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我軍犧牲的最高軍官是什麼級別?

2021-01-09 騰訊網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我軍犧牲的最高軍官是什麼級別?

他叫李白石。是一名營長。

事情是這樣的

1962年11月19日中午,我步兵某團三營營長李白石帶領部隊從邦迪拉沿公路追擊一路逃竄的印軍。過了一個岔路口,在一座小橋附近與印軍一支警戒分隊遭遇。

打!我軍幾分鐘就擊斃10多名印軍,繳了兩臺汽車。

李白石發現印軍的汽車頭正朝著北上的方向,擊斃的印軍軍裝整齊、裝備齊全,與這些天見到那些拼命南逃的殘兵敗將們判若兩人,立即說:「這是印增援部隊的先頭分隊,後面可能有大部隊。」

中午1點左右,李白石營長率領部隊在公路拐彎處發現了敵軍主力——印軍查漠克什米爾聯隊第三營。該營有300人左右,有幾十個印軍拖動四門迫擊炮正往牽引車上掛,準備開走。

打!李白石營長一聲令下,「轟」地一聲巨響,牽引車燃起一團大火,死死堵在了公路上。成群的印度士兵跳下車,往後跑。

李白石營長大喊一聲:「同志們,別讓敵人跑了!」

李白石命令8連直插敵後斷敵退路,然後帶領9連向當面之敵發起猛攻。

印軍中校營長一看兩頭都堵死了,立即帶著士兵往公路邊的山坡上爬,企圖越過山溝抄小路逃跑。

李白石馬上帶著兩個排沿山坡橫插過去,一把堵住了印軍的去路。

激戰中,印軍的一挺機槍響了,子彈擊中了李白石。

李白石犧牲了。他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中國方面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軍官。

經過激戰,印軍查漠克什米爾聯隊第3營被擊潰,印軍少校以下170人被當場擊斃,中校以下34人被俘虜。

相關焦點

  • 62年中印戰爭,中印雙方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他們是什麼軍銜?
    1962年,中印雙方發生了一次軍事衝突,當時由於印軍的主動進軍,我軍展開了中印自衛反擊戰。這一戰歷時5個月左右,最終以我軍勝利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印度徹底擺脫了英國殖民的統治,這個時候的印度開始有點「飄」了,他們認為自己是可以和美蘇兩國平起平坐的,說自己是「第三強國」。
  • 1962年對印反擊戰中,中印陣亡的最高軍官各是什麼級別?
    導言1962年的對印作戰,是中國做出了長期權衡後的決定,也算了忍了幾年了,當時我方對印軍沒有底數,所以後期作了周密的準備。當時戰士們在戰場上總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並且受到了毛澤東的大加讚賞。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南邊疆安穩了數十年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橫掃印軍,打出50年和平!
    對印度的行為,我國態度一開始是冷靜克制的,但是印軍就此以為我國怕了他們,越來越放肆,沒有停下侵略中國邊境的腳步。被印度步步緊逼,中國別無他法,在1962年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內憂外患,情況很不樂觀,但解放軍不負眾望,贏得了這場戰爭,狠狠教訓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給了印度沉重的一擊,在今天這段歷史無疑是很寶貴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 1962中印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的最高軍官是誰?是什麼軍銜和職務?
    敵人以3挺機槍在小橋東西兩側封鎖溝口,阻止我軍前進。9連連長李家碌率3排(尖兵排)在營機槍火力掩護下,大膽接近到距離敵人30餘米處,用手榴彈將小橋西側敵機槍炸毀,隨即趁勢衝過小橋,又將橋東的2挺機槍炸毀,斃敵10餘人,繳汽車兩臺,其餘敵人向東逃竄,該連當即迅速尾追逃敵。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但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以南大片地區之時,正是我軍進軍西藏不久,根基還不穩。另外,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戰爭,一直延續到1956年。蔣氏在東南沿海的動作一直沒有停息。五十年代末期,中蘇關係逐步變冷,似乎無暇顧及中印邊境。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職務和軍銜是什麼?
    在建國後,雖然沒有發生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但我國還是參與了幾次局部戰爭,這其中就包括對越反擊戰。對於我國來說,那個時候建國的時間還不長,社會的經濟和各方面的發展還處在恢復的階段,需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但是,為了維護我國的領土主權完整,避免再次遭到外國勢力的侵略,我國還是毅然對越南發起了進攻,徹底打消了越南企圖侵略我國的野心。那麼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是什麼職務和軍銜呢?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死亡軍官最高什麼級別?據說是被炮彈給震死
    中國自從建國以來,經歷過不下上百場戰爭,我們先後打敗了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擊潰了壓榨人民的國民政府,但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還打了一場被迫的戰爭,實在是非所願,忍無可忍才選擇了還擊,這場戰爭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 解密: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始末(上)
    白駒過隙,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已經過去了接近60年,毛主席說「要打出二十年的和平」,這個目的也早已達到。中國向來不喜歡宣揚,所以大多數人對這場1962年的中印戰爭知之不詳,或者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忘記,但是它畢竟真實存在過,回顧它,銘記它,也是一種責任。
  • 中印邊境反擊戰:印軍號稱王牌的第七旅,不到一天被我軍全殲
    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邊境海拔3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麓,中國邊防部隊向入侵的印度軍隊發起進攻,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保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一次實施邊境自衛反擊戰。消息傳到新德裡,印度朝野震動,當天印度國防部長梅農被記者追問:「在哪裡可以抵擋住中國軍隊的進攻」?
  •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給印度帶去了怎樣的影響?
    這一切要從1962年的中印邊境反擊戰開始講起。這場戰爭在印度歷史上稱作瓦弄之戰,中國軍隊以極少的兵力一路「暢通無阻」 ,若非及時撤兵,恐怕就打到了印度首都新德裡。這是印度獨立之後唯一一場打輸的戰爭,也給印度留下了一連串難以言喻的影響。那一天,印度終於回憶起了被中國「羞辱」的憤怒和恐懼1962年,中國的處境並不容易。
  • 1962年中印開戰,我軍獲勝後主動後撤40裡,蔣介石不理解
    1962年10月18日,印軍總參謀部下令全面攻擊! 印軍數百門火炮打出的數萬發炮彈飛向中國的土地——邊防哨所。印方悍然挑起了大規模侵蝕我國領土的戰爭。
  • 對越反擊戰我軍陣亡的最高級別軍官,被越軍狙擊手狙擊,壯烈殉國
    1979年,越南軍隊入侵我國廣西、雲南等地,毀壞村莊房屋,打死打傷中國軍民多人。在屢次嚴正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我方忍無可忍 ,決定對越南發起一場「自衛反擊戰」。戰爭從1979年的2月持續到3月中旬,我軍一舉攻克越南20餘城市和縣鎮。就在我方取得勝利,宣布撤退之時。我軍53256部隊的副師長趙連玉,被一名化裝成「農民」的狙擊手襲擊,中彈身亡。
  • 對越作戰我軍犧牲的最高軍官: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犧牲時年僅49歲
    越南,印度曾經都跟中國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係,可是在利益的趨勢之下,這兩個國家不斷的侵擾中國的邊境,處於無奈,為了保護我們的領土主權,我們才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兩場戰爭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很清楚,但是讓我們深感滑稽的是,明明先挑釁的並不是中國,中國是處於無奈才發動了這兩場戰爭,但是在越南和印度兩國人民看來是中國侵略了他們,試問中國有佔領他們土地嗎?
  • 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缺吃少穿的中國軍隊,是如何戰勝印度的?
    ▲中印戰爭路線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便是在後勤物資保障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憑藉優於敵軍的意志與鬥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驅逐了入侵者。那麼當時的後勤保障狀況到底如何?我軍又是如何取得戰爭勝利的呢?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一戰打出國威,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財產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印度已經多次越過中印邊境並逐步侵犯中國領土。雖然中印展開多次協商交涉,但都無疾而終。後來衝突擴大,兩國邊防軍更是展開激烈交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1962年,中國決定對印展開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只持續了不到半年,但對兩國都意義重大,更是給中國留下了寶貴的財產。
  • 1962年中印戰爭,雙方力量損失幾何?印度的損失好慘!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勢如破竹直逼首都,印度有多慘? 1962年的中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勢如破竹直逼首都,印度有多慘?印邊境戰爭,中方稱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國打這場戰爭與抗美援朝類似,同樣都是在國內局面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全線崩潰,美大使發給華盛頓的報告充滿絕望
    1962年11月16日,第一階段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結束,在我軍成功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旺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等地區的部分領土,殲滅印軍精銳部隊第七旅,俘虜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及其部下後。中方建議雙方和解,避免大規模衝突,各自從實際控制線往後撤軍,脫離接觸,這時印度方面自以為真正的戰爭還未打響。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陣亡的最高將領,兇手身份卻令人詫異
    1949年,中國大陸上終於結束了最後一場戰爭,共產黨取得了解放戰爭最後的勝利,毛主席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宣布新中國終於成立,這片土地上無休止的黑暗與戰爭終於結束了
  • 1962年中印戰爭的縮影——看我軍4人如何擊垮印軍一個炮兵營
    1962年9月20日,印方軍隊更是越過「麥克馬洪線」,向中國邊防部隊發起進攻。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爆發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也引出了毛主席的那句名言:「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為什麼搞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