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山是于都縣最偏遠的一個小鄉鎮,盛產蕃薯幹、香瓜、茶葉、蜂蜜等土特產,但數蕃薯幹最出名了,可以說贛南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入冬以後,是盤古山老俵製做蕃薯幹的好時節,別看這小小的一片蕃薯幹,製做起來可麻煩可有講究了。首先是蕃薯的挑選,要選那種白皮紅心或紅皮黃心的蕃薯,個頭要拳頭一般大小,沒有被蚯蚓鑽咬過,表皮光滑的蕃薯。
「煮」是第一道工序,採用的是最原始古老大鐵鍋來煮,一次煮一、二百斤,把蕃薯煮個五、六分熟即可撈出,趁熱把皮刮乾淨切成長條,然後均勻擺放在曬撘上,在太陽光下曬三、四天,此時千萬別碰上陰雨天,不然蒸出來的蕃薯幹可就不漂亮了。所以,「煮」和「曬」是製做地道盤古山蕃薯幹的第一個關鍵。第二道工序是「蒸」,把曬得半溼半乾有些透明的蕃薯條,裝進圓形的木製蒸桶裡,桶直徑約70公分,高90公分左右,放在大鍋上蒸三、四個小時,不等冷卻全部倒出,在曬撘上又曬兩天,再裝進蒸桶裡再蒸,或再曬幾天,或放在烤籃裡用木炭火烤小半天,烤時離不開人,要不斷的翻攪,製做地道盤古山蕃薯幹是純手工的累人活,因為每道工序都偷不到懶,也馬虎不得,稍不小心可能就烤焦。更有甚者還會不厭其煩的「三蒸三曬一烤」。
如此反反覆覆蒸曬和烤出來的蕃薯幹,色澤如紅玉,晶瑩透明,每一片都玲瓏剔透,好看得很,讓人情不自禁想嘗一嘗,取之放進嘴裡一嚼,那香甜與別的地方的蕃薯幹截然不同,既有粘性又有韌性,愛吃的人久吃不膩。
常吃盤古山蕃薯幹,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健齒醒腦等功效,與生花生同吃,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盤古山人招待親朋好友,首選本地蕃薯幹外加一盤生花生,頗有特色。
正因為盤古山蕃薯幹獨特傳統的製做工藝和獨特的味道,所以在盤古山鎢礦工作過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師傅及家屬 ,均與盤古山蕃薯乾結下了不解之緣,更愛上了這一口。要是你去拜訪他們,你送菸酒或茶奶給他,他可能不稀罕,但是你要是捎上幾斤正宗地道的盤古山蕃薯幹,他一定喜出望外,甚至拍手稱讚,因為這是他們熟悉的、久違的、渴望的、親切的味道。
精明的生意人瞅準了商機,他們利用網絡的快捷方便,在網上賣起了盤古山蕃薯幹,把盤古山蕃薯幹銷售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購買它的人由最初的老盤古山人發展到老盤古山人的鄰居朋友親戚同事等,價格也由最初的五、六元一斤賣到了現在的五、六十元一斤,雖然價格高,但是仍然供不應求。
盤古山蕃薯幹,香甜味道獨特不一般,它不僅是我的最愛,相信你嘗過之後也會喜歡,成為你的最愛。
(林仁輝 2015年11月2日寫於南昌返回贛州的火車途中)
(以上圖片由論壇網友"心不在遙遠"提供)
於都青年網旗下淘寶網店「澄歌食品」有正宗盤古山蕃薯幹出售,微友可前往淘寶網店鋪搜索「澄歌食品」快速購買或撥打銷售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