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中人】關於「灶王爺」的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小年送灶王爺有什麼講究?

2021-02-13 道門中人

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

家家戶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灶糖,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好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灶王爺是級別最低的神仙,但他深入千家萬戶,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酉陽雜俎·諾皋記》記載,灶王爺名叫張單,妻子丁香孝順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後來張單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便回家休了丁香。娶進門的海棠好吃懶做,還不小心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他人。

張單只好流浪乞討,臘月廿三(四),他無意中討飯到丁香家。被認出後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灶門裡,死了。

玉皇大帝念他是自己的本家,便封他為灶王。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攜手共過患難,經過風風雨雨磨難的妻子是最為珍貴的,不能拋棄。

灶神原本是天宮裡的御廚,有一年,王母娘娘大壽,灶神做了好多美食,眾神仙吃的津津有味。

做最後一道甜點水晶菊花餅,他做的實在是太誘人了,竟忍不住自己全吃光了。

玉帝等了半天不見甜點,才知道灶神自己全吃光了,於是氣呼呼的將把灶神貶下了凡間。可是新來的御廚,做的食物總不合玉帝胃口。請關注公眾號:道門中人。微信號:師兄問道

李天王獻上一計:「您找個理由,讓他一年回來一次不就行了。」

於是玉帝下旨:「念灶神往日功勞,封他為灶神,記錄民間善惡,每年臘月二十三(四)上天庭向我匯報。」

從此,灶神變出無數個分身,端坐千家萬戶的灶房,兢兢業業地工作。

人生在世,誰能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人在做,天在看」,頭頂三尺有神明。

古時有個讀書人,一次在酒醉之後,妄圖調戲家中婢女,婢女堅決不從,奮力掙脫了主人的糾纏。

當天夜裡,他的妻子把他叫醒:「我剛才夢見一位星神,頭帶方巾,身穿黑袍,騎一匹快馬,隨身還帶著簿冊,他用手向我指劃一下,就飛奔離去了。」

讀書人頓時毛骨悚然,趕緊將那個婢女許配給了一個好人家。

之後,讀書人才向妻子解釋:「你之前夢到的是灶王爺,因為我曾調戲婢女,幸虧她堅決抵抗。這事雖沒做成,但我心中已經有了惡念,所以才被灶神記錄下來。今日特向你坦白懺悔。」

《後漢書·楊震傳》有句話說得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

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懂得慎獨。何時何地,都不應做有悖道德和原則的事。

傳說,民間有個小孩濃眉大眼,龍骨龍身,有皇帝命。

玉皇大帝安排土地公每日背他過河上學,暗中保護他。

小孩的母親得知此事,馬上變得飛揚跋扈,經常說:「等我兒子做了皇帝,誰對不起我,叫我兒子收拾你們!」

她一邊叨念,一邊敲打鍋灶,震得灶王爺頭都快炸了。

終於等到臘月小年,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告狀。玉皇大怒,撤銷了她兒子作為新朝開國皇帝的資格。

古往今來,小人得志,都會張牙舞爪,肆意猖狂。但得意一時,終不會長久。

人活一輩子,要學會挺起胸膛做事,夾著尾巴做人。

古時候,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祈求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各地民間辭灶習俗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是燃香、供果菜、酒食,還有紙錢或元寶等,首先把供果和酒菜擺在桌子上,在灶神上天之前要請他吃上一頓,供奉好以後,把香點上再把灶君的畫像從牆上請下來,與事先準備好的紙錢一起,拿到院外燒了,同時燃放鞭炮。意思是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快快走,再等他回宮降吉祥。至於供香的方式,一般都是在灶神像前香爐裡點三支香,快燒完時再接著點上第二組,一般是燒三組香,有的人家也可只燒一組。蠟可有也可無,沒有特別要求,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送灶神,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東北地區是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意思是粘住他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前說這家人的壞話。祭灶神儀式你別以為送上去就完事了,你還的把灶神給請下來,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新的一年即將開始的時候你還要迎接灶王爺下從天上歸來。傳說除夕夜灶神要引領諸神來人間過年,所以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接完灶神以後,才輪到祭拜列祖列宗,然後才開始吃年夜飯,舉家團聚過大年了。送灶神儀式其實是人們對新年生活的一些寄託與期望,找到了寄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這些活動的本身都融會了各地民間的一些風情習俗的,但卻是我們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今天的人們去加以繼承和保護,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綿延相續。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與辛丑太歲楊信大將軍正式交接的日子。各位福主去年請的庚子年太歲符,請於今日焚化。焚化方法:在神壇前或者室外開闊地,用紙錢元寶焚化並感謝一年來的護佑。



修行交流

微信號名稱:師兄問道

心存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持身正大,見我不拜又何妨。

相關焦點

  • 小年 | 灶王爺6大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
    過了小年就是大年,小年一到,春節也就近在眼前了。全國各地小年的時間不盡相同,北方一般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般為二十四過小年。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一家人的德行,讓玉帝賞善罰惡。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準備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讓灶王上天之後嘴巴被黏住,說不了壞話。
  • 灶王爺的生日——小年!
    今天是農曆中的小年,說是小年,但卻一點都不小,在我國的意義非常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們介紹一下!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不小,從今天開始,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節奏了!農曆臘月廿三是「祭灶節」,北方叫「小年」,傳說灶王爺今日要上天向玉帝述職,家人要用糖瓜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以求來年玉帝能賜福於家。
  • 過小年啦!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小年 || 灶王爺六大傳說
    小年,是春節的序曲。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灶王爺天庭告御狀傳說,民間有個小孩濃眉大眼,龍骨龍身,有皇帝命。玉皇大帝安排土地公每日背他過河上學,暗中保護他。小孩的母親得知此事,馬上變得飛揚跋扈,「等我兒子做了皇帝,誰對不起我,叫我兒子收拾你們!」她一邊叨念,一邊敲打鍋灶,震得灶王爺頭都快炸了。
  • 過小年‖辭灶,灶王爺的傳說
    終於小年了,父母早早就買好了糖瓜、柿餅子,單等著小年的晚上辭灶。啥叫辭灶呢? 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們,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騎著大馬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家裡這一年的生活情況,林林總總述說七天,到大年三十和各路神仙一起回到人間過年。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去西天
    打從記事起,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辭灶,送灶王爺上西天。灶王爺是堂屋灶臺燒火口上端後面的牆上供奉的神明,其實就是貼在牆上的一張不大的古裝紙像。左右兩側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下面橫著一條很窄的木板放著香爐。
  • 春節進入倒計時,灶王爺上天去述職
    農曆十二月廿三(也有些地方是十二月廿四)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祭灶節、灶王節。這一天也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作「送灶」或「辭灶」。民間傳說中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人間的飲食製作。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這還得從傳說說起,相傳世上本來沒有灶王爺,相傳當有個鄉紳姓張,家境不錯,娶妻之後嫌棄妻子不能生,於是就把妻子拋棄了,另外娶妻,他的妻子氣不過自殺,被一個樵夫救了,於是兩個人結為夫妻,這個張紳士好吃懶做,後來家道中落,以乞討為生,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乞討到了一戶人家,發現正是前妻,前妻不但過得和和美美,還生了孩子,這個張紳士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心中羞愧,一頭撞到前妻灶臺上撞死了。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可以這樣來說,過小年後,年味就暫濃起來,很多人在過小年後,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了,以前的有錢人家,在過小年後,也就準備年貨了。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這些習俗並不太講究,所以也就認為中國只有一個過大年,對過小年並不是十分有感覺。
  • 為什麼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灶王爺究竟怎麼貼?
    相傳灶王爺的真名叫蘇吉利,真是個很「吉利」的名字。他的別名叫「五官神」,本來只管人間煙火,但東晉的時候,他突然官運亨通、權力變大,一躍成為管理每家每戶壽夭禍福的灶神。因此啊,在我們傳統上,小年送灶可是個大事情。「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原因就是灶王爺比一般家神在天庭當中的發言更有分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涉及的可是一家人的福壽安康,人們焉能不重視呢?
  •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
    《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送灶
  • 小年| 城隍 • 土地 • 灶王爺
    正殿前的兩廊塑著各種酷刑行刑時的景象,即板橋碑記中所說的"刀花、劍樹……"我們那裡的城隍廟所塑的是上刀山、下油鍋、鋸人、磨人等等,一共七十二種酷刑,謂之"七十二司",這"司"是陰司的意思。七十二司分為十個相通連的單間,左廊右廊各五間。每一間有一個閻王,即板橋所說的"十王"。閻王是"王",應該是"南面而王",坐在正面。
  •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沾」,今天是小年,有什麼忌諱和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在傳統文化中也被稱為小年的開端,所謂「官三民四船五」,不同的地方過小年的日子也不一樣。在老家人們通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也意味著「忙年」的開始,這段時間人們都抓緊準備年貨等待過年。小年習俗在農村裡臘月二十三也是祭灶的日子,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傳統裡年節特別崇拜神靈,傳說中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一直留在家裡,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的時候,就要上天像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善行和惡性,以此來督促人們對日常行為自律。
  • 過小年送灶王爺,為何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1月17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中國北方民間稱為過小年。臘月二十三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傳統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 灶君初到 | 灶王爺的小年一日遊
    灶王爺,一身紅左看看,右瞅瞅看百姓殷勤除塵賞窗花栩栩如生小年這一天的千家百態是怎樣的呢你想了解灶王爺的所思所想嗎那就跟隨Newsir的腳步一起看看吧「盼望著盼望著,小年終於來啦,今天終於輪到我的主場啦歡騰的音樂中飛舞的彩龍湊近灶王爺「灶君您這要回天述職啦?」飛龍見了老朋友興高採烈地寒暄著「今年家家安居樂業,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您可要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哇!」「哈哈哈,好說,好說!」
  • 灶王爺6大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
    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家家戶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灶糖,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好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灶王爺是級別最低的神仙,但他深入千家萬戶,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 【收藏】小年祭灶送灶完全儀軌,正宗道門法事儀軌,請收藏備用,轉發福生無量!牛年吉祥!
    【收藏】小年祭灶送灶完全儀軌,正宗道門法事儀軌,請收藏備用,轉發福生無量!牛年吉祥!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灶王爺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最重要的儀式就是送灶君上天。「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是人們的普遍心理願望。幫他們實現願望的就是灶王爺。灶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掌管飲食的神,主要傳說如是可考: 《淮南子•泛論篇》「炎帝作火,而死為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