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是值得一提的,最美味的莫過於炸蒜蓉湯河粉

2020-12-23 忘川行旅見

對潮汕菜的印象就是涮牛肉,魚飯,不值得打卡,自己的地方也能吃到,不稀奇。反而小吃是值得一提的,印象最深刻,最美味的莫過於炸蒜蓉湯河粉,再來一勺潮汕辣椒醬了,裡面是魚餃,手打肉丸,肉卷片,神化魚皮,那香氣,滋味,配料都是潮汕獨有,別的地方很難湊齊正宗的,這麼一碗怎能錯過。很多東西我隨便吃的,沒刻意記店名,攻略推薦的店也吃過一部分,有些真不如我隨機吃的,但牛雜粿條一定要認準西湖對面的鎮記了。

老舊的小店是哥哥開的,老尾的新店是弟弟開的,還有一家中心醫院旁邊(不推薦)。腸粉真的很難推薦,風格多樣又奇葩,檢驗標準是,經過會有一股很香的花生醬味,接受不了花生醬,就建議去吃汕頭的腸粉,比較多是滷汁。還有一些吃的,在村子裡,會比市區的好吃,但我連別人叫什麼村都不知道。潮汕還不是很商業化的旅遊城市,離開景點的食店不怎麼踩坑的,尤其是破破舊舊很有年代感的店。

汕頭可以跟著網上的美食攻略,但不推薦百合裡牛肉火鍋,潮州在西馬路(春卷和各種粿)、西湖(鎮記牛雜粿條、還有一家賣牛肉沙茶粿)、南橋市場(小吃、粿條卷、腸粉、炒粿糕)、汽車總站(豬雜粿條、腸粉)、綠榕北路(官塘原味魚生)、8路終點站韓師韓東校區(官塘兄弟牛肉火鍋)、龍湖古寨(蠔烙、江東粽球)、麥當勞後面(雞煲),不要輕易嘗試牌坊街的東西,揭陽和饒平,我被本地人帶著隨便買也不知道位置和店名。不過說一句,老媽宮粽球確實名不副實,態度傲慢,味道也一般,前去潮汕打卡的同學小心一下雷區。

相關焦點

  • 探秘潮汕美食:牛肉火鍋份量十足,特色小吃好吃到合不攏嘴
    和在別的地方吃的牛肉火鍋不同,潮汕的牛肉火鍋大多都是現殺現切端上來的,從店外面就能夠看到店員現場切牛肉做牛肉丸,也因此,潮汕牛肉火鍋吃起來十分的筋道。鍋底是蘿蔔清湯的,按照潮汕人的說法是,這樣才能夠保留食材的原味,也不容易上火,在清湯煮開之後,先別著急下肉,斟一碗湯在自己碗裡,撒點蔥花,這口湯意外的好喝。
  • 各地特色小吃大比拼,看看有沒有你最愛吃的
    美食街是各地都有的特色好去處,無論春夏秋冬,美食街裡的特色小吃總能受到吃貨們的追捧。下面,小編就來盤點盤點各地地方特色小吃,看看有沒有你最愛吃的那道美味。花甲粉,在有些地方也稱作花甲米線,是一種用錫箔紙將湯、花甲、米線等封閉熬製成的美味小吃,花甲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蛤蜊,它富含高蛋白、鐵、鈣、磷、牛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低熱量,高蛋白的食材,非常滋補。
  • 潮汕肉餅煮炸腐竹怎麼煮美味?只要有這一步就可以做到
    想知道潮汕肉餅煮炸腐竹怎麼煮美味嗎?想知道潮汕肉卷除了清炒還可以怎樣做嗎?想知道韭菜炒豆乾怎麼炒好吃嗎?這裡都有提及到,快來瞧瞧吧!貨貨告訴你。肉餅煮炸腐竹想知道潮汕肉餅和腐竹以及豆腐一起能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嗎?貨貨告訴你,用砂鍋煮肉餅煮炸腐竹,下飯甚香!
  • 有一種假粿條,非潮汕人叫河粉!真正的粿條在這裡!
    潮汕粿條是廣東潮汕有名的漢族小吃,廣州人稱為「沙河粉」,潮汕人稱為「炊粿」、「粿仔」。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河粉最開始出現於1860年左右的廣州沙河,也就只有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而粿條卻至少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河粉其實是由粵東客家人傳入,而粵東客家人又因為是從潮汕人處習得這種米製品的做法,這就是粿條和河粉的傳承關係。
  • 再說潮汕粿條就是河粉我跟你急!
    離鄉在外的人,一看到店面寫著「粿條」就倍感親切,即使是筆誤寫成了「果條」,也阻止不了他走進店裡的步伐,然後用久違的潮汕話跟店家說「物碗粿條」(來一碗粿條),一餐便有了著落。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很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這不怪他們。
  • 桌球粿(潮汕小吃之三十一)
    桌球粿"以揭陽生產的最負盛名。"桌球棵"多採用半機械化生產,成品經真空吸塑包裝,在不使用防腐劑的情況下,可保存三到六個月,既提高了產量又方便攜帶,包裝方面也比較精緻典雅,深受遊客的喜愛。成品的桌球粿可炸、煎、焗,皆美味可口,外清、柔、軟,內甜、香、脆。
  • 潮汕大目牛肉火鍋雙人餐99元搶!海口那麼多潮汕火鍋,為什麼這家最值得去?
    在火鍋界,要說川渝紅油火鍋一直穩居c位的話,那麼潮汕牛肉火鍋則如一匹黑馬,在近幾年突然火遍全國,就連無辣不歡的人們也被一口俘虜。蔬菜的沁甜、牛肉的鮮香,全都濃縮在這一鍋清澈的湯底裡,濃鬱而味濃,一口牛肉,一碗湯,吃完只想大呼「人間值得」。
  • 潮汕的小吃多種多類,而且烹譽中外,真是不勝枚舉!
    潮汕有什麼小吃呢?我列舉幾樣有特色的,紅燒尼滴,大浪炒蒜,滷水腳村,涼拌皮,毛滾湯。潮汕地方特色小吃很多,但是很多在外面比較難找到,找到了也不一定正宗,想吃到正宗的潮汕小吃,還是要到當地去尋覓。有很多小吃打名字出來看上去感覺怪怪的但是還是得讓你們知道啊!牛肉丸、魚丸、獅頭鵝、粽子(一半甜一半鹹)、炒糕仔、溼炒粿條、朥餅、蚵絡、絲瓜絡、紅桃粿、菜頭粿,太多了!潮汕地區的小吃真多,牛肉丸是讓各地比較認同的小吃之一,可我不喜歡那個腥羶的味道。倒是墨斗魚丸令我鍾愛。還有好多街邊小吃在困難時期真的是美味佳餚。
  • 潮汕18種小吃,每種都好吃
    最重要是一條腸粉只要5塊錢,5塊人民幣!!!順便一提是上圖中的湯,是豬血湯,最主要的功效是清肺,湯裡的菜很好吃的,方言叫「津瓜菜」,學名我就不知道了,原涼我讀書少。來一條腸粉配上一碗豬血湯,嘖嘖嘖~(三)潮汕美食之蠔烙蠔烙是潮汕的特色小食,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
  • 潮汕粿條的N種吃法,你吃過嗎?
    潮汕粿條是潮汕的有名小吃,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
  • 值得收藏的潮州美食店,吃貨必備
    粽子,到了潮汕,喚作「粽球」,說到潮汕粽球,首推的是老媽宮粽球,其固然出名,但也絕非僅此一家可吃。其實在潮州兵馬司林府(據《潮州府志》的相關記載,這棟兵馬司林府始建於清朝,公元1688年,後經多次修繕)門前擺攤的老夫婦所賣的粽球就非常值得一吃,粽球的個頭感覺比老媽宮的稍大,份量相當足,先以竹葉扭成三角粽形,再包進蛋黃、白果、香菇、粟子、蝦米、瑤柱、綠小豆等食材,縶成雙烹粽球,蒸煮熟後就拿來賣。
  • 潮汕小吃美食,豬肉丸湯粿條,想吃隨時就可以煮來吃!
    說也奇怪了,這潮汕粿條居然吃不膩,隔三差五就吃兩三頓,依然如此美味,令人大快朵頤。還有潮汕肉卷、豬肉丸、肉餅、牛肉丸等令人垂涎的潮汕美食。我這個地道的普寧人可是從小學四年級吃到現在的,都不覺得膩哦!還真奇了怪了!豬肉丸湯粿條至今都吃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 粿條=河粉!?大潮汕人跟你說NONONO!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這怪不得他們。其實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簡稱河粉。(《蔡瀾談食材之粿條》)從外形看,潮汕的粿條,跟河粉長得一樣,其實不然!!
  • 廣式炒河粉,做法簡單美味,一分鐘就能學會
    很多人都知道廣式腸粉,也喜歡吃腸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有炒河粉,河粉在晚上宵夜攤是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而且炒河粉做法簡單,口感柔軟爽滑,吃起來不會感到油膩,炒河粉做法也簡單,炒一碗河粉不用兩分鐘就能完成。
  • 一口氣告訴你,潮汕最值得帶回家的美味
    滷豬腳、滷牛肉、滷豆腐乾、花生米……把愛吃的料都放上去,澆上一勺滷汁,還有最不能少的蔥花和滷蛋!加了糯米粉漿之後的粿汁皮,湯汁香濃,粿汁彈糯,把粿汁連湯帶料稀裡呼嚕趁熱吃進嘴裡,越吃越有味兒!-汕頭雙拼粽球-古法製作 又甜又鹹28.8元/(潮汕雙拼粽*2隻)35.8元/(八寶雙拼粽*2隻)汕頭人把粽子叫做「粽球」,一個粽球裡頭有豆沙、鹹蛋黃、南乳肉,有甜又有鹹,關於粽子的「鹹甜之爭」,一到潮汕,就都可以放下了:一個粽子滿足所有,還有什麼好爭的?
  • 碣石人愛吃的粿條和河粉有什麼區別
    從外形看 潮汕的粿條 跟河粉長得一樣, 其實不然 一個是原料不同 潮汕人喜歡爽口和純粹所以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 澱粉 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 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 所以口感比較飽滿 潮汕人稱飽嘴 河粉則有韌性 二是原料不同導致的顏色不同 製作粿條是用米漿
  • 愈小吃,愈中國
    腸粉腸粉之所以名為腸粉,就是因為那類似香腸的結構,薄薄的一層粉皮裡,包羅萬象。潮汕腸粉則是另一種演繹風格,這從潮汕腸粉店開張的時間就能看出來:全天營業,甚至不少都會開到深夜,我經常會將其當做醒酒的宵夜。不僅如此,潮汕腸粉按照不同地區還有細分:有以花生醬為醬汁的潮州腸粉,有突出原味米香的汕頭腸粉,還有在餡料裡加入煸香的菜脯、炊面、河粉和米粉的普寧腸粉。在外地讀書的時候,最想念的吃食莫過於腸粉。想念那一口接地氣的熱乎氣兒,想念那餡料裡無限的可能。
  • 此生未吃遍潮汕,玩穿廣東也枉然!
    圖片來源網絡薄殼雖小,鮮味卻絲毫不輸蝦姑,吃上根本停不下來。血蚶這就是「暗黑料理」在榜美食之一啦,掰開血蚶,血紅一片,看上去很恐怖,但其實味道鮮美。,可以蘸點紅辣椒醬吃,好吃cry!圖片來源網絡好的潮汕牛肉丸,必定達到口感之極致,表面肉質密實,紋理呈不規則的長細條狀。 來到潮汕,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牛肉丸。
  • 墨斗丸(潮汕小吃之四十九)
    食用宜炒、蒸、煮、燉,還可捶爛製成圓溜、雪白、鮮味的墨斗丸,是魚丸中的上品,烹湯的佳料。色澤清爽,口感細膩爽滑,鹹鮮可口。味道鮮美香爽,具有潮汕地方風味,吃起來既有魚的鮮美又有肉的香甜。取一不粘鍋,將整張紫菜放入,用小火烹製。將兩面煎至有點焦香(煎過的紫菜由黑褐色變為深綠色)。將煎好的紫菜拿起來拍打一下,將其可能夾帶的沙粒去除。拍打好的紫菜用剪刀剪成小塊。將紫菜放進待會要盛湯的容器。  5.取一砂鍋,煮開水。下墨斗丸。再次煮開時,讓墨斗丸再翻滾一兩分鐘。下魚露調味。將煮好的墨斗丸連湯水倒入的容器。
  • 愈小吃,愈中國.
    潮汕腸粉則是另一種演繹風格,這從潮汕腸粉店開張的時間就能看出來:全天營業,甚至不少都會開到深夜,我經常會將其當做醒酒的宵夜。不僅如此,潮汕腸粉按照不同地區還有細分:有以花生醬為醬汁的潮州腸粉,有突出原味米香的汕頭腸粉,還有在餡料裡加入煸香的菜脯、炊面、河粉和米粉的普寧腸粉。在外地讀書的時候,最想念的吃食莫過於腸粉。想念那一口接地氣的熱乎氣兒,想念那餡料裡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