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為什麼沒成最後贏家?

2020-12-23 鮮花暢談歷史

東漢末年亂世時期,與其說是諸侯爭霸,還不如說是一場世家大族的狂歡。從本質上講,除了劉備等少數幾個人之外,其他的所有諸侯、謀士大多出自於世家大族。所以說東漢末年亂世是一場世家大族的狂歡也並不為過。當然了,大世家如袁紹的袁家,曹操的曹家,東吳的孫家,他們想要取代皇權而自立。那麼小的那些給大世家子弟效力的世家子弟,他們則會把他們所有的人脈分別派遣到他們所認為有前途的不同勢力當中。

不僅諸葛亮三兄弟分別效忠魏蜀吳。荀彧家族叔侄兄弟不也效力於袁紹和袁術兩方陣營當中嘛。這樣一來不管是哪一方諸侯獲勝,他們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這也是他們必勝的不二法門。

諸葛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以及從弟諸葛誕。三人雖同出一氏,卻分投三國。諸葛瑾最早出仕於東吳,被孫權信任重用,為東吳大將軍。諸葛亮被劉備重用,為蜀漢丞相。諸葛誕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將軍。

三兄弟被譽為「龍虎狗」。《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雅。」可以說諸葛三兄弟是三國時期最強的兄弟組合。相對於其他世紀大族來說,諸葛亮家族雖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擇主的眼光確實精準的嚇人。

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當中。可以說不管最後哪個勢力消滅掉其他兩個勢力一統天下。諸葛家都是最後的贏家。本身這是一個必勝的局。但司馬懿的橫空出世算是毀了諸葛家族的布局。司馬懿效力於曹操,雖然他還是被曹操逼迫的。但最後本身三國爭霸的局面。

最後卻發展成了司馬氏篡了曹魏的天下,並且滅了吳蜀兩國,因此司馬氏成為了笑到最後的人。也正因為司馬家族的橫插一腳,使得諸葛家族的美夢破碎。不僅諸葛家族的必勝之局被破,就連諸葛三兄弟最終都是直接或間接的死在司馬氏手中。

諸葛亮就不多了,他近乎是被司馬懿給完克至死的。在諸葛亮掌權之後就立即著手開始準備北伐,結果諸葛亮的北伐戰爭被司馬懿壓制的死死的。始終諸葛亮含恨而終。諸葛瑾也同樣如此,數次隨同孫權攻打魏國,結果都被司馬懿所敗。諸葛瑾最終也在最後一次敗於司馬懿之手後不久去世。

效力於曹魏的諸葛誕可以說是三兄弟中最圓滑的一人了。他對於司馬氏並沒有採取對抗姿態,而是選擇了與司馬昭司馬師兄弟合作。但後來因為見到王淩、毌丘儉等人的覆滅而心不自安,所以為了自保諸葛誕也開始起兵反對司馬昭。但不久後就被效忠於司馬家族的胡奮所殺。由此可見,司馬家族有多麼克諸葛家族了吧。諸葛家族大業被毀不說,主力三兄弟也分別被剋死。諸葛家族道高一尺,司馬家族魔高一丈。真是造化弄人啊

相關焦點

  •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圖:三國志中的魏蜀吳三大勢力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 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被稱為「龍虎狗」的諸葛家族三兄弟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有的更是有著赫赫威名。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親兄弟)以及從弟諸葛誕(同族兄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之稱,出自《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諸葛家族三兄弟為何要分侍三國?都效忠一方勢力,豈不是更好?
    ,《世說新語》稱他們為「龍虎狗」,即「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蜀得其龍」是指諸葛亮,為建立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吳得其虎」是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孫權手下重要謀臣,為孫劉聯盟做出重大貢獻,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魏得其狗」是指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是曹魏的重要將領,官至徵東大將軍。諸葛三兄弟在各自效忠的政權內都風生水起,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分侍三國?他們如果都效忠一個勢力,豈不是更好?
  •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有個哥哥諸葛瑾可能你們在電視劇中也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這諸葛三兄弟還分別選擇了報效不同的三個國家,而最後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下面給大家細細說來。
  • 諸葛家族有三兄弟,為什麼分別投靠了不同的人?三人結局怎麼樣?
    諸葛家族確實有這三兄弟,分別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以及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三人分別投效魏蜀吳且對三方的貢獻不同,因此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品藻》中評價這三兄弟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三國時期,為何諸葛家族三兄弟分別投效魏蜀吳?大家族的智慧不得不服
    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但是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定會有自己的謀臣來幫助自己走上皇位,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諸葛先生輔佐先主劉備了,他這一生都在為劉備光復漢室做努力。
  • 諸葛亮「龍虎狗」三兄弟,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為何無一善終
    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到了諸葛亮這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了。因為諸葛亮的父母都離世的早,所以他才跟隨叔父諸葛玄到了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在隆中隱居了起來,後來也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 大漢最後的崢嶸——魏滅蜀之戰
    蜀、吳三股勢力長期對峙,也由此演繹出無數精彩紛呈的故事。公元263年,魏國的晉公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公元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接受魏元帝曹奐「禪讓」稱帝,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魏國滅亡。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 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誰的後代更牛呢
    但是小編既不想聊諸葛亮,也不想聊司馬懿,因為這兩人盛名在外,沒有人不知道,今天要跟大家聊得是諸葛三兄弟的後代如何。如此看來,三國鼎立時,諸葛家族在三個陣營都有跺跺腳震三顫的大佬。時稱「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可謂「並有盛名,各在一國」。那麼這三兄弟的後代究竟如何呢?
  • 真實的東漢末年,不僅僅有「魏蜀吳」,還有三個隱藏勢力
    可是真實歷史中,東漢末年整個中原大地,並不僅僅只有魏、蜀、吳這三方勢力,還有三個隱藏勢力其底蘊也是非同小可,這或許是最容易讓大家忽略的冷知識。首先三國時期中原地區版圖,和現如今差距較大。幾千年前的東漢末年由於缺乏對西域管轄,以至於整個西域全部消失,遼東地區也被公孫家族世代佔據。
  • 從兵種的角度來分析,魏、蜀、吳為何能鼎足而立?
    東漢末年,英雄豪傑輩出,他們紛紛參與到逐鹿中原的天下大戰中,最後,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在消滅了其他各路諸侯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我們都知道,這三方勢力,在各自的地盤裡,基本是以蜀、吳聯合,對抗勢力最強勁的曹魏政權,從劉備稱帝的221年開始,到263年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投降為止,蜀漢政權也延續了四十多年;而東吳的孫策從229年稱帝開始,到280年東吳滅亡算起,也延續了五十餘年。
  • 諸葛瑾和諸葛均,作為諸葛亮的兄弟,為何分別效忠吳國和魏國?
    諸葛亮還有兩兄弟,他們家不像司馬家族一樣一起輔佐一個君主,而是分別效忠吳國和魏國。或許很多人以為是三兄弟鬧矛盾,其實這才是諸葛家族真正的高明之處。蜀國得其龍諸葛亮是家中的次子,天賦最高。解決東吳的麻煩後諸葛亮又策劃劉備入蜀,僅僅2年時間就吞併蜀地。曹操擔心劉備崛起果斷進軍漢中壓制劉備,諸葛亮、法正指揮漢中之戰,從正面戰場擊敗曹操,劉備因此進位漢中王,不久後憑藉威望稱帝,諸葛亮也成為蜀漢丞相。劉備離世後諸葛亮輔佐劉禪,實際上成為蜀漢掌權人。歷史評價諸葛亮三兄弟,認為蜀漢得其龍。
  • 紀念吳三大先生逝世一周年
    2019年12月17日,由陝西省文聯指導,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陝西書學院主辦,吳三大書法藝術研究院承辦,紀念吳三大先生逝世一周年暨吳三大書法展覽和書法研討會將於亮寶樓舉行。吳三大與中書協黨組書記陳洪武先生吳三大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組委會名譽主任:雷珍民主 任:陳 謙副 主 任:陳建貢 張瑞琦 魏
  • 【陣容推薦】從S1活躍到S6的傳家寶隊伍(4)打魏法騎最給力的一種蜀槍
    同時我認為這隊槍兵在所有能打魏法騎的槍兵中相對算比較給力的一隊。那麼說回到這個陣容,其實他介於五虎和天下槍之間,輸出上限沒五虎高,但是也不差,肉度當然不如天下槍,但是有個諸葛帶奪魂,也不能說很拉胯。就這麼個陣容,為什麼我說他打魏法騎比較厲害呢?其一是因為諸葛的存在,天然克制主動戰法,另外就是這隊輸出也不錯,還有一手張飛穩定輸出,可以打得動魏法騎。
  • 諸葛亮三兄弟,史家稱為一龍一虎一狗,但比起後代,老三家的最牛
    提起三國時期,大家都會熟知諸葛亮這個人物了,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諸葛亮一心為蜀,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才華及本領都讓世人所稱讚,可以說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已經是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並深得人心。而今天小編要和你說說諸葛亮三兄弟的後代們,到底是誰的後代更為牛些,絕不是諸葛亮家的。
  • 三國歸晉,司馬懿到底做了什麼讓司馬家族成了最後的贏家
    三、新城之戰,擒斬孟達,初立軍威蜀將孟達降魏時,魏待其甚厚,任命孟達領新城(今湖北房縣)太守。曹丕死後,孟達失寵,諸葛亮即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洩露其事。孟達聞此洩露,準備馬上起兵。
  • 同樣是滅蜀功臣,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名將,鍾會卻不能進?
    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就鄧艾這位名將來說,之所以能夠進入武廟72名將之中,自然和魏滅蜀之戰存在直接的關係。
  • 《虎嘯龍吟》欠諸葛孔明一個道歉
    對於諸葛孔明,任何讚美之詞都顯得蒼白,一個人能活成一種傳奇,被後世之人稱頌,對於短暫的生命來說,早就足夠。或許身在廟堂有諸多的身不由己,作為普通人自然無法切身實地的感受到他的不容易,上有君王託孤之重,下有黎民翹首以待,身在社稷,他日再耕隴畝早已成為奢望。
  • 魏滅蜀戰爭中,坐擁天險的蜀漢到底輸在哪?|百家故事
    題/魏滅蜀戰爭中,坐擁天險的蜀漢到底輸在哪?文/光芒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薛珝一語成讖,蜀漢不久後便被曹魏所滅。三、魏滅蜀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蜀漢內部矛盾是如何體現並影響到戰局的呢?姜維雖被排擠到了沓中,卻仍在積極關注曹魏動向。當他注意到曹魏新任的關中都督是鍾會時,判斷曹魏不久後將大舉攻伐蜀漢,急忙上表請求劉禪增漢中之兵,以備不測。
  • 三國殺裡的「成功家族」,諸葛一族才是幕後黑手,最大的贏家
    諸葛一族深諳「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在魏蜀吳分別有不同分家,並且三個國中的諸葛家族代表都有不低的官位,就算最後三家歸晉諸葛一族也得以保留。除了姜維等之外,諸葛亮留給蜀漢的還有幼子諸葛瞻,雖然諸葛瞻才能不及孔明,但是忠心無二,最後戰死綿竹,在遊戲裡卻又是另一番情況,2v2裡一挑二絲毫不虛,鬥地主裡完克陰間大寶,軍爭場裡表現更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