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 隨《詩經》一起去採野菜吧

2021-02-08 浙江在線

2016-03-15 06:18

初春,走在林間小路或湖邊的野地裡,掠過眼角的野菜是否會讓你想起《詩經》裡的字句?春風拂煦,春草離離,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這樣的時光,在郊野、山林採摘野菜,是怎樣的一種的享受呀!

西周春秋時代,由於肉類和糧食的匱乏,當時的人民尤其是下層民眾不得不依賴蔬菜來彌補糧食的不足。

見於《詩經》的蔬菜有:荇菜、卷耳、芣苢、蕨、薇、蘋、藻、苓、荑、唐、芄蘭、諼草、蓷、荼、薺、莫、苦、葑、苕、苴、蘋、萊、芑、蓫、葍、堇。

讓我們一起看看《詩經》中被反覆吟誦千年的野菜到底長啥樣吧。

荇菜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周南·關雎》

詩中被反覆詠嘆的「荇菜」,在江南很是常見。

荇菜屬淺水性植物。莖細長柔軟而多分枝,匍匐生長,節上生根,漂浮於水面或生於泥土中。葉片形似睡蓮,小巧別致,鮮黃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長,是點綴水景的佳品。

根莖可供食用,可煮湯,柔軟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蓴菜

思樂泮水,薄採其茆。

魯侯戾止,在泮飲酒。

既飲旨酒,永錫難老。

順彼長道,屈此群醜。

——《魯頌·泮水》

蓴菜是一種水生植物,葉深綠,葉背紫褐色,花暗紫色。古籍中有茆、水葵、鳧葵、馬蹄草等別名,明朝屬於朝廷貢品。

晉吳人張翰甚是可愛,為官洛陽,秋風乍起,思念起家鄉的蓴鱸來,竟然掛靴而歸。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

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小雅·採薇》

詩中的「薇」,通稱「巢菜」、「大巢菜」、「野豌豆」。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結莢果,中有種子五六粒,可食。嫩莖和葉可做蔬菜。

芣苡

採採芣苡,薄言採之。

採採芣苡,薄言有之。

採採芣苡,薄言掇之。

採採芣苡,薄言捋之。

採採芣苡,薄言袺之。

採採芣苡,薄言擷之。

——《國風·周南·芣苡》

芣苡[fú yǐ]也作芣苢,就是車前草。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葉緣有不規則波狀淺齒,種子近橢圓形,黑褐色,多生長在山野、路旁、池塘等,果實、全草皆可入藥。

諼草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衛風· 伯兮》

諼[xuān]草即萱草,亦稱忘憂草,俗稱黃花菜,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花葶長短不一,花梗較短,花多朵,花被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蒴果鈍三稜狀橢圓形。

在古代,萱草也是母親的代稱。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國風·周南·漢廣》

蔞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水邊、河灘上,野生蔞蒿莖是紫紅色,有清香。

目前,江南地區栽培的主要品種有小葉青梗蒿、柳葉青梗蒿、小葉紅梗蒿,其中以柳葉青梗蒿品質最好。蔞蒿的嫩莖葉可涼拌、炒食。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小雅·鹿鳴》

芩[qín]也是蒿類,葉對生,花淡紫色,或帶青白色,根長大,色深黃,可入藥。大家熟悉的應該是黃芩。

於以採蘩,於沼於沚;

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採蘩,於澗之中;

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周南·採蘩》

蘩[fán]即「白蒿」,葉為綠色,呈羽狀深裂,邊緣有粗鈍鋸齒,嫩苗可食,古代曾用作祭品。

蕨菜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採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召南·草蟲》

蕨菜,又稱「蘭雞頭」,喜生於山間向陽坡地。

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經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乾菜,做餡、醃漬成罐頭等。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爾居。

爾不我畜,復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採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爾宿。

爾不我畜,言歸斯復。

我行其野,言採其葍。

不思舊姻,求爾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異。

——《小雅·我行其野》

葍[fú]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兒」,一種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花相連,有紅紫、藍、白多種顏色。根白色,有甘味,可蒸食。根含有澱粉17%,可食用及藥用,但不可多食。

盎然的春意裡,手執一卷《詩經》,不妨嘗試著親手採摘烹調野菜,回到我們飲食文化的源頭,體味一番千年沉澱的野菜芬芳。

據浙江發布

1457993904000

相關焦點

  • 春天來了,隨著《詩經》我們相約一起去遂昌鄉間採野菜吧~
    >  初春,走在林間小路或湖邊的野地裡,掠過眼角的野菜是否會讓你想起《詩經》裡的字句?春風拂煦,春草離離,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這樣的時光,在郊野、山林採摘野菜,是怎樣的一種的享受呀~西周春秋時代,由於肉類和糧食的匱乏,當時的人民尤其是下層民眾不得不依賴蔬菜來彌補糧食的不足。
  • 採呀採呀採芣苢 ,採一把春天的風情 、春天的詩
    採呀採呀採芣苢 ,採一把春天的風情 、春天的詩兩個千年前的中國人,春天來了他們喜歡唱山歌,唱挖到的野菜,唱燕子飛回,唱山坡上的春花,或者某個令人心動的女孩。他們把這些歌謠匯成一本書——《詩經》。今天的我們則不然。我們只有工作,沒有生活。我們只有利益,沒有情感。我們只有物質,沒有詩。
  • 如果覺得春天不夠滋味,就去吃山野菜吧
    而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寫道:「南人多採汋曬乾為蔬及饅餡」,說明馬蘭頭曬乾貯存的歷史也很悠久。清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曰:「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可見,古人對馬蘭的吃法已頗有研究。
  • 《詩經·周南·芣苢》|穿越千年的車前草,我們一起去採呀
    因著這次疫情,我帶著孩子在父母家裡住了好幾個月,從冬天住到了春天。於很多人來說,2020年的春天是一段很壓抑的記憶,但對於我和孩子們來說,卻是一段特別美好的記憶,當然,我更知道,我們這一份安寧是多少抗疫人員在前面負重前行換來的。
  • 泛旅行@溫哥華:一起吃掉整個春天吧!
    吃在春天,溫哥華的春天,從味蕾的甦醒開始。人間四月天,加拿大溫哥華就熱烈起來,櫻花怒放,山林朗潤,一同熱烈的還有溫哥華人的餐桌,吃櫻花,吃森林、吃大海......珍惜自然的饋贈,把春天吞進口中,才不枉費了這春風十裡啊。春天走進溫哥華,與我們一起吃掉整個好春天吧!
  • 書中野菜香
    春天,除了能帶給人們耳目之娛,還能滿足口腹之慾。「杏花白,菜花黃,春來野菜香。」野菜,作為春天裡最草根的禮物,正帶著泥土的芬芳,殷勤地奉獻在我們眼前。        苦苦菜,掃帚菜,榆錢,槐花,香椿芽,馬齒莧…… 農村長大的孩子,誰沒吃過、誰不認識幾樣野菜呢?我是對野菜情有獨鐘的,每年清明這個時節,都要到永定河畔去採摘榆錢兒,回家來淘洗乾淨,面拌了蒸熟,油鹽調食。
  • 《詩經》該怎麼讀?那些看似囉嗦的重章疊唱,很可能是這樣來的
    甚至它還不是《詩經》中的特例,僅僅《國風·周南》當中就還有《樛木》、《桃夭》、《兔罝》和《芣苢》等作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表意重複現象。而這其中,《芣苢》的表現最為極端。清代詩人袁枚嘲笑它說: 三百篇如「採採芣苢,薄言採之」之類,均非後人所當效法。今人附會聖經,極力讚嘆。章艧斎戲仿云:「點點蠟燭,薄言點之。剪剪蠟燭,薄言剪之」。
  • 據說,江西人在春天最愛吃這9種野菜!快來感受一下春天的味道吧~
    薺菜入詩,早在《詩經》內便有了,可見古人很早以前就知道薺菜之鮮美。連陸遊都有「日日思歸飽蕨嶶,春來薺美忽忘歸。」民間還有「到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流傳。在大廚的手中,一棵棵普通的野菜,變幻成各種美味佳餚,給春天增加更多味蕾的體驗。春在玉山,薺菜元子、涼拌薺菜、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豆腐羹。
  • 春天必吃的13大黃金野菜,一種野菜治一種病
    初春枸杞長出嫩苗,嫩苗又稱枸杞頭或枸杞芽,略帶苦味,後味微甜,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間常用來治療陰虛內熱、咽幹喉痛、肝火上揚、頭暈目糊、低熱等。《食療本草》中記載枸杞頭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和去虛勞等作用。枸杞絕大部分營養成份都囤積在嫩芽及嫩葉之中,併集茶葉和枸杞全身好處於一身,是強身壯體、延年益壽、美容養顏的佳品。
  • 春天必吃的14大黃金野菜,一種野菜治一種病
    在春天吃它們,可以取天地的生發之氣,不僅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發,更能祛病痛~茼蒿,又叫革命菜、安南草,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莖葉。革命戰爭年代,馮白駒將軍率領的瓊崖縱隊,能在五指山區堅持革命鬥爭 23 年紅旗不倒,靠的就是這種野菜充飢,故名「革命菜」。《本草綱目》記載:茼蒿「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
  • 四月 野菜 薺菜餃
    草長鶯飛,花紅柳綠,各種野菜也相繼長出來了,嫩嫩的,綠綠的,吸引著你的眼球,刺激著她的味蕾。走進田野,看著那舉著金色花傘的蒲公英,努力伸展枝葉的薺薺菜,隨處可見的車前菜,馬齒莧,馬櫻子……腦海裡便躍出一首首古詩來——「採採苤苡,薄言採之。採採苤苡,薄言有之。」「野蔌山蔬次第嘗,超然氣壓太官羊。放翁此意君知否?要配吳粳曉甑香。」
  • 春天必吃的14大黃金野菜,這幾種野菜都是治病仙草
    在春天吃它們,可以取天地的生發之氣,不僅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發,更能祛病痛~茼蒿,又叫革命菜、安南草,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莖葉。革命戰爭年代,馮白駒將軍率領的瓊崖縱隊,能在五指山區堅持革命鬥爭 23 年紅旗不倒,靠的就是這種野菜充飢,故名「革命菜」。《本草綱目》記載:茼蒿「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
  • 來,來安吉品嘗春天的味道!
    春風來了!春雨來了!春天來了!春天的女神來了!「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安且吉兮!來,來安吉品嘗春天的味道!蕨菜為我國最早食用的野生佳蔬之一,也是春天的安吉人傳統的野菜之一。《詩經》中有「陟彼南山,言採其蕨」的詩句。《本草綱目》記載:「蕨,處處山中有之。二、三月芽,……其莖嫩時採取,以灰湯煮去涎滑,曬乾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隨著「回歸大自然」之風的盛行,作為野蔬之一的蕨菜,更是受人青睞。
  • 春天野菜香,一起挖野菜去吧!超實用的46種常見野菜食用手冊送給你!
    如今,卻是大魚大肉、杯來盞往間想念的健康味道。春天來了,山間田野邊,到處都有野菜的身影,正是挖野菜去的好時節。炎熱的天氣吃膩肉粽,來個冰涼的鹼粽是個不錯的選擇。5.鼠麴草食用方法:人參菜嫩莖葉品質脆嫩、爽滑可口,可炒食、做湯、涮火鍋,肉質根還可涼拌或與肉一起燉湯。
  • 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釆摘食用?
    關於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採摘食用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作為一個雲南人,可以說自小就是吃著野菜長大的。雖然現在因為生活好了,不需要用野菜來作為食物的補充,但是野菜現在又成為了健康食材,更是嘗鮮的美味。每年一到春天,菜市場上都會出現野菜的身影,價格也比一般的菜貴多了。只說今年,最近正是雲南各種野菜上市的時候。
  • 舌尖上的春天!一起去挖泰順滿山的野菜吧!
    一年中最適合春季的時令食物更是不容錯過山間田野邊,到處都有野菜的身影,正是挖野菜去的好時節。炎熱的天氣吃膩肉粽,來個冰涼的鹼粽是個不錯的選擇。5.鼠麴草食用方法:人參菜嫩莖葉品質脆嫩、爽滑可口,可炒食、做湯、涮火鍋,肉質根還可涼拌或與肉一起燉湯。
  • 野菜在詩詞裡透著香!穿梭古今,從田野到餐桌,覓春色識春味
    春天既可以擁有風花雪月的浪漫,也可以品味人間煙火的「鮮」氣。屬於春天的味道已經悄悄地現身,勾起了我們味蕾嘗鮮的欲望。打卡春季的方式之一,就是吃一點時令野菜,用舌尖感受春天的氣息。春筍冒出了芽尖尖,薺菜、馬蘭頭譁啦啦從地裡生長出來,不食兩撮野菜,春天都沒有意義。
  • 馬蘭頭:春天野菜香,美味好時光【春鮮之二】
    海成吃成海年少時,常和父母去田野採摘。《本草正義》:「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清代王士雄(孟英)1861年所撰《隨息居飲食譜》中稱馬蘭「甘辛涼,清血熱,析酲解毒,療痔殺蟲。嫩者可茹、可菹、可餡,蔬中佳品,諸病可餐。」
  • 春天到了,吉水鄉下這些野菜好吃還能治病!
    春天一到萬物在春雨中茂盛生長那些吉水常見的野菜早已綠意盎然了今天小編特意為大家搜羅這些美味野菜它們不光好吃,還能治病哦~☟一場薺菜入詩,早在《詩經》內便有了。可見古人很早以前就知道薺菜之鮮美。連陸遊都有「日日思歸飽蕨嶶,春來薺美忽忘歸。」在吉水大媽的手中,一棵棵普通的野菜,變幻成各種美味食物,給春天增加了更多味蕾的體驗。春在吉水,薺菜元子、涼拌薺菜、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豆腐羹;隨便吃...
  • 春天一定要吃的14種黃金野菜,一種野菜治一種病
    在春天吃它們,可以取天地的生發之氣,不僅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發,更能祛病痛~茼蒿,又叫革命菜、安南草,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莖葉。革命戰爭年代,馮白駒將軍率領的瓊崖縱隊,能在五指山區堅持革命鬥爭 23 年紅旗不倒,靠的就是這種野菜充飢,故名「革命菜」。《本草綱目》記載:茼蒿「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