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點起酥的方法

2021-02-17 平陰玫瑰甲天下

面點起酥的方法


按酥皮製品的種類可分為明酥、暗酥、半暗酥,按酥皮的起酥方法可分為大包酥、小包酥。明酥又可分為圓酥、直酥(排酥)。

圓酥:即將起酥後的胚皮(麵皮包入酥面,擀開摺疊三層,再擀開)捲成圓筒形,用快刀由右端切下所需厚薄的劑子,將刀面向上,用擀棒由內至外(或是由外至內),擀成圓形皮。再將被擀的一面在外由反面進行包餡成型,最終使被擀一面的圓形酥層顯在外面。如蘋果酥。

操作關鍵:1、擀制時雙手用力要均勻,不可用力過猛,尤其是圓形的中心點。2、圓形皮擀開即可,切勿反覆擀制,以免影響酥層。

直酥:即將起酥後的坯皮捲成圓筒形後,用快刀由右端切下長段,再順長段一切為二,成兩個半圓形長段的坯子。將刀切面向案板擀成圓形皮,包入餡心,使直線酥紋顯在外面。如蘿蔔絲酥餅。

操作關鍵:1、酥面的含量較其他製品要略少一點,這樣在炸制時層次才顯分明,如酥面過多則容易鬆散、穿餡;2、對於炸制時易飛酥、走層(即層次不清晰)的酥製品,如確實無法掌握好酥面與麵皮的比例,在炸制時可適當升高油溫,使之儘快定型,以防「飛酥」。

排酥:有兩種方法:1、將起酥後的坯皮切下若干所需大小的面片,然後重疊在一起。由右端用快刀切下所需厚薄的劑子,刀切面向上,用擀棒順直酥條紋擀開,包餡即可。2、麵皮及酥面分別放置於平底盤內,入冰箱冷藏1小時左右(冷藏時間視兩塊皮的軟硬度情況而定,油酥按下去已經發硬按不動了,麵皮按下去會有淺淺的手指印即可),取出,將酥麵攤放於麵皮之上或是麵皮攤放於酥面之上(兩塊皮的大小需一致),反覆摺疊三次(即按3,3,3來摺疊),然後用刀斜切,擀開,包餡即可。前者適於製作量少、要求精緻的點心,如「杏片花瓶酥」,而後者則適於量多、出品快的點心。

操作關鍵:1、起酥時兩手用力須均勻,使酥面能在麵皮內分布均勻,胚皮厚薄一致,以確保重疊在一起的面片厚薄一致;2、疊加在一起的面片一般不用任何粘連液(如蛋液等),除非油量大的製品因難以疊加可在其每一層沾上少量水;3、疊起後如過軟可置於冰箱冷藏片刻(至切下的劑子不變形即可取出);4、順直紋擀開後正反兩面都可以按成品需要顯露在外面(正反兩面所顯示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試試便知),而在另一面(也就是包餡的一面),需刷上雞蛋液再包餡,以防脫殼、漏餡。

暗酥:即在成品表面不見層次,只在其側面或是剖析面才可看得見。按起酥方法又可分為疊酥、卷酥。

疊酥:即將起酥後的胚皮反覆摺疊而起,再用快刀切成所需坯皮形狀,或圓或方,包餡即可,如君子蘭酥。

卷酥:即將起酥後的坯皮捲起,由右側切下一段,將刀切面向兩側,按扁,擀開,光面向外包餡成型即可。如白皮酥。

操作關鍵:酥面的含量要比明酥中酥面的含量大(明酥中一般為6:4)。特別是烤製品,麵皮中的含油量也要適當增加。

半暗酥:即將起酥後的坯皮捲成圓筒形,由右側切下一段,將刀切面向兩側,在光面沿45度角斜切。切面向下,輕輕擀開,包餡即可。如桃酥。

操作關鍵:因此酥皮類製品較特殊,僅有一部分酥層外露,經炸制後受熱膨脹性較強,如果開皮時出現大小面,炸出後錯層就更厲害,因此應嚴格掌握生坯的大小比例。

以上所說的開酥都可稱之為大包酥。用這種方法製作速度快,但層次相對小包酥而言不易起得均勻、清晰。

所謂小包酥,即用一張麵皮包一張酥面,一次只擀制少量的胚皮(最多4張)。先將酥麵包入麵皮內,擀長、捲起,再順長摺疊三層(或是捲起)。然後再按需要製作所需坯皮。其速度慢,效率低,但擀制方便,層次易起得清晰。

不管按哪類方法起酥,有幾個共同點是值得注意的:

1、製作時麵皮與酥面的軟硬度必須一致;

2、製作方法都是以麵皮包住酥面,即麵皮在外酥面在內,其比例一般為6:4(麵皮:酥面),但烤製品的酥面含量可略加多一些;如果是易「飛酥」的炸製品,比例可適當調到7:3,減少一點油酥的含量。

3、工作間溫度太高時可將麵皮及酥面入冰箱冷藏片刻後再使用,這樣可確保成品的層次分明,尤其是製作明酥類產品;

4、乾粉儘量少用或不用,否則易脫殼發硬,並引起拼酥造成層次不清;

5、無論起酥的坯子還是制好的生坯,放置在外的時間都不可過長(儘管可用保鮮膜或是半溼布加以覆蓋),否則表面易結皮。

6、切坯皮的刀一定要鋒利,否則會在酥層上有劃痕,炸或烤出來後酥層就會不清晰;

7、擀皮時需注意不宜擀太薄,一般為中間略厚,四周略薄一些(尤其是圓酥、暗酥);

8、將起酥後坯皮捲起時一定要卷緊,卷後只能向使筒變緊方向搓滾,不可反向,防止鬆散;

9、包製生胚時需注意雙手靈活包捏,速度快、成型準,雙手用力均勻,不可過重。

一款出色的酥皮(這裡還是指淮揚酥皮)類點心,單就其外皮而言,不論是炸是烤,其成品標準應是香、酥、松、脆,含油量一定要少,而不是幹硬、軟膩。最後想說一下,要製作出一款味美型靚且富有創意的酥皮類點心,還是需要多實踐,多總結。



為更好的服務客商及農戶成立玫瑰信息平臺,提供玫瑰相關產業產品供需信息,幫助廣大玫瑰企業及農戶更及時準確安全的了解發布相關玫瑰信息。笑迎八方來客共商發展,攜手共進,合作共贏。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精緻的中式面點小吃
    中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石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製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麵條、拉麵、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圓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中式面點的世界!
  • 榴槤酥的懶人做法,簡單快速,千層起酥餡料十足,大人孩子饞哭了
    榴槤酥來自泰國,是泰國的傳統美食,近年來由於泰國旅遊熱的興起,榴槤酥也逐漸被中國人接受。榴槤酥以新鮮榴槤果肉配製的軟滑餡心,配以層次分明、異常鬆化、做工精細的酥皮,色澤金黃特別有食慾。女兒每次回家必點這甜點,不管是作為下午茶還是早點,都超級美味,她一口氣能吃6個。很多人愛吃榴槤酥,可是因為酥皮做工複雜讓人不敢輕易動手製作。
  • 百家面點:雞肉餅
    2.加入溫水,和成光滑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餳發20分鐘百家面點招生啦去哪學?跟誰學?百家面點大家庭是線上最大的面點美食培訓社群300多位熱愛生活,面點的家庭代表正在學習▼(百家面點會員費原價300元一年)怎麼報名?掃碼進入百家面點報名群
  •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與飴
    小餅如嚼月, 中有酥與飴圖文|尋匠之美編輯|易向前一段兒,朋友圈被日本的一種糕點,「和菓子」刷屏了,一個個都流著哈喇子說1964年進入北京前門飯店當學徒,師承京城著名面點泰鬥——李德才。兩年後,開始參與國宴上的面點製作。
  • 《破酥包子宴》
    品鑑會開始後,首先由蔣彪大師講話,蔣彪認為「味豐源·慶豐裕·雲南包子王」頒獎品鑑會是對雲南破酥包子品種的挖掘和展示,這次活動不僅是雲南破酥包子展示會,更是開發研討會,這有利於雲南破酥包子特色小吃健康發展,促進雲南食品餐飲企業升級,豐富大眾美味生活,助推雲南破酥包子走進千家萬戶,走出雲南,將小包子做成大產業。
  • 糖糕之中加入什麼可以起酥?今天,老奶奶告訴各位相關的製作方法
    炸糖糕要想起酥裡面很多的學問,面裡需要加東西,還需要把面燙好。我們所說的炸糖糕就是說的燙麵炸糕,把白面用滾開的水燙好,燙透,炸糕糕的是才可以起酥皮,口感也會更好。另外就是還可以加入糯米麵,白乾麵,適量的白糖和油酥面才能使糖糕更好的起酥。
  • 破酥包子
    蒸製時對火候的要求很高,旺火猛催,一氣呵成。這樣蒸出來的包子飽滿潔白,收口微開,香氣四溢。吃到嘴裡油而不膩,柔軟松酥,滿口盈香,給人一種不咀嚼就有融化之感。泓泰陽製作的破酥包子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進了雲南的野生菌菇雞樅、松茸、牛肝菌等,豬肉用的是產於西雙版納的冬瓜豬,在食材的選擇上可謂是精挑細選,用最好的材料做好吃的包子。
  • 起酥麵團開酥技法:粉包油法(連載)
    之後,有兩位小可愛分別留言cue我:@雪月冰蓮:能寫一下關於起酥類的科普嗎?@冬:能否寫一個反摺疊千層酥。。。當然可以啦!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今天就來 科普一波千層酥派常見的開酥方法及做法 吧。在17世紀中期的糕點製作書籍中,記載的酥皮做法幾乎與現代的製作方法相同。千層酥派或摺疊酥皮的叫法,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使用的。
  • 張淑敏:面案40年 把歸綏傳統面點做成非物質文化遺產
    爐餅、芙蓉餅、一窩絲、銀絲卷、金絲卷、蓮花千層酥……這些一聽名字就好像聞到了甜香的糕點,你吃過嗎? 歸綏傳統面點,如今會做的人已寥寥無幾,瀕臨失傳。 然而,在呼市,有這樣一個人,不但精通歸綏傳統面點工藝,而且味道純正,推陳出新,她就是已經從業40餘年的面點大師張淑敏。
  • 喜歡酥皮點心不用買,教你懶人做法,不用揉面,起酥多層,超酥!
    起酥多層的酥皮點心是很多人的最愛,但是酥皮點心做起來確實太麻煩了,誰做誰知道!美美冬天和夏天各做過1次,冬天做酥皮,氣溫太低,黃油容易凝固,一個不小心,硬邦邦的黃油就將麵皮給戳破了,烤出來的成品亂糟糟的,根本就起不了酥,夏天天氣太熱,黃油特別容易融化,一邊做一邊得不停地放冰箱冷藏,一個疏忽,黃油就漏得到處都是,從那以後,酥皮點心就成了我渴望而不敢嘗試的難題了。買著吃太貴,大幾十塊錢,常常幾口就沒了!
  • 中式早餐主食麵點100種(11--鮮肉韭菜鍋貼)
    《煎餃區別》有很多人分不清鍋貼和煎餃的區別,認為它們是一樣的,有些地方甚至把鍋貼就叫做煎餃,但其實兩者的製作方法是有本質區別的。食時,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真是一美好享受也。鍋貼之餡,也如餃子餡,可葷可素,可豬羊肉,可海鮮,盡在人的愛好而已。舊時西安西大街竹笆市口有一專賣鍋貼的老店,頗受歡迎。西安鍋貼,習慣用豬肉韭菜為餡,拌以黃面醬及香油,香而且鮮。我願意再加一點雞蛋、蝦皮,以增加鮮美之味。有興趣者,無妨一試。
  • 秦糕唐點、宋味清酥
    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的糕,加工製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
  • 傳統糕餅手法之小包酥、大包酥:
    傳統糕餅手法之小包酥、大包酥:執筆/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 小包酥:皮與酥包、單個摺疊三次起酥而後包餡
  • 安溪最香、最酥、最脆的寸棗來了
    用植物油、麵粉、糯米粉,白砂糖製成的,有香、酥、脆、甜四大特點。小小的寸棗,外面裹著一層糖衣,看上去像一根根小「金條」, 香香脆脆,咬起來「咔呲咔呲」響。寸棗雖小,製法可不簡單,選用上等的糯米浸泡12個小時,然後撈起來瀝乾,再將糯米磨成粉漿,等粉漿變成粉團之後,從中取出20%的粉團,和白糖一起煮。
  • 團品五:牛油果酥/黑鳳梨酥 2盒【三味酥屋】
    團品名:牛油果酥/黑鳳梨酥原價:89.00團購價:58包郵=2盒
  • 不用黃油不用打發,家家都能做的香酥餅乾,咬一口酥香酥香的
    不用黃油不用打發,家家都能做的香酥餅乾,咬一口酥香酥香的。 上一期分享了一款香酥餅乾的做法,裡面用到了黃油,同時還得用電動打蛋器打發,有網友留言,說能不能做一款不用黃油,不用打發的家常餅乾。
  • 初靜草堂分享:很多人減肥失敗,是因為沒有選擇這種方法
    本文介紹的方法,無需健身房,不要健身餐,也絲毫不燃,不勵志,教你如何在三個月變瘦胖胖口味最喜歡的,酥香脆辣甜,總有一款抓住你。我看到很多女孩的減肥方法,都太虐心了。動不動就是不吃晚飯,但是早餐吃起餃子中午吃起蛋炒飯,一點都不含糊,然後就是一點都沒瘦,甚至還胖了。真的不用這麼累,你需要的只是改變你的飲食結構,少攝入米麵、粉、麵點和澱粉類食物,多攝入雞鴨魚肉等脂肪/蛋白質類食物。再聊聊體質,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這一點體現在我們的身體上。
  • 起酥麵包——丹麥
    丹麥麵團與起酥油,為什麼要冷卻後再摺疊製作呢?  丹麥麵包具備糕點派餅及麵包兩種特性,具有鬆脆的外皮及派餅所沒有的柔軟口感。烘烤完成後,又形成糕點派餅般的層次,這些在製作上麵包的特徵來自於較硬的酵母麵團和摺疊至其中的起酥油。麵團和起酥油層疊交錯的摺疊,摺疊過程麵團就將油脂包覆於其中。  此時的麵團,經由充分地冷卻,使得油脂與麵團具有相同的硬度,在同樣地溫度下冷卻就是最大的重點。藉由調整麵團與油脂的硬度及溫度,可以使後續的摺疊步驟更加方便。
  • 愛雪的女孩,酥酥
    (看來沒戲了,搭訕失敗)酥酥:真不好意思,剛才忙別的事情。劍殤:你好,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問道小記者,我叫劍殤,我想採訪你一下,可以嗎?酥酥:好啊,好啊。(這段是用語音發出來的,特別柔的那種)劍殤:酥酥:哎呀,人家好激動,好激動。頭一次有人採訪我這個遊戲小白。(這段語音)劍殤:可以不語音嗎?我們打字聊天吧。酥酥:好的呀~。劍殤:事先聲明,採訪這事情,不一定能上微信哦。酥酥:我也懂得呀。劍殤:恩呢,很榮幸給你做這次採訪,那我們採訪正式開始嘍。酥酥:好滴呀~,啊,緊張死了。
  • 酥到落一地渣的鳳梨酥
    以前,生產鳳梨酥的廠商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會用冬瓜餡加鳳梨精來製作鳳梨酥,所以一般吃到的鳳梨酥都是很甜的。而最近幾年,臺灣的鳳梨酥更為用真正的鳳梨來做真正的鳳梨酥。用真材實料,來返璞歸真到最初的口味。而我獨有的脆皮方子,是十幾年前新加坡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