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周遊列國,廣布仁義,欲行王道於天下,可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最終並未完成聖王之業!孟子亦是如此!楚人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所謂王道,乃正大光明之道,以仁義為本,以天下蒼生為念,協和萬邦,兼善天下!隨機應變,懷柔四海,海納百川,大包容,順應自然之理,遵循宇宙法則,以上種種是我所定義的王道!
孔孟行王道於天下,而諸侯不納,實乃有千裡之良駒,而無伯樂聖王!孔子晚年寫春秋時,一人獲斷臂之麒麟,孔子嘆曰:生不逢時,雖有聖人,而無王者,此後絕筆於獲麟!
當時孔孟的理論被今天的膚淺學者認為是不切實際是空談和妄想,此種學者我實在不敢與之爭論!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兩千五百年間的第一流人才,絕頂聰明的將相王侯都無不尊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何也?絕非當今之人認為是為了維護統治,禁錮思想,此真乃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足與論!
先秦時期的儒學,漢唐時期的儒學都是極為發達的,而且正是因此才有了漢唐之盛世!萬國來朝,四夷稱臣!稱中原天子為所有國家共同的皇帝天可汗!
接下來談談霸道,所謂霸道就是陰謀之學,也就是術,權變之術,詭詐之術,縱橫之術!春秋五霸皆因此種縱橫之術而稱霸諸侯,這種霸道是爭得失,較長短,談利害,以力勝人,以強凌弱,以智勝人,以詐欺人!可以取得現實的利益,立刻得到好處,立刻成功!所以說自古以來受歡迎也是很正常的了!
到底王道霸道孰優孰劣?我認為當然是王道,因為王道是遵循宇宙法則,植根於形而上的聖賢根本之學!它源於中國古人對宇宙真理的認識和自然法則的思考!如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認為絕非封建迷信,甚至是很深刻的大智慧!
最後我打個比方,一個人的成功,總會認為是靠自己的努力,但實際上自己思維一下大多是天命,比如說我們可以非常努力地做一件事,但是這件事能不能成功並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而是那眾多不可以把握的不可控的因素所決定,也就是說隨便一個小的不可控的因素就可以把一個人所有的努力給付之東流!一個人從貧窮到成功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但是從成功到失敗只需要一步!許多社會上的名人就是例子,他們成功付出了無數艱辛,但是後來成功了卻因為一件小事就身敗名裂,一落千丈!雖曰人事豈非天命乎?
所以說王道就是再把握那個不可控的東西,這個不可控的東西並不是完全無規律完全無道理!這個不可控的天命其實來源於宇宙法則,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佛教所說的因果法則等等!所以說人只要遵循宇宙法則,積德行善,自然吉無不利!即使有困難,困難遲早會過去,好人最後一定有好報!不過有很長的時間性(佛家講三世因果)!古語有言:將相公侯前世善啊!
霸道很好理解了,就是一時的勾心鬥角爭得失,爭長短!當然這些也可能會使一個人不斷進步,但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成也霸道,敗一定是霸道!紅樓夢裡的王熙鳳是個例子,王熙鳳通過勾心鬥角可以把所有的事情辦得最好最快,但是一旦他運氣衰了,立刻受到他不公待遇的人全部都冒了出來,紛紛落井下石!可悲可嘆!
我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想完全去做到王道真的很難了!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要以光明正大之王道為主,以積德行善之道,遵循宇宙自然法則為主!這樣上天護佑,吉無不利!具體事件具體分析,而且分清主次關係,王霸之道雜糅,而且要把握住聖人之心,隨物賦形!(古語有言: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用在這裡也比較合適,在大的原則問題上遵循王道為主,但是小的細節小的方面可以有所出入,變通,但是一定要有聖人之心,變通是不得已的權變之術,不是存邪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