干年以後,經過商鞅的兩次有力的改革舉措,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商鞅變法是先秦最徹底的一場變革,在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為政治制度先進、經濟發達、軍力強盛的強國。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孝公以衛鞅功大封其於商 (今陝西商洛市東南商鎮一帶),故稱商君或商鞅。

秦孝公: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大良造衛鞅之不世功勳,永載秦國史冊。今昭當年之求賢令書信,特封商地十五邑,為衛鞅領地,爵號:商君。

天下卑秦的時代終於結束了,一個經過深徹變法的西部大國,終於浮出水面,成為山東列強如芒在背的強大國家。

公元前338年,壯志未酬的秦孝公贏渠梁逝世,時年46歲。秦孝公,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天才領袖,在大戰連綿的戰國時代,他接手幾乎要被山東列強瓜分的強弱秦國,穩定亂局,發奮雪恥,精誠求賢,奇蹟般地騰挪出將近二十年的非戰歲月,極其成功地在秦國建立起了堅不可摧的戰時法治社會。為秦國崛起,奠定了第一塊基石。為中國文明史立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 End —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歷史劇在豆瓣上的高評分更是不少。大秦帝國系列作品更是極為突出。公元前361年,年僅21歲的秦孝公正式登基。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於是,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新大秦帝國》裡,秦孝公臨危受命,接掌積弱已久、內外交困的秦國,當時的秦國已是窮國弱邦,危在旦夕。
  • 平史 秦孝公嬴渠梁和鄧小平都做了同一件事:韜光養晦
    平史  | 為孤單的歷史平反 點名關注公元前362年秋,黃河西岸的少梁山地,打了一場罕見的惡仗,戰事已經結束,但並未分出勝負,
  • 秦孝公與商鞅
    衛國早期也很強大,一度成為諸侯領袖之一。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孫氏投晉、寧氏被滅之後,衛國又出現了衛莊公蒯聵與衛出公輒父子爭國的事件,國力削減,一度淪為齊國和魏國的戰爭緩衝。商鞅雖是公室,因衛國國力實在弱小,為施展抱負,只能出走。他的第一站,是魏國。商鞅生於公元前395年左右,那一年,效力於魏國的衛國人吳起受到公叔痤的陷害,逃離魏國來到楚國。
  • 傳承奧運 助力中國-天才小領袖萬人長跑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召開之際,為體現奧運的平等、交流精神,天才小領袖教育集團響應安陽市政府「全民健身」的號召,在河南安陽發起「小小奧運健將,天才小領袖萬人長跑」計劃,使奧運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深入人心!
  • 《天才領袖密碼》—— 未來領袖成長之路!
    ▲點擊藍字「阿里加」,關注中國創業者孵化場微信《天才領袖密碼
  • 中國大陸存世建築中極其罕見
    華西協和大學之赫斐院 一個人看到了什麼往往是由他頭腦中已有的知識決定的。華西協和大學之明德學舍 「唐破風」在中國大陸的存世是非常罕見的,經過一系列的調研,截至文章截稿之時,共發現現存還有以下幾處: 上海乍浦路439號。1922年由南潯路搬遷到此的日本日蓮宗本園寺。
  • 大家都以為商鞅李斯「冷酷」,其實真正厲害的角兒是秦孝公
    商鞅,在秦國的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他的功勞可不比李斯、呂不韋小。秦國能一統天下,皆是因為在商鞅那個年代,秦國的國力就已經打好了基礎。他和李斯一樣,是個難得的人才,都崇尚的是法家思想。如果商鞅和李斯一個時代,或許這秦國就沒有李斯什麼事了。
  • 中國足球歷史上的十大流星
    足球歷史,群星璀璨。球迷朋友們,見證過一大批頂級球星的耀眼長青,亦曾見證過無數天才球員的起落沉浮。成功者,始終是少數。在閃光期內表現炸裂的大多數天才球員,最終還是因為角色定位、短板暴露、傷病侵蝕、大時代變動、個人性格等原因,未能真正成長為球隊核心,逐漸淪為消失於球迷視線中的普普眾生。
  • 極其罕見的大自然奇觀,獨一無二,乃至全國罕見的山裂奇觀
    大家好,我是曹曹,今天小編我要帶領大家去看一個極其罕見的大自然奇觀,你一定要問我怎麼個奇,這裡奇特的獨一無二,你肯定還要問怎麼個罕見,那麼小編告訴你這裡可是乃至全國罕見的山裂奇觀,好啦,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們去看看吧。
  • 秦在雍城執政的20位國君(十六)秦孝公變法圖強
    秦孝公,公元前361—公元前338年在位。姓嬴名渠梁,是秦獻公之子,生於櫟陽,成長於雍城。即位後任用商鞅進行卓有成效的封建改革,加速了秦國的發展進程,使秦國很快擺脫弱小貧窮的困境,立足於列國之強,對秦國的社會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贏渠梁在位24年,死後諡號「孝」,史稱秦孝公。
  • 衛鞅三見秦孝公,都講了啥
    一封求賢令,西出函谷關衛鞅原先在魏國相國公叔座家中當中庶子(家臣),公叔座對他很欣賞,病重之際,曾向魏惠王舉薦,由他來繼任相國。但魏惠王覺得此人太年輕,沒有從政經驗,沒有答應。公叔座死後,衛鞅在魏國失去靠山。恰在這時,僻處西隅的秦國有了新的國君。
  • 秦孝公重用商鞅、扭轉國運,為何諡號卻「平」平無奇,「配」不上嗎?
    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秦孝公繼位。因為前幾任的君主,推行政策朝令夕改,所以君王的威信並不高。不論是在朝野之上,還是底層百姓對於詔令,都不敢相信。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秦國的積貧積弱。 1. 徙木立信,商君變法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附」。
  • 立嬴駟為國君,放棄勇敢多智的樗裡疾,秦孝公是怎麼考慮的?
    (《戰國策》)  秦孝公彌留之際,將國君寶座傳給了嬴駟。  樗裡疾英勇善戰,足智多謀  除了嬴駟外,秦孝公還有一個很出色的兒子,樗裡疾。當時的秦國有句諺語「力則任鄙,智則樗裡。」,任鄙是秦國非常有名的大力士,能和任鄙的力氣相比,可見樗裡疾的智謀也非同一般,是個罕見的人才。
  • 阿聯:我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最差領袖。球迷:不
    >阿聯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過:自己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最差的領袖你不是最差,我們反而是最優秀的領袖之一……相反,很多球迷都非常喜歡阿聯、支持他,肯定也有和我一樣的想法,阿聯真不是最差的領袖。反而我覺得阿聯是中國男籃歷史上最優秀的領袖之一。畢竟一名球星能讓所有的球迷都喜歡他,不容易。
  • 大秦帝國第一個王炸組合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
    39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馬上就要步入不惑之年,何況是2000年前的古代,公元前356年,39歲的商鞅終於跨入函谷關,只為秦孝公一紙求賢令。彼時秦國嬴渠梁繼位6年,27歲的秦孝公嬴渠梁苦於老世組族冥頑不靈,嬴渠梁欲強秦處處受阻。通過秦國權臣景藍引薦,商鞅得以於秦孝公嬴渠梁見面。
  • 《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一代霸主秦孝公卻夢斷函谷關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一說秦氏),《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對於秦孝公來說,可以說是秦國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位君主。在秦孝公之前,秦國是戰國七雄中相對較弱的諸侯國。
  • 在歷史上,究竟是誰第一個喊出毛澤東「中國革命的領袖」之語?
    毛澤東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被稱為「中國革命的領袖」? 是1926年12月。 毛澤東時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
  • 真罕見!32歲巴西球星大讚中國足球:他們湧現了超多天才!
    中超聯賽現在還沒又開始,不過,關於中國足球的討論卻始終在世界各地進行,很多人都希望了解現在中國足球的現狀,而外援成為了中外足球交流的橋梁。在近日,1名在中超踢球的巴西球星就接受了巴西媒體「GQ」的專訪,而他在採訪中大力讚揚了中國足球,並言辭果斷地拒絕了巴西的回國邀約,直言會繼續留在前途無量的中國發展!這就是目前效力於山東魯能的32歲後腰莫伊塞斯,這名巴西球星在以500萬歐元的轉會費來到中國後,迅速就成為了中國球迷喜愛的球員,他也在中超賽場獲得了魯能隊場上隊長的榮譽,這似乎都給他帶來了不小的成就感。
  • 秦孝公去世後,秦惠文王為什麼要處死商鞅?原因很簡單
    眾所周知,秦孝公在位期間重用衛鞅(即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鹹陽(今陝西省鹹陽市),建立縣制,開阡陌,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在此基礎上,秦國的國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這無疑為秦始皇嬴政一統六國,建立秦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病重,《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想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
  •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馬未都:我有個罕見收藏,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醫的「寶貝」! 在八十年代之前,我國是禁止民間私自買賣文物的,所有文物都由國家文物商店統一收購,那個時候買賣古董都是偷偷摸摸,沒人敢大張旗鼓,後來禁令解除,收藏也成為了一門聲勢浩大的生意,無數人投身其中,但能夠發財的並不多,馬未都算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