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城集團執行總經理
履歷自述:1974年7月出生,1998年11月加盟綠城,目前擔任本公司執行總經理,主要負責杭州、千島湖、湖州地區等6個項目公司的開發管理。199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擁有學士學位,主修建築工程。1996年至1998年,任職於浙江城建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11月加盟綠城,在公司杭州桂花城項目任工程管理員,在公司杭州紫桂花園項目任工程主管。2001年至2006年,在杭州綠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春江花月項目)先後任工程部副經理、工程部經理、總經理助理及副總經理,2006年5月起任浙江嘉和實業有限公司(麗江公寓項目)的總經理。
1998年11月,我向綠城寫了平生第一封求職信,當時我的面試官是王總(王虹斌),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面談,我正式被綠城錄用,成為了一名土建工程管理員。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998年的11月15日。
從1998年一個普通的工程管理人員到2009年擔任綠城執行總經理,我在綠城的11年,經歷了公司工程管理系統的每一個管理崗位。在旁人眼裡,看到的只是我的飛速升遷,但就如元?劉祁《歸潛志》中說的:「不循中道,縱得升遷何榮也?」意為不走中正之道,即使獲得升遷,有什麼光榮的?在綠城的11年,我清楚地知道,一路走來,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堅定。
挫折是一種歷練,「不二過」就是進步
1998年剛進入綠城,在幹了一年多的土建管理員之後,2000年,我擔任紫桂公寓的工程主管,期間經歷了職業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折。當時為了趕進度,也為了節省80萬的成本,沒有打維護樁,造成了紫桂公寓二期小高層基坑塌方的事故,結果成本沒有節省,工期卻延遲了一個月。這是我在綠城遭遇的最大挫折,當時我寢食難安,感覺壓力非常大——這次事故讓我獲得了最重要的教訓:要尊重工作流程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不犯錯誤其實不可能,但在這之後,我一直避免犯類似的流程錯誤。特別是成為工程部門領導之後,我一直提醒自己,應嚴格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地預控某些問題,特別是老項目已經出現過的一些重要問題,比如工程營銷階段的客戶投訴、成品保護;涉及工程品質的重要節點,如外立面選材、建築拆架前、景觀大樣放樣、精裝修基層的關鍵時刻,都需要跟相關部門和領導確認。
在我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深刻地意識到,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也是進步。避免自己兩次踩進同一條臭水溝,避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只有這樣,曾經的絆腳石才會成為進身之階。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原地踏步或者大步倒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總是犯同樣的錯誤。因此,牢記經驗教訓,不斷總結歸納,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取法極致,得乎其上
剛進綠城做土建管理的時候,我自認為非常認真,現場管理井井有條,但第一次陪宋董下工地就打破了良好的自我感覺。短短半小時,宋董挑出了一大堆問題。這給我非常大的觸動,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綠城是一個高要求的公司,綠城對品質的追求永無止境。
2001年11月,我競聘成為杭州春江花月項目工程部副經理(經理空缺),在趙總(趙錦標)和馬總(馬力)的帶領下,負責春江花月項目工程管理,春江花月是綠城第一個大型的高層江景住宅項目,開始接觸很多原來沒有做過的工作,這對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鍛鍊學習機會。
春江花月的方案16次易稿,精益求精地做了整整兩年,首期交付時,被稱為「錢塘江時代」臨江景觀住宅的典範作品。但這樣的作品依然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車位配比規劃不足,空調機位因為室外機形狀的變化預留的位置不夠等等,這給我又上了一課。我清楚地記得一個情景,在春江花月,宋董檢查路面平整時,是蹲在地上,用手摸的。
2006年年底,我的年終述職是一篇檢討書,反省春江花月存在的問題,因為我知道,雖然春江花月耗盡心血,並給杭州高層住宅樹立了一個嶄新的標杆,但只有不斷地去查找和反省存在的問題,才能更上層樓。
為了總結春江花月的得失,綠城舉辦了被譽為「春江花月批判」的「春江花月研討會」,這是綠城繼「桂花城批判」之後,對於產品的又一次自我批判。而綠城正是從春江花月開始,正式實施「精品工程」,確定了綠城產品的「精品路線」。可以說,從春江花月開始,我真正理解「取法極致,得乎其上」的含義。
綠城對品質完美的追求,促使我不斷挑戰自我。現在回過頭來,真要感謝綠城那些特別嚴厲苛刻的要求,正是這些「苛刻章法」促進了我的快速成長。而從綠城的發展歷程來看,正是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才使得綠城成功穿越中國樓市的重重風暴,乘風破浪,一路前行。
要有雄才大略,也要明察秋毫
其實到春江花月之前,是我人生中比較沮喪的一段時期。不僅是因為出現了塌方的嚴重事故,還在於當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很多進綠城兩三年的工程部同事可能會有同樣的感受,年輕有熱情,卻時常感覺挫折,好像沒有足夠的空間施展才華。殊不知,成功孕育在每一天的努力裡,準備得越充分,就離豁然開朗的一天越近。
宋董關於工作的一句話:「有雄才大略的人必定是明察秋毫的。」讓我受益匪淺。
要讓自己事先做好準備,時刻站在更高層次去思考問題。你能翻多大的跟鬥,就會擁有多大的舞臺。如果是一名普通員工,要有主管的視野和眼光,任職主管的時候,要時常站在經理的立場思考。更大的視野,更高一點的眼光,才能保證員工勝任更高挑戰的工作。
我的心得體會是,工程管理不僅要精通工藝材料,還要非常清楚項目的定位、規劃方案、建築方案,還要了解綠城房產品的歷史文脈、營造理念和人文色彩。這不僅有助於幹好自己的工作,站在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也是必須要懂的。
另外,在立足自身職責的同時,也要兼顧流程的前後左右,從全局的眼界協調自身的工作。如果把思維的半徑擴展到更大的範圍,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這讓我想起了春江花月會所裝修中的一個小案例:當時階段進度相當緊迫,但一段時間內木工活卻特別慢,影響後續的其他工種,一問原因,是因為窗還未安裝,木工怕下雨把吊頂淋溼。窗戶還沒有安裝的原因是:窗邊粉刷還沒有完成,怕玻璃有劃痕。窗邊粉刷還未完成的原因是:安裝需增加的一根管子還未開槽,怕破壞粉刷。也就是說,在這個事例中,只要突擊抓緊安裝開槽的小進度就能加快會所裝修的大進度。
要有雄才大略,也要明察秋毫。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即使是公司領導,特別是工程部領導,也要保證有相當長時間深入工地的角角落落,對工程實際情況保持相當靈敏的觸角。
多比別人走一裡路
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懶散的人,但是綠城讓我從一個懶人變成一個比較勤奮的人,這是我進綠城之後最大的改變。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很贊同《馬太福音》中耶穌訓示門徒的話:當有人強迫你走一裡路時,你就自願同他走第兩裡路。只有多比別人多走一裡路,多付出心血和汗水,才能走在別人的前面。
負責春江花月的時候,除了周末在家,每天都會在工地加班。那時,資料員每到下班,就會習慣性問我:「韓工,今天要不要給你做蛋炒飯?」她曾經開玩笑說,連他的丈夫和父親,都沒有讓她這麼做過飯。
我一直認為,一個工程管理人員的敬業程度取決於他在周末或者晚上情不自禁查看工地的頻率。在春江花月擔任工程部經理的時候,我是部門值班最多的人。那些晚上,就算沒有什麼事情,坐在辦公室,也讓我感覺安心。
為什麼要這麼加班?為什麼要為工作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會告訴他:「我沒有感覺自己在加班,我沒有覺得是一種犧牲,我只是認定,這個項目是我負責的,最後成果呈現的是我的能力和用心程度,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再想想,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能做幾個項目?如果一輩子的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的時間都是花在這個項目上,為什麼要留下遺憾,有什麼理由不做好?
懂得整合資源
一個人的用心程度,代表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但決定一個人在事業上可以達到的高度,還需要一些我稱之為「投機取巧」的工作辦法。以紫桂基坑塌方事件為例,之所以後果這麼嚴重,很大原因就是沒有利用好資源,我當時沒向工程部徵詢意見,也沒有諮詢外聘專家。
拍拍腦袋想當然,是工作的大忌,也是領導的大忌。管理宗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經理人必須通過並偕同他人才能完成任務。」我自己的總結是:懂得整合資源。
工作時,懂得整合資源非常重要,在正確指引與協調下,一群目標明確的羊比一群各自為政的獅子要強大得多。這不僅需要領導者能聚合整個團隊,激發底下員工的潛能,也要懂得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包括各個部門,各個專家型的員工,積極發揮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還要懂得充分利用領導資源,善於把責任「推」給領導。充分與各個職能部門、設計師、專業單位建立廣泛聯繫,不但能完成任務,而且可以把任務完成得漂亮。我在每一件大事上都是這樣處理的。麗江公寓樣板房裝修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就是這樣的例子。在麗江公寓景觀樣板的營造過程中,我從挑選材料到鋪裝方式,也多次跟景觀設計師、規劃設計部同事、建築設計師一起探討,麗江公寓的景觀樣板就做得不錯。當然,對我來說,必須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哪些重要的事情,必須協力完成,哪些可以自己決定,這也很關鍵。
以上是我11年來在綠城工作的經驗和體會,我最後想說的是,自我再努力,也需要一個好的平臺,一些好的老師,就像任何植物能茁壯成長,都需要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我一直很慶幸,自己選擇了綠城,幸運地遇到了一直給我很多幫助的宋董、趙總、馬總這樣的領導和師長。可以說,是綠城不斷塑造我、磨鍊我,讓我不斷成長。
這麼多年,我已經變得「非常綠城」。我清楚自身還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在綠城這所學校,仍然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