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 灶王爺6大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

2021-02-20 道德經一老子正能量語錄

過了小年就是大年,小年一到,春節也就近在眼前了。

全國各地小年的時間不盡相同,北方一般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般為二十四過小年。

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稟報這一家人的德行,讓玉帝賞善罰惡。

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準備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讓灶王上天之後嘴巴被黏住,說不了壞話。

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把糖汁抹到灶王的嘴上。

人們把灶王像請下來燒掉,送神上天,等大年三十再請他回來。

灶王爺是級別最低的神仙,但他深入千家萬戶,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1、灶王爺由來傳說之一

《酉陽雜俎·諾皋記》記載,灶王爺名叫張單,妻子丁香孝順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後來張單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便回家休了丁香。娶進門的海棠好吃懶做,還不小心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他人。

張單只好流浪乞討,臘月廿三,他無意中討飯到丁香家。被認出後羞愧難當,一頭鑽進灶門裡,死了。

玉皇大帝念他是自己的本家,便封他為灶王。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和你攜手患難,經歷風風雨雨的妻子是最為珍貴的,不能拋棄。

2、灶王爺由來傳說之二

灶神原本是天宮裡的御廚,有一年,王母娘娘大壽,灶神做了好多美食,眾神仙吃的津津有味。

做最後一道甜點水晶菊花餅,他做的實在是太誘人了,竟忍不住自己全吃光了。

玉帝等了半天不見甜點,才知道灶神自己全吃光了,於是氣呼呼的將把灶神貶下了凡間。可是新來的御廚,做的食物總不合玉帝胃口。

李天王獻上一計:「您找個理由,讓他一年回來一次不就行了。」

於是玉帝下旨:「念灶神往日功勞,封他為灶神,記錄民間善惡,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庭向我匯報。」

從此,灶神變出無數個分身,端坐千家萬戶的灶房,兢兢業業地工作。

人生在世,一定要經得住誘惑。

不義之財不可取,不義之事不能做。

要學會克制自己,收斂自己的欲望。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哪怕已經有了放縱的苗頭,只要懂得改正,什麼時候也不算晚。

3 、灶王爺託夢示警

古時有個讀書人,一次在酒醉之後,妄圖調戲家中婢女,婢女堅決不從,奮力掙脫了主人的糾纏。

當天夜裡,他的妻子把他叫醒:「我剛才夢見一位星神,頭帶方巾,身穿黑袍,騎一匹快馬,隨身還帶著簿冊,他用手向我指劃一下,就飛奔離去了。」

讀書人頓時毛骨悚然,趕緊將那個婢女許配給了一個好人家。

之後,讀書人才向妻子解釋:「你之前夢到的是灶王爺,因為我曾調戲婢女,幸虧她堅決抵抗。這事雖沒做成,但我心中已經有了惡念,所以才被灶神記錄下來。今日特向你坦白懺悔。」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在世要懂得敬畏。

敬畏天地鬼神,敬畏世道人心,慎始慎終,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做有悖道德和原則的事。

4、灶王爺天庭告御狀

傳說,民間有個小孩濃眉大眼,龍骨龍身,有皇帝命。

玉皇大帝安排土地公每日背他過河上學,暗中保護他。

小孩的母親得知此事,馬上變得飛揚跋扈,「等我兒子做了皇帝,誰對不起我,叫我兒子收拾你們!」

她一邊叨念,一邊敲打鍋灶,震得灶王爺頭都快炸了。

終於等到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告狀。玉皇大怒,撤銷了她兒子作為預備皇帝的資格。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懂謙遜的人,傲慢自大,遲早會壞事。

海納百川,成其浩大。山聚土石,成其雄偉。

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5、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明代陳繼儒《見聞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明朝有個兵部尚書,名叫張悅。

有一年,張家接灶神時,蹲在灶頭上的家犬突然從灶上跌下,竟一命嗚呼了。

全家人都說這是不祥之兆,但張悅卻不動聲色,鎮靜地對家人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接灶一切如儀。

之後,他家果然平平安安,沒有發生任何不幸的事情。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業報,如影隨形」

善惡報應,都來自一個人的行為,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6、俞淨意公遇灶神

明朝嘉靖年間,有位俞公,自認為經常行善,沒有什麼大過,卻處處不順,一年不如一年,由此怨恨上天不公。

從四十多歲開始,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他都向灶王爺祈禱,請求代為傳達給玉帝。

直到四十七歲時的除夕,灶王爺終於現身,指出俞公只是圖虛名,空有行善之表,卻無行善的誠心。

俞公羞愧難當,從此痛改前非,不再怨天尤人,時時行善而不讓人知道。

他的命運也漸漸改變,五福俱全。

一個人想要拿行善換取福報,就是偽善。

善良,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動,而不是利益的交換。

古人說: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

積累善行,天道自然就會護佑,消災減禍,帶來福報。

上面六個故事,雖然只是傳說,卻蘊含著人世間的大智慧。

小年過後,大年更加熱鬧,家家戶戶喜氣洋洋,迎祥納福。

在這裡,預祝大家:新春大吉,牛年吉祥!

相關焦點

  • 【道門中人】關於「灶王爺」的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小年送灶王爺有什麼講究?
    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灶王爺6大傳說,人世間6種智慧!
    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家家戶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灶糖,給灶王爺吃了嘴甜甜的,好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灶王爺是級別最低的神仙,但他深入千家萬戶,千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灶王爺的傳說:
  • 小年 || 灶王爺六大傳說
    小年,是春節的序曲。北方多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多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善惡,到除夕夜再返回灶底,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灶王爺由來傳說之一《酉陽雜俎·諾皋記》記載,灶王爺名叫張單,妻子丁香孝順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後來張單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便回家休了丁香。娶進門的海棠好吃懶做,還不小心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他人。張單只好流浪乞討,臘月廿三,他無意中討飯到丁香家。
  • 過小年‖辭灶,灶王爺的傳說
    >  辭灶,灶王爺的傳說
  • 灶王爺的生日——小年!
    今天是農曆中的小年,說是小年,但卻一點都不小,在我國的意義非常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們介紹一下!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不小,從今天開始,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節奏了!農曆臘月廿三是「祭灶節」,北方叫「小年」,傳說灶王爺今日要上天向玉帝述職,家人要用糖瓜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以求來年玉帝能賜福於家。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這還得從傳說說起,相傳世上本來沒有灶王爺,相傳當有個鄉紳姓張,家境不錯,娶妻之後嫌棄妻子不能生,於是就把妻子拋棄了,另外娶妻,他的妻子氣不過自殺,被一個樵夫救了,於是兩個人結為夫妻,這個張紳士好吃懶做,後來家道中落,以乞討為生,在臘月二十四這天乞討到了一戶人家,發現正是前妻,前妻不但過得和和美美,還生了孩子,這個張紳士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心中羞愧,一頭撞到前妻灶臺上撞死了。
  • 灶君初到 | 灶王爺的小年一日遊
    灶王爺,一身紅左看看,右瞅瞅看百姓殷勤除塵賞窗花栩栩如生小年這一天的千家百態是怎樣的呢你想了解灶王爺的所思所想嗎那就跟隨Newsir的腳步一起看看吧「盼望著盼望著,小年終於來啦,今天終於輪到我的主場啦灶王爺扭扭腰得意洋洋地說道一轉身灶王爺便飛到了一戶人家裡「看,這戶人家裡在認真地打掃衛生呢,這個在擦窗,那個在拖地,還有個調皮的小孩在自告奮勇掃天花板……哎呀呀,個子還是不夠高呀!」
  •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去西天
    打從記事起,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辭灶,送灶王爺上西天。灶王爺是堂屋灶臺燒火口上端後面的牆上供奉的神明,其實就是貼在牆上的一張不大的古裝紙像。左右兩側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下面橫著一條很窄的木板放著香爐。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灶王爺的傳說(民間故事三則)
    灶王爺的傳說(三則)             文/柳紹才                  一
  • 為什麼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灶王爺究竟怎麼貼?
    俗話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債多」,初次聽到這句話,估計人們是滿臉問號:這灶王爺看鍋和欠債是怎麼聯繫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有趣的民俗文化和其背後的易學道理。相傳灶王爺的真名叫蘇吉利,真是個很「吉利」的名字。他的別名叫「五官神」,本來只管人間煙火,但東晉的時候,他突然官運亨通、權力變大,一躍成為管理每家每戶壽夭禍福的灶神。因此啊,在我們傳統上,小年送灶可是個大事情。「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原因就是灶王爺比一般家神在天庭當中的發言更有分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涉及的可是一家人的福壽安康,人們焉能不重視呢?
  • 春節進入倒計時,灶王爺上天去述職
    像祭灶王、掃塵土等,一直都是民間流傳很廣的小年習俗。早些年頭,廣義的春節就是從小年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年」才算過完,前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有些地方的春節甚至會長達兩個月,從臘八節開始,直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結束。雖然我國南方和北方過小年的日子不一樣,但有些習俗是一樣的,比如準備年貨,清掃房子,驅邪除穢,祭拜灶王爺,等等。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灶王爺是誰?灶馬是馬嗎?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是正日子?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02 灶王爺是誰?顓頊是三皇五帝之一,他的兒子黎,又叫祝融,傳說是火神,祭祀為灶神。《國語·鄭語》說:「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
  • 小年| 城隍 • 土地 • 灶王爺
    這當然只是傳說,永樂帝不會白日見鬼。但這記載說明一個問題,即城隍由上帝任命後,還得由人間的皇帝加封,否則大概是無效的。"都城隍"之名他書未見。周新是個省級城隍,比州、府、縣的城隍要大,相當於一個巡撫了。都城隍不是各省都有。《聊齋志異》以《考城隍》為全書第一篇,評書者都以為有深意焉,我看這只是寓言,寄託蒲松齡認為所有的官都應該考一考的憤慨耳。他說這是"予姊夫之祖宋公諱燾"的事情,宋燾亦未必有其人。
  • 過小年啦!送灶王爺上天需注意這些事項!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節,異鄉打拼的遊子們歸心似箭,超市裡的年味更濃了,家家戶戶也都忙活熱鬧起來了,這也預示著春節的號角即將吹響。那麼,關於小年的風俗習慣,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年,人們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送灶小年是中國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糖瓜)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
  • 民間傳說「官三民四船五」,你的家鄉,「小年」是哪一天?
    臘月廿三,也是北方人常說的「小年」了,人們在這一天,大掃除、祭灶神,同時拉開一年一度春節的序幕。過小年,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就是祭灶神。祭灶神,是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祭灶神又稱送灶神,灶王爺又稱灶君,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