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觀天下:霸道呈末路,王道有未來

2020-12-17 草根一傑

作者:方志剛

當今世界有「兩道」,那就是「霸道」和「王道」。從目前來看情勢來看,霸道已經走在通向末路的道路上,遭人唾棄,眾叛親離。「王道」則冉冉升起,德行天下,一定是眾望所歸。

美國決定退出「歐洲防衛者」演習

海外網3月16日消息:根據俄羅斯衛星網16日報導,德國國防部代表當地時間16日在柏林對媒體表示,美國決定退出「歐洲防衛者」演習。此次軍事演習也是25年以來在歐洲舉行的最大規模的演習。

「歐洲防衛者」演習,是美國精心打造的一次軍事行動。美國打算把一個師級規模的戰鬥部隊從美國部署到歐洲,要實施裝備的戰略機動,裝備和人員要穿過戰區,抵達不同位置的訓練場,存放在美國本土的裝備要從四個不同的州運到港口,然後前往六個不同的歐洲國家。

按照美國的說法,此次軍事演習有三個目的。一是保護歐洲;二是檢驗歐洲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三是威懾對手。漂亮的說辭下難以掩蓋真實的意圖。

一是控制歐洲。在英國脫歐以後,歐洲的脫美的步伐也在加快。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和德國不願意向北約提供更多的軍費,還稱隨時準備被北約開除,這肯定會引起美國的擔憂。更令美國擔憂的是歐洲要謀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法德的歐洲軍建設更是要削弱美國在歐洲事務上的發言權,讓美國人如鯁在喉。美國絕對不會自動退出歐洲,因為歐洲不是阿富汗。

二是挑撥俄歐關係。俄羅斯和歐洲改善關係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什麼「威懾對手」,「檢驗歐洲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無非就是讓俄歐雙方努力建立起來的關係化為灰飛煙滅,重新由善變惡,水火不容。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個病毒讓波蘭的國防部長中招,五角大樓的正副防長不敢出門,只能是通過視頻通話,這樣的軍演怎麼進行?還有美國股市的狂跌,讓軍演的組織者們自己喪失了信心。

霸權者的無奈和霸道勢力的退潮。

面對危險,中國的白衣戰士義無反顧,踏上歐洲的土地

剛剛脫下防護服走出病房,又冒著巨大風險踏上異國徵戰的旅程。他們代表人類出徵,去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開戰。沒有刀光劍影,卻能夠殺人於無形。看不見它的蹤影,它卻能讓人致命。白衣戰士就是要跟這樣的惡魔作戰,拯救生命。

美國從本土調往歐洲的美國大兵是無故挑起事端,引發戰爭,造成死亡和難民,而中國的白衣戰士去歐洲則是救死扶傷。誰是王者?誰是霸權?誰奉行王道?誰實施霸道?凡是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一眼洞穿,做出理性的判斷。

義大利上空迴蕩的《義勇軍進行曲》和塞爾維亞總統眼睛中流出的淚水真是讓人感慨萬千。霸道不得人心,王道才是正途。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孔子曰:「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四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中華民族的偉大美德遠播世界,恩澤天下。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儒家「王道」與「霸道」的根本區別
    春秋時候,周王室日衰,天下禮崩樂壞,孔夫子起,其終生致力的最高目標,便是希望能夠在世間重現王道。當然,結果很明顯,這一願望並沒有實現,「王道」因其對治理者的要求很高而且慢成,愈發不被各國統治者所接受,並逐漸被相對速成的「霸道」、「霸術」所替代。
  • 王道?霸道?用老祖宗的智慧,看東、西方王道與霸道之爭
    而我們國家在2000多年前的百家爭鳴中,就已經誕生了一個著名辯題——「王道與霸道之爭」。後來的歷史表明,我們最終選擇了王道,並世代以王道為本。為何西方走上了霸道之路,而我們卻選擇王道?從周公制禮開始,我們的文化便拋棄了原始宗教的「神」,而轉向世俗社會,有了民本思想,最終在孟子筆下被總結出「民貴君輕」的理念。而霸道從根本上是反民本思想的,即它與傳統的文化基因相違背。
  • 孔孟行王道與諸侯行霸道的優劣(王道最符合宇宙法則)
    孔子周遊列國,廣布仁義,欲行王道於天下,可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最終並未完成聖王之業!孟子亦是如此!楚人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所謂王道,乃正大光明之道,以仁義為本,以天下蒼生為念,協和萬邦,兼善天下!隨機應變,懷柔四海,海納百川,大包容,順應自然之理,遵循宇宙法則,以上種種是我所定義的王道!
  • 「王道」和「霸道」是什麼意思,孟子認為仁政的關鍵是什麼?
    「王道」表示君主以德服人,而「霸道」則表示君主屬以武力鎮壓人。「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就在一個仁字。民生問題的解決,是君主施行仁政的關鍵。1、孟子思想中的的「王道」與「霸道」孟子尊崇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在孔子「仁」的基礎上,提出了「性善論」。
  • 其實是兄弟的「王道」「霸道」
    記得少年時看《紅燈記》,日本鬼子是以「王道樂土」而欺騙中國人的。——明明是燒殺搶掠的侵略者,卻滿口「王道樂土」,誰人會真信呢?事實勝於雄辯。讀魯迅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之二《關於中國的王道》,真是茅塞頓開——原來隱喻地痛斥日本侵略者及其奴才們所吞吐的「王道」,是如此精闢而徹底,同時對魯迅先生的歷史思維與歷史理性讚嘆不已。魯迅先生說:「在中國,其實是徹底的未曾有過王道。」
  • 中國和西方是王道與霸道的競爭
    中國素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說,中國和西方對世界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影響中國對世界的雄心理解,中國的世界觀念是要求世界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臣服中國,而西方的世界觀念是要徵服世界,所以中國實行的是王道讓各國都臣服中國,不向中國的中心地位發出挑戰,是一種內斂的文明
  • 三皇論戰,金閃閃是王道,亞瑟王是仁道,徵服王是霸道
    而在動漫fate zero中我最喜歡的一幕場景便是由徵服王伊斯坎達爾,英雄王吉爾伽美什,亞瑟王阿爾託利亞三方會談中關於王道的論述,他們每一個都是傳說中戰功顯赫的王者,有著屬於自己的王道辯論精彩
  • 孟子推行王道,反對霸道,緣木求魚、明察秋毫又是怎麼回事呢
    主張:主張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反對霸道;提倡孝悌忠信,宣揚人性本善。提出「民貴君輕」說,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特點:有《孟子》七篇,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文章,在《論語》基礎上發展為對話體。孟子知言善辯,援譬說理,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對後世散文影響很大。
  • 從歷史的角度怎麼看待「霸道」行天下的美國與追求「帝道」的中國
    從戰國時代開始,「霸道」就發生了變化,周天子名存實亡,周王國已經處於隨時可以被滅掉的處境,諸侯國的「爭霸」成為了一種純粹的霸權爭奪戰,而這個「霸道」是一國獨霸天下,與春秋的爭霸有著顯著的不同,它的功利性更強,更加地不擇手段,戰爭更殘酷。
  • 湖埠論道5:有822年輝煌歷史的燕國在王道與霸道之爭中掙扎著走向滅亡
    蘇秦十分鬱悶,於是躲在家裡閉門不出,他遍觀所藏之書,感嘆道:「我從師受教,埋頭攻讀,卻不能換來榮華富貴,讀再多書又有什麼用呢。」到老時,禹說啟不能勝任治理天下的重責,把君位傳給益。然而啟勾結自己的黨羽攻擊益,很快奪取了君位。因此天下人都說禹明著是傳天下給益,而實際上是安排兒子啟去自己奪位。現在燕王您雖然說了把國家交給子之,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這同樣是名義屬於子之而實權在太子手裡啊!」燕王便下令收繳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祿以上的官職都交給子之任命。
  • 論道丨從亂世梟雄曹操與織田信長,看「霸道總裁」如何煉成(六)
    ★「天道」:大自然的變化規律,萬物之道。天道常與人道對稱,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帝道」: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國之道,以上古聖王(堯舜禹湯)的方式治理天下,大抵有無為而治的味道。★「王道」:以仁義德政統治天下的政策。儒家提出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與霸道相對,王道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保合諸夏,諧和萬邦,驅除韃虜。★「霸道」:君主借武力、刑法、權勢進行統治徵服。大體屬於法家思想。
  • 閱會|從孟子的天下定於一說起
    孟子拜見梁襄王,梁襄王問他,天下定於什麼?孟子說,天下定於一。梁襄王接下來問誰能一之?梁襄王的回答,片面理解了孟子的話,他是過分看中了人治的力量,過高估計了自己,認為自己的能力巨大,可以一統天下。老子也曾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天下平。」易經中也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縱觀孟子和齊宣王、梁惠王的交往中就可以看出,孟子的本意就是自己一直在推廣的王道學說。這也是「道」,一個大的治國理政的法則,即王道仁政,得之,可以一統天下。
  • 秦暉:中國的「天下觀」
    職貢圖  (明)仇英 有人盛稱中國古代的所謂「天下」觀和朝貢體制,說是比西方的「民族國家」更文明
  • 霸道政治的歷史終結與王道政治的揚帆啟航
    這些因素極大地促成了當今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態勢,它要求主權國家必須擺脫霸道政治的羈絆,通過樹立多極共治的政治倫理觀、互利共贏的經濟倫理觀、多元共存的文化倫理觀、風險共擔的責任倫理觀,逐步邁向王道政治的坦途。
  • 霸道與強權之下,川普就好似鳳姐,與中國式的賈母風範天差地別
    同樣是躋身於上流社會,人和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差距是很大的,美國一向推行霸道治國,中國自古崇尚「王道」。何為王道?何為霸道?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東萊博議·葵邱之會》曰:「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
  • 百蓮凱720經贏王道網絡直播集訓會圓滿落幕,團結一心,贏戰未來!
    720·經贏王道BALINCAN 百蓮凱720經贏王道網絡直播集訓會 2020年7月20日,百蓮凱720經贏王道網絡直播集訓會在廣州圓滿舉行。
  • 行王道的中國,正等待行霸道的美國,成為孤家寡人那一刻全面反擊
    中國人向來與人為善,行王道,奉行雙贏,屏棄贏者通知的霸道作為。對待侵犯中國利益行為,不論國之大小,素來先禮後兵。這不光是示弱行為或謀略,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信仰。而現在的美國卻與中國相反,赤裸裸地推行霸道。
  • 菜根譚修心:遇失敗挫折,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要觀其末路
    評論區大家都是一片溫暖和諧的表白鄭爺爺「正因為有童心,才會寫出充滿愛和溫柔的童話。」是啊,時光不老,初心未改,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原初心觀末路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人生在世,成功和失敗都是無法預料的,因此生活當中,有成功的人,也就有失敗的人。成功者的頭上有耀眼的光環,而失敗者,只能品嘗挫折的滋味。只是不能單純以成敗論英雄,失敗了並不可怕,無論是誰都要靜下心來客觀地對待失敗者。
  • 孔維勤心語:中美貿易戰,王道中國與霸道美國比的是底氣與福報
    我們明天又要出遊去長沙了,與長安一樣,都有個長字,長長久久的歲月靜好。媽媽,有妳陪伴,我永遠不寂寞。有個說話的念想,我們永遠不會分離。像我昨晚深夜寄給中南大學金融哲學總裁班的講王陽明心學的課件。妳一定跟我一起讀書了:我心光明與致良知。王陽明又變成我們的好朋友了。在歲月窗前,光明如日月,眼淚與微笑,還必須有我在,人間捻花,再眷戀一下。離開長沙,回家了。
  • 崇王賤霸,天下大同——從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東方智慧的啟迪中,有個關乎文明盛衰的十字路口:王道與霸道。是協和萬邦,美美與共?還是文明優越,零和博弈?當我們的家園歷盡風塵,不妨重溫亞洲民族解放時代,孫中山先生的啟示:「歐洲近百年是什麼文化呢?是科學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這種文化應用到人類社會,只見物質文明,只有飛機炸彈,只有洋槍大炮,專是一種武力的文化……用我們中國的古話說就是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