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愛--於都特產盤古山蕃薯幹!

2021-03-05 於都青年網

盤古山是于都縣最偏遠的一個小鄉鎮,盛產蕃薯幹、香瓜、茶葉、蜂蜜等土特產,但數蕃薯幹最出名了,可以說贛南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入冬以後,是盤古山老俵製做蕃薯幹的好時節,別看這小小的一片蕃薯幹,製做起來可麻煩可有講究了。首先是蕃薯的挑選,要選那種白皮紅心或紅皮黃心的蕃薯,個頭要拳頭一般大小,沒有被蚯蚓鑽咬過,表皮光滑的蕃薯。

「煮」是第一道工序,採用的是最原始古老大鐵鍋來煮,一次煮一、二百斤,把蕃薯煮個五、六分熟即可撈出,趁熱把皮刮乾淨切成長條,然後均勻擺放在曬撘上,在太陽光下曬三、四天,此時千萬別碰上陰雨天,不然蒸出來的蕃薯幹可就不漂亮了。所以,「煮」和「曬」是製做地道盤古山蕃薯幹的第一個關鍵。第二道工序是「蒸」,把曬得半溼半乾有些透明的蕃薯條,裝進圓形的木製蒸桶裡,桶直徑約70公分,高90公分左右,放在大鍋上蒸三、四個小時,不等冷卻全部倒出,在曬撘上又曬兩天,再裝進蒸桶裡再蒸,或再曬幾天,或放在烤籃裡用木炭火烤小半天,烤時離不開人,要不斷的翻攪,製做地道盤古山蕃薯幹是純手工的累人活,因為每道工序都偷不到懶,也馬虎不得,稍不小心可能就烤焦。更有甚者還會不厭其煩的「三蒸三曬一烤」。

如此反反覆覆蒸曬和烤出來的蕃薯幹,色澤如紅玉,晶瑩透明,每一片都玲瓏剔透,好看得很,讓人情不自禁想嘗一嘗,取之放進嘴裡一嚼,那香甜與別的地方的蕃薯幹截然不同,既有粘性又有韌性,愛吃的人久吃不膩。

常吃盤古山蕃薯幹,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健齒醒腦等功效,與生花生同吃,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盤古山人招待親朋好友,首選本地蕃薯幹外加一盤生花生,頗有特色。

正因為盤古山蕃薯幹獨特傳統的製做工藝和獨特的味道,所以在盤古山鎢礦工作過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師傅及家屬 ,均與盤古山蕃薯乾結下了不解之緣,更愛上了這一口。要是你去拜訪他們,你送菸酒或茶奶給他,他可能不稀罕,但是你要是捎上幾斤正宗地道的盤古山蕃薯幹,他一定喜出望外,甚至拍手稱讚,因為這是他們熟悉的、久違的、渴望的、親切的味道。

精明的生意人瞅準了商機,他們利用網絡的快捷方便,在網上賣起了盤古山蕃薯幹,把盤古山蕃薯幹銷售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購買它的人由最初的老盤古山人發展到老盤古山人的鄰居朋友親戚同事等,價格也由最初的五、六元一斤賣到了現在的五、六十元一斤,雖然價格高,但是仍然供不應求。

盤古山蕃薯幹,香甜味道獨特不一般,它不僅是我的最愛,相信你嘗過之後也會喜歡,成為你的最愛。

(林仁輝 2015年11月2日寫於南昌返回贛州的火車途中)



(以上圖片由論壇網友"心不在遙遠"提供)

於都青年網旗下淘寶網店「澄歌食品」有正宗盤古山蕃薯幹出售,微友可前往淘寶網店鋪搜索「澄歌食品」快速購買或撥打銷售熱線。
全國統一銷售熱線/微信號:15070770592
地址:贛州市于都縣龍景嘉園延伸段5號小蜜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盤古山的紅薯倒蒸乾開賣啦!
    在贛南各地,有不少人製作蕃薯幹,唯有盤古山老俵製作的蕃薯幹工藝最獨特,最複雜,所以盤古山老俵製作出來的蕃薯幹既好吃又好看。
  • 楠溪美食---陡門山蕃薯棗
    從同事林老師處得知這幾天他老家陡門林村村民正在忙於晾曬蕃薯棗蕃薯棗又稱蕃薯片(條)是陡門山的特產也是楠溪的美食色佳味美在陡門山生產蕃薯棗最有名的應該是林村與全山村兩村相隔車程1.2公裡左右村子海拔高村前空曠山風烈日照長適宜曬蕃薯棗
  • 【方志於都】於都梓山 : 天然氧吧菓盒寨
    深秋,白雲過山,草木蒼勁。夜裡竹木搖曳,月光如織。三冬,草黃樹黛,山敦峰實。清晨紅妝素裹,遍地霜影。靜立山頂,前可遠眺于都縣城,後可俯瞰固院大地,左是鐘鼓嶺,右是青頭山。在山頂中部的坳上曾一度有寨,所以當地人多把菓盒山叫做菓盒寨。可惜,寨在頭次紅時被拆了,數百年古寨毀於一旦!現在,遺址林木參天,枯葉如被。林間屋基很多,隨坡就勢。四周工事密布,防守嚴密。山坳還有水塘,深過兩米。
  • 蕃薯軼事
    我拿一條嘗了嘗,還真如L姐所說的,禁不又拿了一條,要不是剛吃了早餐,我真的可以吃下這一盤。L姐說,喜歡的話,下次可再多煮點。說起蕃薯,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感恩。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成長過程無一不受過蕃薯的恩惠。蕃薯不但普渡了我們兒時生活的艱難、也譜寫了我們兒時生活的歡唱……
  • 刨蕃薯絲、曬蕃薯片、吃蕃薯絲飯、倒蕃薯腳,這些你還記得嗎?
    昨天晨跑經過老家時,偶爾聽見「叮咚」「叮咚」的聲音,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堂弟父子倆在刨蕃薯絲。望著這場景,不禁把我的記憶帶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就是再小的蕃薯根都不能浪費,放在木甑裡蒸熟後,用鐵絲串起來放在火爐上烤乾當菜吃,吃起來有點韌韌的感覺。也有調皮的小孩把蕃薯埋藏在火爐裡,等蕃薯被火烤熟後,扒去烤焦的薯皮便飄出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 【方志於都】 什麼叫方志和於都方志
    期間,于都縣志辦自1984年成立以來,精心編修了第一輪和第二輪《于都縣志》;同時我縣從於都歷代舊志中選擇了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清同治十三年版《雩都縣誌》為底本,組織人員進行了斷句、校點、注釋等工作,依照舊志版本原貌整理重印了少量的《雩都縣誌》,以使這部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於都古代縣誌在今後的歷史延續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於都年鑑》也是一年一鑑。
  • 永強無蜜棗 卻有蕃薯棗
    選好日子,天剛蒙蒙亮,母親就起床燒鍋,把蕃薯一鍋一鍋地煮熟,然後把我們幾個兄弟叫起床,將蕃絲籬一字排開,然後用菜刀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整齊地放在蕃絲籬上晾曬。冬天的早晨,氣溫很低,戶外寒風中的我們總是被凍得手腳僵硬。巴不得快一點忙完,趁大人不在身邊時,我們常常邊幹邊吃起來,恨不得一口吃完了事。事情往往要到太陽升上高空,我們才得以忙完。
  • 化州竹頭紅蕃薯這樣種這樣吃才夠甜美
    化州人都聽說過甚至品嘗過麗崗蕃薯,但這麼著名的蕃薯是如何種出來的卻鮮為人知。今天,在鎮村幹部的帶領下,樂活化州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麗崗村,為大家揭秘「竹頭紅」 蕃薯成為市場新寵的秘密。 蕃薯是是明代幾經周折從呂宋(今指菲律賓)引進,當時是 「教民種之,賴以度荒」,三餐當飯而食,「足果其腹,災不為荒」,創造了「引種一根蕃薯藤,救活一半中國人」的奇蹟。
  • 蕃薯芋頭,焗窯野趣
    焗窯野趣,老少皆宜所謂焗窯,就是找一些幹泥坯,砌成一個大小適中的窯,然後用柴火將泥坯窯燒紅,將蕃薯、芋頭或肉類等食材放進去,然後將燒紅的窯泥坯打碎,將食材蓋住慢慢焗熟的一種方法。這時,田裡的第二造水稻已經收割,稻田幹了,可以提供焗窯用地和泥坯。此時,很多蕃薯也挖了,蕃薯地也有幹的泥坯, 此時焗窯是最好的時節。如果有農民翻了地,有現成的泥坯,焗窯就不是一件難事。但如果沒有現成的泥坯,要自己動手挖的話,那可是辛苦活,而且,挖出的泥坯很多時還是溼的,砌成的窯燒起來費時費柴, 還不好打。
  • 關於「容縣沙田柚、陸川豬、北流魚,博白蕹菜、玉林大蕃薯」的一些知識
    這首民謠流傳由來已久,起碼清朝時就有,生動地概括了地處廣西東南部,舊時玉林五屬(即玉林,陸川,博白,興業)鄉土特產。直到至今還讓人津津樂道,而且這些特產仍大放異彩,飽飲榮譽,在國內外佔有一席之地。 由於博白蕹菜生長選擇的土、肥、水條件特別,其他地域引種變異很大,只適宜在博白縣城郊方圓十幾公裡範圍內的水田生長,尤其以城郊南門塘的最純正最有名。博白籍的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生前曾對博白蕹菜作過考證。他認為,博白蕹菜僅次於越南河內蕹,居世界同類菜第二位。
  • 滿族人最愛的東北地區美食特產大全
    、蒙族餡餅、清燉甲魚、蕎面驢肉蒸餃、清溝魚宴、美味香正宗宮廷八珍熟食遼寧—遼陽特產:鐵礦/鉛鋅礦/煤礦、南果梨、香水梨乾、塔糖、香蕉李、遼寧絨山羊、中國林蛙美食小吃:湯河鮮魚、老世泰糕點、老楊頭燒雞、八仙過海鬧羅漢遼寧—盤錦特產:盤錦扣蟹、盤錦大米美食小吃:活魚鍋薈萃、清蒸鮑魚、涼拌海帶、海鮮山珍湯、活魚鍋、盤錦香螺
  • 【方志於都】《于都縣志》之方技志
    尹嘉實,字公倫,長樂裡人,徙郡城數世。好學工詩,精究醫術,名於郡,貧者呼之家,恆以人葠①作麥冬與之,人傳其義。邑令徐、華、雷、牛四公,聞其名,常延於署,然診治外,不幹以私。其沒也,令牛廷照挽之曰:「可祭於社」。譚章,字含輝,號素庵,邑進士源之孫。少聰穎,博覽群書,後捐國學,棄儒業岐黃,究心 《靈樞》、《素問》、《難經》諸書,遂精其術,病瀕死者,能甦之。徙居城西郊,數十年活人無算。邑侯梁寶禁,贈以 「春滿杏林」額,著有 《素庵醫案》,因兵燹迷失,未梓。
  • 於都:打著免費的名義,幹著見不得的勾當,刑拘!
    這不車主鍾先生昨日還為免費修理感動不已次日他卻直接報了警▼▼▼近日車主鍾先生將小轎車放到於都某汽修店做完保養後在鐵證面前謝某自知抵賴不了向警方交待了實情原來謝某因汽修店生意不好便打起了發財的歪主意以免費修理的名義偷梁換柱將鍾某車上最值錢的三元催化器盜走
  • 99%的於都人都沒有吃過這個東西——梨盞子
    兒時的我生性靦腆,不愛說話,卻幾乎沒有不敢幹的事。年年霜降一過,梨盞子便熟得有些甜,不再生硬,不再酸澀。這是採摘梨盞子的最好季節。我不善爬樹,但偏偏愛爬樹。同伴們不敢爬梨盞子樹的時候,我必定奮勇當前,使出吃奶的勁來,一氣爬上去,然後將一枝一枝的梨盞子用鐮刀砍了,扔給地上的同伴。
  • 小蕃薯簡介
    yam蕃薯藤簡介:yam 蕃薯藤- 天空傳媒(網路公司)yam.com創立於1993年,是臺灣第一個搜尋引擎,也是臺灣最大影音視頻網站;2006年整合網路數碼webs - tv寬頻電視內容資源與天空部落廣大社群基礎
  • 梓山今朝有多美?這首詩告訴你…
    上一期的扶貧故事後臺的反響很熱烈哦~(☞上一期故事傳送門)這次讓我們跟隨丁文書的筆端回顧梓山歷史發展進程看遍梓山秀美河山位于于都正東向   梓山是個好地方鎮域廣闊人口多   地肥水美五穀香遙想當年秋風涼   紅軍渡河遠徵忙無數梓山好兒女   為國熱血灑彊場烈士鮮血沒白流   喜看梓山今模樣
  • 【方志於都】 于都縣城隍廟
    於都城隍廟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神廟,據于都縣志記載: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二零一年)於都始建縣,西漢的著名大將灌嬰築壘於東溪之陽古田坪,形成了于都縣的第一個縣城。後來,于都縣城曾因故二次遷至大昌村(即今日之梓山鎮固院村)。
  • 安徽各地特產獨家收錄,史上最全!
    亳州特產:亳州牛肉、古井貢酒、高爐酒、蘇趙梨、銅關粉皮、義門苔幹、觀堂大蒜、高公大蒜、牛肉饃、三官核桃、利辛粉絲、亳白芍、亳菊、蒙城火腿腐乳、亳州剪紙、萬壽綢古井貢酒,愛喝酒的都喝過吧!誰都別攔我!讓我去滁州!
  • 江西于都縣潭頭村第一書記:總書記牽掛老區「脫貧摘帽」
    現在梓山的富硒絲瓜,不僅能賣上好價錢,而且不愁銷路。」走進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的蔬菜大棚,翠綠的絲瓜長勢喜人,駐村第一書記肖桂花樂呵呵地給記者介紹。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縣,實地考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在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總書記聽取園區人員介紹當地的蔬菜產業發展情況,還拿起桌上的蔬菜細細察看。
  • 連蕃薯苗都成搶手貨,化州合江蕃薯種植產業大有可為
    新鮮蕃薯成返城人員送禮首選,就連蕃薯苗也成了搶手貨。眼下正是春耕時節,在化州市合江鎮大埇村委會的晟美種植合作社蕃薯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在忙著割苗、開挖、裝運紅薯,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據悉,這是晟美種植合作第一年試種番薯,品種為冰淇淋蕃薯。面積第一期30多畝,畝產超過了2000斤!保守估計此次產出冰淇淋蕃薯科大約6萬斤,按現在2元的保底收購價計算,單番薯的經濟產值就達到了12萬元,如果零售價格則會更高。除了番薯,其薯藤也是不錯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