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之,拳架與呼吸如何完美配合,腹式逆呼吸法說明

2020-11-12 包包太極

太極拳是一種「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以身運手」的運動。實際訓練中對呼吸的要求應該是一種自然地腹式呼吸,而不是刻意的用意念指導。

初學者也不能盲目的去追求。

新人如果刻意在拳架中配合呼吸,注意力就會受影響。導致動作呆滯不連貫。行拳追求的是一氣呵成。應該在動作自然的熟能生巧以後無意識的呼吸跟動作配合。


建議初學者剛開始別考慮呼吸問題,這個時期是屬於在「招熟」的階段,為了動作不呆滯以自然的呼吸為主。建議先把動作記下來,再通過1-3年的沉澱,待招熟之後再慢慢地體悟這個要求。
聽過老前輩講過:「太極拳是武術與氣功的結合,太極拳採用的呼吸方式就是氣功裡面的《吐納 》法」。

後來在走架過程中細細品味,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不一樣的是氣功「一呼一吸」可以長達一分鐘;太極拳的呼極則要在行拳走架中配合動作的開合,快慢,蓄髮。



太極拳是有氧運動,它的「健身、養生」屬性,非常受大眾的歡迎,因此不管是在武術界、民間、門派,還是哪種形式的太極拳主張的都是以「腹式呼吸」為主。

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的區別
腹式呼吸:利用橫膈膜肌的升降來帶動呼吸,過程中會明顯的使腹部鼓蕩。
胸式呼吸:是由胸部的開合起伏來帶動呼吸。
不管是哪種呼吸都是肺部呼吸。


太極拳以腰為主宰比較重視「氣沉丹田」,而腹式呼吸能夠明顯的使丹田穴位突起,採用腹式呼吸容易促使氣沉丹田。
腹式呼吸又分兩種方式:

1. 自然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的過程中腹部自然的鼓起,並逐漸地做到:深、長、細、勻狀態,術語上稱「氣沉丹田」。

腹式呼吸有利於氣血下行,因此可以促進下盤的穩固。也由於腹部鼓脹加上胸部的擴張使大量的氧氣存在於肺部與腹部,增加了肺的吸氧量,使有氧運動呼吸循環更加及時,因此腹式呼吸對於初學太極拳的人比較適宜。
2.逆式呼吸
這種呼吸又稱「逆腹式呼吸」,一般是在行拳走架的時候,腹部的肌肉收縮配合太極拳的以腰帶手。逆腹式呼吸特點是吸氣的時候小腹會收縮,呼氣的時候小腹會向外鼓出。因此與腹式呼吸剛好是相反的,這一點初學者很容易混淆。


注意:

由於逆腹式呼吸在吸氣的時候橫膈膜肌上升。會使肋底部橫膈膜肌提起,肺組織就不得不向4周擴張,以保證更多的空氣進入肺部。
這種呼吸是需要習練者有一定的基礎的。
建議:最好在練拳三五年以後學習
原因:防止橫膈膜肌因為呼吸不當而受損。



腹式呼吸的方法:
舌頂上顎,提肛,用鼻子吸氣;呼氣的時候氣流沿舌兩邊呼出。自然的吸氣,自然的呼出,過程絕對不能憋氣,不然產生岔氣,否則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就不好了。
所以習練過程任何有關呼吸節奏的都要格外的注意。

太極拳的逆複式呼吸要求先從丹田吸到命門,再由命門傳導到背脊。注意含胸,為了讓氣順利的到達背脊,呼氣的時候從任脈下來,再分流:往手走,往丹田再往腳走。

「如果按摩,針灸是通過外部穴位打通經絡;太極拳就是通過內氣的撫摸,從內部打通經絡」。所以「呼吸吐納」在養生上是非常重視的。


研究氣與力的關係:「吸氣的時候力量較小」「呼氣的時候力量較大」「閉氣的時候力量最大」。

太極拳發力時的呼氣,外氣呼出恰好是內氣達到四捎的時候。所以拳配合發力時呼氣力量最大。

注意:新人在習練太極拳時,由於習慣導致發力不當。沒有掌握節奏會導致憋氣。

雖然我們提倡自然呼吸為主,行拳後期招熟之後為更上一層樓,一定會形成逆腹式呼吸。初學者在架熟之後也一定會經歷「無意識」到「有意識」,再到「無意意」的過程。


針對第二個「有意思」的階段,呼吸配合動作的規律參考如下:

蓄吸發呼
合吸開呼
虛吸實呼
升吸降呼
退吸進呼


遵循以上幾點規律,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很好地讓呼吸配合拳架的動作。

實際行拳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動作不可能完全按照這個節奏來,遇到有的式子動作較長,較短或較慢。一次呼吸可能不是很舒暢或節奏跟不上,此時我們可以再加一個「小呼吸」。

動作在創編的時候是從「攻防含義」,套路的「間架結構多」角度出發,強行地把呼吸和動作配合在一起,反而會造成呼吸不順暢,動作散亂,

總之呼吸要自然,要以動作協調為原則。



有人提議呼吸的時候配合提肛,目的是收縮肛門的「括約肌」。但是這個多用於道家養生站樁的時候,是一種閉氣的形式。

但是不建議初學太極拳習練者去用,以免初學者弄巧成拙產生憋氣現象。
最後建議打太極拳就穿太極服
一是對太極文化的尊重;二是穿太極服寬鬆,能夠保持氣血的流暢,沒有腰帶的束縛也不會影響腹式呼吸的質量。


練習呼吸就是練習肺部的功能,中醫認為肺主納氣主肅降。

肺朝百脈,對肺部的練習可以有效地增強臟腑功能。另外肺可以帶動橫膈膜肌上下蠕動,有效地按摩內臟,提升臟腑的功能。

在行拳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肺部呼吸的暢通。不能出現橫氣填胸,否則會出現胸悶氣短,阻礙氣血運行。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的自然腹式呼吸
    人的呼吸方式有兩種:一是腹式呼吸,二是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主要著力部位在腹部,先是橫膈膜下降,腹壁外脹造成胸磨護"大,外界空氣便壓入肺內而完成吸氣。腹壁松回原位,橫膈膜地回升,於是肺內貯氣便被壓出體外而完成呼氣。
  • 全面解讀太極拳「呼吸」那些事
    顧留馨陳式太極拳的拳勢呼吸採用腹式逆呼吸法無論哪種腹式呼吸都要注意:吸氣蓄勁是意在蓄神,在氣則僵;呼氣開勁意在松淨,在氣則滯。勉強配合呼吸,就會感到胸悶、憋氣、勢僵,甚至出偏差,此謂氣能養人也能害人;待動作純熟,則要回歸本源,向如何忘掉呼吸去努力,「呼吸法的極意是如何忘卻呼吸」方能步入純以意行,應物自然的高級境界。總之,以松靜悠揚自然的腹式呼吸最為理想。
  • 太極拳最好的呼吸方法就是「忘掉呼吸」
    所以逆腹式呼吸法是達到技擊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故在練拳架,或通過一些練功方法增強這方面的內功訓練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在實際練功中,逆腹式呼吸和順腹式呼吸宜交替使用,方能增強補益。前面所舉的例子,也包含了太極拳呼吸與開合的基本關係,它一般的運動規律是「開呼合吸」和「降呼升吸,沉呼提吸」。就是說在開、實、落、發等勁勢時為呼;合、虛、起、蓄等勁勢時為吸。這種配合關係實際上是人們運動的一種順勢的、自然的現象,只是太極拳將它引導化而提升為理論。
  • 你真的會呼吸嗎?瑜伽腹式呼吸法與肋間呼吸法,配合動作更加高效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呼吸在瑜伽練習中的具體運用,眾所周知,瑜伽健身是一項比較靈活的運動,這其中既有高強度、嚴要求的動作,同時也有舒緩的、簡易的體式,我們練習時也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千萬不要揠苗助長,最後往往會適得其反,當然我所說的是針對絕大多數人,置於身體素質超群的一小部分練習者,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動作
  • 寧靜同款「腹式呼吸法」
    近來,因為腹式呼吸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知道,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練習腹式呼吸。但對於腹式呼吸,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腹式呼吸的好處要大過正常的呼吸方法呢?圖片來源:拍信。1、腹式呼吸都有哪些好處?而肺部的舒張以及壓縮,都可以把血液往心臟輸送,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刺激了心臟,鍛鍊了心功能,總之腹式呼吸對於心肺都有很好的鍛鍊效果。圖片來源:拍信。
  • 太極拳動作如何配合呼吸?先做到松靜吧
    太極拳,歷來以特有的養生效果深受人們青睞。其中,動作與呼吸的配合,引動氣血流暢運行是其產生效果的緣由之一。呼吸配合好了,都有哪些效果呢?網上很多講太極拳與呼吸的內容,有說自然呼吸的,也有說順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的,還有人說是胸腹式呼吸的,這些都沒問題,前提是要明白你處在什麼階段。
  • 拳理|解讀「橫氣填胸」
    逆式呼吸中的丹田指下丹田--氣海穴,在肚臍下10釐米,正是以肚臍為中心的下腹部的中間。肚臍古稱黃庭,屬五行之中的「土」;肚臍後兩側為腎,腎是發氣之源。太極拳以腰為主宰,逆式呼吸是以肚臍(黃庭)為中心,將腎產生的氣沉於丹田,通過意念呼吸在肚臍(黃庭)周圍(上腹部下腹部)運轉、滾動,這就是太極拳練到一定水平時的「丹田內轉」。
  • 太極拳呼吸的方法及建議·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系列03
    在練習太極拳時,我們常用的呼吸方法有四種,包括:自然呼吸、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和發聲呼吸。太極拳的呼吸特點是均勻、緩慢和深長,這個特點有利於對人體內臟系統的鍛鍊和養護。但是,發聲呼吸略有不同,它的呼氣要求短促有力,常發&34;的聲音,多用於配合太極拳中快速發力的動作使用,例如:掩手肱捶。
  • 太極拳家如何爆發丹田之力?
    這種氣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與氣功療法的逆呼吸相同,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太極拳架式。在陳家溝太極拳的發勁動作中,僅在單掌雙掌或單拳前擊時才配合呼氣,使橫膈膜下降,腹內輕輕做下沉動作;而在整套動作過程中。特別是在一呼一吸的時候,氣在腹內會做向左或者向右不等的弧形動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配合臂和腿左右等的纏絲勁。這種腹式呼吸法我們可以稱作丹田內轉法。
  • 戴口罩呼吸不順暢?專家教你「腹式呼吸法」
    昨天,市急救醫療中心急診部護士董理和吳豪傑,介紹了能緩解呼吸困難、輔助呼吸系統後期康復的「腹式呼吸法」。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也有效果今年5月,市急救中心急診部接收了一位58歲的患者汪阿姨,當時患者情況比較危急,進了急診重症監護室,還上了有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 五形拳呼吸法
    喘相呼吸,阻滯不暢,氣不從心;氣相呼吸,節律不合,呼吸粗糙(名:氣呼吸法);風相呼吸,短促有力,緊而氣和,節奏分明,氣出入鼻孔似擠如噴,並帶動風聲(名:風呼吸法);息相呼吸、緩慢深長,均勻柔和,無聲無息(名:息呼吸法);真相呼吸,潛於拳內,拳無拳,意無意,無意無息,內氣相隨,「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
  • 顧留馨大師論腹式逆呼吸
    顧留馨1.腹式逆呼吸陳式太極拳的拳勢呼吸採用腹式逆呼吸法。手的逆纏是手內旋(掌心由外向內翻,逆著時鐘方向),意氣貫注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拇指。順纏、逆纏,始終「擁勁」(似柔非柔、似剛非剛的勁)不丟。洪均生同學有句雲「太極是棚勁,動作走螺旋」,概括地突出了太極拳練法上、技術上的特點。
  • 呼吸方法不對竟然傷身體 如何練習腹式呼吸
    古語有云,「氣者音之帥也」,沒有氣息,聲帶就不能顫動發聲,而只是聲帶發出聲音是不夠的。嗓音之所以富於彈性、耐久,和源源不斷地供給聲帶的氣流有直接關係。人的呼吸類型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聯合呼吸。古代聲樂理論中,有「氣動則聲發」的描述。
  • 修習太極拳應該如何呼吸?談談正身調息之法
    呼吸不可謂不重要,練拳修行,多少毛病是出在呼吸上。修行的病難治。呼吸不對,拳就錯了,由此傷肺得病——練太極拳本來是為了強身健體,養生治病,怎麼反而練出來一身病?都知道太極拳十年不出門,出東西慢,因為太極拳合了道,是個精細拳,慢工出細活,證道難登天。太極拳的呼吸,第一步從正身開始。
  • 什麼是腹式呼吸
    核心提示:瑜伽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經常練習瑜伽不僅可以減肥,而且還可以讓你更加有氣質,腹式呼吸法是瑜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種呼吸方法。因此,大家一定要學會腹式呼吸,那麼,什麼是腹式呼吸?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內家拳神秘的呼吸吐納功夫詳細練法
    有不少的人,主張練太極拳時採取所謂腹式逆呼吸法,即緩緩深吸氣時,臍下小腹逐漸內收;緩緩呼氣,則小腹逐漸外突。一些練太極拳的人和太極拳著作中,錯誤地形容這種逆呼吸為&39;吸氣時小腹內收、膈肌上升,而在呼氣時,膈肌下降』的提法,是不符合解剖生理的。僅僅是一種錯誤的感覺而已。
  • 太極拳「呼吸與動作」的關係 其實就是丹田的秘密 通俗易懂
    太極拳呼吸配合動作,是學習太極拳過程中比較難理解的。因網友要求,今天來講一講呼吸如何配合動作。這個還真不好講,所以下面我試著講,講不好請網友們見諒。這個呼吸問題,最矛盾的就是:「太極拳既要講究呼吸配合動作,但又不能強硬的把它們組合在一起」。
  • 腹式呼吸法(收藏)
    不僅僅是跑步,很多人在瑜伽初學的階段,也都會遇到很多障礙,而最大的障礙就是呼吸。腹式呼吸運用不好,呼吸和身體運動配合不上。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講解一下腹式呼吸。一、首先我們為什麼要改變呼吸方式去使用腹式呼吸?
  • 太極明理篇之太極拳的呼吸
    太極拳的呼吸有三種:肺呼吸、丹田呼吸、拳勢(體)呼吸。太極拳初學者,一提呼吸,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肺呼吸。行拳時,肢體動作合,則肺部吸,肢體動作開,則肺部呼。筆者在高中時期曾自學太極拳,動作開合配合肺部呼吸。當時感覺也很好,習練日久,卻坐了病。一旦打拳就像得了哮喘一樣,無奈只好放下太極。拜師後,我曾就這個問題請教師傅。師傅要我忘記呼吸,一切純任自然。以後打拳就沒有再犯哮喘。
  • 太極拳的呼吸鍛鍊,不要忽視橫膈膜的活動
    養吾浩然」之氣。(二)腹部呼吸: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在仰臥的時候,呼吸時腹部的一高一低起伏。有時大聲嘆氣,抽口冷氣,都能使腹部突然地起伏。(三)胸腹呼吸,即胸、腹同時呼吸。此種呼吸在靜坐時,精神貫注時,在酒後或思索問題的時候,只要略加注意,都能感覺到胸與腹同時的起伏。第一種胸呼吸在少年時代可以鍛鍊,因為肋骨與劍骨之間的脆骨伸縮性大,可因鍛鍊而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