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庫蒂尼奧更瘋狂的,是拜仁的2位"95後"...

2021-03-02 球叮足球

8月24日,當歐冠決賽落下帷幕,德國巨人拜仁慕尼黑的19-20賽季迎來了完美的劇情。

球員們成功加冕德甲、德國杯和歐冠三項冠軍,一同度過一個驚豔的三冠王賽季。巴薩租借來到拜仁的庫蒂尼奧隨隊奪冠,賽後引來了眾多球迷的調侃。

然而,比酷鳥更瘋狂的,是拜仁的另外2位95後...

96年出生,年僅24歲的法國球星金斯利-科曼毫無疑問,成為了這場歐冠決賽的焦點人物。

比賽第59分鐘,科曼以一記極為關鍵的頭球一錘定音,幫助拜仁擊敗老東家,從而拿下俱樂部隊史第6座歐冠。憑藉個人的出色發揮,科曼毫無懸念地當選歐冠決賽的最佳球員。

24歲71天,科曼成為了歷屆歐冠決賽MVP中第2年輕的球員。

自21世紀以來,只有獲得2011年歐冠冠軍的23歲梅西更為年輕。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個很難達到的成就。

除了年輕與實力,科曼還有一點非常令人羨慕。自2013年7月升至大巴黎一線隊,法國球星在轉到尤文圖斯後來到拜仁慕尼黑,至今7年的個人職業生涯中一共出戰193場比賽。

然而,就在這不到200場比賽中,24歲的科曼卻已經收穫了20座冠軍!法甲冠軍、意甲冠軍、德甲冠軍、法國超級盃、義大利超級盃、德國超級盃……

平均出場9.65次就能收穫1座冠軍獎盃,年輕的金斯利-科曼實在太讓人羨慕。對於這位法國球星而言,因傷無緣2018俄羅斯世界盃或許是唯一的遺憾吧。

然而在拜仁隊內,卻有一位邊緣球員的奪冠效率遠遠超過科曼,足以讓人驚掉下巴。

今年1月,西班牙邊後衛奧德裡奧索拉從皇家馬德裡租借而來,身披拜仁的2號球衣。

本賽季,奧德裡奧索拉原先在皇馬表現平平難獲機會,僅代表白衣軍團出戰5場比賽,加盟拜仁後同樣也是出場5次。

然而,出場寥寥的奧德裡奧索拉卻完成了一項驚人壯舉,他成為了本賽季世界足壇唯一的五冠王先生!

不到25歲的年紀,奧德裡奧索拉卻在一個賽季裡同時收穫了西甲冠軍,西班牙超級盃冠軍,德甲冠軍,德國杯冠軍以及歐冠冠軍!

效力兩支球隊一共出戰10場比賽,卻成功拿下5座冠軍,平均每踢2場比賽就能奪冠!

這是XX什麼效率!叮哥已經找不出形容詞來概括了,這在足球歷史上的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雖然在皇馬和拜仁都不是主力球員,但奧德裡奧索拉在這賽季所收穫的冠軍,卻比他的拜仁隊友和皇馬隊友都要多。因此,有球迷也藉此調侃白衣軍團,「奧德裡奧索拉比皇馬更早成為三冠王。」

誰能想到,原本踢不上球的奧德裡奧索拉只用了一個賽季,直接躺冠成為足球界的人生贏家。

按照拜仁慕尼黑這兩位「幸運錦鯉」的奪冠速度,可能遲早是要打破「冠軍收割機」巴西球星阿爾維斯的紀錄了。

37歲的前巴薩球星阿爾維斯目前效力於巴甲聯賽聖保羅,職業生涯共計獲得40座冠軍,是世界足球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球員。

96年出生的金斯利-科曼實現了24歲20冠,而95年的奧德裡奧索拉則成為了2場1冠的五冠王先生。

按照這兩位球星的天生運氣與身為頂級聯賽球員的實力,隨後的職業生涯裡估計也將發揮他們冠軍BUFF的能力吧。

相信許多足球迷在他們這個年齡,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奔波,計劃著如何提高生活收入,想著怎樣買房買車成家養家。

金斯利-科曼和奧德裡奧索拉,兩位95後球星卻已經達到了世界足壇同齡人難以企及的高度。8說了,羨慕啊!

相關焦點

  • 比庫蒂尼奧更猛!拜仁2大95後刷新紀錄,球迷調侃:人生贏家
    巴薩租借來到拜仁的庫蒂尼奧隨隊奪冠,賽後引來了眾多球迷的調侃。然而,比酷鳥更瘋狂的,是拜仁的另外2位95後...今年1月,西班牙邊後衛奧德裡奧索拉從皇家馬德裡租借而來,身披拜仁的2號球衣。本賽季,奧德裡奧索拉原先在皇馬表現平平難獲機會,僅代表白衣軍團出戰5場比賽,加盟拜仁後同樣也是出場5次。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實"鼠"不易 "牛"轉乾坤
    這一年,閃電俠們共計出動1200人次實施急救保障,攜手和6座城市的公安、醫療、賽事志願者等部門,守護了近60000人安全完賽成功救助心臟驟停選手1例很多人會問第一反應的急救志願者:"你們要保障多少個小時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與同級別的球員如丹尼·格林,克萊·湯姆森相比,別人的老闆似乎更大方一些。戈登的速度不是很快,重攻輕守是他的優點也是弱點,本賽季的進攻效率110.5,排名第90位,防守效率109.5,排名第212名,雖然淨效率為1.0,但讓對手獲得了很多的得分。他的助攻效率是6.2%,排在295位,顯然這不是他的強項。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直接對比"腰"與"胯"來講,腰為軟組織,是人體最柔軟的部分;胯為硬組織,是一組骨群,他們皆處於人體的中心部位,所以二者皆為重要。首先,"腰為主宰"是說腰部有掌控全體的功能,但沒有人說"用腰打人"的。腰部本身並不產生力量。有人說:我一動腰先動,打人效果非常好。不錯,但你發揮的仍是腰的協調功能,作功的是身體的軀幹和手腳間的協調。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我簡單活動後開始打拳架,隨著身體的開合起落,膝蓋裡生出針扎般的陣陣刺疼。我忍著,繼續走架子。經驗告訴我,一會活動開了就好了!果然打完一套拳,約莫15一20分鐘吧,膝蓋裡針刺的感覺沒有了。那個時節天天如此。開始我尚能咬牙忍住,後來有件事給我敲響了警鐘。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爬山玩,過程中一隻膝蓋出現了"上山不疼下山疼"的狀況,艱難地一步步挪下山來,我的內心在告訴我,這樣下去不行啊!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來看一看"不用力打人"的真相
    除了顯現於外的人體肢體間的運動、協調與平衡之外,更還有自身的意念活動與肢體運動間的平衡。正常人要做到"氣與力合"不容易,因為你首先得要把"氣"練出來。但要做"意與力合"卻再正常不過了。一般人都會,一一不經過大腦引導的肢體運動是不可能做功的。瘋子更會一一意念強烈甚至失控導致手舞足蹈。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如何"擦除"操控者避免患上心理疾病?真正的"自由意志"又在哪裡?為了看清誰是幕後操控者,下面先看一個神經心理學實驗。1、給被試(被試驗者)安上大腦掃描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用以觀察整個大腦實時的神經活動情況。2、讓被試觀看屏幕上隨機出現的字母。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發勁如放箭"一一敢問箭射何方?
    "心如火藥,手如彈,靈機一動,鳥難逃。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顯奇神。"陳鑫這裡在講的是身體"實"的東西了,但似乎仍然逃不出比喻的範疇,因為"身"與"手(臂)"即便加上意念和想像,按照常規的思維,也很難構成一把"弓箭"的合理存在,更難解釋"手臂"該如何被射出去⋯⋯我們是不是太鑽牛角尖了?也許是,但對每一個認真學拳的人來說,這樣做是有意義的,也是必要的。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一年後又闢更航路,自劉家港起航,直駛黑水大洋。若遇太平洋西向暖流期,充分利用西向氣流,從松江府至京城"旬日"可達,大約10天。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松江漕糧主要運往南京,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少量運往南京,大量運往京城。明永樂年間,漕運由海運逐步轉為京杭運河運輸。《明史·河渠志》載:"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挽,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