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2020-12-23 騰訊網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圖:三國志中的魏蜀吳三大勢力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世家大族們或依附於曹操,或依附於孫權,或依附於劉備,這些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本質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不得已而為之。

有一個家族卻特立獨行,它沒有具體依附某一股勢力,而是將家族中的佼佼者分散到各個勢力當中,反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這個家族就是來自琅琊的諸葛氏。

諸葛家族出了三位了不起的人物,分別是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

《世說新語》中說:「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裡「龍」指諸葛亮,「虎」指諸葛瑾,「狗」指諸葛誕。諸葛亮在蜀漢官至丞相,更是託孤大臣,大權獨掌;諸葛瑾在吳國官拜大將軍,為孫權所器重;諸葛誕在魏國混的也不算差,因功被封為徵東大將軍(此職位曹休曾經擔任,是魏國東線的指揮官)、司空,位列三公。

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三兄弟待在一起,共事一主,都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嗎?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國家,是有人刻意安排嗎?誰才是他們背後的大佬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琅琊諸葛氏

圖:陳勝吳廣起義

諸葛亮的祖先,其實並不姓諸葛,而是姓葛。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在起義軍中有一位將軍名為葛嬰,是陳勝手下的首席名將。傳說他有勇有謀,用兵如神,為陳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在關鍵時候立場不明,導致被陳勝所殺。

漢朝時期,漢文帝追錄葛嬰之功,將其子孫賜封到琅琊諸縣(今山東諸城西南)。後來,葛氏由琅琊諸縣遷至琅琊陽都居住。

至於為何葛氏變為了諸葛氏,這裡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葛氏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改姓,因為感念漢文帝將他們封到「諸縣」,所以改為了「諸葛」。

第二種:「諸縣」的葛氏搬到琅琊陽都後,為了和當地的葛姓區分,所以改成了「諸葛」。

圖:影視劇中的葛嬰

諸葛亮是葛嬰後代的說法,出自《通志·氏族略》,而《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引用的《吳書》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諸葛瑾是葛嬰的後代,但認可了第二種說法,認為諸葛氏是從諸縣搬到琅琊陽都的。

吳書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

西漢元帝時期,諸葛家族出了一位諸葛豐,此人曾官至光祿大夫,後來因剛正直敢,得罪了外戚,被人彈劾,終遭罷官,老死家中。

諸葛家族中隱藏的神秘大佬

圖:理想中的諸葛玄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同一年,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突患急病而死,整個家族陷入悲痛之中。

諸葛珪的長子諸葛瑾,此時正在外地遊學,次子諸葛亮年僅8歲。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諸葛家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一切,也不知道未來要怎樣生活。

關鍵時刻,一個神秘的男人出現了,這個男人叫諸葛玄,是諸葛珪的從弟,也就是諸葛亮的堂叔。

為什麼說他神秘呢?因為這個男人常年在外打拼,很少回老家,他本在荊州劉表手下做事,頗受賞識,因為得知諸葛家族發生了重大變故,所以請求回家幫忙料理從兄諸葛珪的喪事。

料理完兄長的喪事,諸葛玄看著這一家子人,心裡五味雜陳。

儘管他們平時沒有太多的交集,但當災難到來之時,身為諸葛家族的一份子,他又怎能置身事外,棄孤兒寡母而不顧呢?

於是他給劉表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自己要留在老家,照顧兄長一家大小。

公元194年,曹操父親在投奔曹操時途徑徐州,被陶謙部下殺死,他的死徹底激怒了曹操,他不只痛恨陶謙,更是把父親的死遷怒到其他人身上,為了替父親報仇,他殺向徐州,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後漢書·劉虞公公孫瓚陶謙列傳》

曹操屠了彭城,距離琅琊只有數十裡。琅琊郡的百姓也開始紛紛出逃避禍,諸葛家族也不能坐以待斃,諸葛玄作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帶著諸葛亮姐弟去荊州劉表處避難。

圖:袁術劇照

諸葛玄的身份並不簡單,

他早年在荊州一帶混,不僅和士族關係打成一片,還能和一群不願出仕的隱士稱兄道弟,龐德公、司馬徽都是他的好友,所以名氣很大。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還沒到荊州,就被淮南的袁術給「劫持」了,直接做了豫章太守(相當於省委書記)。

諸葛玄不敢得罪袁術,為了自保,他只能帶著諸葛一家人強行赴任。沒想到豫章太守的板凳還沒坐熱,朝廷(曹操)就派朱皓來接手了。諸葛玄因為赴任時間太短,也沒有實際權力,根本調不動豫章的守軍,一番爭鬥之後,諸葛玄大敗並因此負傷。

諸葛玄離開豫章後,帶著諸葛姐弟來到荊州。劉表因為前番諸葛玄依附袁術而不悅,故而對諸葛玄心生芥蒂不予重用。

諸葛玄的巧妙安排

圖:古代嫁人

諸葛玄舊傷未好,又不被劉表重用,生了心病,終於撐不住了。在臨死前,他作了一些巧妙的安排。

即把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越、蒯良的侄子蒯祺,又把諸葛亮的二姐嫁給了荊州名士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

他這樣做,

一方面是了卻自己看著侄女嫁人的心願,另一方面也為諸葛亮的未來鋪平了兩條道路:一條是靠著大姐夫關係上位的路;另外一條是靠真材實學吃飯的路(向名士龐德公學習更多知識)。

路鋪好了,至於怎麼選擇,那是諸葛亮的事情。

總結

諸葛玄確實刻意安排了諸葛亮的人生,但諸葛亮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

他沒有依靠大姐的關係上位,而是情願當個農民,通過二姐的關係,他和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結交,並時常得到2位高人得指點,最終成為一位博學之shi。

另外一個侄子諸葛瑾,是靠自己的才華得以立足江東的,並不是諸葛玄的安排。

諸葛誕從輩分上也管諸葛玄叫叔父,但諸葛玄當年帶諸葛家離開琅琊時,並沒有帶上諸葛誕,這是為何呢?

諸葛誕主要活躍於三國後期,年齡上大概小諸葛亮10幾歲,想必諸葛玄帶諸葛家南遷之時,諸葛誕還沒有出生。所以他也沒有被諸葛玄的安排。

至於為何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國,更多的是一種巧合。特別是諸葛誕,他在魏國活躍時,諸葛亮和諸葛瑾早已去世多年,就是想投奔都沒有機會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等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豫薦你,一位熱愛歷史的文學青年,以正史為主,不喜歡篡改和曲解歷史,寫文以資料為準,歡迎關注了解更多真實歷史。

相關焦點

  • 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諸葛兄弟,有人在背後操控嗎?答案一目了然
    有細心的讀者發現,在魏蜀吳三家勢力中,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三家。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諸葛兄弟,是有人在背後操控嗎?答案一目了然。諸葛亮是三兄弟中最有才能的一個,他受劉備三顧茅廬的禮遇,出山輔佐劉備,幫助劉備得了荊州,又拿下了益州,建立了一番基業,可以說是成就了劉備的創業夢想。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超越了五虎上將。
  • 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為什麼沒成最後贏家?
    不僅諸葛亮三兄弟分別效忠魏蜀吳。荀彧家族叔侄兄弟不也效力於袁紹和袁術兩方陣營當中嘛。這樣一來不管是哪一方諸侯獲勝,他們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這也是他們必勝的不二法門。諸葛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以及從弟諸葛誕。三人雖同出一氏,卻分投三國。諸葛瑾最早出仕於東吳,被孫權信任重用,為東吳大將軍。
  • 三國時期,為何諸葛家族三兄弟分別投效魏蜀吳?大家族的智慧不得不服
    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但是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定會有自己的謀臣來幫助自己走上皇位,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諸葛先生輔佐先主劉備了,他這一生都在為劉備光復漢室做努力。
  • 諸葛亮「龍虎狗」三兄弟,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為何無一善終
    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到了諸葛亮這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了。因為諸葛亮的父母都離世的早,所以他才跟隨叔父諸葛玄到了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在隆中隱居了起來,後來也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有個哥哥諸葛瑾可能你們在電視劇中也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這諸葛三兄弟還分別選擇了報效不同的三個國家,而最後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下面給大家細細說來。
  • 三國盤點榜:魏蜀吳三國中,誰是各自陣營中武將之首
    在魏蜀吳三個陣營中,各自的謀士武將也是各放光彩,盡展所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盤點魏蜀吳三國各自陣營中的武將之首吧。01曹魏在三國爭霸的過程中,毫無疑問曹魏陣營的實力是最強的,坐擁的底盤是最大的,同時擁有的武將也是最多的。
  • 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被稱為「龍虎狗」的諸葛家族三兄弟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有的更是有著赫赫威名。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親兄弟)以及從弟諸葛誕(同族兄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之稱,出自《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誰的後代更牛呢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前言導語聊到三國,我們就不得不說下諸葛亮這個「千古名相」,而在三國時期,不光諸葛亮的名聲很大,諸葛家的三兄弟——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被後世並稱為「龍虎狗」,可見諸葛家族在三國後期的名氣有多大,同時期能與諸葛家族並稱的恐怕只有後來「三國歸晉」的司馬家族了。
  • 諸葛家族有三兄弟,為什麼分別投靠了不同的人?三人結局怎麼樣?
    諸葛家族確實有這三兄弟,分別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以及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三人分別投效魏蜀吳且對三方的貢獻不同,因此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品藻》中評價這三兄弟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諸葛家族三兄弟為何要分侍三國?都效忠一方勢力,豈不是更好?
    ,《世說新語》稱他們為「龍虎狗」,即「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蜀得其龍」是指諸葛亮,為建立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吳得其虎」是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孫權手下重要謀臣,為孫劉聯盟做出重大貢獻,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魏得其狗」是指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是曹魏的重要將領,官至徵東大將軍。諸葛三兄弟在各自效忠的政權內都風生水起,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分侍三國?他們如果都效忠一個勢力,豈不是更好?
  • 諸葛亮三兄弟,史家稱為一龍一虎一狗,但比起後代,老三家的最牛
    提起三國時期,大家都會熟知諸葛亮這個人物了,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諸葛亮一心為蜀,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才華及本領都讓世人所稱讚,可以說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已經是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並深得人心。而今天小編要和你說說諸葛亮三兄弟的後代們,到底是誰的後代更為牛些,絕不是諸葛亮家的。
  • 諸葛亮三兄弟被稱為龍虎狗?他們分屬魏蜀吳,是為了分散投資麼
    三國時期,諸葛三兄弟,被稱之為龍虎狗,其中龍指的當然是臥龍諸葛亮,而虎指的則是江東重臣諸葛瑾,至於狗就比較特別了,指的是曹魏的諸葛誕。這三兄弟,雖然屬於同宗,都是琅琊諸葛氏的同宗兄弟,甚至於諸葛瑾和諸葛亮還是親兄弟。可是他們卻分別投效了三個不同的國家。
  • 諸葛三兄弟分投三國,是兄弟失和,還是諸葛家族早有預謀?
    提起諸葛亮,大家都會記得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那個「決勝千裡之外」的臥龍,那麼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為孫權門下,從弟諸葛誕在曹魏做將軍,諸葛三兄弟分投三國,各為其主,又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要說了,人各有志。此話不錯,人的志向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從史冊上來看,諸葛三兄弟全都出仕為官,諸葛亮主內政,諸葛瑾、諸葛誕主謀將和前鋒。即使三人同為一主,也有自己發揮的餘地;他們兄弟三人卻為何各自挑選了不同的主公呢?公元192年,諸葛亮12歲時,諸葛瑾19歲,這一年他們的父親諸葛矽去世;兩年後,叔父諸葛玄收養了諸葛亮及其弟妹,兄長諸葛謹則是帶著繼母去江東討生活去了。
  • 大漢最後的崢嶸——魏滅蜀之戰
    蜀、吳三股勢力長期對峙,也由此演繹出無數精彩紛呈的故事。公元263年,魏國的晉公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公元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接受魏元帝曹奐「禪讓」稱帝,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魏國滅亡。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 從兵種的角度來分析,魏、蜀、吳為何能鼎足而立?
    東漢末年,英雄豪傑輩出,他們紛紛參與到逐鹿中原的天下大戰中,最後,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在消滅了其他各路諸侯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那麼,魏、蜀、吳這三國爭霸為何能一直持續這麼長的時間呢?本文拋開其他原因,單就從當時魏、蜀、吳三方兵種方面來分析,來聊聊三國為何能鼎足而立五十餘年。實際上,魏、蜀、吳三國都建立了與其實際控制地形相匹配的優勢兵種。
  • 如果馬謖不駐軍孤山,街亭之戰蜀軍能打贏嗎?其實諸葛亮也沒把握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略重點在於快速攻取隴右五郡,因而諸葛想要利用馬謖軍隊牽制魏國軍隊的主力,為其戰事爭取時間。馬謖若真執行諸葛旨意,必定迅速被張郃擊潰,也就不能完成諸葛交代的任務。對戰將領張郃統兵四萬五,且魏騎兵強悍機動性強,與謖相比,明顯佔優。因而街亭之戰中,馬謖想要取勝,須得集中兵力伺機而戰。現實來看,馬謖將軍隊駐紮在山上,想要避免與魏交鋒保存實力,或許也是無奈之舉。倘若馬謖將軍隊當道駐紮依水設防(構建大型防禦軍事,十分耗時費力,此時魏蜀雙方都在搶時間),蜀軍構防時間不允許。
  • 陣容安利 | 能與吳騎一戰的「巨奶」諸葛蜀槍
    遊戲早期蜀槍制霸三國戰場的輝煌或已不再,但隨著pk賽季「天下爭鋒」的到來,各類騎兵橫行於天下,是時候掏出一手蜀槍,將敵將斬於馬下!諸葛亮早年一手奪魂挾魄+杯蛇鬼車叱吒數個賽季,s3時則憑藉兵書「奇正相生」在奶槍中更是玩出了法刀的感覺。
  • 魏滅蜀與克裡米亞戰爭
    敵虛,則我必為奇魏滅蜀與克裡米亞戰爭■張翬 曹愛永原 典《百戰奇略》奇戰篇原文為:凡戰,所謂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交戰之際,驚前掩後,衝東擊西,使敵莫知所備。如此,則勝。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曰:「敵虛,則我必為奇。」
  • 【率土之濱】S賽季—淺談蜀陣營五星卡
    相對於步諸葛,步諸葛就只能在蜀之智下,在沒有弓諸葛的情況下,替代成步諸葛,這會使隊伍強度相對降低很多。 2、我們做個假設,諸葛在前2回合不放技能,這個概率很簡單=0.65*0.65=42.25%。也就是說有40%以上的機率,諸葛的技能在第三回合或者更遲才生效,那麼再延後一回合,就要到第四回合了。 這個遊戲的前三回合,非常重要!那麼怎麼改變這個現象呢,我們改變不了釋放概率,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行動順序嗎!
  • 魏滅蜀戰爭中,坐擁天險的蜀漢到底輸在哪?|百家故事
    題/魏滅蜀戰爭中,坐擁天險的蜀漢到底輸在哪?文/光芒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由鄧艾率隴西軍偷渡陰平,在江油、綿竹大破諸葛瞻大軍,使蜀漢再也無力抵抗曹魏,不得不俯首投降。那麼蜀漢滅亡的背後除了國力因素外,其的政治原因是什麼呢?蜀漢的滅亡對曹魏又有何政治意義呢?且讓筆者來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