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中國和德國展開了密切的軍事合作,進口大量的德式武器裝備,聘請德國軍事顧問訓練軍隊,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訓練出了了一批由德式裝備和作戰思想武裝起來的德械師,這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陸軍部隊,其戰鬥力遠超過以往的北洋陸軍和其他地方軍閥部隊。在這批德械師中,尤以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第56師最為精銳,教導總隊是樣板部隊,完全按照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編制進行組建,第87、88、56這三個師除了在重武器上有所欠缺外,基本上也是和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相差無幾。可以說,第87、88師是當時中國陸軍中最有戰鬥力的步兵師了,但是就是這樣2個精銳的步兵師在進攻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時,並沒能實現迅速殲滅日軍的戰役目標,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第87、88兩師為何會在淞滬會戰中失利?
原因之一: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租界秘密構築了強大的要塞
自上一次軍事衝突爆發後,日軍便開始重視駐滬海軍陸戰隊的防禦戰備了,預防可能遭到的進攻,繼續加強業已經營多年的防禦體系,日軍的駐地主要在虹口、楊樹浦兩地,陣地以匯山碼頭為起點,沿吳淞路、北四川路、江灣路,到虹口公園和附近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長約十餘公裡,其中核心支撐點就是匯山碼頭和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前者是日軍和海上艦隊聯繫的橋梁,可以得到強大的艦炮火力支援,而後者則是整個日軍海軍陸戰隊的指揮中樞,在建造之初就是按照一座軍事要塞來設計的。
另外,考慮到日軍所據守的陣地縱深實在是太淺,確實存在被中國軍隊迅速擊破的威脅,為此,日軍秘密在外圍地區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如虹口公園就被改造為一個外圍防禦據點,另在公大紗廠、日本海軍操場、日軍海軍俱樂部、印刷廠和麵粉廠等地構築了大量的街壘工事,形成了具有一定縱深的要塞群防禦體系。要想殲滅這股日軍,就必須一個一個的拔出這些外圍的防禦據點,然後對其核心陣地實施最後的總攻。因此,儘管據守在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僅有五千之眾,但是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和背後的艦隊支援,日軍是完全可以據守一段時間的。
原因之二:第87、88師缺乏攻堅戰所必需的重火力
儘管第87、88師已經是當時除教導總隊外最精銳的德械師了,可以說是德械師標杆部隊,但是這兩個師的仍舊沒有達到標準的德械步兵師編制水平。如第87師作戰編制中尚缺少1個炮兵營、4個步兵炮連和1個高射炮營,也就是說該師的重型武器基本上都沒有到位,這導致第87師的火力投送能力遠遠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這在城市巷戰中是非常嚴重的缺陷,這直接導致官兵缺乏對付日軍鋼筋混凝土碉堡等其他堅固工事的有效手段,依靠手榴彈、炸藥抵近爆破將必然付出慘重的人員傷害。
對於上海這種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現代化城市,實施攻城作戰是非常困難的,那些堅固的樓房將成為理想的防禦支撐點,一般的中、小口徑火炮很難直接摧毀這些支撐點,即便第87、 88師裝備了最新的德式150毫米重型野戰炮,也難以迅速克服這些要塞。例如東線戰場的哈爾科夫、史達林格勒等一系列的攻堅戰經驗表明,即便是真正的德國步兵師也不能完全勝任城市攻堅作戰任務,這些步兵師必須得到大力的戰鬥工兵和裝甲部隊的直接支援,利用強大炮兵和裝甲火力實施壓制,然後由裝備火焰噴射器和TNT的戰鬥工兵實施爆破,最後才由步兵實施掃蕩。即便德軍是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實施這種作戰,也很難實現速戰速決,必須是按部就班的一個碉堡接一個碉堡的拔出,強行投入密集的步兵實施突擊只能是遭受難以忍受的傷亡。
德軍之所以在後期研製出突擊虎這樣裝備380毫米巨炮的裝甲怪物,就是由於一般的火炮威力不足,難以真正摧毀城市中那些堅固的要塞。即便齊裝滿員的德國師都不能勝任的攻堅任務,讓缺乏重武器的第87、 88德械師來進攻上海日軍海軍陸戰隊就更加困難了。
原因之三:第87、88師未提前進行攻堅作戰的訓練和準備
另一方面來說,本質上第87、 88師標準的野戰步兵師,其接受的訓練和戰術演練都是進行野戰環境下的正規作戰的,並不是專門的攻堅部隊,也沒有受過專門的攻堅訓練,而城市攻堅戰可以說是難度最大的戰鬥形式了,必須進行多兵種的協同作戰,組建加強有大量重火力和自動火力的合成戰鬥群,由這些精銳戰鬥群實施主要突擊,其他常規編制單位提供支援和擴大戰果。
第87、 88師是在倉促中接到實施攻堅作戰的任務,而且出於防止日軍增援趕到的考慮,上級嚴格限定了攻擊速度,必須實現速戰速決,這使得兩師既無時間研究進攻戰術,也沒有時間進行臨時性的改組,仍舊以常規的野戰經驗來應對這一任務,另外由於火力不足,只能提高進攻兵力密度,進行密集的步兵突擊,這使得第87、 88師的步兵在戰鬥中經歷了駭人的損失,戰鬥力迅速的下降,有時一天就能打殘一個步兵團,如此精銳的步兵部隊消耗在城市巷戰中是非常值得惋惜的。這都表明第87、 88師並不適合執行巷戰任務,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都存在很大缺陷。
結語:野戰部隊到底適不適合攻城作戰?
從戰略、戰役角度來講,在日軍主力尚未完成動員,對盤踞上海的少量海軍陸戰隊實施迅速的突襲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將在政治上和軍事上贏得有利的局面,但是由於軍事上的不堅決(最高統帥部猶豫不決),導致攻擊部隊錯過最佳進攻時間,給了日軍海軍陸戰隊重整防禦的機會(兵力增加了1倍),在攻堅戰術上也欠缺考慮,困難性考慮得不夠,僅靠第87、 88師的2萬多人並不佔據明顯的優勢,至少應形成10倍的數量優勢,而且要大量投入炮兵和工兵力量,顯然在這些方面都做得不夠。像第87、 88師這樣的精銳野戰步兵部隊,其實並不適合現代化的城市巷戰,若非要執行巷戰任務,必須提前進行專門的作戰訓練,倉促的投入戰鬥反而適得其反,因為即便是二戰德軍步兵師也不敢貿然捲入一場巷戰之中,更多的情況下德軍會選擇繞過實施包圍,等到後方炮兵主力趕到後,在強大的火力支援下實施有序的突擊,即便如此,步兵在巷戰中的損耗速度都是驚人的,令人難以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