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地球效率超二氧化碳28倍,大氣中這種氣體含量猛增,原因不明

2020-12-14 徐德文科學頻道

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形勢,可能因新冠肺炎病毒的暴發,人們禁足在家,經濟活動的暫停而暫時放緩,今年5月地球有望第一次迎來大氣中二氧化碳不再增高,氣溫不再創新高的年份。

然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最近收集到的初步證據卻表明,另一種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燒烤地球效率還高28倍的甲烷,其濃度卻達到了10億分之1875,比上一年的1866增加了億分之1,是二十多年來第二高的增幅。

除了水蒸氣和雲外,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氣中變暖效應最大的溫室氣體,貢獻了26%的氣候暖化。隨著人類將化石燃料不斷從地底抽出燃燒,額外的二氧化碳已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猛增,短短150年,就增加了近50%。這是地球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曾有過的速度,導致地球氣溫短時期內猛升,氣候急劇變化,生命難以適應。

而甲烷是大氣中變暖效應第二大的溫室氣體,含量雖然遠遠小於二氧化碳,變暖效應卻比二氧化碳高28倍。雖然我們平時提到的更多是二氧化碳,但甲烷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目前貢獻了地球變暖效應的約9%。近年來更是發現,甲烷還有助於形成另外一種溫室氣體,貢獻第三大的臭氧,因而有人認為,甲烷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可能是先前估計的兩倍。

那麼,增加的甲烷主要來自哪裡呢?科學家們暫還無法確定,NOAA研究人員此前曾說過,其中大部分來自熱帶地區,可能是熱帶溼地中的微生物,因溫度升高排出了更多甲烷,這預示著相當危險的反饋循環。因為氣候變暖,負責將有機物轉化為甲烷的微生物群落,其轉換效率可能在不斷提高。

史丹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羅布·傑克遜(Rob Jackson)則認為,去年的激增部分,可能還歸因於農業和天然氣使用的增加。

近年來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其它地方的兩倍,有多項研究稱,永久凍土已開始融化,正不斷釋放出史前埋葬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古病菌和病毒;而其它研究稱,海洋升溫,導致海底的可燃冰洩露,可能也對大氣中的甲烷含量有貢獻。

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是地球暖化引發的後果,排放——升溫——更多排放——更高升溫,地球氣候會循著這種可怕的模式演化下去,直到最後崩潰嗎?沒有人確切知道,但確切知道的時候,肯定已經晚了,那時已無力回天!

相關焦點

  •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怎麼變化的?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波動變化,有高有低,沒有單一趨勢。今天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在歷史上處於中低水平。46億年前,地球誕生。35億年前,生命出現。2、次生大氣:45億年前--20億年前火山爆發產生的氣體、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氣體,形成了第二階段的大氣,主要由氮氣、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組成。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水中,與鈣、鎂金屬發生反應,形成碳酸鹽巖石沉積。
  • 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突破重要門檻?這份公報告訴你
    11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流行,工業放緩,但並沒有遏制創紀錄水平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捕獲熱量,增加溫度和推動更多的極端天氣、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事件發生。
  • 這種在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有什麼用?
    你知道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什麼嗎?通過實驗測定,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大約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也就是說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 倘若地球氧氣增加1倍,對地球會有影響嗎?人們將騎著大蝴蝶逛街
    文/行走天涯倘若地球氧氣增加1倍,對地球會有影響嗎?人們將騎著大蝴蝶逛街溫室效應氣體一直影響著地球的健康狀況,也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存在一定影響,由於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都在不斷的增加,就使得全球氣溫一直都在不斷的上升之中,以至於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的氣溫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屢屢突破了最高溫!那如何才能夠減緩溫室效應氣體的加劇呢?
  • 地球怎麼了?連續420個月超平均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已達415ppm
    趣味探索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整合25000個氣象站數據,最終得出結論,長期趨勢很明顯,到現在為止,地球已經連續420個月超過20世紀平均溫度。NOAA在2020年1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是140年來第二個最熱12月,而2019年全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個最熱年份,過去20年中有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次。
  • 若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從21%提升到90%,地球會怎樣?
    現在地球的氧氣含量是21%,如果氧氣濃度由21%變成了90%,那麼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還有生物能夠存活嗎?氧氣濃度的變化地球的氧氣濃度是一個變化的區間,它並不是一直保持在我們目前21%的水平上,在過去的5.41億年裡,地球大氣中氧氣的濃度在10%和35%之間變動。
  • 超火山100倍!人類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已成為溫室效應最大誘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星球科普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超過370億噸,這是地球上所有火山產生的二氧化碳的100倍。一個由500名國際研究人員組成的深碳觀測站(Deep Carbon Observation)項目描述了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如何被自然和人為過程儲存、排放和再吸收的。在這項歷時約十年的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超過了被認為是氣候變化主要影響因素的火山。
  • 【科普知識】哪些氣體的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
    >紅外線輻射給地球保溫,並使地球變暖的氣體,統稱為溫室氣體。氫氟碳化合物(HCF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也是溫室氣體,而且引起溫室效應的能力非常強,但由於管控得當,如今它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那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這三種氣體會給溫室效應帶來多大影響呢?二氧化碳原本就存在與地球大氣中,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我們呼出氣體中的主要成分。
  • 從惰性氣體到稀有氣體
    我們生活的地球被一層層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地球的大氣層可以保護我們,並推動生命的發展。在大氣層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氣體。
  • 甲烷氣體模塊FSM-T-01用於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濃度監測
    在地球上,溫室氣體的影響可以說是當今人類的重要問題。它對全球溫度的影響已達到「新高度」,現在可以說二氧化碳是主要的影響源。但是,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科學家最近還發現,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排放量可能已創下新的「記錄」,這意味著人類甲烷排放量被大大低估了,其影響已經與碳排放越來越近了。可以這麼說,甲烷是地球上第二大溫室氣體。
  • 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類似
    南極隕石氮含量與地球大氣類似 2015-02-26 科技日報 房琳琳 【字體:大 中 小】   關於地球生命進化的爭論從未停止,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傾向於相信生命來自外太空,藉助彗星或者小行星等來到地球,然後從最初的原料開始像雨後春筍般地孕育出生命。在這個新的研究發現中,研究人員找到了證據,證明地球大氣層現存的氮含量很可能來自早期的隕石雨。
  • 100度高溫下,可大氣吸收二氧化碳轉為甲烷
    地球這麼多植物也可以平衡,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二氧化碳的釋放基數已經超過了植物的「吸收」能力,所以說會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被積聚出來,就算是海洋吸收都無法超越。 建立在過多的二氧化碳之上,我們理想的情況肯定是希望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可以利用的資源。
  • 如何推測地球溫度和大氣的演化歷史
    通過分析冰芯中各種物質的含量和比值,就可以推斷地球氣候的變化。冰芯中的二氧化碳隨著雪花降落到地面的,還有空氣中的各種分子,其中就有二氧化碳。所以,在冰芯的各個層次裡也封存了歷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科學家細細地統計冰芯各層中每100萬個分子中有多少個二氧化碳分子,即ppm (part per million) ,這樣就得到了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歷史信息。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的終極答案來了
    近日,據外媒報導,Live Science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解釋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關於這個問題,之前科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現在終於給了答案。簡單來說我們的大氣層是因為重力而存在的。大約45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剛剛形成時,幾乎沒有大氣層。
  • 原始地球的二氧化碳多得離譜,為何沒變成火球?
    相信每一個地球人都不會對全球變暖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簡而言之,全球變暖就是指人類的活動不斷地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在地球的大氣層中逐漸堆積,其產生的溫室效應使整個地球的溫度穩步攀升。
  •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疫情也無法阻止上升趨勢
    儘管人類已經日益重視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不過根據最新記錄數據來看二氧化碳含量依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科學家自1958年以來,在夏威夷毛納羅阿天文臺監測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繪製了一條穩步加速上升的曲線。
  •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和製取氣體
    初中主要掌握以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三大氣體的製取和性質實驗主線,將許多儀器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實驗裝置圖,再根據要求進行分析解答;測定氧氣含量掌握其實驗思路、藥品選擇原理、儀器、步驟、誤差分析和注意事項,具體分析即可。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你不了解的氣體有哪些?
    氯氣密度是空氣密度的2.5倍。具有助燃性,支持燃燒,許多物質可在氯氣中燃燒 ①自來水常用氯氣消毒,其與水反應生成了次氯酸,它的強氧化性能殺死水裡的病菌。可用作冷凍劑、還原劑、消毒劑、殺蟲劑等           考點3: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指的是大氣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並重新發射輻射的一些氣體,它們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
  • 地球或大變,二氧化碳可能達2億年前一樣的水平,人類該如何做?
    對於地球來說,氣候問題一直是人類最為擔心的問題,而根據《每日郵報》最新科學報告指出,科學研究人員們發現,隨著生態系統的破壞,溫室氣體的可能會創下一個新高,有可能達到與2億年前一樣的災難性水平,當時火山噴發使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一半都滅絕了,所以說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地球可能出現大變情況。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