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三兄弟被稱為龍虎狗?他們分屬魏蜀吳,是為了分散投資麼

2020-12-15 歷史鑑賞者

三國時期,諸葛三兄弟,被稱之為龍虎狗,其中龍指的當然是臥龍諸葛亮,而虎指的則是江東重臣諸葛瑾,至於狗就比較特別了,指的是曹魏的諸葛誕。

這三兄弟,雖然屬於同宗,都是琅琊諸葛氏的同宗兄弟,甚至於諸葛瑾和諸葛亮還是親兄弟。可是他們卻分別投效了三個不同的國家。

01諸葛誕被稱為狗,很多人不太理解。

早在漢朝開國之時,劉邦將蕭何評為功臣中的第一位,理由很簡單,因為蕭何是獵人,指揮整場打獵的活動。

那麼打獵還需要什麼?當然就是狗,那些猛將們都是獵狗,他們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被劉邦稱之為功狗。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雅。---《世說新語》

要麼說劉邦這個人文化程度不高呢!誇人能遭到群毆的地步,把蕭何稱之為獵人也就算了,把那些大將稱之為獵狗,這未免也太過分了。

即使後來劉邦在狗前面加了一個功勞的功字,也挽回不了被人群毆、打悶棍的下場。不過我們因此可以得知諸葛誕的這個狗,也就是功狗的意思。

諸葛誕是曹魏集團的大將,當年毋丘儉和文欽在壽春叛變司馬師的時候,他們還打算拉諸葛誕一起下水。誰知道諸葛誕一直記著自己跟文欽的仇,所以向司馬師舉報了這兩個人謀反的事實。為此司馬師便帶兵先後平定了毋丘儉和文欽,在這場戰役中諸葛誕功勞最大,所以司馬師便將他任命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軍事。此後東吳丞相孫峻前去支援毋丘儉和文欽,結果諸葛誕帶兵擊敗吳軍的同時,還斬殺了吳軍大將留贊,也因此諸葛誕被封為徵東大將軍、高平侯。作為曹魏的封疆大吏,諸葛誕顯然地位崇高,被稱之為功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惜後來他反對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結果兵敗被殺。

02諸葛瑾被稱為虎,可是我覺得他兒子諸葛恪更合適這個稱呼。

很多人對諸葛瑾的印象,是一個儒家有禮的文官形象,其實諸葛瑾只是最初做過幕僚賓客一類的職務,孫權時期的諸葛瑾,已經是東吳集團的一名將領。

瑾之在南郡,人有密讒瑾者。此語頗流聞於外,陸遜表保明瑾無此,宜以散其意。權報曰:「子瑜與孤從事積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吳,孤嘗語子瑜曰:『卿與孔明同產,且弟隨兄,於義為順,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從卿者,孤當以書解玄德,意自隨人耳。』子瑜答孤言:『弟亮以失身於人,委質定分,義無二心。弟之不留,猶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貫神明。---《江表傳》

諸葛瑾博覽群書,是一位比較優秀的謀士。他總是能夠揣測到孫權心裡的所思所想,所以深得孫權的器重。

此後諸葛瑾跟隨呂蒙一起徵討過荊州,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這是周瑜曾經做過的職位。此後孫權稱王,諸葛瑾更是被封為左將軍,這是劉備曾經做過的官職。

孫權稱帝以後,諸葛瑾更是被封為大將軍、左都護、豫州牧。這個豫州牧,又是劉備曾經做過的職務,所以孫權這或許是在暗示,諸葛瑾和劉備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可惜的是,諸葛瑾雖然是東吳的重要人物,也是文武雙全的儒將,但是他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仗,也沒有提出過什麼足以改變歷史的建議。諸葛瑾的地位雖然崇高,但是他在東吳的作用遠沒有那麼重要。所以我認為給諸葛瑾這一個虎字,確實有點高看他了。當然了諸葛瑾有個好兒子諸葛恪,這倒是真的。這個諸葛恪,後來成為了孫權的託孤大臣,權傾朝野,差點就成為了第二個諸葛亮。給諸葛恪一個虎字倒是恰如其分。

03諸葛亮被稱為龍,這條龍是臥龍。

諸葛亮的外號被稱之為臥龍,所以這裡就給了他一個龍麼?我覺得沒這麼簡單,因為龍這個字眼,在古代是真龍天子的意思,也就是皇帝的意思。

臥龍指的是那種雖然不是天子,但是如同天子一樣的人。我甚至認為,寫史書的人,正是因為諸葛亮後期的表現,才會給諸葛亮杜撰出一個臥龍的稱號。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三國志》

也就是說,諸葛亮本沒有臥龍的稱號,是因為他一生的行為功績,所以後世的史學家諸如陳壽才會把諸葛亮稱之為臥龍。

因為龍這個字眼是非常刺人眼球的,你見過哪個臣子敢稱呼自己為龍的麼?當然是沒有的,所以說我說的這件事,或許才是歷史的真相。

那麼這個龍字,諸葛亮配不配擁有呢?當然是配的。劉備去世以後,蜀漢政權,表面上是劉禪坐天下,實際上有長達12年的時間,是諸葛亮大權一把抓的。也就是說當時魏漢吳三國的實際領袖,分別是曹丕、諸葛亮和孫權。既然擁有了皇帝的權力,本身又不是皇帝,那麼稱之為臥龍,這是不為過的。除此之外,諸葛亮在蜀漢群臣心目中,也有皇帝的地位。因為諸葛亮不僅足夠聰明,而且做事非常公平,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不管是自己的心腹,還是跟自己有仇的人,在諸葛亮眼裡,那是一視同仁的。只要他們犯了罪,都需要受到處罰。由此可見,諸葛亮在蜀漢群臣心目中,那就是最高領袖。甚至連劉禪,對諸葛亮的人格魅力,也充滿了敬佩。稱他為臥龍,實不為過。

總結:龍虎狗,是不是一種分散投資呢?

俗話說,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籠子裡。為此諸葛家三兄弟,分別到了三個不同的國家,難道他們是約好的麼?當然不是這樣。

諸葛瑾是第一個出來做事的人,他早早就跟了孫權混飯吃。諸葛亮投靠劉備,純粹是一場意外,他本來的目標應該是劉表,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才有了後來的蜀漢。

至於諸葛誕,始終留在北方,早早就成為了曹魏的官員。他跟諸葛亮兄弟雖然是所謂的同族兄弟,可是他們有沒有見過面,還真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畢竟諸葛誕和諸葛亮兄弟,除了姓氏一樣外,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交集。所以說分散投資的說法並不成立。何況三個人還都投資失敗了,真是萬萬沒想到。

參考資料:

《三國志》

《江表傳》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龍虎狗」?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被稱為「龍虎狗」的諸葛家族三兄弟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有的更是有著赫赫威名。這三兄弟分別是弟弟諸葛亮、哥哥諸葛瑾(親兄弟)以及從弟諸葛誕(同族兄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之稱,出自《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世家大族們或依附於曹操,或依附於孫權,或依附於劉備,這些無可厚非,因為他們本質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不得已而為之。 有一個家族卻特立獨行,它沒有具體依附某一股勢力,而是將家族中的佼佼者分散到各個勢力當中,反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這個家族就是來自琅琊的諸葛氏。 諸葛家族出了三位了不起的人物,分別是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
  • 諸葛亮「龍虎狗」三兄弟,蜀得龍、吳得虎、魏得狗,為何無一善終
    三國是段孕育人才的黃金歷史,從中誕生了很多英雄豪傑,有些名將甚至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他們有的出身貧寒,憑藉一身本事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還有的身世顯赫,續寫了家族的光輝歷史。三國最著名的軍師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僅有著強大的家庭背景,還在三國這個群星閃耀的舞臺中成為了最亮的一顆明星。諸葛亮是有名的官宦之家,琅琊諸葛氏的大名在當地無人不知。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到了諸葛亮這裡,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了。
  • 諸葛亮三兄弟,史家稱為一龍一虎一狗,但比起後代,老三家的最牛
    提起三國時期,大家都會熟知諸葛亮這個人物了,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諸葛亮一心為蜀,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才華及本領都讓世人所稱讚,可以說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已經是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並深得人心。而今天小編要和你說說諸葛亮三兄弟的後代們,到底是誰的後代更為牛些,絕不是諸葛亮家的。
  •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
    諸葛三兄弟分別報效了三個不同國家,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有個哥哥諸葛瑾可能你們在電視劇中也聽說過吧?你知道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這諸葛三兄弟還分別選擇了報效不同的三個國家,而最後的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下面給大家細細說來。
  • 諸葛亮3兄弟,號稱一龍一虎一狗,可是比起後代,屬「狗」的最牛
    諸葛家在東漢時期雖然不是什麼名門豪族,但也是有頭有臉的大家族,諸葛家族的榮辱興亡,何去何從,落在了諸葛三兄弟身上,他們分別是大哥諸葛瑾、二哥諸葛亮、三弟諸葛誕。如果諸葛三兄弟都投靠一個主公,風險係數非常高,萬一主公死了,那麼他們都完了。
  • 諸葛氏三兄弟:龍、虎、狗的結局
    諸葛氏一族祖籍琅琊,為了避兵禍遷居南陽,本身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入仕東吳,被稱為「虎」;老二諸葛亮,蜀漢丞相,被稱為「龍」;三弟諸葛均。這裡所說的「狗」,是對別人的一種敬稱,是諸葛三兄弟的堂兄弟,諸葛誕,仕魏。時人曰: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龍—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發明家。
  • 諸葛亮三兄弟,一龍一虎一狗,誰的後代更牛?可惜不是諸葛亮
    史書上把"蜀國得一條龍,吳國得一頭虎,魏國只得一條狗"來形容他們諸葛亮三兄弟的能力。要是單從個人能力來看,這個說法確實對。但要加上後代的表現,這個排名又是另一回事了。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公元207年曹操南徵,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 諸葛亮的三兄弟,一龍一虎一狗,誰的後代更厲害更牛,絕對不是諸葛亮
    因為三個兄弟分屬三派,諸葛亮在蜀國是丞相,後面實質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三分天下的蜀,其實是諸葛亮策劃並建立的。 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那這一龍一虎一狗,論成就當屬諸葛亮高,畢竟人家名氣大貢獻大。 但是,如果論後代,誰的後代過得更好呢? 應該是諸葛誕。 為什麼呢?
  • 諸葛家族三兄弟為何要分侍三國?都效忠一方勢力,豈不是更好?
    「龍虎狗」,即「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蜀得其龍」是指諸葛亮,為建立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吳得其虎」是指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孫權手下重要謀臣,為孫劉聯盟做出重大貢獻,孫權稱帝後,諸葛瑾官至大將軍;「魏得其狗」是指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是曹魏的重要將領,官至徵東大將軍。諸葛三兄弟在各自效忠的政權內都風生水起,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分侍三國?他們如果都效忠一個勢力,豈不是更好?
  • 諸葛三兄弟,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誰的後代更牛呢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前言導語聊到三國,我們就不得不說下諸葛亮這個「千古名相」,而在三國時期,不光諸葛亮的名聲很大,諸葛家的三兄弟——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被後世並稱為「龍虎狗」,可見諸葛家族在三國後期的名氣有多大,同時期能與諸葛家族並稱的恐怕只有後來「三國歸晉」的司馬家族了。
  • 三國時期,諸葛亮三兄弟為何要投靠三個不同的陣營?
    這些士族為了家族利益和傳承,即使位高權重,也沒有一點心思保家衛國。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家族首當其衝的就是二袁的「四世三公」和後面的諸葛家族。三國時期的袁紹袁術,作為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在東漢末年政局動蕩的大背景下,更多的考慮的就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 諸葛家族有三兄弟,為什麼分別投靠了不同的人?三人結局怎麼樣?
    諸葛家族確實有這三兄弟,分別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以及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三人分別投效魏蜀吳且對三方的貢獻不同,因此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品藻》中評價這三兄弟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同出身於諸葛家族,他不僅比不上兩個哥哥,甚至被稱為狗!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最出名的莫過於臥龍先生諸葛亮了。但不太了解三國歷史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其實他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哥哥名喚諸葛瑾,雖不及諸葛亮有才華,但在東吳也是混得如魚得水。弟弟名喚諸葛誕,效忠於曹魏。《世說新語》中曾經有這樣的片段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諸葛三兄弟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大勢力,為什麼沒成最後贏家?
    當然了,大世家如袁紹的袁家,曹操的曹家,東吳的孫家,他們想要取代皇權而自立。那麼小的那些給大世家子弟效力的世家子弟,他們則會把他們所有的人脈分別派遣到他們所認為有前途的不同勢力當中。不僅諸葛亮三兄弟分別效忠魏蜀吳。荀彧家族叔侄兄弟不也效力於袁紹和袁術兩方陣營當中嘛。這樣一來不管是哪一方諸侯獲勝,他們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這也是他們必勝的不二法門。
  • 司馬懿稱諸葛亮多謀少決,好兵無權?其實我們都被史書騙了!
    三國末期,魏蜀吳三國人才嚴重凋零,所以這時的戰爭也遠不如前期群星璀璨時精彩。直到諸葛丞相兵出祁山,對決司馬懿之時,才又讓我們見到了虎嘯龍吟般的對決。作為諸葛丞相的直接對手,司馬懿對他的評價是「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而近年來的輿論也一直在評價司馬宣王的兵略實在諸葛村夫之上,那麼在軍事方面,諸葛亮真的不如司馬懿麼?首先,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宿命對手在軍事上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領導者,而且兩人有率領大軍直接對決的記錄,這樣就方便我們比較了。
  • 諸葛家一門三傑,分仕三國,所謂的「龍、虎、狗」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移世易,在三國時期,非強者不能立,在戰火之下,無數個諸侯倒下去,這也代表著無數個世家的希望破滅,投資失敗,所以,多面投資就成了當時世家們的最好選擇。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一門三傑的琅琊諸葛家,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分別是蜀、吳、魏三國的重臣,被世人稱之為「龍、虎、狗」,《世說新語》中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
  • 三國時,魏蜀吳三國實力對比?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研究對象,從地緣格局、魏蜀吳內部架構的特徵兩方面入手,深入剖析魏蜀吳三國實力。1.曹魏魏國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據有黃河流域,氣候適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佔據中華文明發源地的魏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其後來軍事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三國時期,為何諸葛家族三兄弟分別投效魏蜀吳?大家族的智慧不得不服
    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但是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定會有自己的謀臣來幫助自己走上皇位,最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諸葛先生輔佐先主劉備了,他這一生都在為劉備光復漢室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