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人物——抗戰名將李玉堂

2021-03-05 講武堂

     

      出生於山東廣饒的李玉堂,因為家是當地的地主,所以從小生活富足,7歲時便接受了私塾啟蒙教育。李玉堂16歲那年,袁世凱在北京復闢稱帝,滿懷壯志的李玉堂毅然決然的加入到討伐袁世凱的軍隊中,成為了護國戰士的一員。袁世凱病逝後,五四運動又與1919年爆發, 此時已經20歲的李玉堂,積極投身外交後援會,並以身作則抵制日貨,隨後更是用鮮血寫下"良心救國"的字樣,以此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心。

      李玉堂由於從小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又目睹了中國各大災難性事件,看到了社會秩序被破壞,人普通百姓更因此哀嚎遍野,全國上下一片民不聊生。此時的李玉堂認識到,唯有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才能迎來中國未來之強大,百姓之安康。也正是在這思想的引導下,李玉堂毅然決然的棄筆從戎,誓死保家衛國。

      李玉堂先是在25歲時考入黃埔軍校,隨後才加入到國民黨,並在抗戰全面爆發之後,李玉堂更是積極投身到抗戰前線,為抗戰事業添磚加瓦。日軍與1939年10月到1942年1月,先後三次發動長沙戰役,而李玉堂不僅率軍奮力抵抗,數次擊退日軍,同時在這場戰役中,殲滅了6萬多日軍,為抗戰史上著名的長沙大捷立下汗馬功勞,李玉堂的部隊也因此被授予了"泰山軍"的榮譽稱號。

      雖然在第二次長沙之戰中,由於一些人的指揮失誤導致金井陣地、福臨鋪失守,但是在李玉堂所屬第10軍的頑強抵抗下,整條戰線得以堅持到援軍到達的那一刻,並成功阻擊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可是在戰後追責時,當地的戰區長官薛嶽卻把責任,丟在了李玉堂身上,將他的一切職務都給撤銷。所以當第三次長沙之戰爆發後,第10軍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始終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而抗戰大事不容懈怠,最終戰區長官薛嶽打算讓李玉堂復職。

      但此時李玉堂滿心的不平,明明自己的軍隊英勇抗敵並取得了勝利,即便沒功勞。也應該有苦勞吧,怎麼到了最後卻是自己受處分。左右都是想不通的李玉堂,乾脆將自己鎖在了屋子裡,誰來都不見。

最終,還是蔣介石親自打去一通電話,並在通話中說道:你是黃埔學生嗎?是的話,那長沙就全交給你了。最終,李玉堂重新回到戰場,懷揣著被校長的信任,重新擔負起抗戰殺敵的重任,並因此達到了軍旅生涯的最高峰。

      擔當蔣介石敗退到臺灣之後,因懷疑李玉堂有通共的嫌疑,於是將李玉堂逮捕,並在判決書中寫下"恥"字,最終與1951年2月將李玉堂極其夫人槍決。李玉堂在遺書中這樣寫道:我命休矣,但此事與我無關……我無愧對於國家之事,國家如此對我,與國家何益?……一生為國,如此下場,心有不甘耳!李玉堂最終於1983年,經山東省批准追授為革命烈士。

相關焦點

  • 抗戰虎將被槍決,臨終前說:「一世為國,落此下場,心中不甘」
    抗戰虎將被槍決,臨終前說:「一世為國,落此下場,心中不甘」清朝土崩瓦解之後的這段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都可以被稱為民國時期。
  • 抗戰時期的第九戰區,麾下兩個王牌軍,虎賁與泰山都是誰任軍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蔣介石最初先後劃分了五個戰區,最後演變成十幾個。然而在中國抗戰進入中期時,當時的湖南是抗戰時期的主戰場,並劃分為第九戰區。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三次長沙會戰就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指揮的,三次長沙會戰殲敵10萬餘人,成為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戰區司令長官。
  • 老蔣槍斃了這位抗戰名將,後來又後悔了,竟失聲痛哭
    其實,抗戰時期還有一支軍隊,無論是實力還是戰功,都不在「五大王牌軍」之下,就是第十軍,號稱「泰山軍」。第十軍的軍長,名叫李玉堂。李玉堂1899年出生於山東廣饒縣,處於其亂世,早早抱著軍隊保國的信念長大,轉戰嚴錫山部隊。
  • 經典抗戰電視劇排名,這部劇超過亮劍成為第一名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時期,在這段反侵略戰爭,中國軍人為了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人的表現是很英勇的,為了幾年這場戰爭犧牲的烈士們,拍出一些真實的抗戰作品是有意義的,在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這三部無疑是最好的。
  • 民國軍閥眾多,而擁有抗日名將之稱的軍閥,只有此一人 !
    在袁世凱結束清朝後,中國也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進入了民國時期。雖然到了民國,但是,袁世凱這位梟雄,依然還想著當皇帝。對於這種逆流的做法遭到了全國民眾的反對,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然而沒過多久,也就是1916年6月,一代梟雄袁世凱病逝北京。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在正面戰場,國軍也湧現了一批抗日勇將、名將,其中有三位出自山東的李姓將軍,都出自黃埔一期,且在抗戰初期先後升為軍長,在抗日戰場上也都取得了戰功赫赫,因此並稱為山東三李,這三位將軍分別為李延年、李仙洲及李玉堂(按升任軍長時間排序)。
  • 仙風道骨李玉堂
    仙風道骨李玉堂    廖可勤(四川·都江堰)李玉堂大師 每天早晨七點半,只見一個銀須白髮的瘦高老者,左手提一便包,右手柱一文明棍,身著玄色中衫裝,準時來到都江堰文廟大門口,門一開,便直徑向高臺階上的大成殿走去。
  • 為抗日名將方先覺叫屈
    我看了央視一套播的35集版《長沙保衛戰》,感覺頗有點意外,把以蔣介石和薛嶽為首的國軍形象拍得這么正面高大,可是新中國成立65年來從未有過的!製片人追求的顯然是史詩風格,大事概要、大人物(國共兩黨領袖、日本天皇和內閣大臣、美蘇英等盟國領袖,有不少戰略決策場景),盡力尊重歷史面貌。35集裡軍長級人物,情節最多的是第10軍軍長李玉堂,師長級別的人物中出鏡最多的是李麾下的方先覺。
  • 解放戰爭結束後,國軍一名將死在臺灣,為何竟被大陸追認為烈士?
    此人便是山東名將李玉堂。國軍高級將領中,素來有山東「三李一王」的稱謂,指的就是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和王耀武,解放戰爭時期四人均為國民黨陸軍中將。論作戰指揮能力,四人均可圈可點。其中李玉堂早年成名,國民黨各支抗日鐵軍當中,有一支被稱為「泰山軍」,就是李玉堂擔任軍長時的國民黨主力部隊第10軍,李玉堂抗戰表現勇武,尤其是長沙會戰大捷,率部重創日軍。
  • 他是被蔣介石槍斃的抗日名將,後被我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黃埔軍校一期的學員中,有三個來自山東的名將,他們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和李延年,因為都姓李,人稱「山東三李」。 他們三人都曾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大功,其中以李玉堂功勳最為卓著。
  • 抗日戰爭中,薛嶽、李玉堂、王耀武、孫立人等誰的戰功能排第一?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國民政府組織了許多次重要的戰役,在這些戰役中也誕生了無數的抗日名將,其中有我們比較熟悉的薛嶽,李玉堂,孫立人等等,那麼,既然有這麼多的英雄將領,就一定會有人把他們拿來作一個比較,到底其中誰才是第一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抗戰時,民國授銜了七位女將軍,每一位都是抗戰中的英雄
    民國時期女性將軍很少,僅有7位,這七位女將軍獲得將軍軍銜,都與抗戰有關。1、宋美齡中將1898年3月4日,海南文昌人。她作為民國的第一夫人,憑藉自己家族的影響,一直活躍在政壇上。這個中將軍銜是1937年獲得,她從事與軍事有關的工作有幾項:1、1936年,出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成為民國空軍的顧問,實際的當家人。2、抗戰期間,組織婦女工廠和戰時學校,領導全國婦運最高指導機關,對抗中進行募捐和支持。
  • 搶救真實的歷史:被歪曲了的民國
    如果我們不能在祖國每寸土地上,建造起高聳的抗戰紀念碑,我們至少應該在每個人自己的心底,建立一座神聖的抗戰紀念碑。作者簡介:沈寧,祖籍浙江嘉興,外公為現代史著名歷史人物陶希聖,伯父即為現代史著名「七君子」之一沈鈞儒。
  • 他是抗日王牌「泰山軍」的軍長,抗戰中立下大功,到臺灣死於非命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有許多能打仗的部隊,其中有一個軍被稱為「泰山軍」,這個軍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但在抗戰中不亞於號稱虎賁的第74軍。這個軍的軍長,抗戰中曾立下大功,到臺灣後卻死於非命。
  • 【歷史】民國時期人物大觀
    民國時期人物大觀【一】
  • 民國初期各軍閥的代表人物及控制範圍和兵力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的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裡,「民國政府」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形式上統治中國,實權則歸屬於控制中央政府的各軍閥。尤其在張學良將軍「東北易幟」前的十幾年時間裡(1912-1928),各大小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實力強勁的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成為民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人。
  • 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精彩絕倫的民國軍閥類小說,人物形象生動,戰爭激情澎湃!此書可以說是校長風格最濃鬱的一本,用網絡文學的格式來敘寫傳統的內涵,以主角陳子錕與各路名人打交道的歷程,來完成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解讀。底層生活描寫生動鮮活,歷史反映透徹,強烈推薦!第二本:《民國投機者》 作者:有時糊塗書評:民國軍閥類。在中國出生,在美國長大,就是穿越這樣的老套故事。
  • 唐山玉田燕山疊翠發現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芳)日前,網友高先生給環渤海新聞網編輯部打來熱線電話,稱有村民在玉田境內發現了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經有關文物專家鑑定,該地圖確為抗日戰爭時期遺存。  村民修路意外發現抗戰地圖  7月7日,記者沿著玉田當地百姓打通的海拔360多米高的山路,來到高先生所說發現民國地圖的地方——玉田縣唐自頭鎮小燕山口村東側燕山疊翠後屏山腰老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