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山東廣饒的李玉堂,因為家是當地的地主,所以從小生活富足,7歲時便接受了私塾啟蒙教育。李玉堂16歲那年,袁世凱在北京復闢稱帝,滿懷壯志的李玉堂毅然決然的加入到討伐袁世凱的軍隊中,成為了護國戰士的一員。袁世凱病逝後,五四運動又與1919年爆發, 此時已經20歲的李玉堂,積極投身外交後援會,並以身作則抵制日貨,隨後更是用鮮血寫下"良心救國"的字樣,以此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心。
李玉堂由於從小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又目睹了中國各大災難性事件,看到了社會秩序被破壞,人普通百姓更因此哀嚎遍野,全國上下一片民不聊生。此時的李玉堂認識到,唯有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才能迎來中國未來之強大,百姓之安康。也正是在這思想的引導下,李玉堂毅然決然的棄筆從戎,誓死保家衛國。
李玉堂先是在25歲時考入黃埔軍校,隨後才加入到國民黨,並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後,李玉堂更是積極投身到抗戰前線,為抗戰事業添磚加瓦。日軍與1939年10月到1942年1月,先後三次發動長沙戰役,而李玉堂不僅率軍奮力抵抗,數次擊退日軍,同時在這場戰役中,殲滅了6萬多日軍,為抗戰史上著名的長沙大捷立下汗馬功勞,李玉堂的部隊也因此被授予了"泰山軍"的榮譽稱號。
雖然在第二次長沙之戰中,由於一些人的指揮失誤導致金井陣地、福臨鋪失守,但是在李玉堂所屬第10軍的頑強抵抗下,整條戰線得以堅持到援軍到達的那一刻,並成功阻擊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可是在戰後追責時,當地的戰區長官薛嶽卻把責任,丟在了李玉堂身上,將他的一切職務都給撤銷。所以當第三次長沙之戰爆發後,第10軍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始終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而抗戰大事不容懈怠,最終戰區長官薛嶽打算讓李玉堂復職。
但此時李玉堂滿心的不平,明明自己的軍隊英勇抗敵並取得了勝利,即便沒功勞。也應該有苦勞吧,怎麼到了最後卻是自己受處分。左右都是想不通的李玉堂,乾脆將自己鎖在了屋子裡,誰來都不見。
最終,還是蔣介石親自打去一通電話,並在通話中說道:你是黃埔學生嗎?是的話,那長沙就全交給你了。最終,李玉堂重新回到戰場,懷揣著被校長的信任,重新擔負起抗戰殺敵的重任,並因此達到了軍旅生涯的最高峰。
擔當蔣介石敗退到臺灣之後,因懷疑李玉堂有通共的嫌疑,於是將李玉堂逮捕,並在判決書中寫下"恥"字,最終與1951年2月將李玉堂極其夫人槍決。李玉堂在遺書中這樣寫道:我命休矣,但此事與我無關……我無愧對於國家之事,國家如此對我,與國家何益?……一生為國,如此下場,心有不甘耳!李玉堂最終於1983年,經山東省批准追授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