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來了!怎樣影響到每個人的一生?你關心的這都有

2020-12-22 中國網河南頻道

《民法典》來了!怎樣影響到每個人的一生?你關心的這都有

2020-05-25 11:04:03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張璐 應悅

| 字號:

A+

A-

《民法典》來了!《民法典》有何亮點和意義?未來如何落實?5月24日晚,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曆莉和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三名北京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就《民法典》相關話題接受記者採訪。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受訪者供圖

談亮點:人格權獨立成編是世界《民法典》首創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稱,我國《民法典》單獨設置了「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是世界《民法典》的首創,為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民法典》加強對胎兒利益的保護、強化網際網路時代人格權益的保護、對高空拋物行為規定了多方責任等,這些無不體現出《民法典》的時代特色與人文關懷。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曆莉表示,在我國,《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彌補了傳統的大陸法系「重物輕人」的體系缺陷,也為人格權法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足夠的空間。

歷莉認為,人格權獨立成編從根本上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強化了對人格尊嚴的維護,也回應了人格權保護在網絡資訊時代面臨的各種挑戰。

「比如說《民法典》明確將私人生活安寧規定在人格權當中的隱私權中,這其中就包括禁止對他人發送垃圾簡訊,垃圾郵件等這些侵擾個人私生活安寧的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曆莉。受訪者供圖

談落實:要加大普法力度使其落地生根

馬一德稱,未來《民法典》的通過,意味著過去法律的終止或廢止,比如說合同法、婚姻法等,如何保持民事法律規範的銜接,需要對過去的民事法律中與《民法典》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梳理和比較,真正地把《民法典》落實好、實施好。「《民法典》通過後要形成全民學習《民法典》的熱潮,把《民法典》放在普法進程中。」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說,由於《民法典》既有新增的內容,也有填補和修改的內容。因此作為法典頒布之後,所有的法律人,特別是民事審判的法官隊伍、從事法律服務的律師隊伍要加大普法的力度,使它能夠落地生根。另一方面,作為民事裁判的審判人員、法律服務人員也要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司法能力和職業能力,以便準確理解立法原意,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從而實現法典的立法初衷。

談意義:對司法文明公平正義推力巨大

高子程稱,依法治國新時代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就是根據國情,集合民意,擬定審議通過《民法典》,這是新中國唯一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且內涵豐富,條文最多。

《民法典》問世,對司法文明公平正義推力巨大,為依法有序調整民商關係,化解減免社會矛盾,強化權利保護,提供了剛性完善的法律依據。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受訪者供圖

關注1

中國《民法典》在多大程度上借鑑參考了德國《民法典》?

高子程說,中國《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世界法治文明的先進成果。比如,七編制的法典體例結構,繼承和發展了潘德克頓體系。延續德國《民法典》總則分則的編纂體例,以總則編統領分則各編,追求《民法典》的體系性和開放性;同時,設立物權編和以合同編為代表的債法規則體系基本上了維持了物債二分的體系結構,婚姻家庭及繼承重新回歸《民法典》體系。

但是,中國《民法典》並未沿襲德國《民法典》等大陸法系傳統設立債法總則,而是將債法總則規則納入合同編通則,以合同編通則發揮債法總則功能,實為體例結構上的創新和探索。而且,與德國《民法典》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彰顯中國特色,更加凸顯人格權保護在我國《民法典》中的獨特地位。因此,相較於德國《民法典》,中國《民法典》植根中國國情,弘揚傳統道德,體現民族精神,進行了諸多創新性的探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新的《民法典》樣本,為世界各國民事立法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關注2

中國《民法典》的出臺對於吸引外企投資和貿易有何幫助,特別是大陸法系國家?

高子程說,《民法典》在我國民商事法律體系中居於重要的基本法地位。《民法典》平等保護各類產權,一視同仁,昭示誠信原則和意思自治原則,滿足了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多元司法需求,有助於推動形成崇尚創新、鼓勵創造、保護產權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在全社會培植守信踐諾的契約精神,有利於營造穩定、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是促進和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法律基石,亦是維護外企合法權益、推動外企投資和貿易的強勁動力。

新京報記者張璐 應悅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民法後面多個「典」,這部法典為什麼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民法典》也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因為從胎兒到死後的遺體捐贈,人生的每一步,幾乎都濃縮在民法典裡,大到開公司、籤合同,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債券糾紛、隱私權等,一生的每一個民事行為,基本都與民法典息息相關。我們生活中常碰到的那些瑣事都可以在民法典中得到解決辦法。
  • 《民法典》這樣守護你我一生!你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發生深刻變化《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跟我們每個人到底有什麼關係?它將如何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具有基礎性的民事法律規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說到小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一個霸佔了廣大70後、80後、90後、00後乃至10後的小學語文、數學課本長達四五十年之久的人物,和小紅、小強並稱「黃金不敗鐵三角」。
  • 怎樣用好民法典?清華大學法學院攜手得到App舉辦民法典專場直播
    此解讀民法典系列公益直播,即是推進國民法學教育惠及更多人的一次探索。在講座中,清華大學法學院團隊不僅深入淺出地講透民法典的內涵與意義,還落實到婚姻、信息安全、物權歸屬、買房等公眾關心的生活難題,幫助普通人在生活中用好民法典。
  • 老年人對《民法典》哪些條款最為關心?
    老年人對《民法典》哪些條款最為關心?雖然《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但對於這些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網絡通信設備的爺爺奶奶們來說,要從全文1260條的《民法典》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條款並不容易。在了解到居民的困難和需求後,北京三中院審監庭幹警給社區居民舉辦了一次有針對性的面對面普法課堂。
  • 周江洪:從民法到民法典,一字之差何以有別
    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日前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此我國民法制度邁入民法典時代。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民法涉及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眾權利的「宣言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的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民法典》來了!這將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作為民事主體法律的「工具箱」,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全面系統性的評判準則。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通過後,保險理賠金的歸屬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對於「人身受到損害的賠償或補償」這一概念,不僅包括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補助費,還包括罹患重疾獲得的保險金。在舊婚姻法中,並沒有明確表述重疾險給付的保險金到底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有財產。《民法典》將這一概念確定下來,明確了「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補償」為個人財產。
  • 歷經66年,影響14億中國人的《民法典》來了,與你息息相關
    從1954年開始,歷經66年,2020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誕生,《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民法典保羅萬象,從飲食起居,從讀書到工作,從工作到結婚,從年輕到退休,方方面面都有據可依。
  • 首佳觀察 |《民法典》時代的到來,對房地產權利有哪些影響?
    相較原有民事法律,此次《民法典》增至1260個條文:保留現行法規定的條文約有457個,佔比約為36.3%;對現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作「非實質修訂」而來的條文約有409個,佔比約為32.5%;對現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作「實質性修訂」而來的條文約有246個,佔比約為19.5%;「新增」條文約有148個,佔比約為11.7%。
  • 民法典是什麼意思?不是全新法律,也不是彙編,卻將影響你生活
    大家好,我叫畢文強,北京律師,也是我們北京市律師協會物權法專委會的主任,今天應該說是受北京市律師協會的指派,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民法典》出臺以後對於我們徵收拆遷法律實務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做這個題目,我有兩點考慮:第一點:是《民法典》它對徵收拆遷法律事務實務的影響,它確實是一個全方位的,它不是某一點某一線。
  •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五)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五) 2020-12-1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淺議《民法典》對於家族財富管理的影響
    這些有形的、無形的財富正需要在《民法典》這樣的綜合性法律框架下得以不斷的傳承和延續,可以說《民法典》不僅影響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將對家族財富管理事業產生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01. 如何看待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
  • 民法典全文來了!一生都有用!收藏備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
  • 《民法典》正式實施: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個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眾所周知,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自己的民法典,一直以來都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已經正式施行,將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產生方方面面產生哪些巨大影響?1、離婚冷靜期,讓離婚更難。幸福的婚姻大多相似,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 安康市關工委:學習《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
    《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的基本價值和理念是什麼立法的宗旨、目的是什麼發生校園霸凌,該怎麼辦少年兒童有無權利贈送他人禮物「熊孩子」打賞主播,家長能要回來嗎隨著《民法典》的頒布,這些問題都可以一一得到答案為全面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讓《民法典》走近家庭,12月13日,安康市關工委邀請陝西邦彥律師事務所的韓妮君律師在幸福N+1兒童成長中心,為學生家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民法典,守護『少年的你』」
  • 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怎麼來的?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從我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再到作品版權、生產經營等,無一不囊括其中。 但你知道嗎?「民法典」或者「民法」的概念,清末才從國外傳來。晚清修律期間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獨立的民法草案。
  • 《民法典》出臺 對建設工程領域有什麼影響?
    《民法典》出臺,將會發生哪些更加有趣變化呢?對建設工程領域又有哪些影響呢,讓我們6月4日晚19點相約直播間,來聽一聽對建設工程領域的影響吧!建設工程中,建設方和施工方屬於平等的民事主體,因此,《民法典》的頒布,對於建設工程領域影響巨大。在此,總結出9大影響,其中【影響6】情勢變更對於施工企業而言,意義巨大!!【影響7】對建設工程合同效力的認定和價款糾紛的解決是《民法典》對建設工程案件的影響最直觀。
  • 民法典,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從胎兒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它的出臺有何重要意義?有怎樣的鮮明特點?它將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據統計,過去五年間,民法典編纂前後共10次公開徵求意見,有425600多人參與提供意見,總數達102萬條。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充分凝聚了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
  • 激烈角逐,亮「典」紛呈┃麗水市民法典微課比賽完美收官!
    但還有很多普通老百姓並不知道民法典的存在,更不知道民法典是什麼。其中,民法典就是人民群眾基礎民事法律的字典。遇到不知道基礎性民事法律問題就可以到這本法律字典當中找到答案。李菁《民法典之:給農民「典」顆長效定心丸!》浙江君問律師事務所
  •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 2020-12-02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讀】《民法典》調整了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你知道嗎?
    【民法「典」讀】《民法典》調整了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你知道嗎?相比於《擔保法》及《擔保法司法解釋》中關於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在新頒布的《民法典》中有所調整,這些你都知道嗎?(一)法條對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六條 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