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大宋鄉野,當一名私塾先生,帶你看「教書匠」的日常

2020-12-14 乘風破浪的胡蘿蔔卜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過慣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我開始嚮往諸葛亮詩句中描繪的草堂生活,賦詩作詞,指點天下正是我兒時的理想。我來到了自家時光機器面前,輸入宋朝以後,眼前一片漆黑,入夢之後,已經身在大宋鄉野,模樣打扮是便是私塾先生。

我的私塾在開封城西的一個村莊裡,由於家境貧寒,再加上多年科舉不第,只能勉強結廬三間,一間臥室兼書房,供自己和妻兒居住,其餘兩間用來傳道受業。儘管生活上過的清貧,但我卻窮則獨善其身,向學童們傳授《六經》,課程安排也井井有條。天剛蒙蒙亮,我便早已起床,整理好衣冠,準備開始一天的生活。

01上午:學童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開始一天的教學生活

眾所周知,我朝文教興盛,科舉考試不重門第只重視才學,在咱們民間啊,科舉改變命運的思想更是被推崇,民間私學興盛。為了養家餬口,我也開了家私塾教書育人,畢竟咱也是個秀才,本村鄰村的家長也樂意把孩子送到我這。我們宋人重視孩子的啟蒙教育,學童們5歲或7歲就入學了,我教他們識字以及日常的倫理道德。

在我們這,私塾上課叫做「升堂」,每學年第一次升堂,我都要給孩子們立下學規,「長幼有序,學無先後,金榜題名,需日夜苦讀,不聽教誨,為師自當責罰」。立下學規後,孩子們就算拜在了我的門下,家長的期待,學童的未來,儒家濟世的理想,讓我絲毫不敢懈怠。除三餐以及課餘生活外,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教學上。

每天天亮,我早早起床,學童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先讓孩子們誦讀經書,加強記憶,然後答疑解惑,探討儒家經典。各個生徒的學習進度不一,為了提升教學的效果,我還專門按照學習的深入程度把學徒們分成三等,製作了進度表,督促他們及時完成。

第一等:每天念書二百字,學習十行書法,吟誦一首七言律詩,三日賦詩一首,看三紙人物傳記。

第二等:每天念書一百字,學習十行書法,吟誦一首絕句,一連對聯,記一件故事。

第三等:每天念書五十字,學習十行書法,念詩一首。

在我們宋朝,私塾的教育一般比較靈活,學生家長們為了學童多識字讀書,買了諸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通俗讀物,這種不考慮孩子接受能力而揠苗助長的行為我雖然不贊同,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再窮不能窮教育。

作為一名科舉落榜考生,我認識到不能讓科舉佔據孩子人生的全部,在日常教學之外還會教授孩子琴棋書畫來陶冶情操。下課之後,讓孩童們玩耍嬉戲,或者與我一起漫步林間,吟詩作樂。當然,嚴師出高徒,對於不服從管教的學生,我也會用戒尺約束課堂記錄。不過這種手段不常使用,我珍愛自己的職業,對學童們也視如己出。

02中午:無米下鍋,幸好有學童家長送來糧米救急

作為附近幾個鄉村唯一的私塾先生,我靠教書生活,但是直接收費未免有辱斯文,再加上鄉村貧窮,因此學生家長會把糧米送到家中,我也沒有規定糧米數量。學童家送的糧米數量不一,並且常常不能及時送到,家中糧米勉強只能夠維持生計。為了節省家中開支,我們一家一般不吃早飯。

這天上課,從清晨眼看到了半響,我一直在看孩子們朗讀詩詞歌賦,午後還不見妻子招呼我歇息進食,我預感到家中可能又斷糧了,就繼續忍飢授課。沒過多久,孩子跑過來告訴我家中沒米了,在學生面前,我只能假裝胸有成竹,告訴他「米會有的」。

不料夫人實在忍無可忍,突然從講臺後面的屏風走出來,拿起案上的教鞭追打我。我心生愧疚,只能跑出私塾躲避,一不小心被門檻絆倒。當學童們嬉笑著扶起我時,正好有學童的父親送來了三鬥米接濟,給我解了圍。與家長相處是每個私塾先生的必修課,生徒家長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在教學活動中自然不敢懈怠。

送米的這位家長是當地的富家大族,又擔任本地的司理參軍,所以每次送來的糧米都很豐富。我二人惺惺相惜,詩文唱酬不斷,堪稱為數不多的知音。家長的口碑是私塾先生能否衣食無憂的關鍵,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家長冷落。這不,前段時間有位私塾先生因為體罰學生過重,引得生徒父母訴訟,不僅丟了飯碗,還挨了衙門的板子,令人惋惜。

03下午:解決鄰裡爭訟,為鄉親們說書講史

下午時分,我照例向學童們傳授《詩》,講到動情之處,更是勸學生們要一生坦蕩自然,不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希望他們將來能理解我的深意。正當我在教學時,村裡王二和張三產生了爭執,雙方誰也不能說服誰,找我去評評理。

在我們大宋朝,像我這種才學兼具的人畢竟是少數,作為為數不多的讀書人,村裡百姓們大多都很敬佩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都會找我來解決。在商業氣息濃厚的社會裡,人們大多關注當下,追名逐利,不計較長遠的利害關係,因此訴訟成風。在十裡八鄉,我因為道德品行高尚受到了鄉親們的信服,因此也主動承擔起了息訟美俗的責任。

鄉人們發生糾紛時,往往會邀請我「平曲直」,對於危害鄉裡的雞鳴狗盜之徒,我也會勸誡,用實際行動教育他們。處理完王二和張三的爭端後,太陽已經西下,老少爺們也都從田間地頭回家,為了維持生計,我在村口戲臺上擺一張桌子,講說歷代興廢紛爭,用歷史故事吸引鄉親們來觀看,情節跌宕起伏,也算是為他們茶餘飯後添點樂趣。

當年我科舉的時候,都城開封府內的專業講史人,精緻的招牌,誘人的講說內容就深深吸引了我。開場時,他們一般會敲鑼打鼓,製造氛圍用來聚攏人心。為了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會先說一段與內容有關的開場白,講到出彩或高潮時,講史者一般要停頓片刻,吊一吊聽眾胃口,以圖多得賞錢。

說三國是我最愛講的內容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備講說節目,老百姓們都愛聽。三國武將的英勇,劉忠曹奸的觀念在鄉野之中非常具有影響力,甚至許多孩童在放學之後都來聽我說三國。在我們大宋朝,將軍楊業、楊延昭父子的事跡可謂是婦孺皆知,對英雄的讚揚以及對賣國行徑的痛斥很容易帶動百姓們的情緒。

04入夜:酒入愁腸,舉杯邀明月,吟詩作賦

太陽下山後,聽眾逐漸散去,我收拾收拾東西打道回家。剛邁入家門,便聞到一陣飯香,有婦如此,夫復何求啊。夫人早已經把飯做好,臉上的陰霾也因為生徒糧米的到來一掃而光,為了犒勞我,還專門炒了幾個小菜,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好不溫馨。

入夜之後,是我最為閒適愉悅的時光。妻兒已進入夢鄉,課堂上孩童們的吵鬧喧器也暫時遠離,村野寂寂,惟剩蛙聲蟬鳴。身懷修身齊家治國理想的我雖然不得時運,但依然心憂江湖之遠,雖然困於生計,但依然位卑未敢忘憂國,保持者儒者的體面和尊嚴。

今天高興,我拿出一壇珍藏好久的美酒,為自己斟上一杯,舉杯邀明月,在房中來回踱步,吟詠推敲,忘情其中。寫到興起,感慨下時事不濟,未能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兩行清淚湧了出來,情緒達到高峰後賦詩一首。

東土少生氣,北冥有神仙。

貪歡夢一晌,隨雲飄九天。

來問是白駒,去處正青山。

何愁蒼風勁?恰好路在前!

在師道大行的今天,我們這些私塾先生雖處江湖之遠,但依然不失儒家本分,教書育人不僅僅是為了「謀食」,更是為了「弘道」以興教化。私塾先生們養家餬口之餘堅持修身養性,著書立說,吟誦經典,這才是我大宋文教的底色。

在大宋鄉野飲酒賦詩入夢之後,我便從夢中醒來。就這樣,我在當了一天私塾先生後,不由得感慨他們安貧樂道,堅守儒家理想的高尚品行。雖然未曾當過先生,但早已心嚮往之,教三五頑童,住於茅草屋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文:大歷史的小切面,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圖:來源於網絡及站內配圖

相關焦點

  • 民國大同:最後的私塾先生
    後在東嶺、海力村、小村房子等村一直私塾,一九二六年,再到甘河、任家庭教師(也你專館)只教一個學生,由《四書》而《五經》、《孝經》,回頭再教《四書,朱喜集注》三年後開講《四書》
  • 「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私塾先生不好嗎?古人為何不提倡
    私塾先生的來源私塾先生必然是讀書人,往往都是些不第秀才,作為讀書人沒有通過科舉博取功名,踏入仕途,反而落魄到以教書勉強生計,因此往往不被同行乃至世人傾世。此外,由落魄不第書生組成的私塾先生群體,他們不僅要面臨同行業的鄙夷,還要收到其他階層的非議,有句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這些私塾先生由於自己年輕時候,將全部精力放在讀書做學問,久而久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更別提從事農耕生產活動。加上古代私塾教學收費很低,往往私塾先生的生活過得相對清貧拮据。
  • 黃河神仙灣帶你一秒夢回千年!民俗非遺、勁爆節目、邂逅網紅
    今天小妮兒就給大家推薦一個一朝步入大河,一日夢回千年,位於黃河神仙灣休閒農業旅遊度假區內吃喝玩樂深度遊的好地方——黃河神仙灣大河風景區黃河神仙灣大河風雲景區5月1日—5月6日強勢圍觀,贏神秘大獎最後,小妮兒雙手奉上黃河神仙灣大河風景區出遊攻略別忘了看文末留言參與活動哦五一假期,節目精彩紛呈我們一起去神仙灣呼吸新鮮空氣感受鄉野田間,一起在大河風雲體驗N種項目 看節目繽紛,盡情體驗生態健康休閒之美
  • 【速看】給我一天,還你千年.武安東山文博園五一又有大動作,夢回大宋,全民穿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全民穿越都有哪些亮點 :穿著古裝遊園 東山文博園景區為每一位購票的遊客免費提供古裝,共同進行沉浸式演出《夢回大宋,穿越千年》。數萬人共同完成一次現實生活中原本不可能實現的穿越壯舉。不穿古裝的現代人將被謝絕入園,中途脫掉古裝的遊客將被衙役抓拿,押送至園外。
  • 血壓變化這麼大,教書匠到底發生了什麼?
    前幾天,教書匠連發了兩條動態,有圖無真相:簡短捷說,話說上周五的晚上,教書匠與同事們歡聚一堂共進晚餐。忙碌了快一年了,大家把酒言歡,好不快活,推杯換盞,不在話下。且說,一杯高度白酒下肚,教書匠忽感腹部不適,遂去衛生間蹲坑。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教書匠解手完畢,欲回包間之際,說時遲 那時快,突然,身體仿佛鬼使神差似的不聽大腦使喚了!說不出話,也走不了路。
  • 秦、漢、唐、宋,這四本歷史小說,帶你走進華夏的四個朝代
    秦、漢、唐、宋,這四本歷史小說,帶你走進華夏的四個朝代。歷史白金作家著作,作者筆力相當高,小說內容包含了一系列日常系的生活歷史,同時結合了現代技藝的描寫,歷史還原度很高,小說內容創新點也很足。主角和各類人物方面性格特徵很鮮明,三觀很正,小說內容正能量滿滿,各種人物處事和政治類型問題處理得很好。
  • 民間故事:私塾先生不信世上有鬼,被當地人惡作劇,居然引來真鬼
    一位私塾先生就喜歡鼓吹世界上沒有鬼的言論,他對於這些神鬼之學也是非常的不屑一顧,經常會說:「這個世界上哪裡有什麼鬼魂,明明就是人們做賊心虛所以才會幻想出來有這種東西來嚇唬自己的,而且經過和尚們和老道們的煽動,所以才會有大量神鬼謠言。」
  • 2500年私塾教育終結中國最後一個私塾封館
    朱執中又嘆了口氣,扭過頭,不再去看這群他心愛的門生,「我已經決定封館棄教了,今天是我給你們上的最後一堂課。」此話一出,下面一片譁然聲。朱執中搖搖頭接著嘆道:「老啦!教不動了!我都83歲啦!『七十三、八十四』啊!」   「大家都收拾一下,回家去吧!明天就不要來學堂了。」朱執中揮揮手,一臉沉重地面向牆上掛著的孔子畫像。整個學堂裡一片沉寂。
  • 二月二,一首詩帶你領略秀麗春光,最後一個問句卻又叩問人心深處
    在這一天,小孩子剃頭意味著可以出人頭地;古代的私塾先生收學生也大多定在這一天,企望學生學有所成,稱之為「佔鰲頭」;另外還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之說,所以這一天還是祭祀祈福的重要日子。除此之外,二月初二也是民間進行春日耕種的關鍵時令,自古便有「大倉滿,小囤流;好年景,春開頭」的說法。而春日踏青同樣是二月初二這天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據史料記載,此習俗始於唐 代。
  • 七先生
    寶成的大姐叫陳順義,嫁花沈村陳以貴。寶成後來娶花沈村張懷篩(85歲)為妻,夫婦倆生有一子四女。獨生子陳國滿現為楚水學校的老師,也算是繼承祖業吧。寶成老人回憶起父親陳煥之,也是以「七先生」相稱。七先生的父親生有九個子女,在當時的條件下,無力培養好每一個孩子。七先生在眾多男孩中年紀最小,成為重點培養的對象,是家中唯一讀過多年私塾的文化人。少年時代的七先生,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日本國寶帶你夢回唐朝
    夢回唐朝,燦然如歌。 1 醍醐山上的醍醐寺 從兩漢開始,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經過近300年的演化,逐漸本土化成為中國佛教。公元7世紀,印度僧人又將純正密教帶入中國。在當時的長安,青龍寺高僧惠果潛心精習密法。惠果去世的前一年,即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作為第16次遣唐使到長安留學,拜惠果為師學習密教。
  • 桂花村的陳家私塾
    清末私塾。   □朱鴻偉  成都市新津區舊時寶墩鎮(原太平鄉)桂花村的陳家,一邊耕種,一邊辦私塾,是較為典型的耕讀之家,在當地頗有名氣。這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早已成為往事,然今日細細道來,也足令人懷念。一 陳家素有讀書傳統  據陳家六世祖陳子明墓碑記云:「其先居洪雅,國朝以前無考。六世祖啟良公自洪雅遷邛州封八甲丈家林。
  • 老照片:晚清課堂上的老師,私塾先生最有範兒,帝師最有名望
    晚清私塾裡上課情景。古代雖然也有官學,但所能招收的學生很少,孩子們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還是私塾,2000餘年延綿不衰,堪稱人才培養的搖籃。私塾學生以十二三歲以下的居多,課程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
  • 遇見漢服 夢回千年——明日香水書院漢服盛宴等你來
    遇見漢服 夢回千年——明日香水書院漢服盛宴等你來 2020-12-05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終於來了,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首演!你去看了嗎?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來了,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也是一拖再拖,5月22日晚上8點10分,經典的音樂,陌生又熟悉的畫面,再次出現在景龍湖上,自此,《大宋·東京夢華》之夜成功點亮。
  •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傳奇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何等豪氣幹雲!「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又是何等的潤細!1127年金滅北宋,辛贊,當時因族人眾多,靖康之變時未能及時隨宋室南渡,在金人滅掉北宋後,被迫歸降於金,在譙縣、開封等地做守令職位,伺機返宋。辛棄疾出生時,北宋淪陷已經長達13年之久。南宋抗金將嶽飛正遭奸臣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在風波亭。
  • 福州汪先生:太可怕了!有人爬窗到我家裡看……
    爆料 中介竟然未經業主允許,擅自帶人爬窗看房?!說起近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福州的汪先生氣憤不已,他向FM全媒體《維權超給力》爆料,一名中介竟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帶人闖入他的毛坯房,而且看完房後,竟還理所當然地向他詢價。
  • 上市至今銷量突破15000臺,超感座駕宋PLUS好評如潮!
    相信宋PLUS這款真正全面PLUS的超感座駕,會為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創造更多驚喜。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那麼講究品質的生活方式,就像旅途中的一輛好車,它可以很精緻,哪怕是在最尋常的日子裡,也讓你保持最大的儀式感;它也可以很經濟,載你去遠方,探尋更壯闊的風景,讓你的旅途舒享無憂。
  • 劍來齊先生合集之單手宋,一腳猿出處
    宋集薪自己也不清楚眼前這傢伙,跟那個姓宋的男人,到底是何種關係,關係莫逆的官場同僚?昔年求學的同窗好友?還是京城廟堂其它山頭派系的對頭?姓宋的離開之前,略微提到過幾句,說新任督造官到了小鎮之後,很快就會帶他們主僕二人離開小鎮,趕赴京城,對那位大人,要求宋集薪必須極其禮敬,不得有絲毫怠慢。
  • 《古文觀止》:私塾先生編的啟蒙讀物,為何成了傳世經典之作?
    私塾先生吳楚材清朝康熙年間,紹興有一個屢試不第的讀書人叫吳楚材,對科考失去信心之後就去投靠了家族裡的親戚,給在福州做巡撫的族伯吳興祚充當文書,順便做巡撫公子的伴讀。紹興私塾本來當伴讀教小孩讀書只是順便的事情,沒想到後來卻成了吳楚材賴以為生的飯碗,他回到老家紹興辦起了私塾,後來又找到了個幫手,他的侄兒吳調侯。