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一起健身。
很多時候是你不用藥,他也不用藥,然後他練著練著就很強,沒過幾年就可以走專業路線了,但你好像健身很久只是有點訓練痕跡的路人。
人們會用「別人天賦好,自己沒天賦」來安慰自己。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當個菜雞是應該的。
的確,很多天賦是無敵的,即使使用藥物也無法企及。
但了解別人的天賦,然後用科學的訓練和時間彌補天賦的劣勢,這才是正確的自我提高的方法。
當你問菲爾普斯:你成為遊泳之王的秘訣是什麼?
菲爾普斯可能會回答你,是努力。
這種臂展和大手,他說什麼都對
你就覺得他在耍你,因為成為他這樣的運動員怎麼可能光靠努力?
然而他可能已經毫無保留地把秘密告訴你了,對他來說努力就能變快。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
這就很多時候普通人健身無法參考專業運動員方法的原因。
有些人肌肉分布特殊,遠軀幹端的關節處肌肉量少,比如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近軀幹端的肌腹卻很粗,比如手臂近肩端,大腿近髖端,小腿近膝端,那麼在相同肌肉量之下,他們就有明顯的比例反差優勢,顯得肌肉巨大。
纖細的關節粗大的手臂,看著就離譜
有些人骨骼精奇,肩寬胯窄,頂級倒三角,腰比女人還細,健體奇才。
除了這些外形的天賦,還有很多無形天賦。
運動功能優勢的一些表現
大家最能理解的就是柔韌性,別人劈叉一學就會,但是你劈了1年還沒成功。
又比如神經系統對於動作的模仿和記憶能力,健身中深蹲、臥推、硬拉這些複雜的動作,別人很快就可以模仿出來,但是你卻需要教練一直提示也很難快速糾正。
另外,如果你跟著有這些天賦人訓練一定要注意,某些動作天賦訓練者可以一次到位地做到全幅度,因為他們先天的筋膜鏈功能極好,但對於你來說當前只能做到一半的幅度。強行模仿他們,有可能拉傷。
耐高訓練量天賦的一些表現
有的天賦型選手可以承受單次高容量、高組數的訓練,哪怕組組力竭也不容易精疲力盡,而且練後只要睡一晚又能精神飽滿,第二天再次訓練。有些人一旦執行大容量或者深入力竭的訓練組,每組之間肌肉力量就會掉得很快,而且第二天睡醒之後感覺自己像個廢物。
這方面典型的例子應該是施瓦辛格,擁有天生適應高訓練量天賦。
越練越興奮,恨不得第二天早起就去健身,但是大部分人第二天神經疲勞喪失了對於訓練的欲望。
你要麼避免和這類人一起訓練,要麼他練到一半的時候你就必須停止訓練,因為即便你意志頑強,趕上他們的節奏,也無法獲得他們那樣理想的效果。
短跑是快肌纖維主導的競技項目,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往往有快肌纖維發達的特徵。
典型例子就是博爾特,或者說牙買加運動員在短跑項目上基本無敵,除了國家的田徑文化也和快肌纖維比例高的基因有關。
慢肌纖維優勢的人,則適合馬拉松項目。
對於健身來說
快肌纖維優勢的人,肌肉維度特別容易變大,因為快肌的體積優勢普遍是慢肌的兩倍以上,只需一年他們肌肉圍度和力量增長,可能遠超普通人3年以上。
恢復能力就更好理解
比如你深蹲一次4天恢復,別人只需要2天。
如果你的搭檔和你有這樣恢復上的差別,我建議你們不要使用一樣的訓練計劃。
否則還沒等你恢復好,你的搭檔又叫你練腿。或者早就該練腿了,你卻推再推。
關於健身的天賦,全部的手指加上腳趾也數不過來。
很多天賦甚至是超過目前的藥物的。比如肌肉生長抑制素天賦,它是人體內防止肌肉無限增長的因素。在頂級健美運動員身上,這種物質極少,而在正常人身上明顯更多。
說得再現實一點,連用藥無明顯的副作用反應也是天賦。
每當聊天賦的時候都是絕望的,因為有天賦真的!
有時候你也要發現自己的天賦,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的特殊天賦和劣勢,重要的是避開那些不易察覺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