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怎麼來的?

2021-01-09 騰訊網

**文末有福利**

2021年1月1日,隨著新一年的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包括《婚姻法》《繼承法》在內的九部法律,同時被廢止。

這意味著,從今天起,中國將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從我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再到作品版權、生產經營等,無一不囊括其中。

但你知道嗎?「民法典」或者「民法」的概念,清末才從國外傳來。晚清修律期間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獨立的民法草案。

然而,當我們提起民法典的創造者,絕大多數人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許是他的軍事力量、政治成就、乃至著名的敗仗,卻很難有人想起他的「民法典」。

這個人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一生戰功先和,但最讓他引以為傲的卻是《拿破崙法典》。在彌留之際,他說:

「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一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記了,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崙·波拿巴。

圖片來源:history.com

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知鴉·通識課程《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中的一節,「拿破崙真正的成就是一部法典」,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回溯民法典的歷史。

《拿破崙法典》也就是後來的《法國民法典》,這部法典於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正如其名,沒有拿破崙的支持和推動,就不會有這部法典的誕生。

在這部法典出現之前,整個人類社會沒有一部系統、全面的民法典。在歐洲以外的大部分傳統帝國,甚至沒有過民法的概念,這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事情。

《拿破崙法典》頒布之後,隨著拿破崙的徵服,民法典也在歐洲其它地區推廣開來,甚至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都能看到《拿破崙法典》的身影。

到了今天,民法典早已成為現代法律體系的標誌之一。當今世界,所有的民法,都無不受《拿破崙法典》的影響。

|《拿破崙法典》。

圖片來源:thoughtco.com

《拿破崙法典》出現前的歐洲法律,可以說是相當混亂和無序。羅馬帝國東西分裂以後,其法律也發生了分裂,原有的羅馬法不再能應對更多類型的政治體。

一方面,日耳曼人用自己的習慣法薩利克法替代羅馬法;另一方面,隨著教會力量的上升,南部各地又試圖復興羅馬法。這就導致在法國地區,南部採用成文法,北部採用習慣法的情況。

|羅馬人與羅馬法。

圖片來源:britannica.com

成文法依賴立法者統一制定的法律條例,習慣法則遵循民間慣例與社會道德,兩者大相逕庭。

實際上,二者就是今天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前身。

大陸法講求對事先對可能發生的事進行規範,訴諸法條;英美法系起源於習慣法,產生出主要依靠判決先例的判例法。

這兩種天差地別的體系,當時同時存在於西歐,在法國內部,南北差異巨大,南北方的各個區域都有不同的法律。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實在是件難事。

因為從本質上講,想要統一法律,首先要締造一個統一的國家,這種國家要具備完善的官僚機構,以及需要把世俗權力從教會權力之中解放出來。

幸好,在拿破崙之前,其實這種嘗試已經進行了幾個世紀之久。

早在13世紀,全國性習慣法調查和彙編的工作就已經在展開了,那時的重要成果是《諾曼第習慣法大全》,它是一部由私人完成的、具有較高權威的習慣法調查錄,是習慣法與成文法的融合。

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也曾野心勃勃地要將民法統一,他手下的著名大臣科爾貝為了要統一法典,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也獲得了相當的成功。

|路易十四。

圖片來源:history.com

他們花了12年的時間統一了法國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商事法、海商法、殖民法五大部分的法律,將它們法典化,投入使用,直到被《拿破崙法典》所取代。

隨後,法國在思想上的巨變,也為民法典誕生提供了思想武器。法國成為最激進的思想的發源地,啟蒙思想家的思想開始對社會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這些思想家包括提出「三權分立」的孟德斯鳩;痛斥教皇並嚮往英國體制的伏爾泰;還有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提出主權在民的盧梭,以及狄德羅、達·朗貝爾等等。

在法學上,知識分子也開始新的嘗試,杜默林、多馬和波蒂埃這類學者就致力於研究將南北法律融合。

其中,波蒂埃原本是法國奧爾良的一個大學教授,他曾任法官長達半個世紀,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對法律的深刻認知,他在生命的最後十二年裡,發表了二十六篇民法論著,這二十六篇論著幾乎涉及民法的全部,他指出了民法統一的一個重要條件,即政治上的統一和立法權的集中。

這也預示著之後拿破崙統一民法的可能性。

在18世紀末,先行的思想和落後的制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之當時法國財政存在的巨大問題和日益加劇的貧富差異,致使一場大革命席捲而來。

最關鍵的是,法國大革命落在法律上,就體現為希望試圖對人的一切行為進行合理的規劃。

這種情況,在法國思想家福柯的名著《規訓與懲罰》中,就總結為:在古代,法律象徵著君主與貴族的權力,犯法等同於冒犯君主。

|《規訓與懲罰》

作者:[法] 米歇爾·福柯

譯者:劉北成、楊遠嬰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3年

而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犯法變成了對理性和契約的冒犯。在福柯看來,這是權力向微觀轉變的時刻。

而從人類的進程來看,這是一次雄心勃勃的嘗試,一次試圖用理性規範社會的嘗試。

沒有什麼動力比法國大革命更強了,這也是《拿破崙法典》得以完成的重要原因。

當時,法學家康巴塞雷斯(Combacérès)帶著他的法典起草委員會,向國民公會提交過一份草案,只不過它多達697條條款,被嫌棄太過複雜。

|讓-雅克·雷吉斯·德·康巴塞雷斯

圖片來源:wikipedia.com

一年之後,委員會吸取教訓,又提交了一份草案,這回足足刪了400條,只剩下297條條款,然而又被指責過於簡單。

又過了兩年,1796年,康巴塞雷斯乾脆提交了一份包含了1104條條款的草案,但在紛亂中,審議被耽擱了。

一直拖到霧月政變結束後,拿破崙的執政府成立。

|霧月政變。

圖片來源:Wikipedia

拿破崙重新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限制他們在4個月之內交出草案。

終於,委員會在規定時間內,交出了一份《民法典》草案。

這份草案經歷了法國當時的最高法院大理院、上訴院、參政院的層層審核、討論、修改,看上去似乎要塵埃落定了,但當它提交到法案評議委員會之後,卻遭遇了很大的阻力。

原來,法案評議委員會中有很多老革命派,他們依然認為該草案過於草率,並不是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受其影響,立法委員會也最終沒有通過該草案。為了讓法典通過,拿破崙用政治手段裁減評議委員會的人數,並且改選了很多反對該草案的人員。

終於,在1803年3月至1804年3月,法案評議委員會和立法委員會先後通過了全部36個民事立法提案,並在1804年3月21日,將這些提案合併在一起,成為《法國民法典》,正式啟用。

這部法典曾在1807年和1852年兩度更名為《拿破崙法典》,直到1870年,由於大家早已習慣叫它「民法典」,它也就被正式稱作《民法典》。

博採眾律法之長,開後世民法典先河《拿破崙法典》融入了多種法律成分,比如羅馬法、習慣法、大革命時期的法律、甚至包括18世紀以前的各種誥令,以及那些無法令人忽視的前輩學者們的著作。

波蒂埃的《債權論》就給《拿破崙法典》提供了不少材料。但它對前輩的借鑑,也絕非不加辨別地東拼西湊。

它遵循我們之前提到的基本原則,也就是個人主義思想和自由平等觀念,以著名的查士丁尼的《法學階梯》的結構為骨架,博採眾律法之長為血肉,以法律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權利與自由。

|《法學階梯》

作者:[羅馬] 查士丁尼

譯者:張企泰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1989年

值得一提的是,法典還有意保護了那些由於宗教原因受到迫害的猶太人與同性戀,體現出進步和寬容的精神。

這部法典也為法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它對勞動契約的規定,使法國產生了一大批自由勞動力,於是其工業、農業和商業都可以穩定快速地發展起來。

無論拿破崙是否在位,法典對法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動搖不了的,也正因此,法國在之後的殖民地爭奪和兩次工業革命中,都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拿破崙法典》之後,法國相繼完成了《商法典》《刑法典》《刑事訴訟法典》和《民事訴訟法典》,基本建構起了法國近代法律體系。

也以此為起點,十九世紀的歐洲開始了一場法典編纂運動。

在拿破崙下臺後,除了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還沿用《拿破崙法典》和法國的其他法典,其他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修訂屬於自己的民法典。

法學家梅汝璈先生指出,《拿破崙法典》的誕生,向世界各國揭示了民法統一的可能。

不僅如此,其他國家制定民法典時,依據和效仿的仍舊是《拿破崙法典》,有些甚至直接翻譯某些條款,畢竟這部法典是它們唯一的樣本。

直到今日,它的光芒依然在法國乃至全世界閃耀著。

在傳統社會中,社會與經濟不分彼此,宗教與政治不分你我。而現代社會是分立的社會,社會、政治、經濟和宗教四大領域彼此分離。

在知鴉·通識課程《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中,你可以通過歷史的節點,有限責任公司的誕生、現代銀行的形成、現代大學的出現……

在這裡,既有制度的演進,又有自由、平等權利訴求的生長,現代文明發展的歷程等你來探秘!

相關焦點

  • 張文顯:中國民法典是二十一世紀民法典的典範
    張文顯介紹說,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就。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填補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空白。民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稱謂的民事法律,實現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法典夢。
  •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它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民法典》學習】第十一講丨陳凌雲:《民法典》對「家」的保護
    【《民法典》學習】第十一講丨陳凌云:《民法典》對「家」的保護 2020-06-17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來了|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自從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後,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就誕生了,這不僅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還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而從「法」到「典」的更替,更是開啟了一個民事權利保護的新時代,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我國的一件
  • 《民法典》:開啟法律普及新時代
    本報記者 林春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幾乎覆蓋了公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那麼,《民法典》的實施將對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以及百姓的生活帶來哪些促進作用?
  • 民法典,我們準備好了!
    民法典,我們準備好了!《民法典》是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及附則,共計1260條。從呱呱墜地到歸於塵土,《民法典》保護中國人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涵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保護的權益範圍相較於之前的單行法也將更加廣泛。
  • 周江洪:從民法到民法典,一字之差何以有別
    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日前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此我國民法制度邁入民法典時代。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民法涉及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眾權利的「宣言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的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怎樣用好民法典?清華大學法學院攜手得到App舉辦民法典專場直播
    清華大學法學院頂尖教授聯手得到App直播解讀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法典問世,這部法律不僅浸潤了法律、法學界幾代人的心血,更是承載著國人的期盼和偉大的使命。從「是什麼」到「怎麼用」,高校課程打磨成面向廣泛受眾的知識服務#解讀民法典#系列公益直播共5場,每一場內容,都不僅僅是法學院經典課程的呈現,更是面向非專業人士結合場景問題的知識服務。
  • 民法典頒布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是保護私權利的法律匯總,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也是公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的編纂與出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裡程碑,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裁判背後體現了什麼?
    本文轉自【中國紀檢監察報】;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今年1月1日,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開始正式施行。保護「頭頂上的安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依法承擔民事責任1月4日上午,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庾某某訴被告黃某某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一案,這也是《民法典》實施後廣州市的第一案。經過1個小時的審理,合議庭適用《民法典》當庭宣判。
  • 民法典的有為和有所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出臺了,這部民法典明明白白冠名為「典」,成為新中國以來第一部命名為「典」的法律。從法律形式上說,「典」意味著立法表達形式達到了科學系統化的較高水平,顯示出較高成熟度和穩定性。從法律地位上說,冠名為「典」意味著法律高位階的肯定。民法典為什麼這麼重要?  首先在於民法關乎的是社會生活的常識常理。
  • 民法典:開啟民事司法工作新紀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順應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願望,契合發展需要,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部法典,其內在精神與具體內容,不僅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優秀法律文化,還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是民事法律規範的集大成者。
  •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
    【走進民法典】我來讀 你來聽 2020-12-02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學習筆記(物權編——第一分編:通則)
    《民法典》施行後,《民法通則》、《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侵權責任法》九部法律同時廢止。法律人因此笑言:半生所學,毀於一旦;專業選得好,每天像高考。但笑言僅是笑言而已,1260個條文背後蘊含的法理、法治原則和法治內涵並沒有太大變化。
  • 《民法典》基本原則
    《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0-07-01 0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紮實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全國律師行業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熱潮
    從世界歷史看,那些彪炳史冊的法典往往是各個民族的政治家、立法者、法律人等力量共同打造的鴻篇巨製,構成了各個時代人類制度文明皇冠上璀璨耀眼的明珠。他說,以一部法典囊括合同法、物權法等9部法律,標誌著我國民事領域即將開啟法典化治理時代,「這是完善我國私權治理體系頂層設計的最關鍵一步,更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順應資訊時代潮流,回應新時期人民關切,在立足我國國情實際並借鑑國外經驗基礎上,民法典實現了多個突破和創新。
  • 從古羅馬,法國到德國,民法典的編纂進入中國時間|無訟專欄
    藉助民法典,大陸法系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社會生活的理性化。在「中國民法典時代」即將正式到來之際,不妨跟隨我們一同感受世界民法典立法歷程的前世今生。羅馬法源流理性光芒初閃耀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十二銅表法》是古代西方成文法典的經典代表。這部最早的羅馬法文獻堪稱古羅馬國家,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立法的紀念碑。
  • 【高警法苑】《民法典》系列學習(二):編纂《民法典》的時代背景...
    我國已被世界公認為市場經濟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已有的基本的鬆散民法體系,不能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這是編纂民法典的客觀基礎。分別制定民法,是我國立法機關在制定民法典條件不具備情況下不得不採取的措施,繼1956年、1964年民法兩草案之後,改革開放後又完成了1984年民法第三和第四稿草案,2002年完成新的民法草案並曾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0-16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批「民法典百人宣講團」在西政成立
    光明網重慶5月29日電   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隨後,「親歷見證民法典」報告會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會議決定成立全國首批「民法典百人宣講團」,將深入重慶各區縣進行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