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豬油炒菜,特!別!香!

2020-12-11 騰訊網

豬油是一種神奇的東西。

本來平淡無奇的食物,只要加上豬油,它的味道就會瞬間讓人慾罷不能。

比如,這是一碗普通的米飯:

只要加一些豬油,就可以做成一碗深入靈魂,令人垂涎欲滴的豬油拌飯。

再比如,這是一盤平淡無奇的炒青菜。

如果和豬油渣一起炒,那香味簡直是要上天。

長沙人是豬油的忠實粉絲。嗦一碗豬油拌粉,是長沙人的早餐標配,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辣椒和豬油是長沙人割捨不下的兩個心頭肉。不論是什麼樣的小炒,總能看見它們倆相伴的身影。

不管是嘗遍美食的老饕,還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吃貨,面對豬油,都得乖乖地回歸人類的三大本質之一——

真!香!!

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豬油那麼香?

馨馨:豬油和植物油相比具有什麼樣的特殊風味物質才使得那些喜歡吃豬油炒菜的人覺得豬油炒菜更「香」呢?

QC菌:這個問題牽涉到了風味化學裡面的一個研究領域——油脂風味化學

大家有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回來的肥豬肉本身其實也沒有那麼「香」,但一旦開始熬豬油了,那些肥肉就跟被仙女棒點過一樣,開始變得超級誘人,香味撲鼻讓人慾罷不能。

這其實是因為,在豬油熬製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最終生成了一些小分子的揮發性有機物,被我們的嗅覺探測到,才形成了香味。

Kenji Watanabe 和 Yasushi Sato 在上世紀 60-70 年代時系統研究過豬油中各種揮發性有機物,最後發現,內酯類物質(比如 γ-庚內酯,γ-辛內酯,γ-壬內酯等)對豬油風味起到很大作用而且特別有趣的是,它們在沒有熬製時幾乎檢測不到,熬製後大量增加。

γ-辛內酯,來源:ChemicalBook

兩位科學家猜測,有可能是豬油中本來具有的醛類物質(己醛,壬醛等)在加熱中發生了某種化學反應,最終生成了內酯類物質。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做「2,4-癸二烯醛」的物質也與各種油脂煎炸食物後散發的香味有密切關系,在他們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這種物質。因此有可能這種物質也貢獻了一部分豬油誘人的香氣。

2,4-癸二烯醛,來源:www.chemblink.com

除了兩位日本科學家的研究之外,Hwang 和 Chen 比較了豬油採用不同熬製方法的時候,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多少的差異。最終得出結論:經過幹法熬製的豬油,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最高,換句話說,不加水直接熬,出來的豬油「最香」。

而且,精煉的步驟會一定程度損失香味成分。所以如果在市場上買那些精煉好的豬油回家做菜,遠遠不如自己直接拿肥豬肉熬出來的豬油香。

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的研究除了有趣,到底有什麼用呢?

其實,用處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利益非常可觀的。

比如,我們知道了豬油中哪些化學組分是「豬油香味」的關鍵來源,我們就有可能直接將這些化學組分,按照和豬油一樣的配比組合起來,來模仿豬油的風味。

目前,食品工業中的很多香精,其實都是通過這種辦法獲得的。

當我們獲得「豬油香精」以後,在食品中加上一點「豬油香精」,它便會具有豬油的風味。

不僅如此,「豬油香精」還符合了當下潮流——更加健康。豬油本身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多吃對身體不好。用豬油香精代替豬油,既能實現豬油的香味,又能實現健康的追求。一舉兩得,還有更讓人美滋滋的事情了麼!

「真香」是人類三大本質之一

人們對更香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如果要追求更香的豬油

記得幹法熬製

不加水直接熬,最香

科學家認證

(備註:現在豬油方向的香精大部分都是反應型香精,是複雜的美拉德反應生成的,而不是簡單將風味物質提取出來實現的。但這些研究也可以指導整個反應型香精的生產過程,通過對關鍵風味物質的監控來優化生產)

Reference

1)Watanabe, Kenji, and Yasushi Sato. "Volatile neutral compounds from heat-degradated pork fat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lactones."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34.11 (1970): 1710-1715.

2)Watanabe, Kenji, and Yasushi Sato. "Lactones in the flavor of heated pork fat."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33.2 (1969): 242-249.

3)Watanabe, K., and Y. Sato. "Heat-induced changes of lard and form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Jap J Zootech Sci (1971).

4)Hwang, Lucy Sun, and Chung-Wen Chen. "Volatile compounds of lards from different treatments." 1994. 244-255.

相關文章:

食品界年度迷惑行為

豬油到底健康不健康?堅果冷知識一網打盡加了醋的菜葉子,為什麼黃不拉嘰的?還能吃嗎?

麥當勞CEO談辦公室戀愛被解僱,獐子島的扇貝又跑了,北京米其林指南被吐槽 | 11 月大新聞

為什麼我們勸你不要買結晶的蜂蜜(順帶揭露些騙局)

李佳琦直播翻車,不粘鍋當場大粘鍋,這究竟是誰的鍋?

夏威夷果對狗有毒,腰果皮傷皮膚,閩南語把花生叫土豆…堅果冷知識一網打盡

相關焦點

  •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前幾天老媽不知道從哪兒買來了一大塊兒豬板油,說是熬點豬油吃,豬油這東西真的是好多年都沒有見了,記得還是在小的時候,過年時家裡才會熬製,近幾年來,老媽還是第1次熬豬油,真的是有點懷念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老媽熬了一小盆的豬油,凝固了之後,豬油又白又香,不管是炒菜還是蒸饅頭的時候放一勺,吃著都特香。
  • 熬豬油時,加鹽還是加水?都不對!這才是熬豬油最簡單的做法
    我們家每個月要熬一次豬油,一次買10斤豬板油,有時候也買肥肉,平時買的五花肉如果很肥的就單獨割下來,留著做豬油吃,每次吃完再做,這樣天天就能吃到新鮮的豬油。我們加豬油主要是炒菜,有時候也做糕點,我覺得豬油炒菜特別的香,比花生油還好吃,今天分享一下熬豬油的簡單方法,以前我們熬豬油都是用大鍋,用炸的方式把油炸出來。
  • 煉豬油時,記住不要直接下鍋熬,教你一招,豬油又白又香,無腥味
    煉豬油時,記住不要直接下鍋熬,教你一招,豬油又白又香,沒有一點腥臭味豬油,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家裡每次豬油吃完,媽媽就會買很多豬板油或豬肥肉回來煉豬油。然後趴著在灶臺邊等待老媽的豬油渣。真的是又香又好吃,用豬油炒的菜,特別香,真的是回味無窮。
  • 9月,碰到賣蘿蔔別手軟,多買幾斤曬乾了囤著,冬天炒菜吃特香
    導語:9月,碰到賣這菜別手軟,多買幾斤曬乾了囤著,冬天炒菜吃特香 每到秋天便是蘿蔔豐收的季節,小時候家裡院子種的蘿蔔,總會將其曬成蘿蔔乾,保存時間長,想什麼時候吃都行,雖說如今想吃到新鮮蔬菜很方便,但我家還是保留了曬蘿蔔乾的習慣,每到9月份的時候,蘿蔔大量上市了,價格相對也比較實惠,1斤2塊錢
  •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馬上就要冬月了,氣溫逐漸降低,人體的熱量流失快,皮膚乾燥,適合多吃些豬油。
  • 豬油怎麼熬才又香又白,存上這麼一鍋豬油,炒青菜時放一點超級香
    大家好,快過年了,在鄉下最值得期待的就是過年殺年豬的時候了,在我家,過年殺豬時會開始熬豬油,媽媽教我這麼熬又香又白,存的又久,炒蔬菜時放上這麼一點,蔬菜也很香。炸豬油成分:牛油500克,水100克,生薑一片煎豬油步驟選用新鮮、表面乾燥的板油,用清水浸泡約1個半小時,然後將板油浸沒,再放一些花椒去腥,泡出殘餘血水。將豬板油起泡,撈起瀝乾,切成大小不一地塊。因為熬豬油的時候,切得太小會過早焦,而熬得太大則不會。
  • 雞油與豬油哪個好?
    豬油和雞油都是動物油,這要從兩個角度來說明,從味道和營養來說,當然是豬油好,要是從健康來說,雞油好。可以從下面的分析來了解。為什麼說豬油好?第一:味道,是從口感和味道來說,豬油要排在第一位,大家都知道,豬油是口感最豐富的動物油,在過去,豬油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食用油,別的油脂都無法代替,無論是炒菜還是燉菜,做糕點都少不了豬油,它的味道和口感,無油代替,始終是食用油中的霸主地位。
  • 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
    導語: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俗話說得好「一勺油勝十副藥」,提到豬油,在七八十年代,那也是主要的食材之一,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瓷罐子,那可是媽媽守護的「寶貝」,平時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這幫小傢伙,就怕我們這群饞貓去偷腥。
  •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不能忘記上海人的豬油
    而居都市是無土種植,只能熬豬油。豬油哪裡來?來自肉膘,也叫「板油」,業內稱「肥膘」或「白膘」。熬豬油買肉膘也要肉票。市區居民每人每月配給豬肉2元,可買肉1.18公斤。節日吃肉增加,春節加2元,元旦、五一和國慶各加1元。若要熬油,就要把家裡肉票存量盤一盤,統籌安排。熬豬油比煉鋼鐵簡單。
  • 豬油:滿族至味,讓吃貨欲罷不能
    事實上,大概沒多少滿族人家沒吃過豬油。 咬破酸菜餡餃子,油帶著脂香流淌出來;咬一口壇肉,肉汁順著縫隙滲進齒縫;吃一塊油梭子,回味無窮……萬千美妙風味,其實背後推手都是豬油。豬油做菜為什麼好吃? 「蘇子油」炒菜也香、「芝麻油」調火鍋味碟絕佳、「橄欖油」則普遍用在沙拉等西式料理中…… 而豬油則能把任何樸素純白的食物都幻化出豐腴的滋味來。 豬油代表的是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維生素,常溫下呈白色固體,油溫較高也不容易起煙。
  • 豬油是心腦血管殺手?吃豬油到底是養生還是不健康?
    王大爺最近和自己的小孫女發生了一些爭執:「爺爺,你怎麼還在用豬油炒菜啊,連豬油渣都不放過!」「豬油怎麼了,我從小吃到大,豬油渣多香啊,你小時候可沒少吃……」「可是我聽說豬油吃多了,對心血管不好,我媽都用植物油煮菜了。」「原來的人基本上都是吃豬油長大的,也沒見他們有多少得了心血管疾病的,你這個說不通。」
  • 熬豬油時,用肥油熬還是豬板油?原料都選錯,難怪不香還不出油!
    熬豬油時,用肥油熬還是豬板油?原料都選錯,難怪不香還不出油!以前很多農村人都會自己在家裡養一些豬,等到這些豬長成之後賣給肉販子或者自己直接殺了把肉賣掉,補貼家用,然後也會自己留下一些豬肉熬製成豬油,然後用這些豬油炒出來的菜,吃起來也是非常香的,小的時候每次聞到用豬油炒出來的菜都會忍不住咽口水,一直到現在有很多老年人也都依然有用豬油炒菜的習慣。
  • 熬豬油時多加「這一步」,豬油又香又白,不管做什麼菜都香噴噴
    在我小時候,對於炒菜印象最深的其實是豬油,不知道是因為當時清油還沒有普遍使用還是因為清油買的少,亦或者是豬油炒出來的菜太好吃,但是我記憶中的家常菜總是帶著豬油的醇香口感。或許現在有很多00後和10後都不知道,豬油是個什麼東西,因為自從我上小學起,家裡用的油就換成清油了,而豬油只有在老家爺爺的住處才能吃到。
  • BBC:豬油是10大最營養的食物之一
    ===============================小時候,媽媽會用豬肥肉煉出豬油,儲存起來,用它炒菜,吃起來那叫一個香,想想都流口水,回味無窮,那種濃香承載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但是,中國人吃了好多年的豬油,而今卻漸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被帶上了很多不健康的標籤,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高,容易高血脂,引起心血管疾病,等等。
  • 熬豬油時,記住「2煮3多放」,豬油雪白沒怪味,放半年也不會壞
    豬油又叫葷油,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食材,記得小時候,家裡吃不起肉,常常會做一些豬油,炒菜拌麵的時候放一些,味道格外的香。當然豬油除了炒菜之外,還經常用來製作叉燒等酥皮點心。熬豬油並不難,但是想要豬油雪白,細膩,沒有怪味和腥味,那可就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了,那麼怎麼才能熬製一鍋完美的豬油呢?老保姆教我小技巧記住「2煮3多放」,這樣豬油才能好吃,而且放半年也不會壞。
  • 用平底鍋炒菜,為什麼沒有鐵鍋炒的香?
    但炒菜炒了那麼多年,許多人依然沒學會怎麼才能把炒飯炒麵做好:不知為何自己做的炒飯怎麼也達不到金黃色澤、粒粒分明的效果;做炒麵的時候更慘,不是粘鍋就是炒糊了……(T_T)其實不光是炒麵炒飯,在我們日常炒菜的時候,也經常會碰上讓人頭疼的粘鍋問題——情況輕則鍋難洗,重則可能導致菜有焦味而不能食用。
  • 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連油渣都好吃
    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連油渣都好吃柴米油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一日三餐離不開它們。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連這些最尋常不過的必需品,都有了新的花樣。不過即使食用油花樣這麼多,依舊有人喜歡最「原始」的豬油,不管是炒菜還是拌飯的時候都得來點。重點安利給朋友們豬油拌飯,如果沒有嘗試過的話,一定要吃吃看,味道讓人回味無窮!現在超市裡、網上到處都有賣豬油的,但是我認為最好吃的,還是在家自己做的。
  • 一勺豬油=五副藥?豬油是慢性病元兇?真相來了
    豬油陽春麵……炒菜時加上點豬油,食物味道瞬間得到升華。2018年,豬油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為最營養的食物之一,排名第8。那麼,豬油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營養?接下來,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豬油真的不健康嗎?豬油主要由脂肪組成,基本不含蛋白質或者碳水化合物。
  • 豬油好吃,但熬製比較困難,大廚教你熬豬油,味好色亮眾人誇
    大部分的北方人都會在冬天熬製豬油,雖然熬製豬油的步驟不是特別繁瑣,但是,十個人熬豬油五個人都會面臨失敗。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會熬豬油,原因則是豬油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味道也比較香,對比家裡面常用的橄欖油,花生油以及菜籽油,豬油沒有任何添加劑,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 日本廚師這樣料理豬油,整條豬油放鍋裡煉,剩下的還用來炒飯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豬油好像只有我們中國廚師在用,而且我們中國菜裡用豬油炒出來的菜品味道都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