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什麼?太極拳是藝術。
太極拳被視為藝術,是因為其品位所決定的自身價值,也有人說「味道」。太極拳有一種動態藝術的美,是動中有靜、動靜相兼的藝術,是高品位的鬆柔動態運行藝術。
太極拳是藝術,是形體美的鬆柔動態藝術。楊澄甫宗師曾提到太極拳是藝術,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花裡藏針之藝術。
傅鍾文先生也提到,太極拳是一門高級藝術,太極推手是一門高級藝術。
我們在理論和實踐中發現,在盤練太極拳修煉的過程中,軀於腰腹空松得似乎不存在了,只有兩隻腳兩隻手和一個頂。頭腦空白一片,無我無他,這是一種在排除雜念後,心神意念專注的修煉,是在動靜、鬆柔、陰陽的變化中的動態運行過程中文化的、藝術的、審美的體驗,也是生命的體驗。
大師們演練太極拳,他們的神意氣與太極陰陽渾為一體,上下相隨,虛實分明,動態運行似行雲流水,每個動勢均為弧形線。大師空松雙手,輕輕扶著環形路線,有手似無手,手在空中飄浮,運行在環形套路路線中,飄來飄去似描畫著一個個圓形環。將觀摩者帶入松空的境界中去,這是最佳的動態運行藝術。
看藝術大師推手是極大的藝術享受。大師的推手藝術,不是古代力士角鬥,也不是跤手技巧和力量的較量,更不是在公園看到的撕皮擄肉的所謂「推手」。而是在松、柔、空、圓的陰陽變化過程中的表演。
拳人在高品位的鬆柔動態運行藝術中,陶冶情操,在陰陽變化中淨化心靈,體能也得到松空的修煉,軀體離虛透空,從中深刻理解拳的文化品位與內涵,太極拳藝術,將大大提高習練者的層次,修煉者再也不是「練拳的"了,拳友在一起切磋拳藝,將是太極拳修煉界交流和探討太極拳功法藝術,是品位高雅的學術活動。
太極拳修煉離不開太極圖。
太極圖是美的,一隻黑魚一隻白魚緊緊互抱,掛起來就是一幅美麗的圖騰,有一種迷人的魅力,給人一種忽隱忽現的美,神秘莫測之美。
太極拳雖然屬於武術,但它與戲劇、舞蹈一樣,有一種立體變化之美。太極拳有她自身的規律,太極拳套路動作由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環行圈組成,它的運行路線為弧形。
盤拳行功循太極拳的弧形線,以松、柔、圓、緩、勻的速度運行,似行雲流水,有一種流暢的藝術美,任何藝術有如此圓活流暢之美嗎?
太極拳具有難以言表的迷人魅力,一招一式極有吸引力,有動、靜相兼之節奏美;太極拳藝術有圓活趣味之美;太極拳有鬆柔之美,松沉之美,松空之美,舒展之美;拳人盤拳,有瀟灑之美,又具陰柔虛無之美。
我們太極拳人不可低估太極拳的美學價值,《太極拳論》是以最富魅力的語言所組成。「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隨曲就伸」等等,拳論是詩,是歌,是火,獨具魅力,有極具吸引力的語言節奏美、韻律美。
太極美學,是被人關注的美學領域內的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註:本文綜合整理自《太極解密十三篇》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