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誰的後代更牛呢

2020-12-23 剛子聊歷史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前言導語

聊到三國,我們就不得不說下諸葛亮這個「千古名相」,而在三國時期,不光諸葛亮的名聲很大,諸葛家的三兄弟——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被後世並稱為「龍虎狗」,可見諸葛家族在三國後期的名氣有多大,同時期能與諸葛家族並稱的恐怕只有後來「三國歸晉」的司馬家族了。

但是小編既不想聊諸葛亮,也不想聊司馬懿,因為這兩人盛名在外,沒有人不知道,今天要跟大家聊得是諸葛三兄弟的後代如何。

三國初期,諸葛家族的戰略絕對是最成功的:諸葛亮投蜀漢,成就一代名相;大哥諸葛瑾在江東官至太傅,深得孫權的信任;老三諸葛誕是諸葛丞相的堂弟,而且他得了「狗」的稱號,似乎不怎麼出名,但其實這裡的狗並非諷刺,而是「功狗」的意思,而且他的功勳絲毫不亞於大哥和二哥,在曹魏官拜徵東大將軍,屬於方面軍大將,並且與夏侯玄、鄧颺、田疇等人並稱「四聰八達」。

如此看來,三國鼎立時,諸葛家族在三個陣營都有跺跺腳震三顫的大佬。時稱「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可謂「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那麼這三兄弟的後代究竟如何呢?

老大諸葛瑾後代最差,幾乎被滅族

要論後代,早年的諸葛瑾應該是最高興的,因為他的兒子諸葛恪早年是人人羨慕的神童,可是後來形勢就不妙了。

這位神童恃才傲物,容不得別人的一點質疑,掌權後得罪了東吳不少勳貴,最後被砍死在宴會之上,並被夷滅三族。

他這一死不要緊,關鍵是連累了不少家人,差點被一鍋端了。其實諸葛瑾在世後期就看出這個兒子的嚴重缺陷,他曾經這樣評價諸葛恪:

此子聰明盡顯於外,非保家之主也。

不想一語成讖,這個兒子果然給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看來一個人太過聰明也不是什麼好事,智商高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會為人處世,可惜諸葛瑾看出兒子的缺點,卻沒能及時幫他糾正。

那麼是不是諸葛瑾這一脈就此斷絕了呢?其實也不是,他還有後人,這得感謝他的二弟諸葛亮。

諸葛瑾的二兒子諸葛喬早年過繼給諸葛亮了,因此一直呆在蜀漢。諸葛恪被夷滅三族後成了「絕戶」,諸葛喬就讓兒子諸葛攀「認祖歸宗」,成了諸葛瑾的後人。但從此諸葛瑾這一脈就沒落了,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老二諸葛亮的後代最有骨氣,至今留有後人

不知道諸葛丞相是不是用腦過度,身體虛得很,一直沒有兒子,無奈才過繼了大哥的兒子當作養子,不過這也在無形中幫了大哥諸葛瑾一把,要不是這個原因,諸葛瑾一脈真要絕後了。

但是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的努力,諸葛亮終於在四十多歲有了親兒子——諸葛瞻。

作為「相父」的後人,諸葛瞻自然是官運亨通,他不光娶了蜀漢的公主做妻子,還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官拜騎都尉,統領蜀漢中央軍事。

但是諸葛瞻雖然有父親諸葛亮的血脈,早年也十分聰明,但終究因為諸葛亮整天忙著北伐,沒空去好好教這個兒子,所以諸葛瞻的水平很一般。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兵鋒直指成都。要說諸葛瞻雖然能力一般,但忠主之心蒼天可鑑,蜀漢危亡的時刻,諸葛瞻帶著一幫功勳後代去迎戰鄧艾,這其中包括黃權的兒子黃崇、張飛的孫子張遵等人。

可惜諸葛瞻空有一腔熱血而能力有限,沒有採取黃崇的意見及時搶佔險要地勢,讓鄧艾的軍隊長驅直入,最終諸葛瞻連同長子諸葛尚一同戰死在綿竹,沒有給諸葛亮丟臉。

不過諸葛亮這一脈也沒有就此斷絕,他還有個孫子叫諸葛京,在晉朝還曾做過江州刺史一職,也算封疆大吏了。

再到後來,這一脈也就沒什麼名人了,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不過在今天的浙江蘭谿市有一個很出名的八卦村,據傳就是諸葛亮的後人。但這也只是傳聞,並沒有什麼可靠的史料可以佐證。

老三諸葛誕的名氣很小,但他的後代可不差

相比於他的兩位兄長,諸葛誕的名氣最小,得了個「狗」的稱號,但他的後代在政治舞臺上成就最大。

在晉朝時期,天下有「王謝袁蕭」四大名門旺族。尤其是王姓,甚至有「王馬」共天下的說法,也就是說王姓跟皇家司馬家族並分天下,可見這個王家有多牛。

但是這個和諸葛誕有什麼關係呢?諸葛家族曾經和王家爭過這個天下第一的族姓排名,王姓的代表人物王導為了顯示自己家族的顯赫地位,曾說:「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就是說王導都承認諸葛氏也算個大族,但比起自家來還差了點。

而和王導爭天下第一大姓排名的,正是諸葛誕的孫子諸葛恢。

三國後期,司馬昭掌權,大肆清算曹魏的心腹,這讓曹魏的臣子人人自危。比如曹爽的心腹夏侯霸就被逼投降了蜀國,而看著曹魏的舊臣一個個身首異處,諸葛誕也是惶惶不可終日,並於公元257年正式起兵對抗司馬昭,並派兒子諸葛靚向東吳求援。

公元258年,司馬昭大軍平定了諸葛誕的「淮南叛亂」,處死了諸葛誕。好在他兒子諸葛靚跑到了東吳,延續了香火。

而諸葛恢正是諸葛靚的兒子,按說祖父被殺、父親流亡,家道應該逐漸沒落才對,諸葛恢是如何起家的呢?

這就要說說他的老爸諸葛靚了,諸葛靚雖然是武將之後,但他博聞強識,在東吳旅居其間早就成了盛名在外的名士,而且早年他和晉武帝司馬炎還是很好的知己。

東吳滅亡後,司馬炎多次邀請諸葛靚入朝從政,但他很有骨氣,發誓終身不為司馬家族出仕,並且他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整日閉門不出,又贏得了一波好名聲。

有這樣的父親,再加上有大把的時間來教育兒子,諸葛恢想不成名都難,到了東晉時期,司馬家族的皇權早已名存實亡,借著祖父和父親的名聲,再加上諸葛恢本人的真才實學,這才讓諸葛氏聲望極高。

也正因為如此,諸葛恢才有實力和天下第一姓「王氏」爭奪排名。

古語有云「窮不過五服富不過三代」,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再厲害,也保證不了不出「不肖子孫」,要想後代延續自己的地位,最好的辦法是教育好他們,讓他們成為和自己一樣有實力的人,而不是承襲祖宗的陰德。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書》《晉書》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了解更多歷史小故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龍虎狗」?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被稱為「龍虎狗」的諸葛家族三兄弟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有的更是有著赫赫威名。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親兄弟)以及從弟諸葛誕(同族兄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之稱,出自《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諸葛亮的三兄弟,一龍一虎一狗,誰的後代更厲害更牛,絕對不是諸葛亮
    今天我們聊聊諸葛家族的後代們。 我們知道,諸葛家族可能是三國最成功的家族,為什麼呢?因為三個兄弟分屬三派,諸葛亮在蜀國是丞相,後面實質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三分天下的蜀,其實是諸葛亮策劃並建立的。
  • 諸葛亮三兄弟,史家稱為一龍一虎一狗,但比起後代,老三家的最牛
    提起三國時期,大家都會熟知諸葛亮這個人物了,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諸葛亮一心為蜀,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才華及本領都讓世人所稱讚,可以說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已經是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並深得人心。而今天小編要和你說說諸葛亮三兄弟的後代們,到底是誰的後代更為牛些,絕不是諸葛亮家的。
  • 諸葛亮3兄弟,號稱一龍一虎一狗,可是比起後代,屬「狗」的最牛
    諸葛家在東漢時期雖然不是什麼名門豪族,但也是有頭有臉的大家族,諸葛家族的榮辱興亡,何去何從,落在了諸葛三兄弟身上,他們分別是大哥諸葛瑾、二哥諸葛亮、三弟諸葛誕。如果諸葛三兄弟都投靠一個主公,風險係數非常高,萬一主公死了,那麼他們都完了。
  • 諸葛亮「龍虎狗」三兄弟,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為何無一善終
    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到了諸葛亮這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了。因為諸葛亮的父母都離世的早,所以他才跟隨叔父諸葛玄到了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在隆中隱居了起來,後來也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 諸葛家族三兄弟為何要分侍三國?都效忠一方勢力,豈不是更好?
    ,《世說新語》稱他們為「龍虎狗」,即「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蜀得其龍」是指諸葛亮,為建立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吳得其虎」是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孫權手下重要謀臣,為孫劉聯盟做出重大貢獻,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魏得其狗」是指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是曹魏的重要將領,官至徵東大將軍。諸葛三兄弟在各自效忠的政權內都風生水起,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分侍三國?他們如果都效忠一個勢力,豈不是更好?
  • 諸葛家族有三兄弟,為什麼分別投靠了不同的人?三人結局怎麼樣?
    諸葛家族確實有這三兄弟,分別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以及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三人分別投效魏蜀吳且對三方的貢獻不同,因此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品藻》中評價這三兄弟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諸葛家族出了三位了不起的人物,分別是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 《世說新語》中說:「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裡「龍」指諸葛亮,「虎」指諸葛瑾,「狗」指諸葛誕。
  • 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為什麼沒成最後贏家?
    不僅諸葛亮三兄弟分別效忠魏蜀吳。荀彧家族叔侄兄弟不也效力於袁紹和袁術兩方陣營當中嘛。這樣一來不管是哪一方諸侯獲勝,他們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這也是他們必勝的不二法門。諸葛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以及從弟諸葛誕。三人雖同出一氏,卻分投三國。諸葛瑾最早出仕於東吳,被孫權信任重用,為東吳大將軍。
  •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有個哥哥諸葛瑾可能你們在電視劇中也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這諸葛三兄弟還分別選擇了報效不同的三個國家,而最後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下面給大家細細說來。
  • 諸葛亮三兄弟,一龍一虎一狗,誰的後代更牛?可惜不是諸葛亮
    史書上把"蜀國得一條龍,吳國得一頭虎,魏國只得一條狗"來形容他們諸葛亮三兄弟的能力。要是單從個人能力來看,這個說法確實對。但要加上後代的表現,這個排名又是另一回事了。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公元207年曹操南徵,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 諸葛瑾很老實,卻被後世稱為諸葛家族之虎,是什麼原因
    於是時也,以為蜀得其龍(諸葛亮),吳得其虎(諸葛瑾),魏得其狗(諸葛誕)」。《世說新語》對諸葛亮的評價,可謂恰如其分,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志,道號「臥龍」,稱之為「龍」並無不妥。諸葛誕身為魏國封疆大吏,在司馬家族篡權之時,他敢於挺身而出起兵反抗司馬氏,為魏國守衛疆土,稱之為魏國的一條忠犬也不為過。
  • 諸葛氏三兄弟:龍、虎、狗的結局
    諸葛氏一族祖籍琅琊,為了避兵禍遷居南陽,本身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入仕東吳,被稱為「虎」;老二諸葛亮,蜀漢丞相,被稱為「龍」;三弟諸葛均。這裡所說的「狗」,是對別人的一種敬稱,是諸葛三兄弟的堂兄弟,諸葛誕,仕魏。時人曰: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龍—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發明家。
  • 諸葛亮三兄弟被稱為龍虎狗?他們分屬魏蜀吳,是為了分散投資麼
    三國時期,諸葛三兄弟,被稱之為龍虎狗,其中龍指的當然是臥龍諸葛亮,而虎指的則是江東重臣諸葛瑾,至於狗就比較特別了,指的是曹魏的諸葛誕。這三兄弟,雖然屬於同宗,都是琅琊諸葛氏的同宗兄弟,甚至於諸葛瑾和諸葛亮還是親兄弟。可是他們卻分別投效了三個不同的國家。
  • 諸葛家一門三傑,分仕三國,所謂的「龍、虎、狗」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一門三傑的琅琊諸葛家,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分別是蜀、吳、魏三國的重臣,被世人稱之為「龍、虎、狗」,《世說新語》中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雅。」▲諸葛亮和諸葛瑾是親兄弟,而諸葛誕則是他們的族弟。
  • 同出身於諸葛家族,他不僅比不上兩個哥哥,甚至被稱為狗!
    《世說新語》中曾經有這樣的片段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龍虎二字聽上去可是威風凜凜,可這諸葛誕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人和行事作風,才會被稱為狗呢?且聽臥仔慢慢道來。諸葛誕,字公休,是青龍年間中原名士「四聰八達三豫」之一,與夏侯玄、鄧颺等人並列。
  • 諸葛家族的「狗」——諸葛誕
    那些人無一理睬,從容走上行刑臺:「為了諸葛公,死而無憾。」這個諸葛公,不是蜀漢宰相諸葛亮,也不是東吳重臣諸葛瑾。誕麾下數百人,坐不降見斬,皆曰:「為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02《世說新語·品藻》:「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這裡的「狗」,並無貶義。只是比起他兩位族兄,差了些。諸葛誕在曹魏為官,初年並不顯名。
  • 王者峽谷裡的十二生肖,「西遊三兄弟」是豬牛猴,那麼羊是誰?
    根據傳統文化中的說法,每個人生下來根據時辰的不同,都有一個不同的屬相,一共有12個不同的屬相,它們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在王者榮耀中隨著英雄的不斷出新,如今也是終於集齊了十二生肖了呢,那麼你們知道王者榮耀中分別能夠代表十二生肖的英雄都有誰嗎?
  • 諸葛瑾和諸葛均,作為諸葛亮的兄弟,為何分別效忠吳國和魏國?
    蜀國得其龍諸葛亮是家中的次子,天賦最高。他的叔叔諸葛玄在諸葛亮年少時就已經通過自己的關係把諸葛亮送到水鏡先生門下學習,水鏡先生是當世大儒,在國內名望極高,很多世家子弟爭破頭都要當他的學生,因為不僅能得到知識,而且還會被朝廷看重,名氣更大前景更好。
  • 三國時期,為何諸葛家族三兄弟分別投效魏蜀吳?大家族的智慧不得不服
    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但是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定會有自己的謀臣來幫助自己走上皇位,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諸葛先生輔佐先主劉備了,他這一生都在為劉備光復漢室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