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王牌「關東軍」是如何被消滅的

2021-02-13 非常歷史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挑起了日俄戰爭。經過一年多廝殺,日本獲勝。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藉口保護南滿鐵路權益,專門成立了一支所謂的「滿鐵」守備隊,另外還留駐南滿一個師團。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稱為「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

  1919年,為提升關東軍地位,日本撤銷了關東都督府,設立了權限較小的關東廳,並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組建了關東軍司令部,統帥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軍各部。關東軍從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揮,獨立性大大增強。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磨刀霍霍的關東軍藉機從南鐵路屬地衝出,一天內便佔領瀋陽、長春、遼陽等城市。與此同時,關東軍開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關東軍僅有3個師團,1932年達到6個,1933—1936年保持5個師團的兵力,1937年達到7個,1938年9個,1939年11個,1940年12個。

  1941年七八月間,為了配合納粹德國對蘇聯的進攻,關東軍接連組織以蘇聯為目標的特別大演習,並再次調集大量部隊囤積東北。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前,關東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31個師團,人數上升到85萬人,號稱百萬。

  太平洋戰場的炮灰

  眼看德國進攻蘇聯受挫,日本十分忌憚,不敢貿然進攻蘇聯。趁英法等國忙於歐洲的非洲戰事,無力東顧之機,日本人決定先發動太平洋戰爭。關東軍於是奉命南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次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到慘敗,被迫停止了戰略進攻,轉而採取守勢。關東軍也不敢再主動挑起事端。1942年下半年,日本《陸軍綜合作戰方案》專門指示關東軍,要「防止對蘇發生戰爭,維持北方靜謐狀態」,但仍在繼續擴充關東軍力量。1942年10月,日本將關東軍司令部升格為關東軍總司令部,增設兩個方面軍司令部和裝甲軍、關東防衛軍司令部以及第二航空軍司令部。

  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場,指望這支「精銳之師」能夠挽救自己失敗的命運。1945年1月,大本營又從關東軍抽調13個師團和一支特設的具有高度機械化的常備兵團赴太平洋戰場。

  可是,關東軍不但沒能扭轉太平洋戰爭的敗局,反而白白充當了對美作戰的炮灰。4月初,美軍攻佔衝繩島,並對日本本土開始空襲,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的準備,為此又從關東軍抽走7個師團,並將關東軍儲備的近1/3的戰略物資以及大批人員調回國內。

  1945年5月初,德國無條件投降後,蘇聯的視線逐漸轉向遠東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各抗日武裝也不斷打擊和消滅日軍力量。關東軍只好重新擴充力量,進行備戰。為此,關東軍將在東北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徵集,並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

  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一舉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關東軍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種表面的膨脹,武器裝備和戰鬥素養僅僅相當於以前的8個半師團。特別是由於日本在各個戰場連遭慘敗,士氣低落,關東軍往日的威風已經不復存在。

  成為逃跑兵團

  歐洲戰事結束後,蘇軍開始騰出手來對付關東軍。1945年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此刻,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指揮的150萬重兵已經利用夜幕掩護在中蘇邊境展開。

  9日凌晨,蘇軍突然從三個方向同時向日軍發起了強大的突擊行動。拂曉,蘇軍幾乎在所有方向上跨過了國界,強渡了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分別從後貝加爾、黑龍江沿岸和濱海地區進入了中國東北境內,在5000公裡的正面戰場上展開了強有力的攻擊。9日,毛澤東主席也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配合蘇軍的進攻行動。

  儘管關東軍早有對蘇作戰的準備,甚至一度還拉出與蘇軍決戰的架勢,但是,由於關東軍設想決戰的時刻是1946年,不僅未能偵察到蘇軍的實力,甚至連蘇聯正式對日宣戰的消息,也沒能提前得到。在蘇軍的強大攻勢下,關東軍精心布設的陣線很快就土崩瓦解,總司令部慌忙決定放棄「新京」(長春),固守通化,並指令偽滿洲國皇帝溥儀隨總司令部遷往通化,企圖在通化一帶與蘇軍決戰。

  此時的關東軍官兵已經完全沒有了鬥志,紛紛逃命。原來設想的大決戰竟然化為一場拼命的追逃遊戲。蘇軍各個方面軍的作戰行動都進展順利。特別是由克拉夫欽科上將指揮的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在大興安嶺的突擊行動收到了奇效,在不到一周時間已前突到東北中部地區,創造了一個奇蹟。關東軍從此一蹶不振。

  難逃滅亡命運

  8月10日,日本大本營下達命令,指示關東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放棄滿洲,退守朝鮮。但長期以日軍「王牌」自居的關東軍為了維護自己「皇軍之花」的臉面,仍然負隅頑抗,不肯投降。可是,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姿態並不能重新喚起日本的士氣。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開宣布投降。

  但驕橫的關東軍藉口沒有收到日軍大本營的停戰命令,仍然繼續抵抗。到17日,除海拉爾、虎頭和東寧等少數築壘地域的殘餘日軍仍在頑抗外,關東軍已經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眼看敗局已定,關東軍最後一任總司令山田乙三大將終於向蘇軍提出了停戰談判的請求。

  8月19日中午,蘇軍阿爾捷緬科上校率5名軍官、6名士兵組成的軍使團,在9架殲擊機護航下到達長春機場與日軍進行談判。迫於壓力,山田乙三向蘇軍代表交出了象徵指揮權的軍刀,宣布自己和部屬成為蘇軍俘虜。此次戰役中,關東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59.4萬人投降,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

  不僅如此,那些靠關東軍發家的日本高級戰犯大都也沒有逃脫正義的審判。曾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參謀長的東條英機,曾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參謀長的板垣徵四郎,曾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木村兵太郎,曾供職於關東軍司令部、後任第七方面軍總司令的土肥原賢二,曾供職於關東軍司令部、後任第十四方面軍參謀長的武藤章,均被送上了絞刑架。其他一些臭名昭著、惡貫滿盈的關東軍將領要麼受到懲罰,要麼背著千古罵名苟且偷生。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焦點

  • 日本王牌部隊「關東軍」是如何滅亡的?
    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藉口保護南滿鐵路權益,專門成立了一支所謂的「滿鐵」守備隊,另外還留駐南滿一個師團。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稱為「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百萬關東軍,付出了多少代價?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的,雖然我軍正面戰場的武器配備不算差,但是敵軍擁有先進的武器,再加上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悍,所以日本的關東軍一直被稱為"皇軍之花"。作為日本陸軍部隊當中的王牌,從20世紀初開始,他們就侵入了我國的東北領土。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代價?
    當年的日本投降其實有諸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我國全體軍民的奮起反抗,有當時多變的國際形勢,還有在東北地區牽制日軍兵力的蘇聯。蘇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在我國這邊的戰線還是做出了比較大的犧牲,當年的他們主要負責消滅關東軍,現在來統計他們的犧牲究竟又有什麼呢?
  • 二戰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為何蘇聯對陣日本關東軍卻「摧枯拉朽」?
    反觀蘇聯,於1945年8月9日開始進攻日本關東軍,只用了十幾天就徹底打敗了日本關東軍,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美國只所以打的苦,一個是當時的日本還很強大,需要美軍一口一口地吃掉日本帝國海軍的軍艦,還有島嶼上的日軍,日本帝國海軍基本上都是被美國消滅的,這是一個龐大的工作。
  • 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行為,是日本關東軍一名軍官私自策劃的?
    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的行為,而是日本關東軍的一名參謀河本大作,秘密策劃的事件,正因為在這次爆炸中,張作霖身亡,當時在日本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事實上,給他們帶來的後果並不是很輕。根據河本的假設,張作霖死後,東北軍隊群龍無首,他們就可以毫無困難的接手東北軍。
  • 光緒年間,日本開始組建關東軍,直到二戰結束,關東軍才覆滅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1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日蘇之間僅有的兩次衝突也是由日本關東軍挑起的。日本關東軍"九·一八"事變前,20多年來,日本關東軍的主要力量一直是一個師加上若干個營。
  • 日本關東軍戰鬥力究竟有多強?怎麼在蘇聯面前就不堪一擊?
    戰爭開始前期,由於民國政府的不抵抗策略,我國的東三省迅速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之後日本更是在此建立了偽滿政府,派出了大量部隊駐紮在此,這些部隊也被稱為關東軍,是日軍中的精銳。一開始,駐紮在東三省的日本軍是由好幾個甲級師團和部分乙級師團組成的,戰力極為強悍,被日本稱為「皇軍之花」。
  • 九一八東北軍放手一戰,可全殲日本關東軍:擁有數十倍火力優勢
    關東軍有被全殲的可能性。在1931年的關東軍,其實主要就是1個第2師團,但是這個是一個縮編師團,一半在東北,一半是日本本土的留守師團。因此,一般就是,每一個步兵聯隊少1個大隊,每一個大隊少一個中隊,因此一個步兵聯隊只有6個中隊,而滿編為12個中隊。
  • 大戰日本關東軍 《抗戰2》首建遊擊兵工廠
    【導語】: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從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抗戰2》還原真實歷史場景,首次建立遊擊兵工廠,所有遊擊兵團英勇出戰,磨刀霍霍向關東!日本侵略者長期覬覦中國東北土地,罪惡滔天的「九一八」事變,讓無數中國平民百姓喪生鬼子刀下!
  • 日本關東軍為什麼不南下支援前線部隊呢?
    抗戰時期,日本關東軍駐紮在東三省,為什麼不選擇南下呢?抗戰初期,所謂的日本關東軍不過3萬人,隨著918事件的發生,東北王張作霖多年經營的東三省被少帥張學良拱手轉讓給了日本,由東三省掌握,將關東軍迅速擴大到百萬人。
  • 二戰末期的「八月風暴行動」,蘇聯出兵東北,70萬關東軍迅速瓦解
    1945年8月2日至9月2日,蘇聯出兵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在東北抗日聯軍和外蒙軍隊的配合下,迅速瓦解並消滅了日本關東軍。此戰70萬日本關東軍基本消滅殆盡,但其實並非全部被擊斃,更多的只是被俘虜而已。
  •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關東軍總共歷任七個總司令官,他們的結局如何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日本投降,關東軍總共歷任七個總司令官,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第一:本庄繁,日本兵庫人,陸軍大將,早年曾參加過日俄戰爭,1931年8月升任為關東軍司令後,他主持並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炮製「偽滿洲國」,後於1932年7月被調派回國,擔任日本天皇裕仁的侍從武官長。
  • 八月風暴行動時,關東軍在兩周內損失8萬人,蘇軍是怎麼做到的?
    而關東軍當時也在積極備戰中,甚至構建了「東方馬其諾防線」,準備跟蘇軍展開殊死搏鬥,但是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日軍就被消滅掉8萬餘人,重創了當時驕橫的關東軍部隊,加速了日軍投降的進度,這場戰鬥被稱為「八月風暴行動」,那麼蘇軍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三個方面碾壓日軍。
  • 蘇軍為什麼只用十幾天,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打的落花流水?
    蘇軍為什麼只用十幾天,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打的落花流水? 日本本是島國,資源有限,無法支撐過於龐大的戰爭。
  •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高層還不知情,為何卻默認了關東軍以下犯上?
    9月15日,日本高層來往電文顯示"關東軍正在集結軍隊,提取彈藥器材,有在近期採取軍事行動之勢"幣原喜重郎擔心日本在滿蒙利益受損,一再向日本陸相南次郎警告不可輕易使用武力。南次郎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後,派遣日本作戰部部長建川美次前往東北制止關東軍的行動。
  • 蘇軍為什麼只用十幾天的時間,就把日本關東軍打的落花流水?
    據東京審判時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的證詞,到1944年底,由於精銳師團調往前線或防衛日本本土而由一些戰鬥力弱、裝備差的後備師團接替。關東軍已沒有1個受過高度訓練的師團,坦克和飛機很少,軍火和燃料儲存也很有限。 1945年4月的關東軍師團,基本都是1944年底到1945年初臨時組建的。
  • 8年抗戰消滅日軍45萬,蘇聯6天消滅了75萬,為何差距這樣大?
    從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國在這8年的抗戰中,陸續消滅45萬日軍,但是蘇聯最後只用了短短6天時間,就消滅了75萬日軍,這是怎麼回事兒?中蘇雙方的差距,為何會這麼大?蘇聯當時面對的敵軍,主要是日本關東軍。這支部隊號稱是日本的精銳,總人數約有75萬,結果跟蘇聯相遇後直接敗得一塌糊塗。事實上,當時的日本關東軍,並沒有資格被稱為精銳。整個戰爭時期,日本的戰線拉得很長,既要派人侵佔中國,又要在太平洋戰場與美軍作戰,這給日本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隨著戰鬥的不斷繼續,日本的人員傷亡越來越慘重,只能不斷從國內抽調人員補充兵力。
  • 當年如果蘇聯不出兵,中國軍隊多久才能打敗關東軍,戰勝日本?
    直到1945年,法西斯三巨頭的義大利和德國相繼投降,只剩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當時日本的實力還相對強大,甚至在我國東北地區還有著百萬大軍,他們妄想著和盟軍決一死戰,這就是我們都非常熟知的「關東軍」。不過為了儘快結束二戰,蘇聯在歐洲戰場結束以後便出動了150萬大軍對日宣戰,以勢不可擋之勢在一個月內便摧毀了關東軍。
  • 二戰最後一仗:血戰虎頭要塞,日本關東軍虎頭要塞覆滅記!
    走進那潮溼陰暗、斑駁陸離的水泥隧洞,面對這一功能齊全、異常堅固的戰爭機器,人們往往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日本關東軍在中國土地上的種種罪行。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7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水陸空立體戰,並以1000多名蘇聯官兵和2000多名日本關東軍守備隊官兵的生命為代價,終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比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延遲了11天。正因如此,這裡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
  • 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多少日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都曾和日本法西斯大戰,最後通過四國的鼎力合作,成功消滅日軍,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那麼,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了多少日軍呢?美軍共在太平洋戰場上擊斃日軍131萬人,其中也包括死於美國轟炸的日本本土軍人。另外還有20萬日本武裝僑民被打死(大部分是被美軍消滅的),雖然日本方面不承認這些武裝僑民屬於正規軍人。美國消滅的日軍數量有一定的水分,因為日本是在本土尚未被攻佔時,主動投降的,很多檔案資料都被日本銷毀。所以美軍消滅的日軍數量,大都來自於戰時美國國內媒體的報導,準確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