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裝備一流的德械師,與真正的德國師相比,戰力是啥水平?

2020-12-14 裝備資料庫

眾所周知,當年德國曾賣給中國一批武器,國民黨軍隊將其配發給王牌軍隊,史稱「德械師」。那就有人問了,國民黨的王牌「德械師」與真正的德國師相比,戰力到底如何?二者如果交戰,國軍能否有一戰之力?不妨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批武器還是很先進的。以中正式步槍為例,它和德軍使用的98k是同宗型號的步槍,LeFH-105榴彈炮也是德軍師一級自用火炮、其中FH-150榴彈炮人家德國人還是使用30倍徑標準型13公裡射程的,而賣給中國的150榴彈炮是萊茵金屬公司為中國量身定製的32倍徑射程達15公裡的定製版。而PAK-36型37毫米戰防炮也是初期德軍的主要武器之一。基本上可以說德國當時賣給中國的武器都是它自己用的,性能上並沒有縮水,有的還增強了性能。

德國使用的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德軍使用的是30倍徑的,射程為13公裡

中國裝備的FH-18型榴彈炮,為32倍徑的,射程15公裡,比德軍自用的還要好

不過和1937年的德國步兵師相比,在單兵作戰武器上德械師與德軍的步兵班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德軍最基礎的步兵班都是拉大栓的98K加一挺MG-34機槍,而中國德械師步兵班也是和同宗的中正式步槍外加一挺捷克式輕機槍。要注意的是。在1937年的時候德國步兵師並沒有裝備衝鋒鎗,德國步兵師裝備衝鋒鎗也是到1941年蘇德戰爭的時候才有,而且每一個步兵班只有班長才有一把衝鋒鎗。雖然。捷克式機槍的火力無法和德國MG34機槍相比,但是這是符合兩國國情的機槍,由於MG34太費彈藥,估計除了德軍也沒誰願意裝備這麼耗彈藥量的機槍,至少連解放軍都不願意。

前面也說了,在單兵武器上德械師的武器相差並不遠,但是在炮兵火力上的差距就相當大了。德軍在1939年的步兵師當中裝備37毫米戰防炮75門,75毫米野戰炮20門、105榴彈炮36門、150榴彈炮。而德械師呢,就一個師屬炮兵營,其中身管火炮數量為37毫米戰防炮4門,75毫米野戰炮12門,迫擊炮就不算入在內了。對比一下這樣的對比你覺得打得過嗎?

當時國民政府有意提升中國現代化國防軍事力量,計劃將現有部隊進行調整,其實德械師也就是調整師,但是當時中國軍隊的國防現代化調整才剛剛起步,而在淞滬會戰時就投入進去,經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當時完成調整的幾個德械師都打沒了。

相關焦點

  • 德國出口大量武器給國民黨,然而德械師究竟與真正的德軍差多遠
    德械師的裝備跟德國步兵師的裝備相比,不在一個層次,還有很大差距。30年代前期是中德兩國的蜜月期,希特勒看中了中國的礦藏,蔣介石希望藉助德國的力量建設軍隊;雙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中德合作期間,國民政府聘請了很多德國軍事顧問,在他們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對國軍進行組建和改編,配備的是德國造武器,其真正的稱呼是「調整師」,德械師是外界對他們的稱呼。
  • 「德械師」還是「德式師」?簡略了解一下國軍德械師的誕生始末
    網絡上關於德械師的爭論由來已久,有不少人戲稱德械師為「德盔師」。而實際上德械師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德式師」,即「德國式的陸軍師」。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中德軍事合作的結晶—德械師的誕生始末。蔣介石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實際領導者之後,他希望改造國民革命軍。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國軍德械師,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再加上網絡上始終不缺渲染國軍德械師如何神勇的帖子,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即接受德國訓練與裝備的精銳德械師,遠比地方軍閥的「雜牌軍」更能給日軍慘重傷亡。不過,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國軍德械師又是否為抗戰主力?
  • 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差的可不止是幾門150mm重型榴彈炮
    由於這些調整師佩戴著顯眼的德國M35鋼盔,所以也被稱為「德械師」,在淞滬戰役和之後的多次戰役中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而國軍方面,德械師步兵班在滿員的狀態下為14人,裝備一挺輕機槍,其餘的武器皆為仿照德國步槍生產的中正式步槍,雖然德械師步兵班主要裝備的捷克輕機槍和德國的MG34/42通用機槍在性能上有較大區別
  • 如果1937年時,國軍擁有著60個訓練有素的德械師,日軍還敢開戰嗎?
    眾所周知,早在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的19世紀30年代,當時的國民政府與德國保持著良好的軍事合作關係。德國不僅派出了軍事顧問團,還向中國輸送了大量的德式裝備。中德合作期間,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開始改編和組建德械師,然而這項計劃還未完成,抗日戰爭就爆發了。
  • 東北軍的主力旅:裝備機槍400多挺,比整個「德械師」都多
    而且這其中機槍也算貴重武器,一些裝備比較差的軍隊,機槍裝備量非常寒酸,堪稱是壓箱底的寶貝武器。大家都知道國軍中央軍在1930年代組建過一批裝備精良的「德械師」——之所以打上引號是因為這個詞彙其實是民間創造出來的,單以裝備來看它也並不太「德械」。不過你要說其正式的名稱——調整師,恐怕大多數人又都沒聽過,所以我們也就順著「德械師」的叫法來叫吧!
  • 雜牌軍VS王牌軍,國民黨德械師是抗戰的主力嗎?
    「八十八師的弟兄們,你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德械軍團,每一個人都是國家最需要的戰士,也是這個國家一味最好的良藥」。我們不禁要問:受德國訓練與裝備的精銳德械師,真的比地方軍閥「雜牌軍」更能打仗嗎?事實上,真正完成整編的國軍德械師僅有第36師、第87師、第88師以及中央教導總隊,其餘號稱接受德式訓練的調整師,不過只是按照德制改變建置,裝備不但不如真正的德械師,現代化訓練也未悉數完成。
  • 看看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的差距,才知道中國和德國差了多少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德械師,也許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德械師可謂是家喻戶曉,是抗戰初期我國最精銳的部隊。在上世紀30年代,中國和德國進入了蜜月期,在德國的幫助下,中國組建多個精銳的德械師,其中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裝備最為精良。德械師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
  • 抗戰中,國民政府的「德械師」究竟有什麼來頭
    在抗日戰爭早期的時候,國軍中有著這樣一支精銳力量,軍隊裡面的所有教官都是來自於德國的,不僅1在裝備和訓練上完全參照當時的德軍,甚至戰鬥力和當時的德軍旗鼓相當。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長久以來,關於德械師到底有多少,說法不一。有說只有四個,有說是十個,還有說是十七個。
  • 第36、87、88師三大德械師與首都警衛軍的淵源
    注:現在所稱的德械師一般指第36、87、88師及教導總隊。 (1)從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衛兵隊到首都警衛軍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組建了一支衛兵隊,負責校長蔣介石安全。不久後擴編為警衛營。
  • 淞滬會戰中殺敵4萬自損30萬,國軍的德械師,並沒有輸在指揮上
    淞滬會戰是國軍發起的,目的是防止日軍迅速打通津浦路,從而將國軍的主力包圍在東南沿海地區,實際上這是國軍的預判,日軍當時並沒有整體侵華計劃,撤守山東,日軍也並未跟進,國軍有預謀的在上海打死一個日軍守衛,日軍派代表來理論,蔣介石直接派5個軍精銳進攻日本駐地,日軍向本土求援,淞滬會戰全面爆發。
  • 1937年時的國軍18軍:下轄4個步兵師中,3個是「德械師」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的具體情況是比較複雜的,其中兵力最多、裝備最好的是中央軍部隊,除中央軍外還有各路地方軍以及紅軍改編的八路軍等部隊。 我們知道,在國軍中有所謂的派系之爭,其中既包括中央軍與地方軍之爭,也包括各地方軍之間的齷齪。
  • 德械師與蘇械軍有何不同,為何一個蘇械軍能單挑日軍兩個師團?
    德械師:1930年至1937年之間在德國軍事顧問指揮下組建的部隊。根據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國民黨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作為國防師,直至抗戰全面爆發實際只組建了20幾個德械師。德械師採用步兵兩旅四團的方塊師編制,師一級下轄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輜重兵營等特殊兵種,全師標準建制為12000人。
  • 抗戰國軍裝備了大批德式武器,為何在火力上還是壓制不住日軍?
    眾所周知,德國軍隊一直以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而著稱於世。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也曾裝備了大量的德械師,但在與裝備明顯遜於德式裝備的日軍對陣之時,幾乎每次都是一觸即潰,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
  • 解析第87、88德械師為何沒能殲滅駐滬之五千日軍
    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中國和德國展開了密切的軍事合作,進口大量的德式武器裝備,聘請德國軍事顧問訓練軍隊,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訓練出了了一批由德式裝備和作戰思想武裝起來的德械師,這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陸軍部隊,其戰鬥力遠超過以往的北洋陸軍和其他地方軍閥部隊。
  • 抗戰中有哪些國家援助過國軍:開戰前德國大力支援,後期依靠美蘇
    德國援助組建的德械師德國:前期顧問和軍火德國雖在二戰中作為軸心國和日本是同盟,但在1938年之前,曾給中國一定的經濟援助與軍事支持正在進行訓練的德械師除了前期的顧問工作之外,更多的是軍火和物資的支持。在德國的幫助下,30年代民國政府擴建了金陵、鞏縣兵工廠,整個國家擁有一定的軍事基礎能力,更是憑藉著這些德械武器,裝備了25個德械師。不過迫於日本的同盟國壓力,以及權衡德國在亞洲的利益關係,從11938年下半年開始,德國陸續撤走僑民和代表團,這也意味著雙方合作的終止。
  • 《亮劍》楚雲飛的國軍第89師,你知道在真實的抗戰時到點有多強嗎?
    國軍第89師是以1931年的教導第3師一部改編而成,湯恩伯正是靠這支部隊起家,在其多年苦心經營之下,第89師很快在國軍中嶄露頭角。截止到抗日戰爭爆發初期,第89師已經成為國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不過由於當時湯恩伯在國軍內部還不算什麼大人數,所以89師的武器裝備,不但遠遜色於像87師、88師、中央教導總隊等這樣的德械師,就是相比第11師也還差一截
  • 還不如中國的德械師?
    其實這並非日軍首創,日軍也是學習德國軍隊的編制形式,創造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等軍隊編制。而師團,是日本陸軍編制中最大的作戰單位。 當然,除了兵員素質強以外,還有武器裝備水平也是日軍中最好的。一個甲種師團,一般配備的武器裝備有:輕機槍300挺、重機槍98挺、擲彈筒300個、步兵炮24門,平射炮16門、山炮16門,野炮36門,榴彈炮12門。
  • 連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夠喝一壺的
    其軍隊編制不同於當時國際常的師、旅、團;營、連、排、班。其另闢蹊徑,搞出了一個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隊的編制體系。 當然了,這一套軍隊編制並不是日本自創,而是學的德國。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建設,其實就兩句話,陸軍學德國,海軍學英國。所以,日本近代陸軍從編制到訓練,甚至於作戰風格,都能找到當年普魯士軍隊的風格。
  • 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中的奇葩,清一色蘇式裝甲,純德械的步兵裝備,美式...
    國民革命軍第5軍從成軍歷史上追溯來說是比較早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是中國軍隊的主要抗日中堅力量,不但戰鬥力強勁令日寇膽寒,而且裝備的先進程度在當時來說也令友軍紛紛側目,尤其是其主力200師,全師清一色的蘇式t型坦克,步兵裝備則是以神槍98k步槍為主的純德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