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詩人,溢世的才華,細數歷史長河中那些才高命短的詩人

2021-01-08 老沙侃文化

杜甫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白居易說:「舊話相傳聊自慰,世間七十老人稀。」可見當時能夠活到古稀之年的人實在不多。那些埋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普通大眾,我們無從知曉他們的年齡,但是詩人作為一個能夠流傳後世的特殊群體,大多數還是有據可查的。有人曾經對唐代36位著名詩人(生卒年可考者)的壽命作過統計,得出的結果是平均壽命55.2歲,其中壽命最長者是賀之章85歲,最短壽者是李賀26歲。包括李白、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大多只活了60餘歲。

賀知章

如果說五六十歲算得上正常的話,那麼,40歲以下就是短壽。其實,在古代文學史上,有一大批有著絕世的才華卻英年早逝(當然很多屬於非正常死亡)的詩人,他們像流星划過夜空,燦爛輝煌,卻又瞬間墜落,讓世人扼腕長嘆。他們曇花一現的美麗,成為人們心中最美的記憶。那麼,古代到底有哪些才華橫溢卻又短命的詩人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李白

1、賈誼,33歲。西漢文學家賈誼,雖然沒有詩篇傳世,但那不是一個盛產詩詞的時代,而且他在散文和賦的寫作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他的代表作《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

賈誼

2、曹植,40歲。曹植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由於長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壓抑和打擊,曹植在40歲就鬱鬱而終。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3、王勃,26歲。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通」。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年僅26歲。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李賀,27歲。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有「詩鬼」之稱,是與杜甫、李白、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李商隱並稱「詩家三李」,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憑箜篌引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露腳斜飛溼寒兔

5、劉希夷,29歲。唐朝詩人。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其名作《代悲白頭翁》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為已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

代悲白頭翁(節選)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年年歲歲花相似

6、林傑,16歲。唐代詩人。自幼聰慧過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六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乞巧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乞巧

7、魚玄機,女,26歲,晚唐詩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與文學家溫庭筠為忘年交,唱和甚多。後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魚玄機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於《全唐詩》。

江陵愁望寄子安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憶君心似西江水

8、王令,28歲。北宋詩人。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王令是北宋的奇少年,詩文可以和韓愈、孟浩然相比。他的天象算術也超凡,以學術名滿天下。但他的詩文裡卻總有一種含恨、壓抑的感情。文句之間常常是哀傷飲泣。王令死時僅28歲。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送春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子規半夜猶啼血

9、高啟,39歲。元末明初詩人,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明洪武年間,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虎踞龍盤」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被朱元璋一聲令下施行腰斬酷刑。

客中憶二女

高啟

每憶門前兩候歸,客中長夜夢魂飛。

料應此際猶依母,燈下看縫寄我衣。

燈下看縫寄我衣

10、夏完淳,17歲。南明愛國志士和詩人,民族英雄。天資聰穎,5歲讀經史,7歲能詩文,9歲寫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稱。清順治二年,清兵下江南,完淳隨父、師在松江起義抗清。失敗被俘後,慷慨赴死。夏完淳短暫的一生中,著有賦12篇,各體詩337首。

別雲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今日又南冠

11、徐禎卿,33歲。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在文學流派上,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和王廷相併成為「前七子」。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學批判著作《談藝錄》。明正德六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為四才子中最早過世和享壽最短的。

偶見

徐禎卿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又斜。

可奈王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深山曲路見桃花

12、葉小鸞,女,16歲。明代吳江人,三歲能口誦唐詩過萬,十歲即能填出膾炙人口的詩詞,因懼嫁憂思成疾,婚前五日鬱郁而卒,年僅16歲,存世詩詞仍有一百餘首。

虞美人看花

葉小鸞

闌幹曲護閒庭小,猶恐春寒悄。隔牆影繞一枝紅,卻是杏花消瘦、舊東風。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渾難問。只知婀娜共爭妍,不道有人為伊、惜流年。

海棠睡去梨花褪

13、納蘭性德,31歲。清朝初年著名詞人,被後人譽為「清初第一詞手」。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卻不行與康熙二十四年溘然而逝,年僅31歲。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人生若如初見

14、黃景仁,35歲。清代詩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著有《兩當軒全集》。

綺懷十六首之十五

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幾回花下坐吹簫

15、賀雙卿,女,20歲, 清代詩人。雙卿自幼天資聰穎,靈慧超人,七歲時就開始獨自一人跑到離家不遠的書館聽先生講課,十餘歲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紅。長到二八歲時,容貌秀美絕倫,令人「驚為神女」。後人尊其為「清代第一女詞人」。因婚姻不幸,婆婆虐待,一代才女賀雙卿20歲時就含恨離世。

望江南

賀雙卿

春不見,尋過野橋西。染夢淡紅欺粉蝶,鎖愁濃綠騙黃鸝。幽恨莫重提。

人不見,相見是還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無淚可沾衣。山遠夕陽低。

除了以上15位才華橫溢的短命詩人,你還知道哪些?交流一下吧!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細數電競詩人——王多多金句及出處
    相信玩英雄聯盟的玩家都知道這麼個高材生,從被大家誤解,到令眾人心悅誠服,出口成章,又恰逢其會,那就是電競詩人——王多多。接下來就是我們來細數他的金句及出處吧1.我勸雷公重抖擻,魑魅魍魎哪裡走。這句話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出自《隋唐演義》第五回,讓大家不禁嘆服他的才華。其實,會用詩詞並不是難事,但是會將詩詞用的恰到好處,每每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本事了,也希望王多多越做越好,給大家帶來更好更多的金句和解說。
  • 許穆夫人:最早的愛國英雄、女詩人,歷史以這樣的方式記住她
    那是一個唱著風雅頌、從悠悠歷史長河中走出來的一位出奇的女子,她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字的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愛國女詩人。她就是許穆夫人——詩經中《鄘風·載馳》、《衛風·竹竿》、《邶風·泉水》的作者。
  • 宋之問:詩人中的敗類
    一、從「近鄉情怯」說起——我們都被詩人騙了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一首廣為傳頌的唐詩,如果單獨看這首詩,我們會被詩中遊子近鄉情怯的心情打動,特別是有過離家多年經歷的人。當你久居他鄉和家鄉不通音信,某一天將要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難道不正是詩中那種既喜且怯的複雜心情嗎?
  •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人,美豔無雙才華卓越:會寫詩的人多厲害
    她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灑脫潑辣、爽利乾脆,美豔無雙、才華卓越,卻身世悽涼,半生飄零。我們都知道唐宋時期,詩詞達到了頂峰,有很多著名的詩人都出自唐朝,比如我們熟知李白、杜甫、 白居易、王維,他們四個齊名,被後人稱為「唐代四大詩人」,但其實在唐代,也有很多跟他們四位一樣有才華的女詩人,只因身為女人,空有一身才情,卻鮮為後人所知。
  • 二流詩人寫一流詩句,被晏幾道引入詞中爆火,原作卻始終無人問津
    在宋詞的風花雪月中,怎能少得了「二晏」?晏殊之詞以珠圓玉潤著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讓他的細膩情感震撼千古。而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本《小山詞》讓他的情思與才華齊飛,大宋詞壇為之一震。晏幾道的代表作《臨江仙》更是被文人墨客給予高度評價,想必詩詞愛好者們對這首詞都不陌生,此詞將晏幾道深婉精美的藝術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情至真,雕琢之細,實乃佳作。
  • 古代詩人的那些綽號
    取詩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詞為綽號,如宋人許秋史有「人在子規聲裡瘦,落花幾點春寒驟」的詩句,為詩友陸來莊、沈夢塘所嘆賞,稱他為「許子規」;如唐代趙嘏在描述邊塞凌晨景色時,有「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的詩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嘆,稱之為「趙倚樓」;據清代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兩三點雨逢寒食,廿四番風到杏花」的詩句
  • 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以影像重現歷史,追溯詩人的悲歡與無奈
    人的命運常是如此難以捉摸,幸好還有一些有心人,以影像記錄,讓這些曾在時間長河中湮沒罕為人知的歷史與創作,得以重現大銀幕,為後代的人們保存珍貴的紀錄。《海的彼端》是由導演黃胤毓執導,透過高齡88歲玉木婆婆一家人返臺之旅,回溯20世紀初,那群當年因歷史命運的捉弄,被迫遠離故鄉臺灣多年的遊子,之後在命運的捉弄與歷史的遺忘下,逐漸在日本衝繩八重山諸島漸當地落地生根,過程中卻飽受日本排華、臺灣退出聯合國等歷史事件的衝擊。
  • 宋之問: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
    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文稿丨仲秋「木蘭書香」主編
  • 唐朝極具才華的女詩人,魚玄機十首豪放詩,這句千古名句太深刻了
    唐朝詩人裡不乏才華卓越的女詩人,其中魚玄機就是最特別的一個。她有才華,天資超群,美貌動人,身上還有傳奇的故事,每次提到魚玄機都會找到不同的話題。那句千古名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便出自魚玄機之手。
  • 此二人是唐朝著名詩人,都留下了千古絕唱,為何命運竟如此不同?
    一首是被譽為七絕壓卷之作的《涼州詞》,其作者是盛唐著名詩人王之渙;一首是中唐詩人李賀的《致酒行》,其中的「雄雞一聲天下白」一鳴驚人,詩人描繪的景象激起了無數後人的豪情。不同於那些義薄雲天的巨星級詩人,王李二人在詩歌鼎盛的大唐時代,只能算是著名的詩人。他們存世的詩歌十分有限,卻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 湖南草根詩人——漂泊詩人慾圓三十多年前的夙願
    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語中的,悉數三湘大地,文起田壟者,竊以為,漂泊詩人——黃春明當屬箇中翹楚者。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的春回大地。我和春明,還有當年很多的文朋詩友,就相識於這個詩歌的黃金年代。那時的詩歌風起雲湧,朦朧詩、自由體、格律詩等等不一而足,稱得上當時的百花齊放。那時的春明,年輕、瀟灑、才華橫溢。
  • ——中國歷史上那些感天動地的詩人和詩句
    一、史上寓意深、成就高、影響久遠的詩作多誕生於國難之時中國歷史上固然出現過太多著名詩人和佳作,然而縱觀詩詞發展史,我們必須說,那些具有家國情懷民族大義、能發蒙啟蔽發人深省的「國難」之作,更能流芳百世為世人代代傳唱。「國難」既是創作的背景,亦是創作的依託。
  • 詩壇知己:邊塞詩人圈
    有關詩人友情的趣談中,「旗亭畫壁」這個故事很是有名。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盛唐大名鼎鼎的「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有一天,這三個年輕人在一處酒家喝酒小聚,聽到外面有梨園女子唱歌,於是打算「一決高下」,看誰的詩被唱得最多。很快,幾位歌女分別唱了王昌齡的兩首詩和高適的一首詩,這二人在旗亭——也就是酒家的牆壁上,畫了記號。
  • 古代詩人生存狀態:千古詩人半餓殍
    但李白這樣的詩人,畢竟是少數。千古詩人半餓殍,古往今來的詩人們常常一邊數著米缸裡僅剩的幾顆米,一邊隨口吟哦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挨餓,是一個詩人的基本修養。廟堂裡容不下自由的靈魂,江湖中放不下飢餓的肉身。
  • 詩人樣本||金牌詩人:歐陽健子《傾聽端午的民風》(組詩)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三十多年中斷斷續續寫作,發表詩歌等千餘首(篇),獲獎和入選書籍數十次,著有詩集《家園》。詩觀:詩歌是人類的眼睛和靈魂,是一個人內心的湖泊和明月。只有詩歌能照亮大地,洗淨天空。選擇了一條江河之水而將無窮無盡的《天問》連同楚國的那輪半圓明月留在民間我每次路過鄉下水岸看到大片的蘆葦   菖蒲和艾葉就要親手割下一把仔細端詳這些生長在民間的普通植物只有它們才把根系深深扎進百姓的疾苦只有它們才頭頂著一塊青天白雲         (
  • 才華與美人:古代詩人泡妞近代文人撩妹現代教授出軌,發展與流行
    一、古代詩人泡妞這個世界男人有才華,就有資本,女人有姿色就有前程,從古到今,才子一直配佳人,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男人與女人,文學作品創作靈感,基本都是源於愛情。風流才子、歷史佳話一直代代流傳。最後一句中的「惱」是「引逗,撩撥」之意。2、泡妞的技術篇:如果說描寫妞的作品各有千秋,但是能稱得上千秋萬代的泡妞藝術精品,那只能說白居易的《琵琶行》,場面宏大,情景複雜的描寫了詩人對一個藝妓的理解和同情。這篇泡妞的經典詩篇堪稱後人無人能及的登峰造極水準。
  • 荷馬:詩人還是學者
    學者和詩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學者可以是詩人這毫無疑問,但詩人則不一定就是學者啊,什麼是詩人,言下只指寫詩的人,泛指在詩歌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寫詩的人;學者則是指具有一定學識水平,能在相關領域表達思想,提出見解,引領社會文化潮流的人,或指求學的人(追求學問的人),即專門從事某種學術研究的人,有時亦稱「專家」,指能在自己領域做出相應成就的人。
  • 李益與霍小玉,多情詩人薄倖郎,哪個才是真正的他?
    李益,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之一,享年八十餘歲。細數唐朝詩人,慧極必傷,詩人多命短,平均壽命不過30歲,神童王勃只活了27歲,詩鬼李賀也是27歲,李商隱46歲,孟浩然52歲,杜甫59歲,王維61歲,李白62歲,唐代最長壽詩人賀知章85歲,縱觀李益漫漫人生路,他的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為有名,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然唐人蔣防的傳奇小說《霍小玉傳》中記載了李益負心薄倖,辜負妓女霍小玉的故事,幸與不幸,是真是假,猶未可知。
  • 中國三位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悠悠歷史長河中,你最喜歡的浪漫主義詩人有哪些呢?我細細數來,由此三位可以說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頂尖的浪漫主義詩人,後人唯有高山仰止望洋興嘆。按著時間來看,第一位戰國末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說起屈原大家都不陌生,端午節是他用高尚愛國情操,投身汨羅江為我們迎來三天假期。
  • 亞洲詩人黑文首獲 asia-africa-europag國際藝術詩獎
    asia-africa-europag國際文化交流獎評委會授予亞洲詩人黑文理由如下(現轉譯如下):(來自亞洲的中國詩人黑文憑藉個人多層面的藝術修養以及優秀的藝術才華,成就了她在詩壇中無可替代的藝術獨特性;她的詩歌及她的人生經歷延展了她在詩歌藝術上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