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口頭禪「……早已丟到爪哇國了」,用來形容猶如天邊的遙遠。以前只是動嘴,如今真的跑到爪哇國來了,發現它竟然是那麼的充滿著魅力。有人說在印尼能與峇里島吸引力抗衡的只有日惹了。峇里島我還未去過,不敢妄加評論,不過日惹的魅力卻是真真實實地感受到的。日惹是爪哇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為爪哇文化藝術的發源地,從古到今,這裡都是爪哇文化與藝術的中心。各種文明和信仰在日惹不斷碰撞、不斷融合。你在日惹的每一天,你的眼睛、耳朵、舌頭都能充分感受到這種碰撞與融合。
日惹印象
我們的旅行大巴在日惹遊覽了一整天,臨近傍晚,一位同行的男士沉不住氣問導遊,「我們怎麼還沒到市中心?」導遊說:「我們就在市中心啊!」一車的人頓時石化。狹窄的街道、低矮的建築、幾乎看不到高樓、更不要說摩天大廈了……這的確和中國人心目中的城市相去甚遠,可這就是日惹。
站在日惹街頭,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你都能體驗到一輛輛摩託車從你耳邊呼嘯而過。日惹的道路比較狹窄,很容易發生堵車,所以摩託車是當地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據說全世界最多的摩託車在印尼,有6000萬輛。每年過年,印尼也會受「春運」問題困擾,不過和中國不同,這裡是浩浩蕩蕩的摩託車大軍開幾百公裡回家,有警察專門開道。
旅行常常會陷入「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模式。可在日惹,即使坐在車上兩三個小時的車程,也不捨得讓眼睛閉上,貪婪地看著窗外的街景、民居。日惹的民居喜歡倚路而建,不算是典型的爪哇建築,多是木頂或瓦頂的磚木結構,風格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房子的木製結構多保留原本的顏色,經過歲月的洗禮,非常有厚重感。也許是為了調和這種厚重,其他部分會粉刷為彩色。但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喜歡飽和的色調不同,日惹民居的色彩更偏愛淡黃、淺藍、淡紫、淺綠……而且搭配得舒服、養眼,充滿了文化的優雅與藝術情調。一棟棟一層或兩層的民居能讓你看出他們是有貧富差距,但這種差距不是那麼刺目。即使是經濟拮据的人家,房子建得也許簡單,但並不簡陋,更不會湊合,窗臺下種滿了盛開的鮮花,房簷下的幾個鳥籠,讓我這匆匆而過的路人也分享到了他們生活的那份恬淡、閒適。
推薦玩點
日惹王宮
日惹王宮為日惹蘇丹的王宮。這是一座已有近250年歷史的故宮,位於日惹市中心,建成於1756年。
有意思的是,在日惹王宮你能看到很多穿著古時服裝的僕人。一些年紀較長者的地位也較高,我們到達時他們正席地而坐,大聲討論,商量王宮的各項事宜。他們對遊人友好,只要不過於靠近,旁觀或拍照他們的議事均無妨。
普蘭巴南
普蘭巴南神廟群建於公元8—10世紀,約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屬同一時代的寺廟建築,是印尼最宏偉的印度寺廟。普蘭巴南的主要部分由224座小塔組成,每座14米,另外還有16座佛塔。普蘭巴南神廟曾遭受火山和地震的雙重損傷,現存神廟遺址50餘座。寺廟共有3層院落,外面兩層建築多已是一片廢墟,只有最內層保存著幾座神廟。
神廟上石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線條優美。可能神廟的石材主要是火山石的緣故,雕刻表面較粗糙,沒有吳哥窟石雕細膩。雕刻的人物造型兩者也不盡相同。吳哥窟的石雕女性大多都是豐乳細腰肥臀,臉龐圓潤。而普蘭巴南的人物或神的石雕大眼厚唇,更似本地爪哇人。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千年古蹟,於日惹市西北39公裡處。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蹟和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五大奇蹟。
三寶壟速寫
三寶壟是印尼僅次於泗水、雅加達的第三大港,是座繁忙的行政和貿易城市,因此能比日惹看到更多高樓大廈。這裡是印尼的「大熔爐」,她以獨特的包容性兼容了中國文化、荷蘭文化和印尼文明。它與中華文明淵源頗深,它的城市得名來自中國的民族英雄——鄭和,在這裡「三保公」的故事婦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