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去西天

2020-12-14 旅順老李頭

打從記事起,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辭灶,送灶王爺上西天。灶王爺是堂屋灶臺燒火口上端後面的牆上供奉的神明,其實就是貼在牆上的一張不大的古裝紙像。左右兩側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下面橫著一條很窄的木板放著香爐。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世間的神,主要任務是監督這一家是不是愛惜糧食,勤儉持家。每年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他要上西天去玉皇大帝那裡述職。據說灶王的匯報很重要,關係到來年這家人是五穀豐登,還是遭受饑荒。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晚上,當家的點燃一炷香插進香爐,擺上饅頭、草料、水等供品。為了確保其只「言好事」而不把所有事都告訴玉皇大帝,有時還用糖飴或年糕往灶王爺嘴唇上抹一下把嘴封住,希望他言完好事後再不言語。抹的時候口中還要陣陣有詞:

臘月二十三,小年合家歡。

恭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香燃盡之時,接下來全家下跪,當家的把煙燻火燎變得黑乎乎的灶王爺連同對聯小心揭下,揭灶王時口裡要念叨:

一家之主是灶王,神通廣大法力強。

有求必應心慈善,保佑全家福壽長。

在灶口前或火盆裡把灶王點燃,這時口中還要念叨:

口中含蜜糖,灶王好心腸。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最後對著灶王爺升天的一縷青煙磕頭。我們家每年辭灶王的時候,所有的步驟都是由我老爹一手操作,我們都不許出聲靜靜地看著等待磕頭。那時,感覺辭灶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儀式,因為灶王的匯報事關我們一家老小來年的生活水平,所以敷衍不得。過了七天,也就是臘月最後一天即大年三十這天早上,再把灶王爺迎回———將一張嶄新的紙像貼在同一位置上,同時千萬別忘了上香擺供,招待新上任的灶王爺。

這裡順便說一聲,灶王的辦公地點環境比較艱苦,每天都是煙燻火燎,熱氣蒸騰。平日一定要注意經常給他打掃衛生,不然他會見怪的。早先年,牧城驛村有一國家幹部忽患眼疾,走遍大連各大醫院就是治不好。好心人告訴他村裡有一個會看虛病的老太太,專看眼病,你找她給看看。那個國家幹部有些難為情,說咱是國家幹部,怎麼能搞迷信活動,影響不好。接著到大醫院繼續治療,結果越治越重,眼睛像被什麼蒙上似的。實在沒有辦法,趁晚上沒人注意,他老婆領著找他找老太太看病。剛一進門,那老太太就說,你是國家幹部怎麼還搞迷信活動,影響不好。羞得那幹部連連道歉。老太太瞅了一眼,說了一句,你是叫你家的灶王爺見怪了,你看你家灶王髒的,連灶王的眼睛都叫灰塵蒙上了,你叫他怎麼履行監督職責啊?你回去,趕緊把灶王的眼睛擦乾淨,你的眼睛就好了。那兩口子千恩萬謝,回去就把灶王爺收拾得乾乾淨淨。第二天早上起床,那個國家幹部兩眼錚亮。自此,不敢怠慢灶王。同時對民間有人能看虛病深信不疑。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現在生活好了,人們浪費糧食的現象非常嚴重。我們那個小區,有一個老人專門撿饅頭、米飯,曬乾了餵看場地的幾條大狼狗。還有一個老人撿饅頭、米飯和扔的米麵用來餵果樹。浪費糧食的現象根本沒有人管,如果供奉灶王的傳統保留至今,恐怕就不會出現浪費糧食的現象。人們會擔心聽了灶王的匯報,玉皇大帝會降災的,那是要餓肚子的。就這一點來看,我還是很懷念灶王爺的,懷念從辭灶那天起漸濃的年味。

相關焦點

  • 慶陽人臘月二十三,為啥要拜灶王爺
    粘灶王爺的嘴。傳統禮俗,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俗話說「官三民四」,自從皇帝沒了,也就不講「官三民四」了,但南方一些省民間還是二十四祭灶,北方都是二十三。也有的人家很簡略,直接買一張灶神的年畫貼在灶旁。貼一幅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擺上灶糖烙餅,上三炷香,磕頭作揖,焚香燒紙。到了正月二十三再送走,把灶王爺化作灰燼,放入水桶,倒在泉眼邊。
  • 灶王爺是誰?灶馬是馬嗎?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是正日子?
    北方民俗認為,灶王爺臘月二十三歸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工作,七日後,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返回人間。因此,北方過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北方人對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不會存在質疑,但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民俗差異較大,南方有二十四過小年的風俗,這是為何?民俗學家解釋: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這一幕恰好被玉帝看到,認為他有愧疚之心,還有救,於是發了善心,封他為灶王爺,既有讓他「吃飽」的意思,也讓他時刻記住自己的灶王爺是怎麼來的。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灶王爺到底哪一天休年假?
    灶王爺到底哪一天休年假?這就要看他加不加班了。在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也有臘月二十四祭灶的。其實,祭灶,就是犒勞灶王爺一年以來忍受的煙燻火燎,順便,大傢伙聚在一起加幾個菜,喝點小酒,再弄幾齣詼諧幽默的節目娛樂一把。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送灶祭灶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 小年 || 灶王爺六大傳說
    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灶王爺由來傳說之一《酉陽雜俎·諾皋記》記載,灶王爺名叫張單,妻子丁香孝順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 春節進入倒計時,灶王爺上天去述職
    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農曆十二月廿三(也有些地方是十二月廿四)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祭灶節、灶王節。漢代鄭玄注釋的《禮記·記法》說:「(灶王爺)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灶王爺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言行記錄保存於罐中,等到年終時向玉帝報告。因而,人們必須小心謹慎地對待這位可以帶來吉兇的家戶大神。臘月二十三的重頭戲是祭灶官。灶官,也稱灶神,是管理廚房灶火的天官,俗稱灶王爺。
  •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灶王爺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最重要的儀式就是送灶君上天。「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是人們的普遍心理願望。幫他們實現願望的就是灶王爺。灶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掌管飲食的神,主要傳說如是可考: 《淮南子•泛論篇》「炎帝作火,而死為灶。」
  • 繪本故事|《灶王爺》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 灶王爺的生日——小年!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不小,從今天開始,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節奏了!農曆臘月廿三是「祭灶節」,北方叫「小年」,傳說灶王爺今日要上天向玉帝述職,家人要用糖瓜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以求來年玉帝能賜福於家。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過小年‖辭灶,灶王爺的傳說
    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們,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騎著大馬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家裡這一年的生活情況,林林總總述說七天,到大年三十和各路神仙一起回到人間過年。為了讓灶王爺多說好聽的,臨行前,為他準備了好多甜食,期望灶王爺吃了後嘴巴甜,到了玉皇大帝那兒淨說好話,把壞話都拋到腦後去了。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古人敬畏鬼神,舊社會的老百姓都覺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各路天神返回天宮述職的日子,守護著老百姓灶臺的灶王爺自然也不例外。灶王爺在匯報了凡間百姓一年的飲食情況後,還會說些家長裡短、善惡是非,玉皇大帝往往會根據這些作為賞罰的依據。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恭送灶王爺。
  • 「二十三,糖瓜粘」,粘上「灶王爺」的嘴,只把「好事傳上天」
    北方一般為「臘月二十三」,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古代很重視祭祀活動,尤其是在年終的時候,要進行大的祭祀活動,稱之為「臘祭」,人們祭祀祖先,同時向上天禱告,向眾神求福祉。因為「臘祭」在年終的月份舉行,所以這個月又被稱為「臘月」。過小年,無論南北都曾有過「祭灶」的活動。
  • 臘月二十三,「祭灶」有什麼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南北方人祭灶的日子,也是北方人的小年,那麼,臘月二十三祭灶有什麼禁忌和避諱呢? 我是南方人,我就來談談我們南方人臘月二十三祭灶的傳統。南方人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三吃過晚飯以後,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南方人熬凍米糖、炒瓜子等日子,也就是熬糖,炒制各種炒貨,忙完這些以後,要將切好的凍米糖、糖稀放在灶廟前供奉灶王爺,吃完晚飯,燃放鞭爆、焚三炷香,恭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小時候,母親說給灶王爺多吃糖,能讓灶王爺多幫咱們家說好話。
  •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庭告狀,土地公公拖後腿,誰知毀了土地廟
    民間傳說中有許多神仙,例如井中的井王爺,磨坊的磨神,灶前的灶王爺等等。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灶王爺就會回到玉帝那報告人間善惡,再由玉帝進行賞罰。人們為了避免受到玉帝的懲處,就會用麥芽糖做成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少在玉帝面前告狀。
  •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你必須了解的灶王爺
    灶王爺是中國民間被百姓信仰最多的神祇,幾乎家家戶都有供奉,而且是不分民族的供奉,據最早記載,在先秦時祭灶習俗已經流行。灶神的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 農曆八月初三,恭迎灶王爺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灶王爺聖誕!俗話說:灶王老爺本姓張,一年一碗雜麵湯。臘月二十三辭灶日,送家家戶戶會送灶王老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八月初三,灶王老爺生日這天,許多人家裡也會祭拜灶王爺,祝他生日快樂,以祈求灶王爺的保佑!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先說下灶王爺。灶王爺又名「灶神」「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其實灶王爺還有另一項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奉玉帝之命監督一家人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是玉帝派到人間的「特派員」。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去上天匯報工作,於是有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