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職稱和職工的工資收入是掛鈎在一起的:職稱越高的人,其工資收入越豐富。我們以教師為例:副高職稱的老師,其工資待遇可以比其他普通中級教師要高上一兩千塊甚至更多。
在教育領域,不少老師為了評上更高一級的職稱幾乎耗盡了「洪荒之力」。那麼對於教師而言,教師職稱該怎麼考取?難度大不大?作為一線教師,接下去我用這篇文章來為你解惑。
作為從教18年的教師,我在即將評中級職稱方面,已經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單單參加職稱考試,我就考了整整3次:第一次是在2013年,第二次是在2016年,第三次是2019年,也就是去年。這三次考試,我都順利過關。
為什麼職稱考試要考3次呢?很簡單,在我們這邊,職稱考試的成績是有著傳說中的「有效期」的——只要3年過去,這一張職稱考試的證書就過期了,相當於作廢了。換言之,你必須在獲得職稱證書的有效期範圍內參與職稱評選。
如何考取職稱?這個問題換一種說法應該是:如何在職稱考試中脫穎而出?
你必須對教育學、心理學較為熟悉。
在職稱考試當中,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以及理論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內容考得特別多。所以你如果想要參加職稱考試的話,那麼一定要對教育學和心理學這兩門功課提高思想上的重視,一有空就捧出來瞧一瞧、看一看、背一背,在考前做好相關的複習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學、心理學中相配套的案例比較重要,參加職稱考試的老師可以在這個方面多留個心眼。
你必須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所規範的具體內容了如指掌。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不僅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還包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終身學習。這6個詞24個字,你在參加教師職稱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爛熟於胸,同時對這6個概念要有深入性的了解,比如在具體的案例中,你能把其中某一個概念運用其中,那麼你在職稱考試中就多了一份勝算。
你必須嫻熟掌握所任教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如果你是小學語文教師,那麼你參加的職稱考試就是小學語文某一個級別的職稱考試,在考試當中,會有大篇幅的題目是屬於你這個學科相關的內容。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參加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考試的時候,試卷中會出現一些課文片段,然後你可以設計相關的教學設計。而職稱考試的最後一題,則是考驗你的文字功底——給你一段閱讀材料或者給你一個題目讓你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這是職稱考試所有分數中的重頭戲。所以說,想要順利通過職稱考試,個人的學科業務素質一定要儘可能嫻熟一些。
當然,職稱考試過關之後,你還要有職稱評聘的職數(名額),同時還要有相應等級及篇數的論文,以及參加一定層次的教研活動(要有一整套的優質課、公開課或者觀摩課的開課材料,學科課題研究要積極參與,過程性材料和證書必須具備),而不同地區評職稱所需要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可以根據相關地區的要求提供相應的職稱評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